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牢记从哪里来,方知到哪里去
发布时间: 2017-03-31   浏览次数: 229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之“初心”解读

张良浩 15300160022


历史的车轮,吱吱呀呀地碾过大地,仿佛在讲述着那峥嵘岁月的传奇故事;同时,它依旧在缓缓地向前滚动,不断又有崭新的动人故事被增添于其上。在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未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遵循先烈的教诲,汲取历史的教训,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一步一个脚印地砥砺前行。

20167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历史历程,从八个方面告诫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初心,努力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95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信念,历经考验,始终怀着一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之心,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下,使中国社会走向富强繁荣,使中国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彻底摆脱了一百多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中国社会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并探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财富;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进行了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

作为生活在新时期的一名中国公民,我以前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最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或许有人会说,是历史的选择。我个人认为这话只是在历史发生之后的回顾反思与高度概括,并不能给出具体的原因,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所以我打算自己去历史中探寻,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后来,我从课本中学习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从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中,我寻找到了答案。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社会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他们那心系群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品格使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南、理想信念和力量源泉,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心灵,时刻告诫着他们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思想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和三大科学发现等思想来源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具有革命性。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并且这种统一是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得到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的问题上坚决不允许有丝毫动摇。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精神,真正在行动中落实马克思主义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死的理论,它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并显示出更为蓬勃的活力。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代形势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展现出其科学性、革命性,才能不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历史发展趋势,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理想信念。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文明的全球化大潮之中,主权和领土遭到严重的侵害;第二次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开始和列强勾结,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陷入被帝国主义狂热瓜分的处境;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无数的仁人志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最终在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归于失败;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没有改变中国政权的封建专制性质;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腐朽的满清王朝,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救亡图存的探索一再失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力挽狂澜于既倒,切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承担起反侵略求独立、反封建求民主的两大历史任务,立志建立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不懈。

95年后,中国共产党必须仍然牢牢铭记党的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理想信念,就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利益,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坚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定会完成,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一代代的优秀共产党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自己终身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甘愿为其奉献出自己的汗水、青春甚至生命;而也正是这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的不懈开拓,才有中国共产党今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今天,在这个充满着更多的诱惑和考验的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每一位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全党才能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中国共产党只有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不会被复杂形势冲昏头脑,才不会被职位权力扭曲本性,才能保持足够的定力锐意进取。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力量源泉。人民群众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背后是中国人民有力的拥护和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淮海战役时,前线和后方的解放区人民不但节衣缩食为解放军筹集粮食、运送粮草,而且还承担起艰巨繁重的救治伤员、运送遗体等后勤事务,有力地保证了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后来,陈毅元帅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其实,历史的进程又何尝不是人民群众推动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数百万人的大党,最终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依靠的力量只是、也只能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收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是因为她成立之初就把解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间作为自己的最初使命,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9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曾向人民做出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既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应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应该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应该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牢记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更好地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薄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我相信,坚定不移地守护自己的思想指南、理想信念和力量源泉的共产党人,永远保持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一定会在未来,书写出更为精彩的篇章!


参考资料:

1.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