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后十八大”时期大学生政治教育新展望
发布时间: 2013-06-15   浏览次数: 416

“后十八大”时期大学生政治教育新展望

——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曹方舟 11307100292  工商管理类

 

[摘要]本文从部分社会现状、历史与大学生自身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发,反思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疑惑现象与当代高校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大学生本身的角度出发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与发展的途径,紧扣中共十八大所提出的坚持信仰问题,展望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新未来。

 

[关键词]政治信仰 构建 大学生 十八大 未来

 

   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这番话是总书记对于过去几十年走过的政治道路的精辟总结,也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新时期政治信仰坚定性、积极性和纯洁性的展望。而大学生作为人民群众中的精英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执政党坚守执政地位的重要要求;足可见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重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断层的产生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得出总结: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出现主体自主化,对象多元化,内容理性化,选择趋实化。但是他们的政治信仰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动摇。根据一份对大学生“您的政治信仰是什么”调查显示,有124%的大学生选择了“资本主义”,165%的大学生选择了“无政府主义”,52%的人选择“宗教”,27%选择了“其他”[1]

虽然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但是上面的数据不容小视。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发生呢?笔者作为一名大学生,对当下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迷茫和缺失有着较深的感受与体会。

(一)社会外部因素

在当前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软实力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故大学生作为一个精英群体,也是一个敏感群体,成为了国际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的重要对象。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当代大学生出生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时期,成长于政治民主化的国际背景之下,生活于信息网络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信息网络化无疑给他们的社会信仰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社会的转型推动了思想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的价值观、文化、制度与生活方式不断相互交融、碰撞,造就了信仰的多元选择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因其先行发展的经济吸引力转化为政治优势,不断渗透到国内,有意识地消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而此时新的信仰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流政治信仰的断裂由此产生。

   这个政治信仰的断层,我也有着切身的感受。西方国家向我们大学生灌输新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观,往往并不通过直接的手段,而是通过许多文化产业的方式渐次浸淫。例如许多进口的国外电影,尤其是欧美电影,凭着其精彩的动作特效、恢弘的场景与高科技的制作手段,深深吸引着包括我在内的许多青少年。这些电影不乏有十分精彩与向上的作品,能够引起大学生的思考、帮助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但是其中泥沙俱下,在愈发自由化、市场化的信息市场里,有许多包含着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视作品悄然流入了大学生的视界。它们并不直接鼓吹个人主义、资本主义与反社会主义,却通过看似精彩的个人英雄电影情节、“人人平等、人人赋予”的资本主义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向大学生灌输资本主义腐朽的价值观。美国一向将影视产业作为它向国外灌输价值观的重要工具,因为它清醒的认识到,相比于直接而生硬的灌输,文化产业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十分可怕的。我们刚刚由全盘接受知识的青少年期步入开始独立思考的成年期,开始树立自我认同感、价值观和政治信仰。但是这个时期之于我们,也是一个从依赖走向独立的、痛苦而迷茫的探索期。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对外界的声音不闻不问,相反,我们在这个时期相比青少年期反而更加依赖外界的声音,因为独立自主的学习欲望总比被动接受时来得强烈。资本主义国家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利用文化产业输入资本主义价值观,以期迷惑大学生群体。

特别地补充一句,许多人可能看到这里会比较疑惑,我国的外来文化审查机构为何在此时不介入、不及时地掐断这些腐朽文化的传播呢?事实上,并非我国外来文化的审查机构无能,而是在当下的信息高速全球化时代,因特网的普及使相关部门的审查工作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许多携带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视作品虽然没没有通过入境审查,却依然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经由互联网传播给当代的大学生。

(二)历史与当代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群体是精英的一群、思考的一群和反思的一群。我们拥有较社会平均水平更高的知识素养,在大学阶段,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砥砺自我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反思与自我定位,塑造着自身的政治信仰。

