复旦大学化学系
 
   首页  课程结构介绍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开放式教学,鼓励个性化发展。

        我们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见缝插针”地寻找机会开展开放实验,鼓励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在必修内容之外选做拓展实验内容。如在“仪器分析实验”课中的气相色谱实验可以加做载气流速对色谱峰的影响;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中,学生可以在标准曲线法的基础上再选做标准加入法的内容;还可以自行带来食品样品如饮料、牛奶等进行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测定。以此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及做好实验的自信心,并从拓宽实验内容中进一步思考问题,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又如在“合成化学实验”中的“文献型开放实验——麻醉药苯唑卡因的合成路线探讨”实验中,我们给学生规定了几个可用的起始化合物,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自己确定几种合成目标分子的方法(多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对实验进行了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内外实验时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和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实验课主讲教师的作用,注意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提问式实验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己“领悟”,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既动手、又动脑,从实践中求知。如教师在讲解中不搞教师“一言堂”,经常问学生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参与讨论,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勤于观察,在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只是简单地纠正了事,而是先让学生思考,启发他们找到问题所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训练了实验技能,更能使他们经常思考为什么,从寻常实验中学到了不寻常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如在仪器分析实验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中的钙”实验教学中,当学生进行共存元素影响实验时,试样中加入钾离子的影响在理论上是消除电离干扰,导致吸光度增大,但是学生的实验结果却与理论预测相反,学生们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当场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一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等,使学生能从中体味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3. 强化实验报告环节,培养科学素养。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对学生的实验报告作出了不同要求,低年级提供规范的各类实验报告形式,以统一方式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重点在于建立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与方式。化学类学生在进入专业实验后,要求学生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目的要求、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及其处理、重要结论及讨论等。专业课程后阶段则要求实验报告逐步向研究论文形式靠近,为其后的科学研究作准备。要求教师必须认真批改报告,细致到报告中的错别字的修改,并要求教师在发还报告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4.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中心目前已建设了实验中心网站,学生可以在网页上方便的查阅各类实验相关信息,利用已上传的多媒体课件和标准化操作视频在实验前进行预习,保证在进入教学实验室之前已对实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实验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实验预习的问题,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带教提供了统一的教学规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师资水平不齐带来的矛盾。
在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的同时,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我们坚持在教学中对基本操作进行面对面的示范,细心讲解每一个规范操作的要点,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巡视和具体指导。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要领,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5. 重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引入先进实验技术

        基础实验中以经典实验居多,如何将现代的实验方法引入到传统基础实验的教学中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将先进的实验技术有机地融合到传统的实验中去,让学生在受到应有的基础实验训练上,还能了解到现代的实验技术。如在“合成化学实验”中,我们在一些实验中加入薄层层析方法跟踪反应,用谱学方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纯度,还在研究型实验中尝试将有机化学研究方法学的研究手段用于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

       6. 重视素质培养,改进实验考核方法

        根据实验课的年级及课程特点不同,我们在期末或采用实验操作方式进行考核,或使用实验操作结合笔试考核方式,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考核注重平时实验的全过程,强调学生手脑并用,强调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在基础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实验考核、实验预习、操作规范程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同时还考虑学生在开放实验中的表现;在综合实验阶段中,实验考核注重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实验方案的制定、团体的合作态度、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实验报告中对数据的分析、解释以及讨论。在科学研究训练实验阶段中,则从学生在课题研究阶段的开题、研究过程以及论文报告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


版权所有 © 复旦大学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