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参观一大会址感想
发布时间: 2017-03-31   浏览次数: 68

马思玥16301170055

在中共建党九十五周年之际,我来到了中共的诞生地——一大会址参观。怀着虔诚与激动的心情穿过新天地富有老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群进入大厅,映入眼帘的即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十三位一大与会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浮雕,他们仿佛诉说着中共建党时沉重的社会背景和一群有志青年的坚定信仰不畏艰难险阻的意志。庄严的场景令人顿生肃穆之情,这幅浮雕同后面的内容一道使我在思想上收到了深刻的教育,在观念上受到了一定触动,觉得自己的境界得到了升华。

首先进入到的展厅讲述的是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的悲惨遭遇。从鸦片战争开始不断割地赔款,被列强瓜分,为我们展现了旧中国的境地,同时让我们初步意识到当时的中国是多么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性质的政府来领导人民走出困境,是多么需要人民拥有先进的思想来改造当时的不堪一击的祖国,于是辛亥革命应运而生,在国父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华民国成立,但是中国仍然千疮百孔,百姓苦不堪言,军阀割据势力威胁,列强持续践踏,资本主义似乎也不是适合中国的道路。恰巧在这时,一八四八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共产党的诞生,新的思想需要一个试验场,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开始宣扬新的革命思想为挽救祖国而努力着,第二展厅展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

一大讨论通过了党的纲领、决议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宣言,选举产生了党的一大领导机构。吁吁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了一九二一年,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段,当时百姓穷无立足之地。要想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当然也没有落脚之地。然而这样的创立之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当我再次仔细地端详着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了一种深邃的力量。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从这些简陋的会场立坐而论道到身体力行。

共产党是真正的属于人民的政党,这也是他能长期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能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分配的真正平等,这种美好愿景虽然在今天看来仍只是期望,但在当时也给予了革命先烈极大的鼓舞。今天在会址,仿佛看到了那时的他们满腔热血,激烈的讨论着如何让中国走出困境,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实现让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标。

中国今天的发展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革命先烈选择的正确性,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点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这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而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且看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明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实践,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实践,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愿逝去的亡灵终能得到安息,愿崭新的生命能见证祖国的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