然而,在塑造自身政治信仰的过程中,许多当代的大学生(包括我在内)也会感觉到迷茫、痛苦。大学生群体相比其他群体更加有思想、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但是由于其不够理性,其思想观念更加容易歪曲、被利用或走上邪路。几十年前,我们的前辈经历了对苏联模式盲目照搬的错误和文革中非理性狂热的极端主义信仰时期,大学生群体在这些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初期所经历的错误,乃至是灾难的时段,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对于文化大革命,正是“四人帮”反革命组织利用了青年学生群体热血沸腾但是容易盲从的特点,造成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十年浩劫。

这些对于当代的我们都起到了前车之鉴的作用,但是由此而形成的“信仰断层”也由此作为一个副产品而出现。当代的大学生接触了许多优秀的伤痕文学作品,但是他们并没有从这些伤痕文学中汲取理性和人性的思维,却在这里以偏概全地接受到了“政治信仰是一种可怕的东西”的错误观念。这个时候,由历史因素和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不成熟所导致的一些错误想法就会滋生。比如,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问题上,据一次对于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发现,有31%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它只能起束缚我们思想的作用”。21%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是平权的,不应有谁指导谁的关系”[2]。这种“过时论”、“平权论”在大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

关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这里由于篇幅所限,仅列举出两项。

一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盲从化。对于自己的政治信仰,虽然大部分当代大学生不再盲从,而是有自己比较理性的思考。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盲从的现象。例如,在回答“您的入党动机”这一问题时,仍有251%的大学生选择“周围要求入党的人比较多,自己随大流”[3]

二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十分繁重的学业与未来道路的压力,在市场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更是如此。由于党员的身份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就业、个人发展等等有着优势的客观因素,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没有树立自己的政治信仰的条件下就盲目的声称自己相信党的政治信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尽快入党。需要补充的是,并不是说声明自己拥护党的政治信仰并入党不是一件好事,相反,这是党吸引人才、将更多的社会精英凝聚到党内、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好方式;然而,吸引政治信仰实际上并不成熟、入党动机功利和复杂化的大学生入党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在2000年全国范围的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中,有一项“您的入党动机是什么?”的内容,回答这一问题时,7256名希望入党的大学生中,只有1687%的人是信仰共产主义,1889%的人是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而21%的人是为了追求执政党的好处[4]。这个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政治信仰由于功利因素而模糊化、扭曲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之我见

   大学生思想政治信仰的教育体系,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日趋完善。在我国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四门政治课程已经由教育部明文规定,统一列入了高校教学大纲。此外,各高校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开设了不少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此外,爱国主义军事思想理论课程也被列入了教学大纲。

然而,高校政治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一个大学生,笔者非教育者与教育理论者,却是一个思想教育课程的接受者与感受者,对于高校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

(一)高校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的死板与艰涩。

    笔者是一名大二学生,至此已经修读过全部四门课程。然而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览教材,却对四本教材难以产生兴趣。四本教材中全都是对于相应政治理论的大段阐述,很少有吸引人的部分。而当下大多数高等院校教学手段则主要依靠课堂教学传授理论知识,满足于让学生在课本上写写划划,照本宣科,不敢或是不能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一份调查显示,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滞后于现实生活,对学生适应社会缺乏指导性”(4660),“理论过于深奥,难以应用在现实”(2890),“教材内容与高中知识重复较多”(2170),“课程太多,没体现少而精的原则”(1130)。这一点令老师与学生都十分无奈,有些老师干脆采取期末考试不采用课本内容、而以论文方式节课的方式,而学生们也对照本宣科的课程十分无奈而反感。相比一部画面精彩、情节紧扣的美国电影,学生怎么还可能喜欢这样死板的价值观灌输方式呢?此外,教材编写水平也具有局限性,以马基教材为例,马哲中许多理论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然而教材却不着重论述、不注重学生的理解,单单将其含义列出,学生看着这样的教材,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二)思想政治课教育者的教育方式落后、教育水平低下,与学生缺少沟通。

