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案例分析增补版(2011年12月更新)
发布时间: 2011-12-31   浏览次数: 2036

 

案例文本

   19725月,印度居民那尔辛格穿过森林时,看见一个用四肢走路的三岁小孩正与四只小狼游戏。这个小孩赤身裸体,身上有很多伤口和伤疤,手上脚上长着长而弯曲的指甲。他有着野兽般的锋利牙齿,那尔辛格在捉他的时候,被他咬得两手鲜血淋淋。他喜欢与狗在一起,能活活撕吞小鸡;他只吃生肉,用舌头舔饮生水。这个世界上唯一活着的狼孩被命名为“巴斯卡尔”。现在已经锻炼得能够用双腿走路。人们期望这个已经十岁的狼孩能够恢复说话与记忆,来讲述他的狼孩生活。但是,这个期望是渺茫的。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在野兽中度过自身发展的最重要时期的小孩,是永远不能恢复到在人类中生长的小孩的智力水平。

     文献记载,自十八世纪末到今天,世界上为野兽所抚养的人孩大约有三十几个。其中有一个豹孩,几个熊孩和十几个狼孩。这些狼孩中,印度的“卡玛拉”最引人注目。1919年印度居民在加尔各答东北部的一个洞穴里,赶走了两只公狼,打死了两只母狼,在洞的深处找到了两只小狼和两个裸体的小女孩,大的约八岁,小的只有两岁。他们被重新带回了人类的环境里。人们发现,他们惧怕强光,白天像小狗一样依偎在一起蜷缩在角落里睡觉,晚上走出来活动,两只眼睛在夜间象狼眼一样发光,并且常常再午夜以后引吭长嚎。他们都用四肢走路,和狼一样怕水怕火,不让人们给他们洗澡,即使在很凉的天气,也不愿穿衣服。他们不吃素食,只吃生肉。

两个狼孩中小的不到两年就死去了,而大的即“卡玛拉”却活到十七岁。卡玛拉1920年进入孤儿院以后,经过两年就可以两脚直立,但又经过四年才学会独立行走,而且快跑时,仍然要用四肢跑。经过近十年人类的抚养教育,到她十七岁死之前,已经学会了晚上睡觉,用手拿东西吃,用杯子喝水等等,但她的智力发展远远落在普通儿童的后面,一直没有学会成句说话,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问话和学会了四十几个词。

                             (资料来源:《哲学的自然科学例证》)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88

 

思考讨论题

1、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与意识产生有关系吗?

2、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

3、为什么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

 

 

 

 “人猿泰山”的传奇人生

案例文本

20世纪70年代,一部《人猿泰山》电影风靡全球。那位男演员也一夜成名,但此后却销声匿迹,无人知道他的行踪。近日,美国媒体爆出惊天奇闻:当年的男主角40年来竟然跟100多头狮子、老虎、美洲豹生活在一起。

    19702月,美国好莱坞的一个摄影棚里,《人猿泰山》第二部的拍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突然,摄影棚顶火花四溅,浓烟弥漫,不时有道具等杂物坠落,人们纷纷向门口冲去。继在第一部《人猿泰山》中成功饰演泰山之后,紧接着主演《人猿泰山》第二部的斯蒂夫·西皮克,也竭力向门口跑去。突然,他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扑到在地。很快,烈火的熏烤令斯蒂夫的意识渐渐模糊。就在他感觉死神已经来临时,背上突然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把他拖出火海。原来是一只参与拍摄的狮子萨姆森救了他,萨姆森就是《人猿泰山》中斯蒂夫扮演的泰山在森林里的伙伴。望着原本毛发浓密,威风凛凛却因为救他而被烧得浑身焦黑,丑陋无比的萨姆森,斯蒂夫的心头涌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人与动物的心可以贴的如此之近。尤其在医院里斯蒂夫听剧组工作人员说,由于救他,萨姆森后腿压断,别说剧组,马戏团、连动物园都不肯要它了。斯蒂夫鼻子一酸,泪如泉涌大喊:“亲爱的萨姆森,我会用一生保护你!”

    出院后,斯蒂夫用多年演出的报酬,在乡村买了一个独立院子,带着萨姆森和从各地收养来的伤残猛兽一起生活,在过去的40年里,与他共生活过100多头猛兽,但斯蒂夫不是动物园的饲养员,动物也不关在笼子里,在外人看来该院子是危机四伏的丛林,而斯蒂夫则是真实版的“人猿泰山”。今天人们和媒体纷纷来到该小院,给予斯蒂夫鼓励和支持。

                             (资料来源:《读者》杂志,2011年第10期)

 

思考讨论题

1,动物为何能够做出如此惊人的举动,是否说明动物的意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达到人的意识水平?

2,斯蒂夫为何甘愿远离尘世,成为真实版的“人猿泰山”?

3,今天人们和媒体给予支持的意义?

 

 “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是否改变了私有制的性质

 

案例文本

    今天在美国有6000多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新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但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因此,有些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什么变化,一切和以前一模一样。”

 

                       资料来源:V. 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第247

 

思考讨论题

1,“工人股东的产生有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性质?为什么?

2,为什么说股份制经济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小岗村的故事》

 

案例文本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领跑者,当年18条好汉摁了红手印的那张“生死契约”,今天已静静地躺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展柜中。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当时人民公社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生产管理体制,被认为是对人民公社“一大二公”集体化道路的背叛,是对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奔向共产主义的反动。但他们提出的朴实口号:“实行包产到户,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都是自己的”,却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并且似星火燎原推动了全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入。

    小岗村引领农村改革的成功道路,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无论多么聪明的学者,或是多么有远见的政治家,都没有能力规划和设计出农村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农村的改革主体和聪明才智在农民自己。

 

                     资料来源:陈桂棣、春桃《小岗村的故事》华文出版社

 

思考讨论题

1,人民公社走“一大二公”道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如何分析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的原因

 

案例文本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6月份我国CPI指数上涨6.4%创新高,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成为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之一。而去年同期生猪出栏价最低时,每斤只有4.6元,仅仅一年过后,目前就达到每斤10元,让人看不懂。

    有关人士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约每6年为一个周期,猪价就处于“涨涨跌跌”的怪圈中,引起了消费者和养猪户的强烈不满。猪价大涨时,消费者抱怨菜篮子沉重,生活水平下降,政府措施不力;猪价大跌时,养猪户无奈成本无回,还贴上时间和精力,纷纷含泪杀母猪,拆猪舍。即使猪价大涨,养猪户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预示着原先放弃的养猪户又都重操旧业,购进苗猪,建猪舍,不久,新一轮猪价又会大跌。

                                     

                                     (资料来源:《文汇报》2011-7-20

 

思考讨论题

1,猪价“涨涨跌跌”的原因是什么?

2,政府应该如何积极应对猪价的不正常波动?

  国之命在人心

案例文本

    抗战刚结束时,蒋介石的个人声威达到了顶峰,国民党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军队总人数接近500万。国民党军队中最强的就是陆军,其主力部队的装备和当时反法西斯战场上的盟军是一样的,就连士兵的鞋带都和美军一样,轻武器都是盟军装备,重炮都是美式榴弹炮。

    反观当时的八路军只有3个师,算上民兵也就120多万人,主力部队的装备就是步枪,火炮就是缴获日本的山炮。而广大民兵甚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手持大刀、长矛就上了战场。解放战争刚开始,没人相信共产党能打赢这场战争,但到了解放战争的中后期,尽管每次战斗中解放军也伤亡很大,但是人却越打越多,到了渡江战役时共产党的军队达到40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被俘虏或投诚的“国军。”至今国民党的部分高级将领以及他们的后代,还有这样一个疑问,不知道从19471949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国民党政权就没有了?坍塌得太迅速了!

                                      (资料来源:《读者》201113期)

 

思考讨论题

1,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什么?

 

  人乐还是鱼乐

 

案例文本

    《庄子·秋水》篇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庄子和朋友惠施走在桥上看到了河里的鱼,庄子说:“鱼真是快乐啊!”惠施听了责疑他:“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回答:“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施于是说:“是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鱼快乐;而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应该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最后回答:“让我们回到开头讲的话,当你听到我说鱼快乐时,就应该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至于我怎么知道鱼快乐呢?是因为我站在这里一看就知道鱼快乐。”

 

思考讨论题

1,  人究竟能否知晓鱼快乐?

2,在同一对象面前,不同的人为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美国金融危机

案例文本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起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相对于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这些人没有(或缺乏足够)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担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那么,明知这些人会还不起贷款,为什么还会借钱给他们去购房呢?这跟当时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从2001年初到20036月,美联储13次降低利率之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购房成了一件很轻松的事,而且房价节节攀升,那些资信条件很“次”,甚至乞丐也可以购房,用不了一年半载,不仅房子白住,而且一转手还赚钱。

    但从20046月起,美联储货币政策从紧,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连续升息也提高了购房者的借贷成本,促发了房价下跌。不仅是按揭违约的风险大量增加,也使那些蕴含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纷纷退潮。雷曼兄弟倒闭就是一例。

                                                (综合新华社资讯)

 

思考讨论题

1,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我国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得到那些借鉴?

  美国债务危机

 

案例文本

    美国财政部数据公布,美国联邦政府到今年516日已经突破14.29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纽约时报广场国债大钟也显示:目前联邦公债已超14.4万亿美元,今天在美国,每人平均负债4.6万美元,政府每花1美元其中42美分是借的。于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提高美国政府债务上限问题上,经过艰苦谈判与协商,终于达成协议,为避免债务违约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协议,国会同意分两次提高2.4万亿美元债务规模,债务上限将被提高至16.7万亿美元,这将足以支持美国政府开支到2012年底,同时未来10年内将削减政府财政开支2万亿美元。因为全世界都知道,如美国债务违约,政府的信誉将一落千丈,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将受到重创,将会危及整个世界经济。

                                   资料来源:《文汇报》201183

 

思考讨论题

1,美国债务上限提高后的后果将是什么?

