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影评选粹
发布时间: 2015-01-21   浏览次数: 138

米兰和少年的理想主义

俞凯琳 10300500031 旅游管理

有人说,每个少年心里都有一个米兰,她纯洁无瑕、她明媚灿烂得犹如那年夏天的阳光,让灰暗的年代都充满了明晃晃亮眼的色彩。
我的脑海里也常常会浮现米兰的音容笑貌。想起马小军第一次在照片中见到的米兰——她穿着红色亮眼的泳衣,鲜艳的笑容让整个房间都仿佛弥漫了令人痴迷的馥郁香气;想起米兰和马小军的第一次相遇,她用锥子般锐利目光打量着这个试图搭讪的小毛孩子。我忘不了这样的米兰,就像那群放浪不羁的少年一样。
影片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纯真年代,那时,阳光灿烂,那时,少年依旧是少年,米兰依旧是心中的木兰。那时的北京,充斥着年轻人最原始最朴实的理想——他们渴望成为男子汉,渴望一份最美好的爱情——他们是理想主义者,而米兰则是理想主义爱情的化身。而故事讲述的,正是一个少年理想主义的爱情如何从孕育到萌发,从坚定到摇摆犹豫,最后走向崩溃消亡的过程。

一、理想主义的孕育
少年置身于阳光与阴影交织的小屋里,他手握着望远镜原地打转,周围的一切也随着虚虚实实,明明暗暗,突然镜头定格在一张微笑的脸——我已经丧失了对外部世界的正常反应,视野有多大,她的形象就有多大,想象力有多丰富,她的神情就有多少暗示。少年在那一瞬间便已经被征服。


二、理想主义的萌发
于是马猴与米兰相遇、相识、相知。这个大约关乎的爱情回忆里,我看到了一个奋不顾身的少年追逐梦想的过程。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愿意终日游荡在女孩家的屋顶上,只为等待她的出现;会为表现男子汉的气概而从烟囱口纵身一跃;他会傻傻地目送她走进小树林,什么也没做,也觉得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刻,淡淡的有股烧荒草的味道。 他爱她,但是却不说,仿佛深情、胆怯、激动,水深火热,只要藏在少年维特的心里就好。我喜欢这般理想主义的爱,它也许会有犹豫,盲目,创伤,但一定不会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也无私心,仿佛只是为了信仰而存在。


三、理想主义的怀疑
看着刘忆苦与米兰关系的日渐亲密,马猴开始怀疑——米兰是我在这栋楼里见过的那张照片上的姑娘么?游泳池边对米兰身材的讽刺,甚至用黄色笑话去戏谑米兰,于是爱情开始摇摆不定,马猴亦开始以自我安慰的心情去否定它。就像《动物凶猛》里马小军的内心独白那样——也许那个夏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我看到了一个少女,产生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想象。我在这里死去活来,她在那厢一无所知。后来她循着自己的轨迹消失了,我为自己增添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四、理想主义最后的挣扎——雨中示爱
那夜的那场雨仿佛激起了马猴所有的勇气,他不顾一切地骑车奔向朝思暮想的米兰."我喜欢你!“——这是影片中唯一的一次示爱,迷乱冲动真诚但又不安。而那句“我车掉沟里了”又还原了一个像幼稚的孩子般迟疑摇摆的马猴,那么真实可爱。那一刻,我觉得之前种种的误会都可以被这场雨冲刷掉。


五、理想主义的破灭
米兰的若无其事浇灭了马小军心中重燃的火苗,于是怀疑终于变成了愤怒,最终崩溃爆发。他强奸了心中美的化身,当初那个美得令人遐想的米兰变得衣衫不整、暴怒疯狂,当初那个满面笑容、青涩阳光的马猴变得猥琐懦弱、虚伪落魄。

影片中,马猴的理想主义,总呈现出搏杀、冲突、紧张、分裂的状态。他渴望中苏开战,因为坚信自己会在那场举世瞩目的战争中成为英雄,尽管那时的他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他两肋插刀,不计后果地把人打成重伤,但在卢沟桥打架的那次竟也表露不由自主的紧张情绪;他一脸无辜地在派出所求得警察的原谅,回家后又通过羞辱警察自我安慰。年少气盛但却总希望自己是世界的主宰,这样的理想很单薄骨干荒诞无稽却呈现了一个最淳朴没有杂质的少年形象。同样,在爱情方面,马小军也总是在自卑与自恋中徘徊。这也许也是最终导致理想主义崩塌的诱因—他深切的关怀着周围自己在乎的人,想要得到他们的赞许,而一方面又想做真实的自我。其中表现得最明显的生日宴会上马小军的态度,第一次生日中那个讽刺米兰,和刘忆苦斗殴 的马小军和第二次生日那个无忧无虑高兴得喝的酩酊大醉的马小军,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于是他自我怀疑,恐惧,甚至对身边的朋友最爱的女孩也产生了不信任感,害怕他们会用同样的方式欺骗、虚伪地对待自己。这样的理想主义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高尚,虽然对于爱情的渴望也略带些虚荣攀比的成分在里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爱情,这样的理想,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依旧这么美好得让人向往,它存在于那群少年奔跑的土地,有着自行车颠簸一样的冲撞感,带着飞驰的华丽和晕眩。
故事仿佛就这样戛然而止了。米兰在那场仿佛闹剧般的强奸未遂后,就这样突然消失了。连最后一个想像的画面——马猴挣扎着浮出水面,通过他的眼,我们看到的岸上的米兰,也显得这么冷淡陌生,仿佛这一刻,有些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了。
于是总希望在电影的结尾,能出现多年后米兰和马猴的重逢,物是人非,但终能化解前嫌,接着就是一群中年人的遥想当年。可是,除了满目的黑白,除了奔驰在长安街上的凯迪拉克,除了几张已经分不清谁是谁的脸,什么也不剩了。时过境迁,许多年少轻狂、许多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他们,不再以梦为马,不再相信理想,成了凡夫俗子,成了千人一面的芸芸众生,成了物质忠实的情人。
其实也就这样,一下子释怀了很多东西。当初被马小军那些似是而非的回忆弄得很恼火,我在认真地听他讲故事,他却告诉我也许那年夏天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可是当我看到成年后的黑白世界,听到古伦木的那声“傻逼”,我的郁闷不快突然烟消云散了——回忆总是被我们的情感改头换面,那么就让它模糊或者扭曲变成谎言吧,这是少年最后对于理想的一些幻想,我们何必去破灭它呢。就像导演让米兰永远留在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不曾老去。当年的少年老的老,疯的疯,傻的傻,下海上岸,富裕或者清贫,也许只有曾经的米兰永远不老,只有理想主义永远年轻,但也只属于年轻吧!
《阳光灿烂的日子》就这样呈现了理想主义在爱情上的另一个破灭过程,一个少年心中女性形象走下神坛的过程。有人说,青春是场醉在阳光里的梦,闪着七色的油彩。《阳光灿烂的日子》唤起了那个年代的人心中的米兰,它让阳光重新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它在这个“再也不相信爱情”的年代,在这个激情消退,理想主义坚守的阵地伤亡惨重的年代,唤起了我们对于懵懂、迷茫、青涩、稚拙、真诚的纯洁爱情的渴望。有人说——也许就为了那些青春的记忆,为了等待某一瞬间灿烂阳光的复活,也值得继续生活下去。尽管结局很无奈,但影片中总有那么几句话,一两个细节,让灰底子泛光,让人相信阳光可能还会像那年的夏天一样温暖、耀目,这样便足够了。

参考文献
《动物凶猛》 王朔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太阳少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读解》 苏牧 世纪出版社

 

做一个时代的纪录者
----贾樟柯“家乡三部曲”影评

10300680133 马润生

 