    修读完四门课程,我也有幸成为了四名老师的学子,感受到了不同老师的教育风格。在四位老师中,有喜欢通过放映爱国电影而使学生最直观地感受历史思潮的老师,也有喜欢在课堂上以闲聊的口吻和语气生动地讲解知识、吸引同学注意力的老师,也有通过讲述自身经历、对同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同学在感动中学习的老师。这些都是十分优秀的教育者,身处复旦,我也为能够聆听四位老师的课程而倍感幸运。然而在全国总体范围而言,思想政治课教室的水平普遍不高。例如,在一份2011年进行的对山东省十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关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总体评价,1470%的学生回答,“根本没有方法,不受欢迎”,也有800%的学生认为“不负责任,让人反感”。而据我的许多同学(包括复旦同学、在其他大学的初高中校友)反映,他们所受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现实相去甚远,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又和高中知识有较多重复,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十分死板,仅仅上课划书本重点,期末开卷考试,混出成绩后即可。甚至许多老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的重要性,仅仅混时间、混课程,和学生一道混混沌沌地度过了一个学期便结课,许多学生习惯翘课,视政治课为自修课。这也不能完全怪学生:许多大学新生满怀着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的憧憬来到大学,走进课堂里却只能听到一个照本宣科的老师讲授艰涩的课程。

况且,在上文中有所论述的是,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思考、自我定位的迷茫期,在政治信仰方面不仅需要教育,更需要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成长。可悲的是,许多老师并不热情,更不希望与同学们展开交流。在我所目睹听闻过的事例中,有些老师不允许学生对他的讲述内容进行反驳或质疑,一旦反驳则会被痛骂为“不尊重老师、思想太幼稚而且偏激”。暂不论这样的老师的师德问题,难道学习本身不是一个有疑惑便提问、在交流中解惑与思考的过程么?政治信仰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单单期望从教师单方面的灌输,怎么能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兴趣和好感,从而深入学习、产生共鸣呢?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其特殊性和严谨性,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不能存疑、不能向老师提问。这样的老师非但不能起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的作用,在很多时候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和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是要教育有思想没奴性,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政治信仰的重要性,从而投身于国家建设的课程,在这些老师的歪曲下,却变成了奴性教育课程。

(三)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和校园活动中的政治教育不够。

    在笔者所处的复旦大学,思想政治课程虽然已经得到较高重视(如计入学分和绩点、每年举办各种学习活动和讲座等),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重视只是浮于表面的重视,充其量让老师和同学对课程本身认真对待。然而我并没有看到真正的重视:例如政治类课程的教学课时时常被安排到晚间,在这个时候,从生理角度上而言,同学们的精力分散、注意力和学习热情低下,学习效果本身就要大打折扣;平日学校里面的社团活动(甚至包括大学生党员党建活动在内),一味迎合大学生在娱乐方面的口味,活动仅限于蹦蹦跳跳、吹拉弹唱,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缺乏文化内涵,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很难让大学生受到切实的教育。

关于这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在大学社团、校园活动中适当融入软性的政治教育并不等同于将娱乐活动政治化,将学生的课余娱乐生活政治化;正相反,适当融入的政治教育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既娱乐了自己,又提高了思想境界;同时,这也并非如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鼓吹的那样“无时不刻不去全方位侵占青少年的思想”,而是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大学生接受正确的文化熏陶。

三.作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展望

在分析完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之后,笔者从大学生的身份出发,展望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十八大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和新的期待,为我们规划了中国的新未来。现在的大学生正是未来中国新征程的脊梁人物,担负着多项重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破除之前的过时之处,改正错误,和十八大规划的中国未来新图景一样,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向大学生教授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这些展望,都是我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经过思考后得出的一些想法,与市面上所流行的教育杂志、期刊可能有所不同。我虽非教育专业的学生,却深信一个说法:真正成功的教育总是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

