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绿色改革,为了我们希望的生活——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青年学生使命
发布时间: 2014-05-13   浏览次数: 215

绿色改革,为了我们希望的生活——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青年学生使命


娄华菁 12300740041 环境科学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即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的发展要依靠制度的保障。青年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自觉承担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与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成为生态文明的引领者、实践者、创新者。


关键词:生态文明 制度 改革 青年学生使命


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笔者最关注的要数生态文明方面的改革。


一、聚焦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对身边的环境表示如此高度的关心以及重重忧虑。“改革不能光盯着经济了,空气脏了,日子过得有什么劲。”当雾霾频频来袭,许多人表达了这样的想法。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现代化发展、工业化变革、城市化推进衍生出一系列生态问题,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潮和行动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了。只是因为那个时候主张的人少,行动的人也少,而只能被人称为另类。本世纪,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十八大报告以独立篇章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被给予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措施,“生态文明”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通俗的说,我们喝的水是干净的,呼吸的空气是清洁的,吃的食品是放心的,这就是最简单的生态文明。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然而,主要依赖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现代工业的高度发展催生了生态文明,我们亟需对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来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2]生态文明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解析“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深化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提出这五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与其他四个方面体制改革比较起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更多地意味着建设,因为生态文明本身处于建设之中,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五位一体”的制度空白。

读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令笔者感触很深的有两点:一是进一步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二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具体提出了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四方面内容。

下面笔者将选取“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部分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的索取。尽管近年来人们的资源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抱着“反正现在资源够用,没了也是好几代以后的事”这样的心态,对各类资源滥用、浪费。此番将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这就明确了自然资源的所有者,便于形成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使人们在获得使用这些资源的权利的同时,也承担起保护资源的责任。我们有权利相信,自然资源被视为“无主”资源而被过度利用的局面将得到很大改善。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

“生态红线”主要分为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三大区域。[3]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体现了我国最基本的生态保护要求。生态红线不仅标识出严密的保护圈,更是维护一定生态环境质量所必须坚守的防护底线。

“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这一举措的提出是令人欣喜的。尽管中央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很明确,可是地方政府在生态意识和生态保护行为上步调并不完全一致。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并未摆脱“GDP是硬道理”的固有观念,并将之演化为“数字出政绩”、“数字出高官”的错误理念。[4]为了生产总值考核的骄人成绩,地方政府对排污者破坏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环保部门被架空。而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地区取消生产总值考核意味着各级政府没有理再越雷池半步,对于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当有更严格的检查制度与更严厉的惩罚措施。

“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

笔者读到这里不由得耳目一新。通过不断改革推行自然资源市场化机制建立,以市场反映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而理顺市场的供求关系,真实地反映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最终形成自由竞争中的资源价格。这是国家对自然资源通过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可谓不同于以往的新改革。


三、践行青年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这几天,上海反常的雾霾天成为校园里热议的焦点。网络上,大家纷纷转载诸如“防霾十二招”的环境小贴士,探讨着各类口罩的质量优劣。的确,相比于普通民众,高校学生的防护意识更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更高。然而,面对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除了想到如何保护自我,我们更应当主动成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践行者。

笔者认为,青年学生,特别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高校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肩负的重任与使命,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于树立文化理念。所谓文化理念型生态建设,是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为日常表现的,反映着一种特定的文化导向和生活理念。[5]就我们这些还在校园里的大学生而言,现在能做的或许是有限的,但却又是重要的。我们在接受并实践这些理念的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论坛、微博等新型宣传工具把它们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真正理解并付诸行动。也可通过社团、协会等组织系列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素养和环保参与度。比如复旦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笔者也是其中的一员,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开展“书本循环利用”的活动,收集同学们用过的教科书,给大家提供一个免费获取二手课本的平台。活动虽小,却实实在在地将资源循环利用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它传播着一种文明消费的理念,使我们对于其他看似没用的东西也会逐渐培养出“变废为宝”的意识。节约用水的道理谁都懂,但只有将诸如此类将看似简单的口号真正根深蒂固地根植于脑海中,将点滴小事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才有可能在利益与环境冲突之时向后者倾斜,生态文明建设才算是真正向前推进。

第二在于创新现代科技。很多时候人们有这样一个误解,认为科技的进步必然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但实际上,科技创新并非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反倒是防治环境问题的工具。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均未形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技术落后是导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中国当前在生态环境问题方面面临着较大的人才缺口,不论是发展循环经济,还是开发可再生能源;不论是治理污染,还是节能减排,都离不开相关专业人才的参与。想要真正推动技术进步,必然要先深入到环境破坏严重的地方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进行考察调研,再通过无数次的实验,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方案。然而很多大学生,甚至一些环境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并不愿意。笔者作为环境科学系的学生,对此感受颇深。怕苦怕累怕付出后毫无收获,满足于课本理论缺乏创新意识,是很多当代大学生的通病。然而环境的治理、生态的修复却往往充满了汗水。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的庄国顺教授10年前就开始从事PM2.5的研究,尽管一直不被关注与重视,他却从未停止科研的脚步。北京美领馆的PM2.5爆表一下子将“PM2.5”推上风口浪尖,庄教授的研究成果终于迎来了“拨云见日”的一天。在苦累与非议中仍能保有对科研最本真的追求,这是科技时代对青年学生的期许。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青年学生以先进的专业知识为前导,以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毅力为支撑,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创新理论。


生态文明不仅仅是蓝天白云的美丽图景,生态文明建设也不仅仅是制度的变革。青年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途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第12

2.何煦:《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解读及制度建设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6

3.本文中楷体字均引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原文

4.百度百科:生态红线,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Gui0phWNItL_gIT1jODy-AGHiPJk5fdahmXDON20piVpSlOlBkWhYjsZ-RP6lW_V5_1gU-H2BbGcrqwU5uQPK

5.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何丽慧:《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在首都大学生三农文化节开幕式上的发言》, http://www.haodaxue.net/html/05/n-8205.html









[1]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第12

[2]何煦:《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解读及制度建设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6

[3]百度百科:生态红线,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Gui0phWNItL_gIT1jODy-AGHiPJk5fdahmXDON20piVpSlOlBkWhYjsZ-RP6lW_V5_1gU-H2BbGcrqwU5uQPK

[4]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何丽慧:《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在首都大学生三农文化节开幕式上的发言》, http://www.haodaxue.net/html/05/n-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