在写这篇影评之前,最近看过的“第六代”电影,是王小帅的《日照重庆》,看完之后没有太明显的感觉,不能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因为之前有《十七岁的单车》,有《青红》。在去年《让子弹飞》的票房口碑双丰收下,《日照重庆》相形见绌,导演想表现的两代人的对比,环境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在缓慢的节奏和冗长的叙事下,显得太过薄弱了。相比十年前在国际影展上去的辉煌成就的那个“第六代”,现在娄烨被禁,张元,何建军淡出视线,王小帅勉强支撑,似乎只有两个人还“活着”:姜文,贾樟柯。而相比于姜文的成功转型,贾樟柯成为了这条路上唯一的坚持者。
第一次看贾樟柯的电影是在高二的时候,一直以来习惯了好莱坞和中国商业片的我,在看过《小武》之后,第一个感觉是:原来电影可以是这样子的。尽管影片的视听效果非常粗糙,却不妨碍整个影片带给你的震撼感。相比于《十面埋伏》《无极》之类的影片,《小武》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紧紧扣住了时代,一种影片里的某些细节似乎也出现在你的生活你的记忆里的感觉。之后的《站台》,觉得太过冗长,十年的时代变化,融在一部影片里,的确有点勉强,但一些片段仍然具有感染力。最后的《任逍遥》时代更近了一些,依然是混乱的县城,无所事事的青年,看过了前两部,《任逍遥》显得中规中矩,当然这部影片里的贾樟柯显得更游刃有余,没有了那么多沉重的包袱,多了很多调侃与从容。
对于贾樟柯的这三部电影,感觉最深的有三点:长镜头,背景音,小细节。
贾樟柯说过的一句话一直都记着: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电影理念,也反映了他的风格。从最初的《小山回家》就可以看出贾樟柯想要的纪录与反映时代的感觉,于是长镜头便成了他的表现方式。客观的视角,与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充分的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是贾樟柯的镜头一直保持的。尽管这种表现方式,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乏味,在《站台》里面表现的尤其明显,崔明亮与尹瑞娟的几场对话,长时间静止的镜头与人物对话的时断时续结合在一起,相比于现在电影愈来愈快的剪辑风格,贾樟柯这样的处理方式,的确是有点无视大部分观众的视听享受。但还是不能否认的是,长镜头所有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真实性,很好的帮助了贾樟柯完成了他所谓反映时代的想法,也受到当时一批国外“新浪潮”的拥护者的支持,成为贾樟柯个人风格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小武》里,有一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武与胡梅梅在胡梅梅家的床上靠着墙坐着,小武抽着烟,胡梅梅一直在唱王菲的《天空》。影片中还有很多次在歌厅里,小武和胡梅梅唱歌的场景。背景音的使用也是贾樟柯的一大特点。除了《小武》,《任逍遥》直接用歌名做电影名,以及影片的最后斌斌在派出所里给民警们唱《任逍遥》,成为影片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站台》里更是从红色革命歌曲到港台流行音乐来反映十年时代的变化。贾樟柯电影里的青年,都对音乐有着一种热爱,电影里的他们用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对时代的复杂情感,而电影外的贾樟柯,则用歌曲来表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的变化。每一首歌都像在时间标尺上钉下的一颗钉子,所包含的情感与精神是无法拔出的。
贾樟柯在表现时代与小人物的关系上,用了很多细节表现。例如在《站台》里,张军崔明亮等人在医院里配钟萍做人流手术,医院外面的广播正在播放的是1984年建国35周年阅兵式的实况录音,背景音是秦基伟与邓小平的对话,而画面是阴暗的医院走廊和三个小县城的“文艺青年”。同样在《任逍遥》里,当小季要带着一群小混混要冲进歌厅打架报仇的时候,歌厅外面一圈人围着一个露天小电视就欢呼了起来,电视里正在播放的是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贾樟柯通过这种看起来的碰巧来反映人物与大环境大时代的关系,也是他电影中的一大特点。对于习惯了主旋律,或是与时代无关的影片的人来说,这样的表现方式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冲击,一种深思。贾樟柯的这三部电影都没能够在大陆上映,走的是地下电影—国际电影节的路线,在国外也获得了不少奖项。基于这种路线,我们不得不怀疑贾樟柯在电影里安排这些情节的目的性,是否存在一定的迎合西方电影节评委的意向。在《站台》里,钟萍穿着红色舞裙跳卡门的时候,门口挂着一幅毛泽东像,后来经老师的提醒,发现这幅画的出现的确有些刻意。仔细回想,在影片的一些地方,一些台词和情节,的确过于刻意。
以上的三点,都是基于他的所谓“家乡三部曲”而言。而这十年来从《三峡好人》到《海上传奇》,贾樟柯还是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步,渐渐以一个“第六代”领军人物的形象出现。当然对于一个艺术家、一部作品,批评声是无法抑制的。但是面对商业片基本统治中国电影市场的情况,贾樟柯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思考深度,坚持对电影的不断探索同时又仍然能出现在主流观众的视线下,是不容易的。电影是具有文化,艺术和商业三重属性的,刨去一切的附加品,至少为了电影本身,贾樟柯还是一个令人尊敬同时令人期待的存在。

 

跨越生死,我只爱你。便是我给你最好的情书
——岩井俊二《情书》观后感

09300170110 杨谊 行政管理


孤独,是这个世界最严酷的温度。因为孤独,我们需要爱。因为失却爱,我们倍感孤独。而爱,偏偏可遇,而不可求。
《情书》是一部给了我太多感动的电影,这些细密的情愫累积之深以至于我每一次轻声念起它的名字时,心底都有轻微的颤栗,如初恋般一阵一阵触电的温暖。不是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是什么,可以令我感动至今?与其说是那些美得接近梦幻的画面让我意乱,那些千回百转的细腻情愫令我情迷,倒不如说是岩井俊二表达效果上强烈的“哀而不伤”之感,给了人细密舒缓的感伤,恍如黑夜里绝望的日光,贪婪地汲取着无果的光亮,只有心底残存的温热印证着这一路有过的温暖。我知道,《情书》早已狠狠地抓住我的心,揪住我的灵魂,让我臣服,不愿逃脱。
岩井俊二的画面感一直是相当犀利的,这让这部电影的每一幕,都隐隐含着一种曲径通幽之美,舒缓的、含蓄的,看着看着,便于无息中占据你的整个身心,将日本式的优雅与舒缓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看每一个镜头仿佛都是一种享受。不论是影片开头博子在雪地中缓缓走远的大远景,还是男藤井树送出那本藏有“情书”的《追忆逝水年华》后骑单车缓缓离开的全景,景与人物动作的配合随着镜头的移动与切换间容纳了太多的情感,他们都笔直地向着不情愿却是无可奈何的方向前行,就是这样的平静得似乎不带主观的镜头叙事,于最无声中增添了无奈的伤痛感,便是对我最致命最入骨的诱惑力。
我知道,一个过于丰满的爱情故事不会是现实,更何况《情书》里有着远比爱情丰满的情感与主题,但是艺术最大的生命力就是让人在虚构的世界里找到真实的共鸣。日本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死亡崇拜”传统,故死亡的主题,特别是青春的死亡,一直被反复吟咏,而在《情书》这部电影里,虽然一直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但是不管是男藤井树的死,还是少女藤井树父亲的死,都隐含着厚重的生命张力。就好如开场时博子躺在雪地上屏息的一幕,阴暗是她眉间不退的颜色,剧烈的喘息泄露了她的痛苦,但是这种接近死亡的方式终究不能使她解脱,再如何努力,亦不能使她和她爱的人再靠近一点,让深爱的人放弃,始终是徒劳的挣扎。但是要活下去,要好好地活下去,就是要不停地努力挣扎。因为,逝者已去,但是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活着,活在现在,活在未来,而不能永远活在过去。
《情书》没有过于跌宕起伏的剧情,因为生活总是在回忆中才倍感跌宕起伏。我们活着的时候,总是太过于习以为常、太过于漠然,直到一切碎成过往,而我们也习惯了随着岁月改变了的自己之后,才明白最真挚美好的情感,都是遗落在时光中的情感。而那么多的人反复的看《情书》梳理着自己当年的爱情,原来当初最隐秘的情怀,有一日会成为沉淀已久的爱。
正如电影里情节发生时间的设置,青春年岁就永远缠绵在春季,而冰冷的现实则依附于严冬。大概越是冰冷,我们越是仰仗些许的温暖,而那些回忆的温度,才会高至将我灼伤。
你爱的人死了,你活了下来,还应不应该继续爱下去?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在爱情里从来没有应不应该,没有能不能够,只有爱,或是不爱。
又或许,他对你的爱,确实是有理由的。他爱上你,是因为你的面容让他想起了另一个人,你开始会想,他看着你的脸,思念的灵魂会是谁的?你或许幸运地拥有了和她一样的面容,但你和她,始终是两个独立的灵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绝非容貌的一致就可以完全弥补的。
对于博子不死的心而言,最致命的打击应该是在与女藤井树单向度的相遇之时吧,一直固执相信的一切仿佛瞬间坍塌。这么残忍的真相,偏偏只有博子发现了,而在爱情世界里,活得更优越的显然是女藤井树了。所以电影里博子出现时都是较阴冷的色调,而女藤井树既相较显得温暖。兴许是岩井俊二对博子的同情,总归有的人的存在是为了衬托另一个人。
很多人会说,就如男藤井树妈妈所认为的,过去了那么久的事情,即使你和他的初恋的确长得相像,那又如何?初恋始终是过去了的,回不去的记忆,而陪在他身边走完剩下人生历程的会是你。她赢得了他的第一次,而你赢得了他的一生。而问题是他死了。他死了,对于还苦苦爱着的人而言,你失去拥有他一生的机会了,而你仅有的回忆里的爱,若仍不是纯粹的你所独有的,那是绝对不能原谅的事情啊不是么?我们常说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只须一刻灵魂与灵魂间独特而温暖的触动,故任何外在的爱的理由,其实都是对爱之灵最大的伤害。
我总是偏爱用对灵魂的探讨和解读来解读双生题材的电影,以此证明人类的存在不仅仅是肉体,更关键的依存于内在的精神层面,精神的力量,才是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真正形象。《情书》用一个美少年的死,一段无果的初恋与一场无疾而终的婚约,向我们证明了,爱,深植于灵魂,方能长久。
终于当我们发现,相同的容貌不能取代独特的灵魂,终于当博子向着雪山一遍一遍地大声呐喊“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长时间累积的那么彻骨的痛和冰冷终于得以释放,男藤井树你又是否听得到,这是一个无悔守候着你的女子给你的执着而无望的情书,寄到了,她终于可以放下,然后重新开始了。
爱情里的人总归是痴的,就好如女藤井树尘封已久的回忆可以那么轻易的被唤出,正是因为它们一直一直被完好的封藏着,而她却不自知。不是没有青春暧昧的情愫,不是没有对男藤井树产生过细腻的好感,大概是经过了久到以为自己早已淡忘的时光,再度被勾起时,才发现那么青涩的情感可以如此绵长。
死,有的时候显得那样美。因为死是最令人遗憾的残缺,而偏偏因着这份残缺,我们有了太多的理由去执念。执执念念之间,是怅然若梦的岁月。逝去的终归是无法挽回的,当女藤井树终于收到那封迟到的情书之时,一切的一切早已尘埃落定了。只是那份感动以及那抹来不及藏好的微笑,泄露了一个人的灵魂被偷偷爱慕的美好。即使没有真正的爱过,女藤井树这一辈子也再不可能忘记男藤井树了。
超越生死,我爱的,始终是你。等我死了你才发现,我相信,还是来得及。

