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立足历史,不忘初心——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与信仰的构建
发布时间: 2017-03-30   浏览次数: 376

周政15301030027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从八个方面集中阐发了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基本经验、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和方法论,我们青年学生也只有上升到这一高度才能准确把握其精髓要义。坚持“不忘初心”,才能使党和国家沿着建党时的“初心”——信仰、理想、使命、情怀“继续前进”;通过“继续前进”,才能把“初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不忘初心”是源,“继续前进”是流,源远而流长,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和祖国未来的青年大学生们应当将复兴中华民族的任务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积极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先进性和进步性,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想信念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同时具有现实意义和目标指向。理想指向未来,明确奋斗的目标。信念侧重现实,是奋斗的动力来源。只有远大的理想和信仰才能指引人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奋斗。然而,大学生们的理想达到追求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昌盛的高度了吗,大学生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是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其他什么主义?这些问题着实值得我们深省。我试着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视角来反思这些问题。一份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缺少对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理想,盲目的用闲聊、睡懒觉和打游戏等方式填满自己的课余时间,满足于自身的物质丰腴而不努力于改善自己贫瘠的精神土壤。更别提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了。一些缺乏信仰和远大理想的大学生也就不会付诸努力于全人类的共同幸福,得过且过地消磨了自己宝贵的青春,也没能兑现自己原有的天赋。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另一方面,当团员身份不再使学生们感受到荣誉感时,共青团员的行事准则也不再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以新华社的调研数据作为参考。新华社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有的学校中团学比例过高,初三毕业班的比例最高超过80%,高三毕业班的比例最高超过90%,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全员入团”的现象。我认为,正是由于入团变成了一种“常态”和“必然”,才使得共青团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团员自身荣誉感不强,模范带头意识不强。甚至在高校中,有的团干部不但没有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还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违反纪律,忘记了自己加入共青团时的誓言,也失去了自己进入共青团时的理想和进步的追求,逐渐被物质社会同化,不再涵养自己的精神家园。此时,他们忘记了“初心”,失去了信仰。也就没有办法担当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

然而,这些问题仅仅是大学生们缺乏理想和信仰的问题吗?大学生仍然处在成长的过程中,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成熟,在意识成熟的过程中对外界感到彷徨和迷茫也是正常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物质的产物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又反作用于物质。大学生们在不断和物质社会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完善而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意识又决定了他们和物质社会的交流方式。由于他们在形成自己三观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感受到迷茫和无助,有的人就选择了简单肉体的满足,而有的人开始对精神世界的思考和反馈,进而建立起合适而有力的理想和信仰,逐渐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大学生应先建立起成熟的意识,再努力地去认识世界,进而建立起正确地理想和信仰改造世界。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力量,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们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仰是一件非做不可且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大学生应当面向未来,实事求是,立足实践,寻求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社会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大学生应学习并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将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努力学习知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中国。

其次,大学生应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如果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就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和团员们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第三,大学生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要牢记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将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看作自己的利益。从日常生活中出发,学习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反思自我,让自己的思想远离堕落,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做贡献。

最后,大学生要跟进我们的国家政策,关心国事,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未来要坚定不移地接过并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去;要坚信党和党的根基、党的力量是人民,将自身价值提升至广大人民共同利益的层面;学会平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而提到自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从历史文献纪录片《走向辉煌》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过程,也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在政治教育和实际教育中的作用,领导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比较不同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在这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中,是人们的理想和信仰决定了人们的人生。当国民政府的官员不断堕落时,共产党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对广大工农共同利益的追求帮助他们在从历史走向未来中传承与创造。大学生们也应学习当初的共产党人历经沧桑理想如初,信念弥坚的赤子之心,面对挑战不惧困难、坚定前进的勇气智慧,一心为人民、一切为民族的奉献精神。正如人民日报社论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保证思想不变质、信念不动摇,激发灵魂深处的伟力,用行动践行理想信念,我们党才能具备强大的真理力量与道义力量,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立更大功勋。这些品质和信念在大学生们理想和信仰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不应当让个人利益的满足限制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应该建立起高远的理想和信仰,以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科学的唯物主义作为信仰,进而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房广顺, 董海涛. 不忘初心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2016, (9): 20-24

2.赵丽娜.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 (10): 23-24

3.胡位红, 王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7-29

4.汪青松. “不忘初心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J]. 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 2016, (9):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