(一)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变教学和教育方式,以更加生动贴切的方式教育学生。

其实这点可以以前文所述的西方资本主义灌输的电影为例。前面在分析相关问题的时候我也曾经提到,现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根本比不上西方文化输入对于大学生的潜移默化,这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输入价值观的方式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阐述的方式不同,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大学生心中输入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等腐朽思想。古来洋务运动有“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说,我们今天也可以如是应用。绝大多数大学生从本质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并不排斥,各高校只是缺少一门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明明可以设立得更加富有趣味性、艺术性,以增强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作为大学生,我们虽然已经有了远远高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与注意力集中时长,但我们依然期待着这种特殊的课程能够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给我们。例如这学期,我在修读的马基课程中,就参与了一次马基活动小组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活动,并且在里面担任了小组长。我与我带领的同学们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过程中,通过参观文物的方式切身体会到了中共一大召开前中国风雨如晦的现状、共产党先辈们为一个伟大理想所付出的努力,最后也收获颇丰,这比在教材上读到一句前不见头后不着尾的“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的印象要深刻得多。类似的参观活动可以更多地被加入到课程的安排中,我也想到了一些我可能会很感兴趣的方式,比如以走访老革命先辈的方式感受彼时的风起云涌,在课上组织参观精彩的影片(注意:是精彩的爱国影片,而非如一些高校一样从网上随意下载一些艰涩过时的老电影强迫学生观看)来教育大学生。比起一味的课堂灌输,这样的方式能够从当下一些西方价值观输入者中汲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在提高效率、改善效果的同时起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培养和鼓励大学生去自主思考。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普遍存在师生之间严重沟通不足的问题。十八大为我们展望的新起点、新征程,是在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党的领导背后,一个更加民主、更加理性、更加开放的社会。高校的思想教育课程尤为如此。

真正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味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乏味而反感的教育,更不是奴化、愚昧化学生的洗脑教育。这两者的危害性都极大:前者会使学生并未真正接收到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后者则会打造出一个如奥威尔在《1984》中所阐述的高度集权与压制人民思想的恐怖主义教育。真正的思想自由与政治信仰是互不矛盾的,它会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乃至有朝一日能够完善之。因此,我为未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展望:我希望思想政治老师能够更多地启发学生去思考,乐于接受学生的质疑与提问,并且与他们进行讨论,对他们的问题提出回答。大学生是一个乐于独立思考的群体,因此在过去初高中教育阶段向他们一味灌输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唯有老师与他们一起思考、共同进步,才能使高校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能达到这样的程度,那么“愤青”的存在也会大大减少。高校政治老师都不能回答他们的问题,他们自然会异常愤懑,问题得不到解答,那么谁还会相信这个问题呢?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应予改进。
   
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虽然结构较为严密、文字较为严谨,但是除却必要的指导性和正确性外,这些教材也存在着不少上文所论述过的缺点。

这些教材应该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解释当代大学生的疑惑,更加符合时代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也应该对大学生的群体予以更多的特殊性与切合性,解答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对于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问题,我非常期待教材能够设计一个专题;对于文化大革命给几代大学生带来的思想痛苦、给当代大学生造成困惑与信仰断层,大学生也会更欢迎能有一本深切体会并分析他们迷茫与痛苦,而不是将文革这件事情一带而过或简单阐述历史经过和造成的宏观范围内灾难的教材。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塑造,徐秦法,河北学刊,2011

2.转型期的政治信仰:弱化与保留——基于武汉市民信仰状况的调查,王松磊、尚润芝,武  

 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葛晨光,河南社会科学,2003

4.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龚平,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5.试论政治信仰,李蓉蓉,理论探索,2004

6.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研究综述,邱钰斌、林伯海

7.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研究[学位论文],王冬冬,2007

8.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及分析,雷静,兰州学刊,2004

 

文中部分注释数据来源:

[1]大学生政治信仰与入党动机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2]党员发展工作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基于西部某高校的调查研究,贺莉,延安大学学报,2011

[3][4]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M],王绍玉等著,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