 

伏特加式的爱情
-评《苏州河》

王力 09300700006

在课上再次看完苏州河,我突然回忆起乘船夜游浦江时看到的外白渡桥。那座独特的铁桥在两岸璀璨的灯火映照下显得锈迹斑斑,或者它根本没有生锈,只是妖娆的霓虹太过惹眼,又抑或是它离得太远太孤寂。牡丹就是从那里跳了下去,去寻找童话般无瑕的爱情。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传说、故事、记忆还有所有的垃圾都堆积在这里,使苏州河成为一条最脏的河。你在那里能看到劳动的人民;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婴儿在驳船里降生;我看到过一个女孩子从桥上跳进河里;看到一对年轻的恋人的尸体被警察从河里拖上来。我远眺着苏州河默默地将自己老绿色地河水缓缓地注入在夜色中咆哮的黄浦江。影片中苍白的天空下那一片片待拆或正在建造的工地如今或许已经成为了寸土寸金的摩天大楼,但镜头里工人茫然而无助的眼神,我依旧可以在忙碌在这些高级写字楼的白领脸上寻得。娄烨说: “每个城市,就像每个人一样,穿著各式各样的服装,有各式各样的面貌。上海有八百万的人口,它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动的文化之中,唯一不变的是苏州河 ,她哺育着这个城市,她是这个城市的源头活血。对我而言,当你直接望着她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你童年时的老朋友,以及一个你从小长大其中的城市风貌。而你的生命轨迹,会随着河水在你面前流过。”当市场化经济席卷全球,当上海以海纳百川的姿态飞速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曾经属于这座城市的人文理想是否已被人们遗弃在了默默流淌的苏州河中了呢,正如所有属于往昔的美好。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娄烨用特殊的摇晃镜头,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为我们精心打造了一个奇特迷幻的影像世界。讲述了关于一条河的回忆, 关于一座城市的回忆,讲述了复杂多变的流动和变化中那岌岌可危、脆弱苍白的爱情童话。沿岸破败的建筑、麻木的人群、冰冷的船只,映照着不远处繁华的东方明珠,生活在继续.只是十里洋场过往的华丽冶艳不再诉说,游荡和破碎成为新的主题。五味杂陈的游荡者们——船工、拾荒者、夜生活制造者在河边演绎生活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他们的破旧棚屋的本土文化被外滩高楼大厦的外来文化日益边缘化。马达永远奔驰着的旧哈雷,牡丹金发的美人鱼玩偶,美美神秘的贴纸,以及摄影师冰冷的摄像机,在这个有着独特苏州河味儿的上海苍穹之下,摄影机并没有刻意去展现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高速腾飞,而是将关注视角放到了城市中游荡的边缘人物,对发生在苏州河畔的故事进行了一次美学层面的搜集。他们穿梭于城市破旧的楼群、嗳昧昏暗的色情酒吧、杂乱的街区。正如杨老师您所说,在时代转型期,爱情之于身处精神荒漠的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救赎,而对于真爱的追寻更是人文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第五代导演执着地刻画乡村爱情的淳朴动人不同,娄烨镜下的爱情浓烈却又澄澈,悲伤但不绝望,正如牡丹与马达相遇时一同喝的带有野牛草的伏特加酒。伏特加是世界最著名的烈酒之一,它不甜,不苦,不涩,有的只是烈焰般的刺激,无色澄清,被誉为生命之水,而带有野牛草的伏特加,为了保持野牛草独特的香味必须拥有更高的酒精度,因此充满了危险与神秘,正如都市的爱情脆弱而难得。马达与牡丹在苏州河边遇见,两个对现实失望无奈的陌生人互相依偎,互相寻找生活的乐趣,互相成为对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终于他们打开了那瓶伏特加酒,痛饮着属于自己的突然而又浓郁的爱情,但是拜金主义盛行的上海让马达再次迷失了自己,为了金钱他放弃了爱情,放弃了所有可能的未来。影片中马达理发的特写镜头让我印象深刻,马达得知老毕和萧红都死了以后,他的表情凝固了,但随即回复了平静,并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可见狱中孤寂的五年使他看清了自己的错误和无知,使他无比坚定地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他不懈地寻找着牡丹,寻找着自己逝去的对于爱情的信仰。两个都市里的陌生人的爱情从伏特加开始,也在伏特加的浓烈中结束,热烈而迅速地刹那绽放却又在都市的浓雾里消散不见,冰冷的镜头,不断降下的雨水,现实还是太残酷,似乎容不下这么纯粹的爱情。 整部影片元素动荡,谎言充斥,是一部真正的黑色电影,娄烨导演不断架构牡丹与美美的关系又不断解构,最后引入死亡,似乎暗示我们对于死亡这样必须到来的审判,为了使其有意义,爱情也许是唯一的救赎。如果说牡丹和马达的爱情是因为伤害而再次寻找,那么美美与摄影师的爱情则是因为寻找而终将受到伤害。牡丹与美美这两个典型的镜像式人物,与基耶斯洛夫斯机的《双面薇罗尼卡》中的两个维罗尼卡相比还是有明显的不同的,如果说两个维罗尼卡更倾向于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代表,那么牡丹与美美则在梦想与现实两个层次的比较上更为明显。我会变成美人鱼回来找你的,确实牡丹单纯得就像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鲜红的毛衣,纯真的羊角辫,她对真爱的深信不疑,她宁愿粉碎成泡沫也不愿放弃追寻真爱的精神都与这个充满了喧嚣和价码的城市格格不入。美美喜欢绿色的小背心,她的工作只是扮成美人鱼在水族箱中满足人们对女性肉体的幻想,她见过太多冷漠的眼神,她认识太多不幸的情侣,她内心渴望真爱的出现,但她不相信这个城市里拥有真爱,直到在那个阴冷的雨天,遇到了仿佛是自己灵魂的另一个倒影的牡丹。她始终生活在冰冷的现实里,但她终究听取内心的呼唤逃离自己虚假的爱情在影片的结尾走上了寻找真爱的旅途。也许此刻,当她迈出启程的第一步,就如同两个维罗尼卡在冥冥之中合二为一一样,牡丹的理想最终还是照亮了美美的未来。相反摄影师的反应体现了完全沉沦在当时浮躁现实的社会价值体系中的群众对于爱情的看法,作为社会的旁观者,他们永远愿意等待下一份爱情,也许并不是爱情,只是恋爱或是同居,现实的压力让他们无法承担更多的责任,也让他们无法相信真爱的存在,他们只是冷冷注视着周围地一切,一切和他们一样的冰冷的都市里的陌生人。马达的故事曾经一度改变了摄影师对于爱情的镜头的捕捉,从无休止的情侣争执到甜蜜的婚礼。他试着开始慢慢相信爱情,但他却不愿鼓起勇气追寻属于自己的真爱,正如城市里的大多数默然的人们,我们从小看着美丽动人的爱情童话长大,我沉迷于好莱坞唯美感人的爱情故事,我们似乎认可世界上存在真实完美的爱情,但是我们望着这个钢铁构成的冷酷的城市,我们选择等待,我们选择顺从,我们选择现实的婚姻。高中看苏州河时我并不知道真爱究竟是什么,圣经上说,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love is not envious or boastful or arrogant or rude. 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it is not irritable or resentful, it does not rejoice in wrongdoing, but rejoices in the truth. It bears all things, believe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 Love never ends.但这毕竟太教条,多年之后,我看了《Barney’s version》,当看到患了Alzheimer’s disease的Barney一直平静坦然地面对生活直到突然发现自己忘了妻子的电话而暴跳如雷时,当看到病入膏肓的Barney约已经离异的妻子Miriam出来共聚午餐,Miriam提出照顾得病的Barney,两人可以做朋友时(-Miriam:I’m here for you ,if you let me be.We had a beautiful marriage,but it’s over.And I want you to accept that.
-Barney:Have I ever given up if it comes to you?
-Miriam:Never.
-Barney:So what makes you think I’m going to start now?),午餐后连叉子都忘记如何用,连钱包也忘记拿的Barney却独自找到了第一次 遇见Miriam的回廊,独自一人傻傻地笑。这一幕成了我心中对爱情最好的诠释,真正的爱情也许就是你将全世界遗忘的时候却依然记得那个让你一生无悔的面庞,所谓的soul mate应该亦是如此吧。尽管摄影师隐入夜色之中,继续享受这个城市的寂寞和冷酷,但娄烨还是让太阳重新照耀在苏州河上,映出一地金黄。 远处的游吟诗人依旧不紧不慢地唱着:“穿过四川北路来到苏州河,苏州河上没有船歌,上海的霓虹遮住了月亮,来去的人都是匆匆过客;这里的人们都没有家,这里的心都已咫尺天涯,这里的美丽都给了谁,留下黑白的都市繁华;没有人会记得你这个路人,苏州河的岸边踩不出脚印,趁着夜色我们选择离开,却带不走潮湿的清晨”。但他身边的苏州河却早已被整治一新。生活中我们往往无法分辨对错,但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什么,年轻的我相信爱情,我愿意去品尝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瓶带着野牛草的伏特加, 并将它永久珍藏,用它去温热自己不愿冷去的心,用它去唤醒苏州河边沉睡的美人鱼。


