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试验的心得
发布时间: 2011-12-31   浏览次数: 7728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试验的心得

 

 

 

 

[摘 要]  根据新一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调整计划要求,我们通过试点实验,拟议了一个改革性方案,并因此形成了两点体会: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不但在理论上承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实践上也生动地表现为发展中国、顺应时代、普惠大众的大趋势;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更深刻地意味着中国发展的经验不但属于中国,并具有世界意义,进而对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眼光;时代情怀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新一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计划的博士生必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工作业已启动,并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我校作为教育部指定实施全面试点的单位,迅即投入了紧张的调整部署,虽然只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点实验,还是从中有所领略,有所心得。

 

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有世界眼光

 

这门新课程及其课程建设以中宣部、教育部文件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博士生层次,以及我校文、理、医等学科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学术积累,遵循课程设置调整的原则,即导向性、层次性和实效性,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我们进行的课程调整,以一个纲领性总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和时代情怀)和七个方面的分论(包括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当代世界经济、当代国际政治、当代文化交往、当代科学技术、当代社会治理、当代社会思潮)及一个开放性结论(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等9个专题加以贯穿,希望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的关系。

在导论部分,我们强调这门课“定位”,是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视野”,考察当代世界和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最重要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一致性,而不是拘泥于某些具体结论。应该看到,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漫长的冷战时期,科学技术革命、福利国家实践、“第三世界”兴起和苏联东欧剧变,引发了许多前人无法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着新世纪到来,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机遇与挑战并存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不同国度、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践行者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各种名目的社会主义和新左翼运动也在一段沉寂之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尤为引人瞩目。事实上,有关“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热议很大程度上就反映出中国发展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以及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意味隽永的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所应当展现自己的世界眼光和时代情怀。为此我们作了这样几个层次的论证:(1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2)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20世纪以来风云际会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与“斯大林模式”;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问题。(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波澜起伏。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激烈竞争;全球化背景的社会主义多样表现及前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与教训。(4)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与时代情怀;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面对重大时代问题。

譬如在当代科学技术问题这部分,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科学与技术的讨论在当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科学观念的刷新,导致技术革命进而带动产业革命,使这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聚焦于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催促我们一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科学技术对当代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具有深刻影响,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功能日益被关注,它的价值目标和社会评价问题也备受关注,弘扬科学精神应注意与“科学主义”划清界限,这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特别值得重视。科学技术是现代理性最集中体现的文化现象,无疑具有“求真”的工具合理性,但也不能忽视“为善”的价值合理性,科学共同体还必须有道德和责任的担当。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不仅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也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并要求变革传统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但已经获得科学方面的必要性论证,还更有待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强有力支撑。为此我们拟议了:(1)马克思主义视野的科学技术革命。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世界效应;自主创新与国家竞争力。(2)科学技术的社会反思与人文关怀。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功能;科学技术运用的“双刃剑”问题;科学技术的价值合理性问题;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责任与道德约束。(3)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内容包括:转变发展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论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

又譬如在当代社会治理问题这部分,我们认为,世界财富的不断增加,并没有掩盖人们对公平正义问题的强烈关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值得重视的社会诉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的流动性和多元化给现代社会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平等仍然是最大的社会问题,现代风险的酝酿与扩展,越来越体现为制度性风险,“风险社会”因此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为了作出有效应对,必须调整社会公正的理念与实现途径,在多元社会条件下,抑制社会排斥,提倡社会包容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所谓“新社会运动”展现了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民社会与非政府(营利)组织的兴起,通过参与、协商与合作,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途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范围治理结构的变化。这些内容,为我国加快改善民生、鼓励社会参与的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着力于扩大社会投资,增强应变能力;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激励作用相辅相成,调动社会资源和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同承担责任的福利体制。为此我们拟议了:(1)全球化背景的社会问题新表现。内容包括社会不平等愈演愈烈;多元社会的挑战;社会风险的酝酿与扩展。2)社会问题的应对与治理。内容包括社会公正的理念及实现途径;社会排斥与社会包容;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公民社会与治理结构的变化。(3)社会转型、社会参与和社会建设。内容包括转型国家社会矛盾的特点;扩大提升能力的社会投资;量力而行的发展普惠型社会保障;4.构建适合国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顺应时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个命题在理论上承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而在实践上更生动地表现为发展中国、顺应时代、普惠大众这个大趋势。通过课程调整教学试验,我们对此深有体会。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邓小平早就提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1](P265);“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一直为我们津津乐道。进入21世纪,发展被确认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提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与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2](P123)但是我国的发展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能级与文化含量都比较低。我们仅仅用了30多年时间完成了别国可能要一百多年才能达到的经济业绩,但别国一百多年纷纷出现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环境问题在中国也“压缩”集中出现了。