2,我国在美国债务危机中应该如何积极应对?

 

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案例文本

9·11恐怖袭击给美国带来了惨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美国经济予以重击,将美国经济推入了衰退。

9·11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如下:按照新公布的受害者人数6818人来计算,美国国会已经批准向每个受害者家庭提供15万至18万美元的援助,这笔款项预计约10.2亿至12.2亿美元;世贸中心的清理费……约12亿美元;五角大楼的维修费用约10亿美元;如果重建世贸中心的话,费用约为45亿美元;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遇难飞机的直接财产损失将高达2亿美元。此外,租住纽约世贸大厦楼宇内部的各个商业公司,商店的财产,不可计数的汽车等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华盛顿五角大楼内各种军事设施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在80亿至100亿美元之间,综上所述,9·11事件所造成的财产直接经济损失有可能将达到15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左右。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美国金融、保险、航空运输和旅游业等部门都遭受了沉重打击,股市大幅下挫,失业人数激增,民航业遭受的打击最直接,也最惨重。在计算间接损失时,由于客源不足将导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25个百分点。保险业是受9·11恐怖袭击事件打击的重灾户。有资料显示全球再保险市场的损失初步估计达到约500亿美元。

但是,也有人认为,9·11事件之后,美国的生产能力并没有受到恐怖活动的破坏,而9·11大爆炸却一下子给美国炸出来了三个市场。第一个市场是军火市场,第二个市场是高科技市场,第三个市场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象征意义却非常显著,建筑业市场必然会出现新的订单。而上述这几个市场又会带动一大批产业,这些都将有助于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资料来源:王硕,王冬月:《“9·11标志美国经济告别和平年代》,《财经》,200110月号。)

 

 

思考讨论题

1、结合案例谈谈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2、结合案例谈谈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身处有用无用之间”

 

案例文本

在《庄子》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庄子带着弟子到山里去,看见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伐木的人停在这树下却不砍伐它,而去砍伐别的树。庄子纳闷地问:“你们为什么不砍伐这棵大树呢?”伐木的人说:“这棵树虽然长得很大,但弯弯曲曲不成材料,没有什么用。”庄子听后感慨地说:“这棵树能够幸运保留下来,正在于它的不成材呵!”

庄子下山以后,来到一位朋友家,朋友高兴地叫仆人杀了一只鹅招待庄子。仆人问道:“家里有两只鹅,一只  主人说:“杀会叫,另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呢那只不会叫的吧!”

第二天,庄子的弟子问庄子:“昨天咱们见到的那棵大树不成材,所以保全了自己;而你朋友家那只不会叫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请问先生,您处在世上,要想保全自己,是应该成材呢,还是应该不成材呢?”

庄子弟子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够绝的,不管庄子回答应该成材或不应该成材,都陷入困境。庄子想了想笑着回答:“要让我选择,我就使自己处于‘成材’和‘不成材’之间。”在这个具体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机智的,他巧妙地避开了在两个极端中进行选择的难题,选取了既非人构成供需关系,所以能够得以幸免。如果那棵弯弯曲曲的树木,正是伐木人所需要的弯曲树,那它成材,与伐木人构成供需关系,就会被伐树人砍伐。那只不会叫的鹅,面临着主人要杀一只鹅招待客人,并且主人又不喜欢不会叫的鹅,而想保留能叫的鹅。在这样的条件下,那只不会叫的鹅,当然难逃厄运了。如果那只不叫的鹅遇到的不是主人要杀鹅待客,并且主人喜欢不叫的鹅,而讨厌会叫的鹅,那不叫的鹅就不会丧命,或者丧命的可能是那只会叫的鹅。

可见,树和鹅所处的联系不同、条件不同,命运也就不同。任何具体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因而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变了,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资料来源:《庄子·外篇·山木》,方勇注译,中华书局,2010年第1版)

思考讨论题

1、世界上有没有事物能够脱离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

2、联系究竟是人的主观创造还是客观事物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事物与其他事物产生联系是绝对的吗?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案例文本

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使我们返回到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就时间来说离我们不过一代之久,但是它对德国现在的一代人却如此陌生,似乎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然而这终究是德国准备1848年革命的时期;那以后我国所发生的一切,仅仅是1848年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但是这两个哲学革命看起来是多么不同啊!法国人同整个官方科学,同教会,常常也同国家进行公开的斗争;他们的著作在国外,在荷兰或英国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都可能进巴士底狱。相反,德国人是一些教授,一些由国家任命的青年的导师,他们的著作是公认的教科书,而全部发展的最终体系,那黑格尔的体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在这些教授后面,在他们的迂腐晦涩的言词后面,在他们的笨拙枯燥的语句里面竟能隐藏着革命吗?那时被认为是革命代表人物的自由派,不正是最激烈地反对这种使头脑混乱的哲学吗?但是,不论政府或自由派都没有看到的东西,至少有一个人在1833年已经看到了,这个人就是亨利希·海涅。

举个例子来说吧。不论哪一个哲学命题都没有像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命题那样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这个命题就是: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家、专断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是这样认为的,他的臣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

“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所以,他决不认为政府的任何一个措施——黑格尔本人举“某种税制”为例——都已经无条件地是现实的。但是必然的东西归根到底会表明自己也是合乎理性的。因此,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它尽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

但是,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恰恰相反,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即如此丧失了任何必然性,如此不合理性,以致必须由大革命(黑格尔总是极其热情地谈论这次大革命)来把它消灭。所以,在这里,君主制是不现实的,革命是现实的。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资料来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版)

 

思考讨论题

1、我们常常说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句话按照辩证法来看正确吗?

2、什么是辩证法意义上的“发展”?

3、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区别是什么?对待新旧事物我们应当采取什么不同的态度?

 

艺术品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案例文本

梵高是天才画家,去世的时候年仅37岁,梵高生前作画生涯不过10年,但是这位极度孤独,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却留下了大约850件油画和几乎同等数量的素描。梵高生前生活贫困潦倒,但是在其身后的100多年里,他的画作在艺术品市场上的价格却以几何数级飙升到数千万美元甚至以上的天文数字,其中他的著名作品如《向日葵》,《自画像》,《播种者》和《乡村的小路》等作品的拍卖总价,甚至超过了某些贫穷国家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200455,毕加索的著名油画作品《拿烟斗的男孩》在美国纽约索斯比拍卖行被以创纪录的1.04亿美元成交,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绘画作品。毕加索与梵高的作品价格与其价值的关系应该怎么理解呢?艺术品的价格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画家生前作画的时候付出的劳动时间或者所耗费的劳动成本所决定的吗?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资料来源:张宇燕:《经济艺术》,《经济学家茶座》,2004年第8期)

 

思考讨论题

1、人类珍藏的艺术品,其价格是由它的稀缺性来决定的吗?

2、商品价格的变动是否直接等同于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请举例分析?

 

1929-1933年大萧条

 

案例文本

1929-1933年发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比任何一次经济衰退的影响都要深远得多。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发生在木材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的,加拿大小麦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撤回,随后在1929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这场灾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资本的短缺给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减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航运业和造船业。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得最大数据)。大萧条对拉美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

在大萧条期间,西方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煤矿工人家庭没有使用取暖炉子,小男孩儿冻得不行,问妈妈为什么不生炉子取暖,妈妈回答,因为家里没钱买煤。那为什么没钱呢?妈妈回答,是因为爸爸失业了。那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回答,是因为矿上的煤卖不出去。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网:http://www.zh.wikipedia.org/wiki

 

思考讨论题

1、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什么?

2、经济危机有没有制度性原因?

3、如何解释战后危机的程度和破坏性已大幅下降的事实?

挤奶女工与牛痘东传

 

案例文本

英国的牛痘接种法是人痘接种法的一次重大革新,它最终完全降服了曾经肆虐全球的天花。18世纪,欧洲天花横行,人们因天花难以遏制的传染而陷入惶恐。而当时从中国传去的人痘法并没用被广泛采用。同时,人痘接种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在古代人们对于病毒的特性还不太了解,对于减毒的效果也不能确定,有时候由于人痘没有完全被减毒,接种以后反而可能就感染天花了。那么,能否找到一个更有效、更安全的办法来杜绝可怕的天花呢?英国的一位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开始了对这个难题的艰难探索。

有一天,一位姑娘到琴纳的诊室看病,琴纳判定姑娘患的是天花,但姑娘却坚决地肯定自己得的不是天花。因为在她们的奶牛场,几十个女工从来都没有得过天花,只不过是在手上长过小痘疮。牛痘是牛的一种轻微传染病,发病时在牛的乳房附近会长出脓疱,挤奶时会通过伤痕而传染到人的手指。有意思的是,凡是患过牛痘的人就不会再患上天花了。这次意外收获让琴纳产声生了灵感;挤奶女工身上的小痘疮和天花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牛身上长出的牛痘水疤和天花病人身上的症状十分相似。这使他进而想到是不有可能给人接种牛痘呢?

