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杜涛

2010-04-20

 

 
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杜涛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年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51630109
 位
博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021-51630112
所在院系
法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学法学院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
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程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的作
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
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国际私法,本科生专业课,周3学时;5届,1000人;
国际法,本科生必修课,每周3学时,2届,200人;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外国经济法的域外适用与我国的经济安全,司法部项目,2007-2009;主持人;
经济全球化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法律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2010,主持人;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
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
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杜涛:“从外国国际私法之新发展看海峡两岸国际私法之修订”,台湾《华冈法粹》2006年11月,第36卷。
杜涛:“互惠原则与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1期。
杜涛:“利益法学与国际私法的危机和革命”,《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6期。
杜涛:“论我国取消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之保留的必要性”,《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5卷,2008年5月。
杜涛:“境外诉讼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冲突法问题”,《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2期;
杜涛:“CISG公约之仲裁适用”,《东方法学》2009年第3期;
杜涛:“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对外经济制裁对美国联邦宪法和国际法的挑战”,《武大国际法评论》第11卷,2009年11月;
 
2008年第九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