参考文献:
王森 论第六代导演审美特征 电影评介 2007
侯庚洋 流变中的第六代 艺术评论 2006
李丹舟 上海苍穹下 电影评介 2009
Norman Brock:Placiddus Schelbert 《苏州河》访谈录 2004
司祺 混沌与破碎中的童话 2001
陆汉军 爱情比生命凄美-评娄烨电影作品 2003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
任家 0930030069 广播电视新闻学

影评首先会对故事情节总组镜头的角度梳理一下,并且找到了网络上一个根据问题顺序整理的版本。接下来会从情节,拍摄手法,人物设定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感受。

情节梳理

第一个镜头是审问,第二个是黑屏的选择题,第三个是节目现场,之后是撒钞票,之后又闪回到警察局,是一个饱和度极其高的暖色画面, 之后是节目现场的主持人问贾马尔叫什么做什么的,穿插警察局的审问,自我介绍都是在警察局内穿插完成。硬切到一个长发飘逸的20岁左右的女孩在火车站笑容的画面又回警察局,进字幕片头。
可以说整个片头就给观众呈现出了两条主线,第一条是在演播室内参加电视智力问答节目,姑且叫这么一个老土的名字,第二条线就是在警察局内的审问。这里还没有出现,之后会出现他的成长经历的回忆,可以算是第三条主线吧。支线或者说是伏笔的话有撒钞票和火车站的女孩这么两个。
整部电影充满着伏笔和线索,你在画面中看到的所有的近景都是有用的,这里很佩服编剧如此整体的一个思路能够控制这么多条线索来完成整部电影。借鉴一下三幕剧的分析手法,但是这里并没有严谨的对应三幕剧来分析,我在看电影的时候记录了整个电影的发展,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审问怎么会答对这些问题的,于是贾马尔叙述也好,是现场的回忆也好,将相对应的一个个成长的画面展现给观众看,在这些情节中又会出现和智力问答相关的题目有关的线索,而最后一题的线索是在整部电影中提到了三次,三个火枪手,但是也是这个经常提及的题目贾马尔不知道答案了。第一个矛盾点出现在宗教冲突,妈妈死了他们变成孤儿,并且出现第三号人物也是我们的女主角小女孩,这里还不知道叫什么,但是画面中已经带到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使拥有同样的成长环境的人。之后的大雨天的那场戏交代了小女孩叫拉提卡。
之后的一个转折点就是他们被拐卖了,出现反叛人物小头目,他做的事情和前阵子微博的随手拍解救被拐卖的儿童乞讨几乎一样,就是去搜罗孤儿弄残了去掏钱,训练小孩唱歌,萨利姆唱不好但是做了孩子王,弟弟哥唱的好,这里也预示着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未来。第二个矛盾点就是哥哥发现黑帮小头目要烫弟弟的眼睛,于是就带着贾马尔和拉提卡出逃,逃到火车上之后哥哥故意松开了卡提卡的手,理由应该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加方便的出逃,但是明明已经抓到手了为什么要在松开这里有点巧合,而巧合又是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或者说是败笔。
之后就是穿插着成长画面,警察局,演播室的一长段戏,他们在火车上买小东西,偷吃的,在泰姬陵当导游顺便偷鞋, 之后导演安排了一个逗趣的情节点,他们拆完车以后贾马尔被打之后美国人说的,这个是真正的美国然后给钱。当然情节点不是白给的,这张一百元美金也是关键所在。之后的一个问题就是问这个。之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个可以偷东西的地方,看歌剧的观众席,贾马尔想起了想起地理卡,转到闪回的火车站少女,说明她就是长大之后的拉提卡,也说明贾马尔和哥哥今后会和这个女人发生一段纠葛的敬意。
之后又是演播室和警察局的穿插,具体的问题就不对应了,贾马尔开始回去找拉迪卡,这时他和哥哥已经在餐厅打工,寻找拉提卡的路上他遇到了唱歌乞讨的人,是以前的同伴,因此他知道了美元的头像也获得了拉提卡的信息
于是他和哥哥找到拉提卡,遇到黑帮小头,她已经是舞女了,哥哥杀掉了小头目三人成功逃脱。哥哥对拉提卡产生欲望,从弟弟手中抢走了他的女人
这是,在警察局里,警官提出了所有观众想要知道的一个问题,贾马尔为什么参加了这个秀。之后的情节大局上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已经长大,在电话局茶水工,通过系统寻找拉提卡
和哥哥萨利姆,因为叫拉提卡的人太多,而萨利姆的人只有十五个,于是就装作维护打给哥哥,被哥哥认出来,这里穿插了一个关于牛津剑桥的问题,因为工作的区域用这个办法划分所以顺利答对。