1796514,琴纳在自己47岁生日的这一天给一位8岁的男孩接种牛痘。琴纳用小刀在小孩上臂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了一道刀痕,然后十分小心地将他从牛奶女工那里获得的出痘的浆液轻轻地涂抹在男孩皮肤的刀痕处,完成了牛痘的接种。随后的一段时间,琴纳对这个接种了牛痘的男孩进行了严密的观察,从种痘到结痂、长脓包到最后脱痂,牛痘接种成功了。   

但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琴纳的面前:种了牛痘的人是不是就一定不会得天花呢?为此,琴纳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给种了牛痘的男孩又接种了天花,半个月过去了,被接种天花的那个小男孩安然无恙。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试验终于成功了。这是人类数千年来向天花病毒发起的最大反击,被医学家们称为死神的帮凶的天花终于被人类征服了。 

试验成功后,琴纳为附近的村民们免费接种牛痘。但在当时,教会认为琴纳的发现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因为这意味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命运居然要取决于牛脓疤疮。伦敦上流社会的人们也对此不理解。面对这一切,琴纳选择了保持沉默。他回到家乡,继续为村民们免费种牛痘。1798年,英国、法国、俄国等地区又流行天花,这时经过琴纳接种牛痘的人已达到2 000多人。在这次天花流行期间,这2 000多人没有一个人被传染天花,琴纳牛痘接种法的成功再一次得到了印证。由于琴纳的牛痘接种法简便、安全而且高效,十几年间迅速传遍欧洲各国和美洲大陆。1803年,西班牙还特地派遣医疗船队向所有海外属地推广实施牛痘法。1805年,牛痘接种法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随着接种牛痘法在中国的不断推广,1961年中国全面消灭了天花。197910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经从地球上彻底根除。

 

                             (资料来源:刘学礼:《琴纳、牛痘、疫苗》,《世界科学》1999年第9期)

 

思考讨论题

1、科学认识只是科学家的天才头脑的产物吗?

2、认识的来源是什么?

3、是否存在完全脱离实践的认识?

 

 

华西村:共同富裕的典范

 

案例文本

园林式的环境、现代化的工厂、豪华的汽车、富丽堂皇的别墅,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眼里,有着“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名不虚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西村在全国率先成为“电话村”、“别墅村”、“轿车村”、“电脑村”。华西村,从1961年建村以来,已走过40余年的光辉历程。多年来华西“红旗不倒、青春不老”的奥秘是什么?对此,华西人自豪地回答:共同富裕之路造就了“天下第一村”。

1.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华西村现有面积0.96万平方公里,人口380户人。到2005年年底,华西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让世人瞩目的300个亿。

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说,华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发展经济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走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发展之路。

特色之一,工业兴村,有效发展。70年代以来,华西人从无到有办工业,不断解放思想,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份并存。1994年组建华西集团公司,成为国家级企业集团,目前拥有企业58家,已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毛纺六大生产系列1000多个产品。华西在多年的经济建设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理念——有效发展观。其核心是“发展是硬道理,有条件不发展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是真道理”;它注重“三个有效”:有效投入、有效生产、有效资产。华西曾有一家生产普通型钢的型钢厂,其产品在市场上一度陷入无竞争能力的困境。经过市场考察,发现型钢的关联产品热轧带钢市场广阔,一旦经济升温将率先启动。华西人超前决策,1999年上半年就投入6000多万元,把型钢厂改造成年产30万吨的热轧带钢厂,当年就投产见效,如今热轧带钢厂已是华西销量高、产品优、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之一。华西人总结说:“没有效益的企业和产品,我们不搞。”

特色之二,善抓机遇,做大做强。1998年年底,中国加入世贸大局已定,中国企业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挑战的关键在于设备的先进程度和产品的科技内涵。华西人果断决策,走“现有企业为基础,技改延伸找出路”的路子,不失时机地投资3亿元对8个项目进行技改延伸,个个项目建设快、见效快。热带、铜带、冷带等产品都迸发了市场活力。

特色之三,品牌产品,三业齐飞。华西村以名村、名人的无形资产为依托,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以纺织服装为例,华西具备了年产500万精纺产品的能力,织出了120支的高档毛纺面料,每年的西服产量也达到了20万套。“华西村”牌服饰在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品牌。“仁宝”牌西服被全国服装委员会西服专业委员会认定为优质产品。这些名牌服饰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各大商场内,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有力竞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华西村的另一个知名产业就是旅游业,田园风光游、“三农”游、特色教育游每年吸引着100多万中外游客前来华西。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已成为华西三大经济支柱之一。

华西经济发展的特色远不止这些。以创新思维走特色之路,华西村始终先人一拍、快人一步、与时俱进,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典范。跨入新世纪,吴仁宝老书记说得好:“还是要讲发展,而且是真发展、有效发展,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新世纪华西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事关华西千秋大业、子孙后代的大事情!”

2.富口袋不忘富脑袋

华西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富了口袋不忘富脑袋。

1988年,当社会上出现信仰危机、部分群众思想滑坡的苗头时,华西人便创造性地适时成立了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聘用的20多名信息员成为群众思想的“晴雨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社会上刮起资产阶级自由化歪风,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的大背景下,华西村开展了“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活动,使全村村民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全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90年代后,华西村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史、村史、家史、个人成长史”教育,“守法、守信、守约”教育,“三不忘”教育和禁赌刹风、尊老爱老等系列教育。

如今,村里建起了百米金塔、千米巨龙、万米长廊等大小文化景点80多个,有民族宫、华西之路、影剧院、舞厅、书场、保龄球馆、篮排球场、网球场等文体娱乐设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50多人组成的华西特色艺术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群众、警示群众。他们长年表演着各种精彩的戏曲、音乐、舞蹈、杂技等节目,令你笑口常开,形成了极富华西特色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先进性。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因素。华西的特色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提高人的素质,努力造就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农民。几十年来,华西人坚持以人为本,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提倡“30岁以下会外语,40岁以下会国语”,会开车、会用电脑、会讲外语,在华西农民眼里不再稀奇。

3.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广

华西村大门前,竖着的一块巨大的标语,上写“家有黄金数吨,一天只能吃三顿;房子豪华独占鳌头,一人只能占一个床位。”这是吴仁宝老书记的一句格言,用来警示自己和全体干部要时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教育全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起,吴仁宝给自己立下了“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多年来,上级政府每年发给他的奖金,累计有近5000万元,他分文不拿,全部留给了集体。如今,华西村民都住上了洋气的现代化别墅,只有吴仁宝还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老楼房里。别人都劝他搬进新建设的别墅,他总是婉言谢绝。他和华西的许多干部一样,把看到群众过上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的幸福生活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如今的华西人,吃的是东北大米,穿的是全澳毛服装,喝的是长江自来水,住的是别墅,行的是轿车,真正达到了共同富裕、安居乐业。全村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家家都是余钱户。家家住上了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楼,户户有着百万元乃至千万元的存款。如今的华西村,是“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难怪连美国游客参观了华西村后,也发出了“像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的感慨。   

吴仁宝认为:一家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在全村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华西村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始为全国富裕作出自己的贡献。从1989年开始,他们就着力于对周边5个村的帮带,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经济发展。他们还实施跨省扶贫,分别与黑龙江、宁夏等省区合作建立了“省外华西村”,帮带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资料来源:于杰:《共和国故事:共同富裕(华西村的富民政策与发展)》,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版)

 

思考讨论题

1.华西村的经济发展道路体现出社会主义的那些优势?

2.华西村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能够给予我们那些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启示?

 

美国式民主的虚伪性

 

案例文本

长期以来,美国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类:凡符合西方模式的称为“民主国家”,不符合的就叫做“集权国家”,而凡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也统统被称为所谓“集权国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逻辑:他们认为的民主国家,天然有人权,没有也有;被扣以“集权国家”帽子的,天然没有人权,有也没有。从这两类划分可以引申出多个两极:前者是文明国家,后者是不文明国家或非文明国家;前者是“人权卫士”,后者是“人权侵犯者”;前者是指控者,后者是被指控者;前者是人权“老师”,后者是人权“学生”,如此等等。这些自封的、自命不凡的“老师”们———以美国为的西方国家,总想把他们本国、本地区的特殊标准当作国际标准,把他们狭隘的价值观冒充为普遍的价值观,指责“学生”们没有按照他们的样子去做。现在,上述观念已成为美国盲目的、傲慢的大国心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美国式的民主并不像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也不像有些人美化的那样,是最理想的民主制度。它只不过以少数人的民主冒充多数人的民主、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以羞答答的一面掩盖赤裸裸的一面等方面,做得更加巧妙、更加圆滑,其欺骗性和虚伪性更加隐蔽而已。这表现在美国议会民主的各个方面:

普选制及其选举活动,向来是美国引以自豪的民主表现形式,然而这种美式民主越来越成为赌博性的花钱大比赛,因而也与一般老百姓越来越无缘。以美国总统选举为例,美国宪法虽然规定十八岁以上的公民都有选举权(这也是直到1971年才规定的),而且只要出生在美国,年满三十五岁,居住在美国十四年以上的美国公民,都享有被选举为美国总统的权利。从形式上看,这确实是够平等的,似乎人人都能当总统。问题是,在“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的美国,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支付不起、也无法筹集数以千万美元计的巨额竞选经费的。这样选出来的总统从来不是多数人的代表,更不可能是全体人民的代表。所以,美国的选举制度是一种以金钱为润滑剂的选举制度。《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用“民主的大拍卖”来形容前些年的纽约市长选举,包括美国总统选举在内的其他选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议会制或国会制,也是美国经常向世人夸耀的东西。他们的思想家利用议员由公民普选产生和国会有立法权并对政府进行监督的特点,把议员说成是“全民利益”的代表,把议会说成是“主权在民”的象征。但是,以金钱为润滑剂的选举制度,必定产生为少数富人专有的国会。《华盛顿邮报》也曾透露真情说,美国国会是“富人的国会,富人的统治,为富人谋福利”。

