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论批判性思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11-12-31   浏览次数: 856

批判性思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原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演变而来,除了保持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显然,课程作这样改革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对新教材的教学,局限于知识的讲授,强调对概念和原理运用的娴熟自如,无助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无助于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本文认为在《马克思基原理概论》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应该更着重于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功能,为此,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批判的方法,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洞察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精神

 

    政治理论课与一般知识类课程不同,它的教学目的不以学生接受知识、增加知识为终极目的。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坚定他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然而,我们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类似的问题或情形作简单类比。这样做的结果是,要么使理论与实际不能紧密联系,或相去甚远,要么把马克思主义某些理论牵强地应用于实际。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说某些问题就是马克思预见到了的,然后可以言之凿凿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而遇到马克思没有预言过的新问题和情况,则竭尽全力地辩护,以期能自圆其说。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谓应用或生搬硬套,使得教师费尽心思,吃力不讨好,而学生对课程感到索然无味。由此,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了。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之所以这样不得要领,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没有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就是批判性。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而且认为,这是“马克思理论的全部精华”。【1】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的价值,我们教学缺乏应有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批判性是贯穿始终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内容,就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所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则是在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生成的;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判继承的产物。可以说,没有批判,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批判性,还体现在它的创始人不断地对自己的理论和思想进行反思和自我批判。他们对自身的旧信仰、旧信念进行反思和清算,先后对自己思想中的费希特主观主义、黑格尔思辨理性、费尔巴哈抽象人本主义、青年黑格尔派的淀垢,进行了清理,并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两个转变”。通过这样的自我批判道路,使他们达到了对自己思想中宗教现象、唯主体思想、理性本质观念和人本主义观念的积极扬弃。【2】马克思还坚决反对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顶峰”。马克思说:“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那末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地批判⋯⋯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3】

不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并不纯粹是道德和哲学的批判,其落脚点是对现实的变革和实现人的解放。与以往的哲学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所关注的不仅是哲学的批判,而且是整个观念领域的批判,不仅是观念领域的批判,而且是现实领域的批判”。【4】马克思曾经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脱离实际,醉心于抽象思辨,不把他们的批判与德国当时的现实联系起来。他认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5】在马克思看来,新世界观的优点恰恰在于不想教条式地预言未来,而是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6这样的批判,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即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逻辑和道德批判的基础上,引入了实践的批判。基于此,他们对十九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尖锐而无情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根源,以及必然灭亡的趋势,并且身体力行地参与工人运动,以谋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在对前人的批判、自我的超越和现实的反思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马克思创始人对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结论上,而应该学习和把握他们如何进行批判反思的逻辑过程,以及鲜明的现实相联系的特点。正如恩格斯当时应邀回答社会主义特征时所说的:“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7】 “我们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方案,对于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了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8】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的方法论理解

 

既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以批判性反思构建起自己的理论,并以此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那么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的方法,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批判性是哲学的固有属性,它也是哲学发展和变革的方式。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辩证法”,最初指的就是在对话中通过辩论、反驳和论证,来引导思想的深化、丰富和提高。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中,苏格拉底说,人凭借这种辩证法,通过理性的探讨可以找到通往事物本质的道路,直到把握善自身的本质。这样的批判,就带有反思的特点。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借巴门尼德之口,批判了苏格拉底的理念论,其实也是柏拉图对自己以前的理念论的自我批判和反思。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同样具有传统哲学的反思特性,不过,它更带有德国式的自我反思色彩。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正反合三段论式的论证方法。它包含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三阶段的统一:批判式继承,肯定阶段;批判式反对,否定阶段;批判式整合,否定之否定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把对一种理论的认识转变为对其分析的过程,把思辨的方法转化为实证的方法,在肯定中批驳,在批驳中确立自己的观点。当然,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的批判性反思,并不停留于抽象的思辨,而是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和批判上。这样的的批判性反思,可以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严密的合乎逻辑的哲学分析和批判中体现出来,也反映在他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上。

当然,这样的反思性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对敌对方或对立面的批判。它是辩证的、自觉的和理性的。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对象只理解为资本主义,那么,这样的认识就会有失偏颇。比如,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作无情批判的同时,也肯定了其在历史过程中的进步性和先进性。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在重视和加强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批判的同时,也应当对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9】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既具有传统哲学反思性批判的特点,也具有自己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实践特征。它不是以先在的理论前提(如哲学理论、原则和命题)为依据,通过一定的逻辑演绎,推演出对实际问题的结论;而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前人的理论进行梳理和选择,经过反思和批判,提出新的观点或构建新的理论,并运用辩证的、论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经过这样的反思、批判和论证,不断地对认识和实践的偏差进行揭示和校正。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来看,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现实不符合某个理论,或通过纯粹的理论推演来证明资本主义的不合理,而是现实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激发起马克思恩格斯去探寻解决的途径。这样的特点,在《资本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矛盾的揭露,也是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揭示和论证;它既是对前人理论的批判继承,也是马克思经过不断反思后构成的理论体系。同时,《资本论》所具有的严密逻辑性的理论论证,是与资本主义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资本论》堪称是哲学逻辑性和现实历史性相统一的典范。