他去找哥哥,知道哥哥在为小时候出现过的黑帮老大干活发现哥哥做的是杀手,跟踪哥哥,想要找回拉提卡。并且混进老大的房子里面,遇到了拉提卡相遇之后,背景音出现了智力问答的现场的额声音,是拉提卡在看这个节目,又一次的问题出现,为什么每个人喜欢看这个节目,拉提卡说这是一个逃脱的机会,这算是贾马尔参加节目的诱因之一。许诺每天下午五点在火车站等她,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女孩在火车站出现的原因。
在火车站,最美好的一次见面,之后就被打破,拉提卡被哥哥抓走,而警察局和现场这两条线也逐渐接近,可以说这时候观众已经知道了这是一个倒叙也好,插叙也好,或者顺序的不明显的结构,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忘记了他实际是在警察局里,而成长的经历都是回忆,节目现场都是录像带,因为整个故事的情节太精彩,这也得益于这个独特的叙事手法,一个个问题将影片切割成一个个小故事,再由整个节目的流程拼接在一起,所以每一段小故事都能够编的非常的精彩。
第三个矛盾点,广告休息的时候,贾马尔和主持人在厕所相会,贾马尔说他不知道这题的答案,但是出门的时候看到了主持人为他留下的答案,而在现场他选择了不是主持人提示的那个答案,这时观众发现发现主持人给的是错误答案,说明主持人不想让他答对这也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地方正面描绘了主持人这个角色。
于是本期节目到此结束,贾马尔在出门的时候被抓走,两条线并起来,审问和答题,于是倒叙变成了顺序。警官认定他不是作弊。在回现场的之前贾马尔说出了他参加节目是因为不知道拉提卡去哪里了,希望她能够在电视台里看到贾马尔,她也的确看到了。

整部电影在最后的半个小时里回到了叙述高潮,他哥哥决定帮助贾马尔和拉提卡相遇,就当是哥哥的赎罪。贾马尔回去参加比赛,拉提卡开车去演播现场,全印度都在关注。贾马尔参加比赛并不是因为钱,也就说得通为什么会参加到现在,明明遇到了不会的题可以放弃但是依旧坚持,为了让拉提卡能够够看到。

最后一道题 三个火枪手,戏剧化的最后一道题。回顾了之前出现的和火枪手相关的画面,这个是整部电影中提到的最多的一个线索,但是偏偏贾马尔就是不知道,他用了最后一个求助,场外亲友求助,他以为打电话给哥哥了实际上哥哥把手机给了拉提卡,拉提卡在最后关头意识到了手上有的手机就是他现在在打的号码,这个电话的接通与否也是决定哥哥的生死。最后一秒接通,黑帮老大发现问题,萨利姆撒钞票,这个也是最开始的画面。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贾马尔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在哪里,知道安全以后就心定了。再一次说明了对贾马尔来说拉提卡比那2000万卢布要重要。所有人都很紧张屏息凝神,猜了一个答案,萨利姆躺在萨满前的浴缸里,在公布他获得2000万卢布的时候,哥哥杀了老大,被枪杀死,含笑的死去。整个印度疯狂了。
最后一幕就是他和拉提卡相遇火车站,贾马尔走向拉提卡的过程中出现了和所有题目有关的经历的画面,也是他成长的画面,回顾了整部影片,拉提卡脸上还有上次逃跑时划的伤疤,一段到访恢复到了那个最美的画面,这是我们的命,逆光中的亲吻。黑屏画面中出现了“D命中注定”回答了片头的黑屏时出现的选择题,也说明了这段传奇的经历就是巧合,就是天意。最后是一段舞蹈片尾收底。

之前通过按照镜头的顺序分析了一下整部片子的故事发展,我在网上找到了根据问题顺序来整理影片流程的文字,复制过来,仅供参考。
Malik is one question away from winning 20 million rupees.
  How did he do it?
  A:He cheated
  B:He`s lucky
  C:He`s a genius
  D:It is written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顾电视猜谜节目"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为挑战者准备的全部九道选择题,看看印度底层青年贾马尔 Malik是如何一步步破茧成蝶的。
  
  【问题一:1973年的大片zan jeer里的明星是谁?】
  这是为贾马尔 Malik准备的第一道问题,贾马尔不费吹灰之力就给出了答案:AMITABH BACHCHAN。它根植于贾马尔深刻的童年经历,他曾经为了得到AMITABH BACHCHAN的签名毅然跳进了粪坑中。这道题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做为奖赏,他获得了1000卢比
  
  【问题二:印度的国徽上有三头狮子,下面写着什么?】
  这道题提供了四个选项:A真理胜过一切B谎言胜过一切C时尚胜过一切D金钱胜过一切。主持人念到D选项时,台下的观众竟然哄笑一片,这种哄笑充满讽刺:每个人都在心中选择了这个答案,但却没有人会坦诚承认,他们的哄笑如果有作用,那作用就是掩盖内心的尴尬。贾马尔不愿参与这种尴尬,他也不愿说谎,所以他选择让场内的观众替他作出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同样不费吹灰之力。
  做为奖赏,他获得了4000卢比
  
  【问题三:根据对罗摩神的描述,他的右手握着什么?】
  这道题再次勾起了贾马尔的童年记忆:在宗教冲突中,贾马尔和哥哥萨利姆失去了挚爱的母亲,他们被迫流离失所。在慌不择路的逃亡中,贾马尔遇见了化妆成罗摩神的孩童,贾马尔的回答再次命中。
  奖金额度升到16000卢比
  
  【问题四:歌曲DarSan Do Ghanshyam是由哪位著名印度诗人作词的?】
  贾马尔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这回大反派Maman出场了,他用可乐诱拐贫民窟的少年,命令他们唱印度诗人Surdas作词的《DarSan Do Ghanshyam》,然后再弄瞎少年的双眼。
  贾马尔回答正确,奖金额度升到25万卢比
  
  【问题五:在一百美元的钞票上印着哪一位美国政治家的肖像?】
  贾马尔继续自己的回忆:他在多年之后遇见被Maman弄瞎双眼的少年。少年告诉他一百美元的钞票上印着Benjamin Franklin的头像。
  奖金额度升到100万
  
  【问题六:谁发明了左轮手枪】
  编剧对贾马尔能顺利答出问题的解释是:贾马尔的哥哥萨利姆用左轮手枪杀了人贩子Maman,并从他手中救出了贾马尔的恋人Latika,所以这道问题又被顺利地攻克。尽管我始终没找到影片中任何人曾经告诉过贾马尔左轮手枪的发明者是Samuel Colt,贾马尔仍然选择出了正确的选项。
  奖金:250万
  
  【问题七:剑桥商圈在伦敦哪个城市】
  这是贾马尔第一次没有启动亲身经历的答题,他用常识推断出了答案。
  奖金:500万
  
  【问题八:史上哪个板球手在甲级比赛中拿到过最多的“一百跑”?】
  故事进行到这,编剧决定为男主角设置一点麻烦,因为他之前的答题顺利的简直匪夷所思,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观众可能会受不了对真实性的质疑而转身离去。这个麻烦就是主持人对贾马尔的误导,贾马尔在关键时刻坚持自己不说谎的原则从而又一次获得了成功,而在此之前,贾马尔的记忆已经走到尽头,不能再为他提供任何帮助了。
  奖金:1000万卢比
  
  【问题九:在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一书中有两个火枪手叫Athos和Porthos,第三个火枪手的名字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全剧的高潮所在,贾马尔如果能再次答对,就能获得总额为2000万卢比(41万4940美元 )的奖金,所以才有了影片开头的那个问题的出现:贾马尔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是因为他幸运吗,还是他是个天才,或者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贾马尔的记忆资料已经不能再为他提供任何帮助,他又是个没有读过几年书的底层青年,他只剩下最后一个求助方式:拨打场外电话。
  贾马尔拨通了哥哥萨利姆的电话,接电话的却是恋人Latika。但是Latika同样不知道答案。
  怎么办?上亿的电视观众在翘首企盼,希望贾马尔能为他们圆满一个梦想。贾马尔如果答错了这道题他之前获取的足以改变命运的1000万卢比就会付之东流,但上天再次眷顾了他————他蒙对了选项。
  所有的人都在为他欢呼,那些和他素不相识的人,那些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甚至曾经祈祷他功败垂成的恶毒主持人。与此同时,贾马尔唯一的哥哥萨利姆却惨死在了浴缸里,鲜血从他的胸膛涌出来,染红了铺满全身的大面额钞票••••••
  
  曲终人散,贾马尔回到了孤独中,他蜷缩在孟买火车站的廊柱旁,像极了忘记回家路的孩子。
  
  这时Latika走了过来,两人接吻,画面定格,字幕划出第十个问题的答案:
  D:It is written(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如此的顺理成章,如此的牵动人心。