两党制同样是美国不时炫耀的民主标本。所谓“两党制”,是指美国两个主要的资产阶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交替执政的制度。表面看来,两党交替执政,“你方唱罢我登台”;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争吵不休,似乎很有点“民主”的气氛。事实上,第一,不论哪个党在朝,执行的都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策;第二,资产阶级各个集团,通过两党制,围绕政府的控制权,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协调,以便把政府置于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监督之下,防止政府仅为某一个集团服务。

三权分立制更是被美国说得神乎其神。我们丝毫也不想否定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的进步作用及其在新兴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后一定时期内所起的积极作用,我们也一贯尊重美国人民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把三权分立制说得那么完美无缺,并企图把它强加给我们。三权分立至少有两个局限性:一是阶级的局限性。当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之后,三权分立便逐渐从反封建的“阶级分权”转化为资产阶级独占统治下的职权分工,成为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美化资本主义民主、欺骗劳动人民的精巧工具之一。二是操作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三权”之间十分明显地表现出行政权力日益扩大的趋势。例如,美国宪法规定一切立法权归国会行使,但事实上美国国会并不能单独行使立法权。相反,却是总统在美国立法中充当着主要角色。他不仅通过种种方式极大地影响立法,而且还直接握有一部分立法权。一方面,总统拥有提出立法议案的权力。有人估计,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约有80%最初是由总统或行政机关提议的。另一方面,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拥有否决权,它是总统影响和干预国会立法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从华盛顿总统到尼克松总统第一任最初的两年零三个月止,三十七位总统共行使否决权二千二百七十七次,而否决案经国会复议推翻的仅七十七次,不到总数的34%。

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和三权分立制,主要表现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羞答答的一面。应当指出的是,美国民主不仅有装饰门面的羞答答的一面,而且也有不加掩饰、赤裸裸的一面,这就是,不论是谁一旦威胁到资产阶级统治,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美国政府就会在保卫民主的旗号下坚决加以镇压。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府的多次镇压行动就是证明。台湾作家南方朔所著《愤怒之爱》一书,详细描述了美国政府在六七十年代是如何残酷镇压示威学生和群众的。资产阶级民主的这两面,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曾生动地把它形容为:资产阶级会把“共和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这句格言代以毫不含糊的‘步兵,骑兵,炮兵’”。要说明美国民主的真相,不仅要如实揭露其装饰门面的一面,而且也要揭露其赤裸裸的一面,并说明这两面都是为少数富人、大财团的利益服务的。总之,以少数人的民主冒充全民民主,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以羞答答的一面掩盖赤裸裸的一面,这就是美国民主所必然具有的虚伪性。

关于这种美国式的民主与美国国际霸权主义之间的联系,连法国报刊也曾予以讽刺性的评述:“当人们看到手捧美国宪法的鼓动者在世界各地游说,推销美国式民主的时候,人们就要开始为那个被推销的国家担心了,担心它还能不能自由地选择有利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的确,对于美国式的民主所包含的使你丧失自由选择的霸权主义陷阱,人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在这个问题上的任何天真,都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醒来吧,那些被美国式民主弄昏头脑的人们!

                             (资料来源:克莱·瑞恩《道德自负的美国:民主的危机与霸权的图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思考讨论题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3、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 ?

 

 

永远都要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她的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他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都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人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到前排”仅仅当成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个哲人曾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讨论题:

1、玛格丽特为什么总是要坐前排?她父亲为什么总是告诫她“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2、玛格丽特上大学以后,成绩突出,多才多艺,这与她自小就“永远都要坐前排”有什么关系?

3、文章提到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很多,而真正能够坐到前排的人却很少,这是为什么?请你谈一谈“向坐在别人前面”和“坐到前排”之间有什么区别?

 

 

 

 

 

 

 

 

 

 

 

 

 

 

 

 

 

什么影响你的决策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都留存有一幅美国校园广告的画面,广告上有四盏灯,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左边的那盏非常明亮,右边的则是一盏无光灯。这四盏灯每相邻的两盏间都有一段对话,它们影响着灯的明暗度。

第一盏灯明亮,灯厚的对话是:“我有一个想法,想去做。”回话说:“可以做到吗?”

第二盏灯略暗,灯后的对话是“我试试看。”回话说:“很难吧!”

第三盏灯变得更加昏暗,灯后的对话是:“周围的人都不同意我去做。”回话说:“那就算了吧!”

第四盏灯最终......

现实中,熄灯想法要比点燃想法容易的多。因为怕灯被熄灭,索性就不开始。记得退休已久的美国同事对我说:“如果当初我没有在意丈夫对我的讥笑,大概我早已成为百万富翁了。”原来,她很早以前就想过要把大电影压缩到小带子上去,开个录影带公司,出售电影带子。直到十年后别人这样做了,她的先生才恍然大悟。

在美国留学时,感受最深的是教授时刻鼓励学生思索、提问和去尝试自己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哪怕是最笨的事情。我深有感触地对友人讲:“如果在国内上大学时也能多遇见一些为你指点方向的教授,四年里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当初离开家乡去上大学时,满怀壮志,但由于当初自己是提前两届迈入大学之门的中学生,说话办事不免幼稚天真,甚至荒唐。然而,由于指点我的人很少,嘲笑批评的话语却连接不断,没过多久,不仅信心全无,而且人也进入了一个沉闷压抑的阶段。我想,与其说错,不如不说。这样一来,自己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了。直到进入美国大学后,听到教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学生的创意要独特的时候,自己才真的像从鸟笼里飞出来,回到一个充满疑问、迎接挑战的真实自我。实际上,回首几十年走过的人生之旅,最有收获的岁月,反而是“摔倒”的那几段路。我有一位朋友,拿了美博士学位,在中国做了一家中美合资公司的大老板,之后,又自费返回美国大学进修MBA课程。我好奇地问他,花了数万美元,到底学习了什么东西?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让我开了眼。”开了什么样的眼界呢?

其一,从一个画面说起。打开一个摄影镜头,从近距离开始,你可能仅看到一个人的眼睛,镜头拉开,这时出现了一张脸,然后是身体,身后隐约看到一些色彩。再来拉开镜头,乍然出现了天空、海洋、沙滩。随着镜头的杂乱,你可能开始感叹,情不自禁地再去拉镜头,这时,你看到了一个地球,接着你迫不及待地再去拉,啊!一个宇宙,无尽的星海,什么当初的那双眼睛,那个人体,甚至让你一时流连忘返的海洋,都在更大的视野中逐渐变得渺茫,最后消失......这说明什么呢?站在不同的方位,你会看到不同的情景,而你选取的方位和得到的视野,影响了你的决策,决定了你人生路上的胜与败。

其二,在我们的知识范畴之内,有这样四句话:

第一句话:你知晓自己知道的知识。

第二句话:你不知晓自己知道的知识。

第三句话:你知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第四句话:你不知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第四句话的内容“你不知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是一个无知者的悲哀,也是一个人狂妄自大背后的真实写照。第三句话,当“你知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时,即清楚了自己的问题时,你才会去寻找,去学习,其结果,你当然会变得更加智慧。

 

讨论题:

1、“如果当初我没有在意丈夫对我的讥笑,大概我早已成为百万富翁了”,这句话暗含的哲学哲理是什么?

2、本案例的题目是“什么在影响你的决策”,你认为什么东西能影响一个人的决策?

 

 

 

 

 

哲学为何?

 

有时候邂逅多年未见的隔行的熟人,或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在火车上面对健谈的同行者,对方往往会客气地询问:“您干什么工作?”当我说自己从事哲学研究时,问者先是茫然不解,继而发问:“哲学有什么用处?”

一开始,我还详细地解释哲学是什么,它对社会文明,人类文化和个人心智健全发展的意义。听明白了的,似乎点头称是;未听明白的,依旧如坠云里雾中。不过,他们末了还是要追问一句:“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处?”此时,我倒是明白了:原来他们所谓的“用处”是指“实用”。或者说白了,是问哲学研究有什么看得见,摸得到的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而且巴不得就能立竿见影。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警惕市场对于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误导》一文中,曾经引用过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中江说:“哲学不一定有显著的功效可以让人看见或听见,对于贸易的顺差逆差,银钱的松紧,工商业的发展与否,等等,好像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国家没有哲学恰如客厅没有字画一样,不免降低了这个国家的品格和地位;没有哲学的人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深沉和远大的抱负,而不免流于浅薄。”

中江的一席话可谓单刀直入,深中肯綮,但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振聋发聩的地步。近日,从海森伯的著作中再次读到开普勒《宇宙的奥秘》第一版的献词。不知怎的,开普勒关于天文学的“用处”的真知灼见却震撼了我的心灵。为了与读者共同分享开普勒的箴言,我不忍心对其加以裁剪,在此不妨当一回“文抄公”,整段地引用一下:

