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学器件与工艺
主讲人郑玉祥教授
发布时间: 2013-03-27   浏览次数: 400

 

 

2.主讲教师情况(1)

 
2(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郑玉祥
性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65643470
学 位
博士
职 务
副系主任
传 真
65104949
所在院系
信息学院
E-mail
yxzheng@fudan.ac.cn
通信地址(邮编)
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信息学院(200433)
 
 
2(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
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程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的作
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
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主讲课程:
(1)大学物理,必修课,5学时/周,1届,143人;
(2)近代光学,专业必修课,4学时/周,4届,153人。
 
2.承担课程建设项目:
1) 承担信息学院“《近代光学》教材建设”项目,本人为负责人,编写了《近代光学讲义》,经过2003、2004、2005、2006级同学使用,取得良好效果,教学巡视员听课评价为:“备课详尽,讲课认真,板书出色。物理概念准确,物理图像清晰”。
 
2) 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近代光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预计在2009年出版。
 
 
 
 
 
2(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
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
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1. 近5年来负责的科研项目:
2005.1-2005.12 :一种新型快速椭圆偏振光谱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2005.10-2007.10:原位功能可控的复杂薄膜结构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主持;
2007.1-2009.12:快速光谱获取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主持;
2008.1-2010.12:纳米信息功能薄膜的变温快速椭圆偏振特性分析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持。
 
2. 获奖情况:
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第2获奖人)
获奖成果: 先进偏振光谱和光信息获取技术
 
3. 近5年来获上海科委认证的科研成果:
1)全自动波长扫描磁光克尔和法拉第光谱实验系统(第2完成人)
2)高速高精度凝视式波长扫描和入射角可变的全自动椭偏光谱仪的研制(第2完成人)
3)无机械位移的CCD多光栅单色仪(第3完成人)
4)新型凝聚态光谱研究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第5完成人)
 
4. 发表的论文
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53篇,引用次数110次,平均每篇文章引用率超过2次。近5年来发表文章情况: 在SCI或EI上发表论文17篇,文章被他引13次。
主要有:
 
1.Li-Chen JIA, Peng-Hui MAO, Yu-Xiang ZHENG *(通讯作者),Rong-Jun ZHANG, Liang-Yao CHEN, 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51 (4):1524-1503,Oct 2007。
2Zheng YX, Xu CH, Zhang RJ, Li J, Wang SY, Chen LY,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24 (6): 445-449 DEC 2005.
3Y.X. Zheng, J.H. Qiu, S. Y. Wang, and L. Y. Chen, 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46: S260-S264 Suppl. 2, JUN 2005.
4.Cong-Hui Xu, Yu-Xiang Zheng通讯作者),Rong-Jun Zhang, Liang-Yao Chen, 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49 (5): 2103-2107 Part 1 Sp. Iss. SI, NOV 2006. (
5.Bin Sun, Yue-RuChen, Peng Zhou, Cong-Hui Xu, Yu-Fei Kong, Yu-Xiang Zheng (通讯作者), Liang-Yao Chen,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49 (5): 2184-2187 , NOV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