接下来会对这部电影做出些许评论

一 情节

编剧十分之牛叉,将一个不被人们接受的形式包装的引人入胜我想没有人能够接受一部电影全是由巧合而不是合理的事情的发展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但是这部电影做到了,因为贾马尔答对题目本身就是巧合,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一定要去警察局,或者警察局一定要出现才能够说明这部电影还是有符合人的常规逻辑的地方,
想象一下同样的情节发生在中国会怎么样,且不说爱情公寓内的翻版,那个做的还是蛮好看的说实在的,但是如果主持人是王小丫,和一个王宝强饰演的穷苦人民答题,之后是王宝强儿时被拆迁大队强拆了自己的家,妈妈自焚抵抗死了,之后又去深圳打黑工,被当做是高危人群消失了,她的女朋友先在红灯区训练当妓女,之后被弄到了当地的黑帮老大的住所里当小三,这个黑帮老大又是当地公安局局长,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广电总局就不让这电影开拍。
《贫民富翁》涉及了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孟买的极度贫富分化,有城中贫民窟的肮脏可怖,有宗教信仰矛盾屠杀,有赤裸裸的阶级歧视;有人面兽心的“善人”,也有看似暴虐的“坏人”;有近乎神话般的超现实爱情,有貌似理所当然的暴力犯罪,甚至结尾还有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集体歌舞表演。而对我个人来说,影片最令人难忘的是贾马尔与萨利姆童年时代居住的贫民窟和他们成为孤儿后生活的大垃圾堆。
从内容上我十分喜欢这部电影,活脱脱的印度当初的状况的写真,但是从将故事的角度,未免巧合的太过于巧合。首先是问的问题都是贾马尔经历过的,当然这个巧合我是接受的,不然电影将会发展不下去,电影总要有点戏剧的因素所以我认了。但是所有的问题的顺序竟然是按照贾马尔成长的顺序发展的,并且问题并没有直接关联贾马尔的成长经历,而是和这些经历的画面中的某一个细节相关,唯一一个直接和经历相关的最后一个问题三个火枪手竟然还不知道答案,需要打电话还不小心打给了女朋友,之后百分之二十五的概率还能猜对答案迎来了完美的大结局。第一遍看的时候我是在电影院看的,当初是很喜欢整部电影的叙事手法和拍摄风格,但是看了第二遍,第三遍之后就有一种强烈的被编剧玩弄了一次的感觉。还是呢句话,如果是王小丫在和王宝强玩幸运五十二,不说广电总局不答应,中国的观众脑子里也一定会出现两个字,狗血。
所以对于情节整体的解构就是,狗血的很好看。

二 拍摄手法

可以看到导演在整部片子里面运用了很多歪斜的拍摄的镜头,使得画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平的出现,而是和人眼产生一个小于四十五度的角度,这被称作是荷兰角。从摄影的角度上来说,荷兰角是用来让画面更加有张力的一种构图方法,另一层面上来讲倾斜的画面的方向角度都要有一句,比如画面像右倾斜的话那么画面的重心一定在右侧。
但是这次导演运用荷兰角多到了一个有些没有太大的意义的程度了,如果说火车站的时候大量运用荷兰角是因为可以用火车铁轨或者火车运行的轨迹天然的形成一个对角线构图能够带来纵深感的话,那么又一个镜头是给了泰姬陵一个十分歪的荷兰角,以及对话的时候中景镜头也有一些是歪斜的,这就有点不能够理解了。
其他的,在剪辑上,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片子的,尤其是几次闪回控制的时间点和长度都十分恰当,在最后半小时片子两条主线合并之后的节奏加快也能够进一步调动观众的兴趣,很好。

三 人物设定
这里想分享一下网上看到的一片关于他哥哥的性格分析,我在看的时候对他的哥哥印象也比较深刻,我觉得他绝对不是一个反派,即便是他在片子中期上了弟弟的女人的时候,他也不是一个油嘴滑舌满嘴谎言的人,以下是分析。
1、下雨时,主角和哥哥在集装箱里睡觉,主角让那女孩进来,可哥哥不肯,理由:“她会招来警察”,不过在主角一再要求下,哥哥还是默许了,注意,哥哥睡觉时是睁着眼的,那眼神有点恐怖。。。
2、主角和哥哥跳上火车逃跑时,哥哥故意放开了那女孩的手,说她会拖累自己。
3、哥哥拿枪指着人贩,要那人贩发誓不再报复,可人贩不同意,哥哥说“对不起,我不能冒这个险”,开枪。
4、杀了人贩后,为了怕报复,哥哥投奔了人贩的对手,而且为了怕弟弟也蹚浑水,他拿枪逼着弟弟离开,并强暴了弟弟的女友,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弟弟“放弃”。
5、哥俩长大后第一次在施工中的顶楼相见,弟弟打了哥哥一拳,并说“我永远不会原来你”,哥哥只是小声的说“我知道”。。
6、最后,哥哥在电视上看到弟弟,无奈的对那女的说:“他永远也不肯放弃”,这句话点名了以前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护弟弟阿!无奈,他最终没能让弟弟放手,只好让那女的去找弟弟,并在弟弟赢得大奖后欣慰说了句“感谢神阿”,同时干掉了最后一个对弟弟有威胁的人--黑帮老大。
总结,如果你细心的看,你会发现,很多情结都是在讲:一个勇敢的哥哥是如何保护天真柔弱的弟弟的,兄弟情深阿!

 

总结,这是一部好电影,反映了印度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这里不由得想起前两天去电影院看了建党伟业这部主流红色电影,完全就是PPT的制作手法,无数的叙事性字幕,故事的情节推动完全靠字幕,明星的乱入分散了注意力,赵本山范伟的同时出境也引得观众笑声一片。这里提到他的时候是希望在日后,如果有的话,拍出来一部《改革开放伟业》之类的片子的时候能够记得和这部电影比对一下,究竟那时的中国能不能够出现王小丫和王宝强在智力问答的电视节目中,慢慢回忆着揭露出现在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呢?
我觉得不能。

 

一代人的电影情怀
——评《电影往事》

范颖仟 10300170094


如果说《电影往事》是翻拍《天堂电影院》,虽然《天堂电影院》是里程碑式的杰作,但是我依旧很喜欢《电影往事》,丝毫不感到它是个翻拍片而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之所以那么有感觉,可能是因为这部电影能让我有共鸣,虽然我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一辈人,但是在我们父母辈的间歇影响和自身经历中,潜移默化就会存在着那么一些共鸣,那个属于中国的特殊的年代和那些在那样一个年代成长的人。
既然是翻拍片,首先还是说相似的地方,这两部电影都包含了一代人对于电影的喜爱和梦想,人们都是每天都与电影相伴,喜欢在夜晚看露天电影,虽然播放的是单调的红色革命电影,但是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他们是那样喜爱电影中的明星,以至于可以嫉妒美丽的有才的雪华嫉妒到抓到小辫子就揪着不放,连同情心都舍弃了;雪华也是那样为了电影而一次又一次改变人生中的选择,有这样一个小细节:她等在城里电影院门口,时不时就会看《马路天使》的海报,还有在镜子前比划衣服的幻想,对影集的珍藏,在阳光下的舞蹈;潘大任一辈子放露天电影,当他放最后一场之前,对着那台机器,沉默了,还有结尾再一次的播放,机器的操作恐怕是刻骨民心的,还有他在夕阳下骑着单车哼着歌;当然还有那些孩子们,不光是毛小兵和玲玲,那些玩打仗游戏的孩子亦是深受电影的影响,还有玲玲的弟弟,从小生长在这样一个热爱电影的家庭,在他的身上,我们确实能看到童星的潜质,那亦是电影的烙痕……
电影,承载了那么多人的生活记忆和梦想,在那个平乏单调的年代,恐怕电影是他们唯一的乐趣,甚至影响到他们说话的语气、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人生价值观等等,我们也可以看到,《电影往事》中也描述了电视机逐渐取代露天电影的状况,电影大世界的拆除,通过电影的兴衰史来暗示时代的变迁,这些都是跟《天堂电影院》一样的。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这部电影就真的是恶俗的翻拍片,把大环境改变一下而已,但是,在《电影往事》中,表达着许多感情,还涉及到了很多伦理问题。虽然《天堂电影院》也有托托和阿弗雷多之间亦父亦师亦友的感情,还有托托的爱情,但是在电影往事中我看到了更多:亲情、友情、爱情、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如玲玲写的:“我不明白之前还跟我妈大打出手的女人怎么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坐在我们旁边”,其实这部电影里面亲情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缺失父爱的玲玲害怕自己被妈妈遗弃而反感潘叔叔;同样离异家庭中的毛小兵依旧可以乐观生活,但是挨打后还是会有孩子气的嚎啕大哭,对雪华阿姨喊的一声“妈妈”道出了这个孩子多少的渴望;虽然一直不喜欢剥夺了自己很多爱的弟弟,但是看到他一次又一次不揭穿自己的罪恶,一次又一次的来和自己亲近,玲玲已经释怀了,可惜命运弄人……潘大任自小就喜欢玲玲,不在意她没有良心的父亲,甚至在找回儿子后还会去找玲玲回家,想必他为了自己出手过重内疚了一辈子,但是丧子之痛又是多少人能理解?雪华和潘大任对宠物狗的喜爱又是说明了他们多年的落寞,还有玲玲隐藏着的孝心……
在技巧方面,电影很好的把空间过去与现在两条线索结合起来,让人感觉不到突兀,同时随着剧情带着疑问层层深入,一步一步走进他们的人生。电影中一直是以比较明亮的色调来叙述玲玲的童年,那段跟朋友跟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或许是她人生中最珍惜最快乐的日子,而现实则是以偏蓝色的色调显得更为理性,配乐方面很多都是电影经典片段和那个年代的歌曲,这也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那段黄金的电影岁月。
这些小人物,在电影里上演了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合,看似因缘巧合,实则有理有据,这个在电影年代生长的人们,也是以电影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电影往事》,让人看见的是那一代人的梦想、那一代人的价值观还有那个背景下活着的人们的心灵。这些平淡却真实的话语,在电影中娓娓道来,同时,这往往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探寻回忆中的珍贵
——观《情书》有感