“是呀,我们一定得像议论一道甜食值几个钱那样去评估神圣事物的价值吗?可是,你们也许会反驳道,当腹中空空如也时,理解自然有什么好处,整个天文学又有何益?然而,有理性的人并不理睬无教养者因此而发出的要我们停止这种研究活动的吵嚷。我们容许画家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给我带来其他实惠。的确,他们的作品引起的欢乐不仅有益于人类,而且也是人类的光荣。当我们允许耳目享受欢娱时,却嫉妒脑子享有自己高尚的乐趣,这该显得多么缺乏教养,多么愚蠢啊!谁抨击这种乐趣就是抨击大自然本身,因为,从虚无中造出大自然的大慈大悲的造物主不是已经给了每一创造物所需的一切,包括美观和极度的乐趣吗?难道他当时唯独把人——全部创造物的冠首,造物主本人的形象——的脑子列为例外,使之不能享受欢乐吗?对呀,我们不问鸟儿唱歌具有什么有用的目的,因为它们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唱歌,歌儿即是它们的乐趣。同样,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人脑要烦扰于探索苍穹之奥秘。造物主给我们的感官添上脑子,这不仅是为了使人能因此而挣来谋生物品——许多无理性灵魂的生物能更娴熟地从事这一切——而且也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从双目所见到的事物中思索出其存在和变化的原因,即使这项工作可能并不具有更进一步的实用目的。正如人类及所有其他生物的躯体都靠饮食维持一样,与其躯体很不相同的人的心灵,则似乎靠知性这种食物来维持丰富和助长。所以,对这种活动不感兴趣者,无异于僵尸而不像活人。那么,正如大自然注意不使生物缺乏粮食一样,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然现象那么多姿多彩,埋藏在天空里的珍宝如此丰富,这一定是为了使人类的脑子不致缺少新鲜养料,使人类不致厌腻于旧事物或无所事事,并使他发现世界是一座永远开放的,发展其智慧的工场。”

开普勒接着引用了卢克来修的诗句:“快活的灵魂呵,第一个升入高空,它的责任就是揭开一切未解之谜。”

正是出于倾听和追寻自然界的神秘的和谐,并把其视为“高尚的乐趣”,开普勒在无人支持和很少有人理解的情况下,苦心孤诣,几十年如一日,从事行星运动的经验研究和运动的数学定律的研究。他在研究的过程中享受到“极度的欢乐”,获得了“新鲜的养料”,他的“快活的灵魂”也随之“升入高空”。爱因斯坦与开普勒灵犀相通,他在几年开普勒逝世300周年所写的文章中说得好:“在像我们这个令人焦虑和动荡不定的年代,难以在人性中和在人类事务的进程中找到乐趣,在这个时候想念起开普勒那样高尚和淳朴的人物,就特别感到欣慰。”

300多年后,开普勒的远见卓识得到了彭加勒的强烈回应。彭加勒在谈到天文学的“用处”时这样写道:“天文学之所以是有用的,因为它能使我们超然自立于我们自身之上;它之所以有用,因为它是宏伟的;这就是我应该说的。天文学向我们表明,人的躯体是何等渺小,人的心智是何等的伟大,因为人的理智能够包容星辰灿烂茫无际涯的宇宙,并且享受到它的无声和和谐,人的躯体在那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这样一来,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能力,这是一种花费再多也不算过分的事业,因为这种意识能使我们更加强大非凡。”作为一位热情的理性主义者和高远的理想主义者,彭加勒大力反对极端的实用主义,物欲主义和拜金主义。他说:聚敛如此之多的财富有什么用处呢。而且为赚钱逐利耗费时间,却把惟一能使哦我们获得精神享受的艺术和科学置之脑后,实在无异于“为生活而牺牲生存的全部理由”。他甚至声明:我不说,科学是有用的,因为它教导我们制造机器;我要说,机器是有用的,因为它为我们做工,将在某一天给我们留下更加充裕的从事科学的时间。

在这里,我们如果把开普勒和彭加勒话语中的“天文学”或“科学”换为“哲学”,其论辩依然言之有理。毋庸置疑,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既是创造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的思想的,它们的“无用”之“大用”恰恰在这里!帕斯卡不是说过这样的至理名言吗:人只不过是一根最脆弱的芦苇,但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由于思想,我们囊括了宇宙;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我就在于我的思想,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否则人就成为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牲畜了。开普勒不是也说过,对思想不感兴趣者,无异于僵尸而不像活人吗。

20余年来,我之所以在科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中“独钓寒江雪”,在《自然辩证通讯》的编辑工作中“纵一苇之所如”,其精神支柱概源于此。我总是这样想:人生苦短,能力和经理也十分有限,一个人一生能把一两件事干好就很不简单了。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旁骛其他。我深知,人性是很脆弱的,而形形色色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堕入“欲网”之中。因此,我有时有意的谢绝或回避一些与学术无关或关系不大,但却有利可图的事务,以免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丢掉自己的主心骨。在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25周年之际,我写下上面的文字,也是为了磨砺自己的意志,接受读者的监督,一心一意把这份读者喜爱的科学和人文交融的杂事办的好上加好——“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讨论题:

1 如何理解哲学的价值?

2 试比较科学的价值与哲学的价值之异同。

3 如何理解哲学具有“无用”之“大用”?

可怜的“茶杯”

民国初年大儒辜鸿铭老先生在为旧时纳妾制辩护时有一个妙喻:你说是一把茶壶配几个茶杯好呢,还是一个茶杯配几把茶壶好?能把歪理讲得振振有词,也是个“本事”。撇开纳妾的事,就说壶与杯的关系,杯少壶多固然荒唐,可是壶少杯多也得有个限度,譬如说,一把茶壶30个杯,那也很不成比例。

近日读到一则消息,题目是《一把茶壶30个杯》,说是时下研究生教育中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因为研究生连年大规模扩招,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生质量明显下降。一些热门专业的导师代二三十个研究生根本不足为奇,有的导师甚至一届就带十几个。如果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比喻为茶杯和茶壶,那么当3 0个茶杯围绕着一个茶壶的时候,想想看,茶壶有能力将他们都灌满水吗?

可尽管如此,各地还在争先恐后地扩招研究生,200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33万,比2003年增长22%(《文汇报》2004130日)。北京有个学者把连年大幅度的研究生扩招称为“大跃进”,一提到“大跃进”,就让人很容易想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想到由“大跃进”带来的“瓜菜代”。的确,研究生连年“跃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茶壶”太少“茶杯”太多,就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20多年前读大学时,研究生还很金贵,教室里的标语赫然醒目——“研究生是科研国家队”,很是鼓舞人心。那时候是几个老师合着带一个研究生,就好比几把茶壶配一个茶杯,虽说也有点浪费,但茶杯肯定不会缺水喝,而且是高质量的水。

如今时过境迁,想不到一下子就变成“一个茶壶30个杯”了。那么,很显然,即使茶杯里装得满满的,也肯定不够30个杯子灌的;况且,还有那相当多的“半瓶子醋”级的茶壶,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还有装了几十年陈水老汤从不更新的老茶壶,创纪录的是某校一位百岁教授早已病重卧床,还在带十几个博士生,直到去世。精神固然可嘉,只是不知道他以百岁之体是怎么指导博士生的,他能培养出什么样的研究生。

无怪乎,许多研究生抱怨几个星期见不到导师一面,甚至就像“牛郎见织女那么难”,到毕业时,不少导师连学生名字都记不清。因为导师顾不过来,有的研究生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基本放任自流;有的研究生学了几年,除了帮导师打工外,没学到任何东西。近日,上海某大学九个研究生干脆一起炒了导师的鱿鱼,原因是该导师指导无方,水平低劣,且长期把研究生当打工仔用。

其实“茶壶”们也有难言之隐,水就那么多,水平就那么一点点,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指导三两个学生都有些勉为其难,又哪能应付得了那几十个嗷嗷待哺、如饥似渴的“茶杯”?也只好点到为止,您就对付着喝吧。好在有一点可以保证,甭管喝多喝少,到时候准保给您戴上硕士、博士帽就行了。

我们正在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进发,研究生显然是其中主力,被寄予厚望。但如果还在用“一个茶壶30个杯”的办法来培养,研究生们吃不饱,喝不够,“营养”不良,质量打折,成了一堆“瓜菜代”,那就既是教育之失败,也是学生之悲剧。

唐人陆士修喝茶,“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喝过七杯始觉“腋下习习风生”,酣畅淋漓,好不痛快。而我们的研究生却是“一个茶壶30个杯”,茶少杯多,湿唇而已,实在是饥渴难捱。可叹的“茶壶”,可怜的“茶杯”!

 

讨论题:

1.      时下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茶壶30个杯”的现象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它违背了什么哲学原理?

2.      如何运用好“适度”原则,把握好茶壶与茶杯相配的“度”,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3.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好“适度”原则,避免“过”和“不及”的发生?

 

给自己多点爱心

 

有一些优秀人士对待自己十分苛刻,并把这种苛刻作为美德来看待。优秀人士的成功,的确要依赖一些美德来完成,譬如超人的毅力、勤奋以及其他。如果是作为创业时的原动力,无论对自己怎样苛刻,可能都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心态作为一种世界观被定型以后,它的作用与影响就值得反省了。

我们说,人作为一种生命个体,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需求。工作与创造的愿望只是生命愿望中的一部分。更多时候,工作的愿望是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形成并被无限放大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承认,工作并不是我们内心深处惟一的愿望。但在一个优秀人士那里,在责任心、荣誉和财富的召唤之下,长期的劳作会无情地排斥除了工作外的所有愿望,譬如闲适、游戏、包括懒惰。对于一个长期过度劳累的人来说,懒惰或许才算是美德,因为懒惰可能在特定状态下拯救他的生命。

这里仅仅是说,一个人要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生命的均衡感。

经济学中有一个“木桶效应”,木桶中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说的也是均衡的效应。但人们常常瞩目于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譬如这块板叫拼搏,希望它越长越好。最后,则有可能把整个桶拖垮。

均衡意味着我们必须知道自己身心当中最短的那块板是什么,从而了解它并改善它。

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则是掌握均衡的一个前提。人不是机器,会产生多种愿望,发出多种声音,有些可能是微弱的、转瞬即逝的声音。一些由于工作过劳而导致焦虑症的患者,则可能忽略了这些声音,或者是粗暴地对待这种声音,最后导致冷漠、沮丧、对生活毫无兴趣。

这些声音是什么呢?它常常是奇怪的,譬如在上班途中突然想去公园坐坐,甚至想学吹笛子,想拆马蹄表,想在雨中奔跑。这些看上去有可能显得可笑的想法,证明你太累了,也证明你的内心仍有活泼的生机。这时最重要的事情是放下一切,去满足这些愿望,不管它多么荒诞不经。否则你就再也没有机会去调整自身。

当你进入这些愿望的时候,会有极大的解脱感,会有机会从容地梳理思绪,此时,你对自己的现状与前景会比平时观察得更为清晰。

因此,善于了解自己内心的声音,善于在内心建立有多种声音并存的机制,善于达到身心平衡,就是对自己的点滴的爱,在这种对自己的施予中,其实已经包括了你对家人与社会的爱。

 

讨论题:

1、主人公劝诫我们“要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生命的均衡感”,他的本意何在?想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观点?