为了破解我国发展的种种难题,妥善应对关键时期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同时,我们也必须牢记,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的发展,也就是党的十七大强调的,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3](P23-2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还不是全面小康并且小康水平也不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界上所罕见的。我们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4]科学发展内在地要求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无论是应对国内各种问题还是国际竞争的压力,只有依靠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勇敢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后危机时代,导致危机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且可能潜伏待发。一方面,国际产业会有较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的透支消费情况有所收敛,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将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还没有真正实现又好又快的转变,产能过剩,土地收益耗竭,再加上内需不足与通胀压力并存,民生福利供应缺失等等,使主要依靠低劳动工资、低社会保障、低环境门槛的发展难以为继。所以,不管世界对中国发展状况抱有多大期许和赞扬,我们自己一定要心中有数,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还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分配不公引起社会动荡、利益冲突和群体性事件高发、腐败蔓延的政治风险、生态环境持续退化的挑战,以及两岸关系变数、“三股势力”滋事、国际交往中总有人爱找中国的茬等外部干扰。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以发展方式转变的艰巨性复杂性为借口维持现状。特别是没有体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落实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5]改革必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改革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既要有勇气又要有策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更要善于把握时机,把握推进各项改革的策略;坚定推进各项比较成熟的改革举措,妥善处理由此引起的利益关系调整,合理补偿相关方面的利益损失。“要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就需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不断攻克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症结,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6]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大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普遍幸福。这就必须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铲除导致社会不公的根源,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靠的制度条件。“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7]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邓小平在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8](P1364)无论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无不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目标。这就必须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全体人民。我们推进各项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能使每个人也有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机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9]这既切合当前中国的实际,也是提高发展质量,避免重蹈一些国家覆辙的必然要求。

 

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世界意义

 

我们在课程调整教学试验中还有一个体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个命题还意味着中国发展的经验既属于中国,又具有世界意义。

邓小平早就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P373);“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1](19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又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1](P225)我们还要以更有力的步伐响应时代。“我们要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树立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能力。要坚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观察世界,正确认识时代特点,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全面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趋势,全面了解当代知识创新、科技发明、人文进步情况,大力加强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研究和学习各国发展有益经验,科学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10]

社会主义发展并没有什么普遍模式和统一途径。“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P29)邓小平关于当今世界主要问题和时代特征的判断,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国际的支持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P78),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这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强调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使我们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雄浑的气魄。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际组织或国际公约改变对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定义。[11] 2010年是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第10个年头,我国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许多目标有望如期实现。我国在实现自身发展但还不富裕的同时,不断加大援助贫穷发展中国家的力度,为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但是,我国人均GDP刚过4000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等方面的覆盖面和水平都低于发达国家一大截;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出口的以加工为主,自主创新成分比重很小,缺少世界品牌;我国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中的决策地位还不高,在参与制订有关国际政策方面的影响力还不强,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很有限,人民币也还不是世界硬通货。我国在全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还面临许多挑战,督促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不懈努力。

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今天,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中国庄严承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个战略抉择,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同世界各国一起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2]这种把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人类文明、时代潮流和世界未来联系起来的新主张新愿景,为我们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

当今世界,全球化乃大势所趋;全球化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舞台。一是用“世界历史”观点看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一“出场”就是对资本扩张的批判,提出历史正在转变为“世界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描绘了以生产力普遍发展和人类交往普遍加深为前提的未来社会图景。马克思主义也因此被认为是率先预言全球化,洞悉世界大趋势的理论,这也正是马克思仍然为世人所敬重的重要原因。二是基于全球化的问题谱系。全球化既是世界各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矛盾与弊端放大了,资本扩张在相当程度上“扭曲”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写”了世界政治经济地图,并产生了复杂的连锁反应。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现实前提。三是全球化“语境”的马克思主义表达。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载体和论坛,顽强地发出批评全球化的声音。国内知识界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国家发展目标与实现途径,以及备受关注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问题”的讨论,也在积极参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四是和而不同,促进和谐世界。全球化进程并不意味着各民族特色的丧失,而是渗透世界性的民族性,充满民族性的世界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和而不同”,才有和谐,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促进和谐地区、和谐世界,在全球化条件下为实践马克思“人与人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的伟大理想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4]  胡锦涛主席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08-8-2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人民日报,2010-10-28

[6] 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0-9-7

[7] 胡锦涛.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J].求是,2008(1)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 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N].人民日报,2010-3-15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3-16

[10]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12-5

[11] 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没有改变[N].新华每日电讯,2010-9-20

[12] 胡锦涛在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