王乐乐 10300680262


渡边博子静静地,独自一人躺在白茫茫的雪地中,凝住呼吸良久,似乎是想试图通过这种接近死亡的方式缓解三年以来的对死去的男藤井树的思念,这是他的三周年忌,这是电影的开场。黑色大外套与皑皑白雪地,最鲜明的色彩对比,却烘托出淡到极致的悲伤氛围。这样唯美的开片画面,这样朦胧静谧的背景,都准备好了最恰当的基调来带领我们走入一段回忆。
影片一开始就把我带入一种沉重的氛围,且又令我好奇男藤井树与渡边博子之间曾经有过一段怎样刻骨铭心的爱情。然而,影片接下来却不是走上简单暧昧或者轰轰烈烈的言情路线,而是出人意料地出现了与博子长得一样的女藤井树,通过她们之间的通信,缓缓带给我学生时代的男女藤井树之间的故事。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交错展开,让我在看到美丽的同时又感到现实的残酷。男藤井树作为一个已经逝去的人物联系在博子和女藤井树之间,似乎注定了这个故事即使不是悲剧,也将是一个遗憾。死亡对于已死之人也许只是一瞬,而对于活着的人却往往是一生的回忆。
女藤井树与博子的通信中,当情感诉诸笔端,她心底里关于男藤井树的回忆就一直延绵不绝。虽然描述的多是男藤井树的种种怪诞行为与恶作剧,但作为画外音伴随着回忆出现的则多是图书馆里窗帘下,少年若隐若现的好看侧影。带着讨厌的口吻,叙述的却是好气又好笑的往事,就如女藤井树在医院长椅上的那个混乱的梦境一样,她那纯纯的少女情怀里也是交织着关于男藤井树的悸动的吧。蒙太奇的画面剪切,一如现实与回忆的转换,又似认知与潜意识的混合。朦胧的感情随着信笺的往来慢慢被触动,勾勒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大概博子看清得更早,所以她说,“关于藤井树的种种回忆,是你拥有的,我把它寄还给你”。女藤井树选择在图书馆工作,大概是与那段和男藤井树一起当图书委员的经历有关的,而图书馆又恰好是最适合回忆的场所。导演这样的安排是有意而为还是巧合?或者说人生中的事是注定还是偶然?这给了我无限的感触与遐想空间。
女主角中山美惠在影片中分饰女藤井树与渡边博子,两个角色戏份大致相同,形象却很是不同。女藤井树冒失活泼,出场色调偏暖,因为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她在国中时始终没有发现那张《追忆似水年华》里的“情书”,拥有的只能是一份含蓄不尽的暗恋;博子矜持安静,出场色调偏冷,可她柔弱的外表下有着执着坚定的灵魂,因此求婚成了她先开的口,也留给自己一段至死难忘的爱恋。女藤井树的回忆让博子走出了自我情感的深渊,而博子让女藤井树了解到从未深究过的记忆中的自己,她们照亮彼此的情感之路却从未真正相逢。
当一直重感冒着的女藤井树终于得知男藤井树的不幸消息,压抑着的病情突然加重,压抑着的情感也突然被释放,于是醒来后的第一句话便是影片中那句经典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这句问候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博子给藤井树写的第一封信是“你好吗,我很好”;博子在男藤井树遇难的那座雪山,在苍茫的天地间喊出的满腔挂念是“你好吗,我很好”……不变的六个字,一如不变的爱情,牢牢地印刻在观者的心里。生命可以终结,爱却不会。人生来是残缺而不完整的,注定用一生来寻找遗失的另一半,寻找成了一个人生命的主题。这就如渡边博子寻找男藤井树的曾经,女藤井树寻找那份记忆中未被发现的感情。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里说,“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这就像电影所表现的,回味,才是生活的本质,它比生活本身更为重要;就如同未经阐释的事件是不存在的一样。那些看似轻如羽毛的细节轻而易举地直抵观者的心灵。淡到极处的小事却是回味无穷,平淡朦胧的情感才最真挚深刻。生命与情感的无常,都化作纷飞的雪,但是只要爱来过,便永远不会被忘记。

 

密阳的意思,就是秘密的阳光。”
——观电影《密阳》

汤迪威 10340690179


《密阳》是一部07年公映的韩国电影,由著名导演李沧东执导。选择为这部电影作为作业是因为这部电影给了我意外的启发,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一个对宗教信仰的不可知论者,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更多地是在女主角申爱对待人生中灾难的态度上。
携子从首尔搬往小城密阳的寡妇申爱,靠经营着一家马马虎虎却也算欣欣向荣的钢琴培训学校过日子。这样的开场着实和“幸福”这个词联系不大,却也算令人对未来有所期待的剧情。正在申爱渐渐融入密阳小城的交际圈,钢琴学校的经营状况也越来越好,甚至让申爱动了投资的念头时。一个晴天霹雳打下来,申爱的儿子被绑架了,这个女人所做的一切努力在这一瞬间失去了所有意义。
故事的开始,在被问到“为什么搬来密阳?”时,申爱曾经这样回答道:“密阳是丈夫的故乡,丈夫一直对密阳念念不忘。他说儿子应该在这样的城市长大。”可以说,申爱带着儿子搬往密阳是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一种另类的祭奠。失去了丈夫的申爱将自己存在的意义寄托在还在念幼儿园的儿子身上。这一点可以从第一次申爱的儿子逗申爱玩,躲起来不让深爱找到时,申爱那痛不欲生的哭号中看得一清二楚。
申爱的儿子死后,申爱加入了基督教会,这个屡受打击的女人终于又一次露出了笑容。却在申爱刻意前往监狱“大发慈悲”宽恕罪犯后却发现罪犯也早已因为基督教原谅了自己,而丧失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崩溃了的申爱开始了荒唐的复仇行动。然而这一切的行为,与其说是为了证明基督教的虚伪,不如说是一个丧失了一切生存希望的女人,透支自己的生命力进行的无意义破坏。
发现自己的行为并没什么效果后,申爱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她所拥有的不过是自己的生命。于是她开始伤害自己,她问曾经被自己拒绝过的宗灿,“要和我做爱吗?”,她狠狠地在自己的手腕上割出一道口子。
申爱的经历让我想到另一个女人——《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申爱为了和深爱的丈夫结婚,放弃了自己在钢琴的职业生涯上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可能;为了遂丈夫的意愿让儿子在密阳的乡村长大,放弃了在首尔的一切......为了自己的所爱可以倾其所有地去付出。松子也是这样,每一次为了爱全力付出,最后却遍体凌伤。我欣赏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浑浑噩噩的人生比起来,他们的勇敢实在是太可敬了。
《密阳》在申爱对生活的回归中结束,然而失去了曾经对她而言最重要的东西的申爱该如何生活下去呢?在申爱的儿子被绑架之前,影片的画面一直笼罩在一种暖色调的阳光下,然而在申爱的儿子被绑架被撕票之后,剧情全部在阴天里发展,阳光不见了。在剧情的最后一幕,申爱坐在庭院里,站在她背后的宗灿揭示了一种另外的可能性。终于,阳光再一次出现了。导演刻意制造的天气变化也许正是在暗示着,与其无动于衷地期待成功与爱,不如不计较地去付出。宗灿对素不相识的申爱便是如此。