2、经济学中的“木桶效应”给人什么启示?你是如何评价它的?

 

善待“敌人”

 

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都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舱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舱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倒把满满一舱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州的《动物保护》杂志也介绍过一则类似的故事: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青年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惜动物,全世界现在仅存17只,因此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珍惜地老虎,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一块20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还精心设计和建盖了豪华的虎房,好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虎园里森林茂密,百草芳菲,流水潺潺,并有成群人工饲养地牛、羊、鹿、兔供老虎尽情享用。凡是到虎园参观过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没有人看见美洲虎去捕捉过那些专门为它预备的“活食”,也从没有人看见它王者气十足地在森林中奔跑、狂啸,只是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一副无精打采地样子。有人说它大约是太孤独了,若有个伴儿,兴许会好一些。于是,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它作伴,但结果还是老样子。

    一天,以为动物行为学家到森林公园里来参观,见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地样儿,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地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体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猎杀地动物。这么大的虎园,即使不放进去几只狼,至少也应放上两只豺狗,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

管理员们听从了动物行为学家地意见,不久便从别的动物园引进了几只美洲豹投放进了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了虎园,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他每天不是站在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飓风版俯冲下山岗,或者在丛里地边缘地带警觉地巡视和游荡。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地本性被重新唤醒。它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之王。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政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败和堕落。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鳗鱼因为有了狗鱼这样的对手,才长久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逝去的光荣。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许多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反过来想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倒是一种福气,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四伏的感觉,它会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善待你的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你才会永远是一条鲜活的“鳗鱼”,你才会永远做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虎”。

 

讨论题:

1.      鳗鱼之所以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美洲虎之所以找回了逝去的光荣的相同点是什么?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它充分印证了什么哲学原理?

2.      案例为什么强调要善待对手?强劲的都是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3.      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你认为是有多少好还是没有对手好?谈谈你的理由。

纸上得来终觉陋

 

    这个题目是模仿当代影视作品的偷陈出馊法炒制的。陆游与儿子陆聿冬夜读书,看到爱子把书巢中的藏书读了个简断编残字欲无之后,觉得致力学问光读书不行,还得亲自实践,就写诗勉励子聿,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是读书迷,自诩吾家藏书一万卷,可他作诗却不像杜甫那样无一字无来历地苦吟,也不像辛弃疾那样得心应手地掉书袋。他的诗多是生活的躬行体验,凭陵风雨,历经骇浪,水边射虎,关头听角,废苑探梅,遗祠访拍,经行麦野桑村……“细雨骑驴入剑门,忍不住就来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 
        
他胸中有万卷书,却立志不钻在故纸中食人余唾。比照斯人风范,故套用他的一句诗,用纸上得来终觉陋评论当代的影视艺术创作倾向。这倒有两层用意:一是说乞人残余的作品不仅,而且了;二是受国际文风病毒感染,一个字,生吞活剥经典作品就偷出自己的创作来了。如此省力就钞源滚滚,蒙出莫名其糊涂的高收视率,何必上山下乡去受苦呢! 
       
纸上题材枯竭,就做蠹鱼,啃出名著中的片言只语、半枝一叶铺演作品骗人。到电影院是自愿的,看不懂武士们那模模糊糊、血淋淋的三角恋,活该。电视节目却是强迫人看的。我拨遍频道,好不容易寻出个无蟒袍油辫、无唇膏脂泪、无刀光剑影的节目,却不料还是《少年包青天》。宋人包黑子侦破的竟是洋味铁面人案,情节梗概是从外国著名影视作品中来的。 
        
从纸上挖题材,千方百计地搜寻野史轶事。皇帝赐妾,命妇吃醋,本是唐人轶事,今人却偷过来用到清人《宰相刘罗锅》里。写乾隆恶作剧赏刘墉两个宫娥,刘墉无奈,刘夫人抗命。皇帝佯怒:要么接受,要么服毒。刘夫人宁喝毒药,原来毒药是醋。这一集的故事,几乎是照抄书本。偷抄一遍还不过瘾,《神医喜来乐》里又偷一遍,改成王爷成人之美,命喜来乐纳心爱的赛西施为妾。这一集演得庸俗不堪。大家争相偷抄野史轶事编故事,几乎所有的名媛美人都被歪曲了。 
        
从纸上挖题材,随心所欲地糟踏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恋许仙、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祝姻缘、董永遇仙都被文艺家们糟踏得不成样子了。谬种流传,年轻一代对原来优美的民间传说已经一无所知了。  从纸上挖题材,残害文艺名著。《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之类侠义小说,都惨遭戕害。近来听说《老鼠爱上猫》已在南国亮相,敷演锦毛鼠白玉堂爱上御猫展昭。篇目故弄玄虚,使人误以为写同性恋,却是玩的变性手法,白玉堂原来是女扮男装。这风是从美国吹来的。美国一批无赖编剧肆意糟踏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被改成动作片,《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被改编成同性恋。等着瞧吧,下一版《老鼠爱上猫(2)》,就会是郎才郎貌,锦毛鼠不再女扮男装了。 
      
这些创作倾向,会损害文艺生命,文艺女神该喊快救命了。

 

讨论题:

1.      怎样理解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含义?其哲学意蕴是什么?

2.      现代影视剧从纸上挖题材,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原理来指导影视剧的发展?

3.      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如何自觉得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原理?

 

 

森林里的水

 

一个做地质工作的朋友,在最近一次的勘探中他迷了路,经历了一些小小的惊险。后来他说:“   干粮带得很多,倒是在找水的事情上,让我多了与往日不同的感受 。”朋友说:“这次勘探,我们请了一位山民做向导,没想到天气不好,向导也迷了路,我们就走了整整一个星期。带的水喝完了。地图上标志这座山里是没有河的,连一条小溪也没有。向导说不用急,森林里最多的就是水了。”“水在哪?我们问。他指了指不远处一洼肮脏的泥坑,那里聚着一些水。那就行。他说。向导没有理会我们的表情,自去采了一束草,把草编成碗的样子,开始往饭盒里过滤那洼水,过滤了几遍之后,水渐渐地清了,放了两片饮水消毒片,水果然就能喝了。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第一种取水的方法。晚上在进帐篷之前,我发现他把塑料布一张张地大撑开,在树干上吊住四角,早上,每一张塑料布里就都聚满了露水。

    要是没有水洼,他就找那些树干很粗树叶很大果实很多的树,用刀子在树身上挖一个洞,就会有水很慢地流出来,那些水的颜色有些淡绿,应当叫做树汁儿吧。或者也可以在潮湿地带去找那些很粗的藤,把藤茎割一段,就会有水流出。这一段流完之后,再在这根藤上离开尺把远割一段就行了。除了这些,他给我们提供的水源还有野仙人掌、野麻竹、野丝瓜……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向导让我震惊极了。在我们的意识里,这个森林既然没有河,老天又不下雨,那就是没有水的,但是在他的眼睛里,随便一个角落似乎都藏有水。原来,我们以为根本无法寻觅的东西,却是这样的处处留踪,处处有源。
     
朋友的话也给我很多感触。人们常常以为水,除了雨水、河水、溪水、泉水、自来水等这些等之外就没有别的了,很少有人能够想到,水,还可以是泥洼里的浑浊,是露珠的凝聚,是树的体液,是藤的腰身,是仙人掌的掌心,是麻竹的绿茎,是野丝瓜的肚腹,甚至是花瓣的娇艳,是草叶的清香,甚至是松鼠轻盈的跳跃和小鸟婉转的歌唱……
      
我们往往看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以为已经阅尽沧海,却不知道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自以为看到的越多,才漏掉的更多。因为精神的近视,奇美的世界在我们眼里只浅显成一片简单的色斑。
    
还有许多领域的丰富被我们狭隘的惯性忽略、挤压和简化。比如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爱,比如千姿百态千达百通的学习,比如与森林里的水一样的万事万物对我们心灵的广阔引导和纷繁启迪。

 

讨论题:

1.在森林里迷路后,面对缺水的困难,地质工作者与山民的表现各是怎样的?山民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取到水,度过难关的/

2.山民为什么能够轻松地想到这么多地质工作者没有想到的取水办法?试析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

3.你是否同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只是,要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试找出其哲学依据,并谈谈它对你的指导作用。

 

 

 

 

 

案例9

成功的门是虚掩着的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固斯撞线后,转过身子看运动场上的记分牌。当指示灯打出9.95的字样后,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网络,至少有好几亿人看到,可是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因此海因斯到底说了句什么话,谁都不知道。
    1984
年,洛杉矾奥运会前夕,一位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办公室回放墨西哥奥运会的资料片,当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镜头时,他想,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记录的那一瞬,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这一新闻点,竟被400多名记者给漏掉了(在墨西哥奥运会上,到会记者431),这实在是个天大的遗憾。于是他决定去采访海因斯,问他当时到底咕哝了句什么话。
    
凭着做体育记者的优势,他很快找到了海因斯。当他提起16年前的事时,海因斯想了想笑着说:当时难道没人听见吗?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
    
谜底揭开之后,戴维·帕尔接着对海因斯进行了采访。针对那句话,海因斯说:自荚国运动员欧文斯于1936525在柏林奥运会上创下10.3秒的百米赛世界纪录之后,以詹姆斯·格拉森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的确,这一纪录保持了32年。32年来,这一说法在田径场上非常流行,我也以为这是真的,但是,我想我应该跑出10.01秒的成绩。于是,每天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因为我知道,百米冠军不是在百米赛道上练出来的。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纪录之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

 

讨论题:

1.以詹姆斯·格拉森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的断言是什么?这个断言是怎样被打破的?