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和反思,是以现实问题为指向,但不为现实问题的表象或单个的问题所左右。它在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刻的现实根源时,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梳理、批判和反思,并构建理论框架来解释、论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现状的考察,以及对前人理论的批判反思,发现了历史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并以此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被剥削和压迫的境遇,从而得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性、暂时性和不合理性。

 

三、马克思主义批判方法教学中运用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构建是对前人理论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中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把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以及批判和反思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将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产生双重功效:一是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轨迹,真正使学生领会三大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二是,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关注现实社会的问题,把学生导入对理论的逻辑思维和对现实的深层次思索,从而能够更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进行分析。为此,既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调整,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引导和培养。

从现有的教材来看,尽管在绪论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的关系,以及在教材的安排上把三大组成部分分成三大块内容,但在实际内容的编排上,仍然把传统的三门课的内容缩略地放在一本教材上,着重于原来的理论知识和框架体系的完整性,这样,一方面使教学内容的量在增加的同时,理论学习的深度因教学时间的有限而大打折;另一方面,三大组成部分因为是分门别类的教学,所以其理论原有的有机联系不能有效地凸现出来。从实际情况来看,整体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间的联系,并不因为把它们编排在一本教材中,或设置在一门课中而变得更为有效。

为了达到整体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概论的教学,更应该着重于方法论的教学,而不拘泥于三大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应该淡化“是什么”的知识性内容,深化“为什么”的理论深度,注重理论的分析、归纳和推理。为此,教材的编排上,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思维和方法为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轨迹,突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前人思想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与此同时,还可以把遴选出的马恩的原著片断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阅读书目,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和阅读原著中,循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轨迹,学习他们批判思维的方法。

当然,批判思维的方法和能力的习得,并非一日之功,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训练。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反思和批判的思维活动,是在不断地肯定、否定、扬弃过程中,证明“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以此获得可靠的结论或创立新的观点和理论。这个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勇于质疑,抓住要领,并辅之以合理的论证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敏锐感,善于抓住问题,鼓励他们勇于质疑,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论证和分析。

为了达到让学生抓问题,提问题,习惯于批判性思维。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鼓励和促使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多论证。在笔者的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多提问,甚至“逼”学生思考、分析和论证。比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强调教与学的平等关系,老师宣布在上课的任何时候,学生如有问题即可打断(当然,前提是所提的问题是与课程有关的内容)。而且,多设置课堂提问,并每学期至少让学生有一次讲演的机会。在对学生提问时,教师会刻意追问“为什么”;在课堂发言时,要求学生在阐述自己的某个观点的同时,必须提供理论或事实依据,必须有论证过程,等等。而这一切都要给予评分,计入学期成绩。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慢慢养成了“言之有故,言必成理”的习惯。

除课堂的“为什么”训练外,学生的论文和讲演也是一个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机会。比如,我们在2010-2011年学年第一学期举办的马克思主义活动周中就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获得了不小的收获。这次活动周的主题是“七个怎么看”。笔者对学生的要求是,针对”七个怎么看“所提出的问题,选取一个角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论证,撰写论文。论文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学生必须选取其中一个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或出现这样的问题,其症结是什么;或者,抓住“七个怎么看”的一个共同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进行阐述或论证;第二,要求学生或者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立场上,来分析这些问题,即“马克思恩格斯会如何看待?”或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观点在当代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针对问题,必须要有合理的逻辑论证,有理有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出合理的结论,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整个过程都要求首先“找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给予合理论证,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自己的观点。

学生递交论文后,教师根据不同的问题,及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不同情况,让一部分学生准备演示文稿,在课堂上讲演。每个学生的讲演后,要求下面做听众的同学提问,尔后,教师再作点评。这样的点评包括,论证的面是否铺得太开,对问题深入挖掘,论证的理由是否充分,问题的原因是否抓准了,前提、论证过程和结论的逻辑性是否契合,或者这样的思路和论证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等等。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发言热烈,以至于本来三节课的时间,用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这样一个由学生、教师一起讨论互动的活动,使学生觉得思维得到了启发和锻炼,因而深受他们欢迎。有的没被选上发言的学生,甚至还追着老师要求对其论文作进一步的点评

类似这样的论文加讲演所产生的效果,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方法论教学,比纯粹的知识传授的效果要明显得多。通过写作、讲演和讨论,既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运用了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现实的社会问题,使理论与实际真正结合起来,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收获可谓不小。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1页。

[2]吴燕:引领社会思潮的一个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复位,《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23卷第6期,第9-1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6页。

[4]陈先达:《哲学三论》,《高校理论战线》, 2001年第4期。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5、73-74页。

[6]谭希培、刘小容:《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问题意识》,《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628-629页。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6页。

[9]黄明理、谈育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当代反思,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