电影中扮演药店店长的李润熙、不动产社长金宗秀、牧师吴万石、朋友金永三等,他们是在当地虽然都获得过很多奖项的戏剧演员,但演电影还是第一次。村子里的大妈们也不是由专业演员扮演,于是把最日常生活的平凡很真实的演绎了出来。
在《密阳》中,导演李沧东透过写实描述出一种消逝的忧伤。出生作家的他在挖掘小人物的生活时往往能开掘出最感人的一面。申爱发现自己儿子的尸体时,我们感受到了戏剧性的冲突感,但是李沧东的处理却非常克制,画面马上切到另一幕,放弃了贩卖廉价眼泪的绝妙时刻。于是一种没有发泄出来的遗憾在观众的心中滋长,为剧情的发展做了铺垫。

是这样的,可以不信仰宗教,但是必须信仰爱。

 

 

虽称文艺,思想远甚
——《青红》影评

王雪来 09300700149


《青红》虽属文艺片,但其思想性远远高于艺术性。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影片的主旨及主要矛盾
《青红》这部电影的主题较为直白,就像它的英文片名那样:Shanghai Dreams。而我以为“青红”这两个字也并非全无意义——“青”是草木繁盛之象,又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因此“青”可看作向往繁华和思念故乡的表现;而“红”则代表了政策和那些响应国家号召背井离乡的青年的热血。
20世纪60年代,国家确立了开展三线建设的战略,无数个家庭随着迁往西部山区的工厂一起离开繁荣的家乡。十几年过去了,当初的热血已渐渐冷却,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却在累增。政策曾作出的承诺没有实现,人们的金钱意识又恰在这个时候开始萌生,家乡的繁荣富裕强烈的吸引着他们。他们想回去,却又面临着无数的障碍:厂里不肯放人以致无法光明正大地离开;家乡人们对于“乡下来的穷亲戚”的鄙夷……最重要的是,和这些一心想要回到家乡的父母们不同,他们的子女并不想回去。他们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山区虽然贫瘠,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比遥远的、排斥他们的上海更像他们的家。更何况,这些年轻人正处于一个较为放纵,无需负责任的年龄,他们对金钱和地位不像父辈那样渴求,也就不那么迫切地想到一线城市中去。
我认为整部电影的主要矛盾有两个,一是青红的父辈当初无视长辈的劝阻来到三线城市,却在十几年后想回家而不能回的矛盾。二是他们想回家,他们的子女却不想回去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暗线而第二个是明线。
一个后继无力的政策,给无数个家庭带来了刻骨的伤痕。是政策,把家乡变成了梦。
2 影片的叙事及拍摄技巧
2.1 青红的几次反抗
青红的第一次行动意义上的反抗是她在父亲“押送”她放学的路上逃走。然而她虽然暂时逃离,却无处可去,只能去朋友小珍的家中,到了晚上便被送回。反抗失败。
第二次:青红在放学后滞留在教室中不肯离开。但小珍提到了她们即将到厂里实习,可以避开父亲的管制。实习给青红带来了希望,这一次反抗无疾而终。
第三次:青红父亲弄来假条,不许青红去实习。希望破灭,青红开始了第三次反抗,即绝食。后因小珍的归来而结束。
第四次:青红被小根强暴后割腕自杀。自杀的原因除了被恋人侵犯的痛苦,更有长久以来被父亲像犯人一般管制而造成的压抑。最后青红虽被救回,精神却出现了问题。
青红数次反抗均告失败,这正是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语言普遍偏阴暗、偏负面的体现。
2.2 人物命运的殊途
在影片结尾处,青红一家在车里听着对罪犯的宣判时,车窗外正站着吕军。这个曾经戴墨镜、穿喇叭裤的“时尚”青年如今穿着颜色灰暗的大衣,梳着中规中矩的发型,身边伴着怀孕的“农场的”妻子,整个人已经完完全全当地化。吕军可说是来自上海却扎根异地的人物代表。樊红根是彻头彻尾的当地人。而青红自然是来自上海又回到上海的典型。这三人殊异的命运恰恰是那个时代在三线地区最常见的三种家庭的戏剧化表现。
2.3 悬念的架构
影片结尾处,汽车在山道上渐行渐远,背景响起三声枪响。而之前对罪犯判决的宣读中,樊红根的名字恰好排在第四位。于是小根的生死成为了一个悬念,一个观众不知道而剧中人知道的悬念,导演在这里给出了一个更多可能的结局。这是艺术片中常用的手法(商业片,尤其是侦探片中,更善于运用“观众知道,剧中人不知道”的悬念手法)。
2.4 影片中的文化符号
片头及影片后半段都出现过的广播体操、老师用剪子剪学生的喇叭裤、地下舞会中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吕军带小珍去看的露天电影……这些元素我们在很多表现这一时代的电影中都能看到,但表现形式却多有不同。当统一的历史从个体上经过时,会留下一些共同的记忆,而不同导演不同的创作意图,决定了拥有着相同元素的电影语言的差异。
2.5 父女互动的倒T画面
影片中有好几幕出现了倒T的画面,即青红坐在远离观众的房间内(纵轴)保持静止,而父亲在靠近观众的房门处来回走动(表现在银幕上便是横轴上的往复运动)。这样的画面在艺术片中较为常见,因其对处理片中人物关系多有助益(商业片中常见正T字画面,因其展示的对象是观众)。
2.6 对影片艺术性的评价
个人认为,《青红》无论在拍摄手法还是叙事手法上都只能算作中规中矩,缺乏亮点。幸而,这部影片的出彩之处也并不体现在它的艺术性上。
3 关于第六代导演
第六代导演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注重个人记忆与历史纪事之间的交点。以历史为布景板,令代表个人的布偶在台前演出,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与身后的背景暗合。用个人体现历史,用历史塑造个人。青红的父亲即是一个典型的“个人”。他的命运由那个时代赋予,他是那个大环境下心有不甘却不得不随波逐流的一员,他的言行中有对政策的思考,有对未来的思虑,有对过去的反思。由此一斑,可窥全豹。
4 小结
王小帅是一名有历史责任心的导演,他对历史有态度,也有反思。我们在观看《青红》的时候,不应过于注重其审美性,而应以认识性的观看为主。如此,《青红》便可称作一部有意义、有思想、有价值的影片。

 

你愿意看花开还是花落
——评《两生花》

孙丹妮 10300120148


“1966年11月23号,是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那天,凌晨三点,她们诞生在两个国家的两个不同城市里。她们同样都有黑色的头发和褐绿色的眼睛。”
——法伯瑞
《两生花》,又译《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是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每一部作品都非常精致,影像色彩、配乐等每一个细节都无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单纯把《两生花》看作一部没有情节的影片,它能够带给观众的艺术体验也是极其绝妙的。原始的审美体验并不包括任何功力的成分,无需对作品作任何意义上的、手法上的分析,而仅仅是我们与作品的同化关系,是我们被卷入了一个体验的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讲,《两生花》已然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
影片讲述了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维罗尼卡的故事。影片的叙述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份讲述来自波兰的维罗尼卡的故事,后半部分则给了来自法国的维罗尼卡,其中以来自波兰的维罗尼卡的死为分隔点。二者的故事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进行着,直到一次广场相遇促成了她们生命中唯一一次的交集。
《两生花》的译名很传神。两个维罗尼卡有着一样的长相、一样的爱好、一样的习惯,如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细细看来,又全然不同。影片的开头出现了两个女孩和作为画外音的母亲。第一个女孩倒挂在母亲的臂弯中,伸手一颗颗数着黑夜中薄雾般的星星;第二个则手捧春天里的第一片叶子,正用放大镜细细观察它的脉络和绒毛。这样的开头更像是一个隐喻,预示着作为映像出现的二者的宿命。
波兰的维罗尼卡象征的是灵魂,是梦想,是艺术,是冬季黑夜里的星星;法国的维罗尼卡则是肉体,是现实,是生活,是初春第一片的叶子。她们同样热爱歌唱,但在生命面前,前者选择了歌唱,后者则选择了生命。当波兰的维罗尼卡唱出最后一个高音重重跌倒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你看到的是花开还是花落?当法国的维罗尼卡敲开老人的门告诉他自己将退出合唱团转而当一名幼儿教师时,你看到的又是什么?有人说前者是花落,后者是花开,因为后者闪耀生命的光辉。又有人说,不,前者是花开,后者是花落,因为前者绽放梦想的色彩。
然而,花的一生,无论花开花落,每一时刻都可以是美的。即便只是法伯瑞手中的木偶,也可以最美地死去,并最终迎来最美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