2.海因斯是否相信过詹姆斯·格拉森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的断言?海因斯在墨西哥奥运会上打破百米记录后,为什么会说出“上帝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这句话?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是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成功的门是虚掩着的“这句话的?你认为应如何推开虚掩着的成功之门?

 

一语惊人

 

老家有个小寺庙,曰洪山寺。那是一个幽静的去处。我不信佛,但我爱上了去寺庙里读书、散步、洁净内心。

有一段日子,我情绪低密,在家小憩,忽一日,我想到了去寺庙走走,借此涤荡内心的郁闷。

到了寺院,但见寺庙里的香客不断,檀香馥郁。再看香客们的脸,一张张写满坦然,安详,幸福。我有些嫉妒,又有些疑惑:莫非佛门真乃清净地,果真能拂拭了众人的心灵?

信步流连中,但见在一枯树下潜心打坐的佛门老者,那入迷之态止住了我的脚步。走进细看,老者那面露慈祥却心纳天下的表情强烈地震撼了我——原来一个人能心态安详地活着是多么美好!

我悄然坐在了老者的旁边,惴惴向老者求得开悟。我向老者说了我心中的痛苦,然后说:“为什么现代人之间居心叵测,纷争不停?”

老者捻须而笑,没作详解,却铿锵而悠长地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一语惊人!醍醐灌顶。

天蓝草碧,云白风清。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且看芸芸众生,许多的失意和烦扰不都是在苛求得到时萌生吗?你去作那个施人以爱,赐人以福的人,你精神愉悦舒张了,而最终爱心和福祉又会回到你身边,何乐而不为?

我不信佛,但我爱极了这佛悟。

 

讨论题:

1、读了本案例后,你有什么感受?“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真的“一语惊人”吗?

2、有人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并没有反映唯物辩证法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原理?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3、不考虑正确与否,“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语在当今社会为何能引发人们诸多的感慨?

 

 

把对手扶起来

 

在北方某大城市里,诸多电器经销商经过明争暗斗的市场较量,彼此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后,有赵、王两大商家脱颖而出,成为经常掀起市场波澜的最强硬对手。

这一年,赵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采取极度扩张的经营方式,大量地收购、兼并各类小企业,并在各市县发展连锁店。但由于实际操作中有所失误,造成信贷资金比例过大,经营包袱过重,其市场销售业绩反倒直线下降。

这时,许多业内人士纷纷提醒王:这是主动出击,一举击败对手赵,进而独占该市电器市场的最好商机。

王却一笑置之,始终不曾采纳众人提出的种种妙策。

在赵最危难的时刻,王出人意料地伸出援手,拆借资金帮助赵脱险过关。最终,赵的经营状况日趋转好,一直给王的经营施加压力,迫使王时刻面对这一强有力的对手。

有很多人曾埋怨王的心慈手软,说他是养虎为患。可是,王却丝毫没有后悔之意,只是殚精竭虑,四处招纳人才,并以多种方式调动手下人拼搏进取,一刻不敢懈怠。

就这样,王和赵在激烈的竞争中,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彼此绞尽脑汁地较量,让对方各有损失,但各自的收获都很大。多年后,王和赵都成为当地和合有名的商业巨子。

面对事业如日中天的王,记者问起他当年的“非常之举”,王一脸的平淡:击败一个对手有时很简单,但没有对手的竞争,是乏味的。我们的企业能发展壮大到今天这种程度,应该感谢对手时时施展的压力,进而使我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种,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

哦!把对手扶起来,原来不止是一种襟怀,还是一种智慧啊……

 

 

讨论题:

1、为什么说把对手扶起来不仅是一种襟怀,还是一种智慧?

2、如果你是王,在赵最困难的时候,你是主动出击一举击败对手赵,还是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

3、大学期间,你是否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竞争对手?你和他是如何相处的?

 

 

刘表为何失荆州?

 

提起《三国演义》中的刘表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刘表为荆州刺史,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今山东鱼台人),乃汉室宗亲,平素喜好结纳天下名士,与汝南陈翔、同郡范滂、鲁国孔昱、渤海范康、山东檀敷、同郡张俭、南阳岑冶并称为“江夏八俊“,坐镇荆州,有延平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为辅,为一代儒将。根据《三国志刘表传》记述,其虽外貌俗雅,而心有疑忌,平素优柔寡断,胆小怯弱。究其一生的作为,刘表治理荆州近20年(公元190-208),虽使荆州强大富庶,但它仅仅是保留自己的领地,不肯积极进取,不肯以进攻求防御。曹操将其评价为“虚名无实”。

荆州是一块衢地者,四通八达之道也,荆州一起所属各郡主要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正值东南西北各路诸侯相互攻杀的中心地段,如同东南西北的交汇口。荆州的东面有孙权,西面有刘璋、张鲁,南面有南越,北面有曹操、袁绍。不论东方诸侯打西方诸侯,还是西方诸侯打东方诸侯,不论南方诸侯打北方诸侯,还是北方诸侯打南方诸侯,荆州都是必争之地。荆州一直处在战争的风口浪尖上。

占据许昌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始终有着统一全国的雄心。他既想着北伐盘踞河北的袁绍,又想南征拥有荆州的刘表。然而曹操懂得,这两块点心是不能一口吞下的,只有先吃了这块,然后再吃那块。于是,曹操决定先消灭袁绍。此时,荆州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袁绍和刘备先后派人到荆州去向刘表招安,而刘表此时不听趁曹操和袁绍相持之际而破敌的劝谏,反而观其动静,再做商议。曹操对刘表不降极为愤恨,但因袁绍未平而暂且放弃作战的计划。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起兵七十万,企图复来攻打许昌,往官渡进发。曹操亲率七万人马,前往迎敌,袁、曹官渡之战由此拉开帷幕。曹操在官渡大战袁绍,其老巢许昌相当空虚,刘表完全可以乘虚而入。但是,尽管袁、曹两家打得难解难分,刘表始终按兵不动。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了进攻许昌的机会。刘表意为荆州既然无玷,就不要招惹是非,幻想同曹操保持睦邻友好关系。然而刘表不想进攻曹操,不等于曹操不想进攻刘表。在曹操得知刘备逃往荆州,投奔刘表时,便欲引兵攻之。程显建议说:“袁绍未降,而遽攻荆州,倘若袁绍从北而起,胜负未知。不如还兵许都,养兵蓄锐,待来年开春,引兵先破袁绍,后取荆州,南北之利,一举可收也。”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

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曹操北征乌桓,意欲彻底歼灭投奔乌桓的袁氏残存力量。然而正如曹操所想,刘表因疑忌刘备,较之后妻蔡夫人挑唆,虽派刘备赴守新野。曹操北征乌桓,再一次远离许昌,这使刘表又获得一次袭取曹操老巢的绝好机会。当时,客寄于荆州的刘备为刘表谋划到:今曹操北征,许昌空虚,若以荆襄之众,乘间袭之,大事可就也。然而刘表答到:吾坐据荆州足已,岂可别图?遂拒绝了刘备的建议。

刘表不肯进攻曹操旨在保家,然而刘表真能够保得住家吗?乃至袁氏彻底覆灭,曹操掉过头来准备大举进攻荆州,这时刘表也渐渐醒悟过来。他与刘备攀谈时曾讲:“近闻曹操提兵回许都,势日强盛,必有吞并荆州之同心。昔日悔不听贤弟之言,失此好机会。”此时悔悟已太晚。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亲率十万大兵出师南征,打算先灭刘表,后击孙权。在曹操大军压境之下,刘表忧心如焚,终于一病不起。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荆州遂归曹操所有。然而刘琮与其母夫人在赴青洲的路上被杀害。

 

讨论题:

     1.当曹操北征袁绍、讨伐乌桓,许昌相当空虚之时,刘表为什么始终按兵不动?对东汉末年犬牙交错的战争台是刘表时如何认识的?又是如何知道决策的?

      2.你认为刘表的最根本失误是什么?这段历史所蕴含的哲理对我们的甚或和学习是什么启示?

 

 

探寻宇宙之砖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在探讨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有没有公共的基本单元。

据古书记载,相传在我国的殷周之际,劳动人民就提出了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五行说”,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到公元前5世纪,墨子进一步提出“端”的概念,认为不断地分割物质,最后就得到不能再分割的微小粒子——端。与墨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实物的最小单元称为“原子”,意即不可再分之物。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古人对物质世界的这种种猜想尽管还属于思辨上的臆测,然而这种朴素的原子论对于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却都是一种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其后漫长的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的桎梏下原子学说长期没有得到发展。

到了17世纪,近代的实验科学开始发展起来。1661年,英国的波义耳经过定量的实验,提出了元素的概念,认为元素是用化学的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简单的物质。在这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相继用实验发现了氢、氮、氧等元素,而且化学实验的技术也从“定性”发展到“定量”水平。一系列重要的实验结果——比如化学元素反应所遵从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形成化合物所遵从的定比定律、倍比定律等——启示人们推想物质是由一些不可毁灭的微粒构成的,而且各种不同的元素微粒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化合物。在19世纪初期,形成了分子—原子论。人们认识到,在物质的结构中存在着分子、原子这样的层次。宏观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分子,而分子则由原子构成。原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颗粒,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人们用实验方法发现的元素总数扶摇直上。其中有的闪闪发光,有的乌黑透亮,有的能燃烧,有的会爆炸,有的却不怕火炼……在这些表面现象的巨大差异背后,会不会有什么更为本质的规律呢?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各种元素按照原子量递增的次序排列起来,发现元素的化合价展现出一种极有趣的周期变化规律。在经过反复研究并校正了实验资料上的一些错误之后,门捷列夫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从周期表上通过空格预言了一些未知的新元素,当这些空格的主人纷至沓来时,预言逐一被实验所证实。直到今天,元素周期律对于化学和物理学研究,仍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它在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征途上,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成就。但是从发现周期律到真正弄懂元素为什么会展现出这样的周期性,人们其后又花了好几十年的时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仅仅当人们进入比原子更为深入的一个层次,找到了更为本质的东西之后,人们才发现对化学元素的性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件事情本身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基本粒子”的规律性来说,就具有意义重大的启发性。

但是把原子视为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物质单元的观点却一直保持到19世纪的末期。这时,在一系列重大发现的面前,这种陈旧的形而上学观点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也就在这时,人们对原子的认识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电子的发现是原子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但标志着人们结识了一个新的微观伙伴,而且明确地提示了原子不是什么“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可以说,电子的发现是人们认识原子世界的开始。

发现电子的历史是和人们研究稀薄气体中的放电现象关联在一起的。而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又和抽气机性能的改进直接相关。我们知道,在19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气体放电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及零件已经日臻完备。1855年,德国的一名吹玻璃的工人盖斯勒发明了水银空气泵,从而可获得比较高质量的真空。在这之后,对放电现象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人们发现,阴极附近的玻璃在放电时会发出荧光。如果在管中放上一个物体,我们还可以直接看到这个物体的影子。由此人们推测,从阴极发射出来的射线是沿着直线飞行的,这种射线就称为“阴极射线”

不过,这种射线到底是啥东西,人们却并不了解。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有人推测这恐怕是“光波”,也有人认为这大概是一种“微粒”,一种带电的“原子。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众所纷纭、百家争鸣,而且各有一定的道理。直到1879年汤姆逊用实验发现电子,才把这一问题弄清楚。

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他认为任何一种能量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特定的量成批被释放或被吸收,这种特定的量被称为量子。

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述光电子效应时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圆满地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观点效应。同年,爱因斯坦确立了质能关系式:E=mc2表明任何物体的能量和质量都是密不可分的,能量的守恒和质量的守恒,是以两者相互联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911年,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了原子内部原子核的存在,并提出了“卢瑟福模型”。

1913年,玻尔指出放射性变化发生在原子核内部,于是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变化规律以及内部结合力的核物理应运而生。同时,他还修正了“卢瑟福模型”,进一步描述了电子的运动规律,为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奠定了基础,使我们看到了微观物质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特殊性。

1927年海森堡提出了微观粒子所特有的“测不准关系”,即对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量的。在20世纪动摇了人们对客观实在的那种抽象的、绝对的认识。

1928年狄拉克提出了相对论电子波动方程,同时他还提出了关于电子“空穴”的理论,预言了反粒子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真空不空,而是充满着处于负能态的粒子。

1932年安德生从宇宙线中发现了“正电子”,不仅证实了狄拉克的预言,而且还第一次证明了自然界中物质和反物质的对称性。以后,人们发现了物质和反物质可以成对地同时产生,还可以成对地同时消灭,而这种产生和消灭不是凭空产生和化为乌有,它表示了在高能物理的研究中,物质存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的特有形式。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人们相继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和反西格玛负超子,进一步证明了反物质的存在。

同年,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从此,人们认识到各种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于是把这三种粒子和光子称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并不“基本”。紧接着,在对核的嬗变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重核元素的裂变现象,铀核在裂变时,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与此同时,在对太阳表面燃烧现象的研究中,人们找到了实现重核聚变的途径,这样,在质量和能量的转化方面又获得了新认识。

在变革原子核的实践中,人们不仅发现了许多新的基本粒子,如反电子、中微子、介子等,而且发现这些基本粒子还有其内容结构。同时,再次证实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也是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和转化这一定律的。

20世纪50年代,坂田昌一提出“坂田模型”,加深了人们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

1965年盖尔曼提出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夸克模型”。

1966年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层子模型”,预示了质子还有其内部的某种结构,打破了电荷e是最小的单位的传统观念。

1974K. 威尔逊开始从事规范场的动力学研究。

1974年丁肇中发现了J/4粒子,关于层子的理论不断得到发展。

1976年发现了质量为零的玻色子。

……

总之,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得20世纪40年代末产生了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基本粒子物理学,这门科学的研究至今已硕果累累。

讨论题:

1.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大体上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各自都有哪些特征?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物质认识过程的理解。

2.        古代的原子论与近代的原子论有哪些区别,它和现代原子物理学又有何关系?自然科学所探讨的物质实体与哲学所讲的物质概念是同样的吗?如果不同,它们又有哪些差别;如果相同,为什么还要区分哲学和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3.        20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理论研究成果是否证明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破灭?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所构成的,原子核又是又质子和中子所构成的,质子和中子作为“基本粒子”又是由更微小的粒子“层子”或“夸克”所组成,那么物质是否有最终层次?

 

 

 

自然界的管理启示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利是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麓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度外债高举、经济滞后,连粮食也要依赖进口供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好管闲事的美国人决定派遣一个农业考察团前往智利,为那里的人们提供必要的农业技术指导,以提高当地农业作物生产水平。安第斯山脉盛产马铃薯,几千年来是智利人的主要食品。但是,经过实地考察后农业专家发现,尽管已经积累了如此之久的种植经验,当地的农民好象还没有发展出现代化的量产技术。例如,产地位处贫瘠的高地,每块田地的形状并不规则,而且布满了大石头,种植的品种高达十余种,各品种的马铃薯产量不一。收割马铃薯时,农民对于藏在地处偏僻、地形崎岖的马铃薯,并没有采收,只是任凭它生长,缺乏完整的收成规划。

  农业考察团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问题的根源,而且很容易就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改良的建议:如果可以挑选高产量的马铃薯品种,广泛改良种植技术,并重新整理田地,例如除去巨石与杂草,根据科学统计,起码可以比过去增加百分之十五的产量,刚好可以弥补智利粮食不足的缺口。

  事情似乎解决得很顺利,现代科学似乎可以轻易地解决一些自然界的问题。可是,这种改良的结果却给当地的农作物产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粮食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引发了更严重的饥荒。因为农业专家短期的观察,并无法与安第斯山脉的农民数千年经验相比。当专家们只是考虑从作物品种、土壤条件、种植方法等可控因素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时,却忽略了(或者说是没有观察到)那些不可控的因素所造成的损害。比如,当地频频发生的、意外的天然灾害,春天半夜的冻霜,夏天毛毛虫的侵害,微菌在马铃薯成形前所从事的破坏,甚至冬天太早来临,都可能影响到当年的收成。也恰恰是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下,使当地的马铃薯必须发展出抵挡灾害的能力。所以农民会在灾难后,前往偏僻角落、巨石与杂草间,寻找幸存的马铃薯块茎,这些马铃薯块茎都是具有相当的抗自然灾害能力的品种。虽然当时可能会面临粮食不足的窘境,但是明年种植时却可以种植多品种马铃薯,来应付不同情境的灾害。所以多样化的产品品类,看上去并不科学的收成规划,农业专家认为没有效率的种植方式,却正是智利农民求生存的变通之道。

  生态学称有效率的农业为“单一收成”(Mono-cropping),也就是减少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透过单一收成,可以保证在短期內有丰富的产量。但是相对地,也可能会影响长期稳定的收益。一方面,反覆的土地利用,会使土壤养分枯竭,破坏生态系统內自然循环的涵养,也威胁到原本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另一方面,“单一收成”固然可以形成很高的短期收益,但同时也降低了对于环境风险的抵御能力,一旦出现变化,有可能会对整个生产系统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正如很多追求永续经营的长寿公司一样,他们不会只将目标放在短期获利最高的产品,而是能够包容其他开发中的获利性项目。因为如果只是像美国农业考察团般只重视单一收成、却忽视环境的剧烈变动的话,将面临生存的严苛挑战。同时,在很多的时候,看上去很合理很科学的传统习惯方式,往往成为我们处理现实问题的羁绊。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特点,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现实问题,如果我们试图用一种“模式”来生搬硬套的话,受到现实惩罚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最后,正因为环境的变化需要我们发展出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所以,一些企业鼓励员工习惯尝试“违反本性”的活动,其中,3M公司发展的最为彻底。它允许科技人员百分之十五的时间,花在自己所选择和主动提出的计划上,籍由制度上对创新的刺激,让员工不断超越自己,就是企业维持生命活力的原动力。

讨论题 :

1.为什么说美国农业考察团专家为治理提出的农业改良建议,不但没有达到增产增收的预期的目的,改良给当地的农作物产品带来近似毁灭性的灾难?

2.你认为美国农业考察团专家的根本错误是什么?如何评价他们提出的改良建议?

3.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3M公司的成功之道和经营理念?

 

 

树+树森林

 

在横断山脉东部,海拔1000米到3800米的山地里,有一大片云南松构建的林海,大约1400万亩———无论你从飞机上放眼望去,还是从林间公路驶过,都会发出由衷赞美———多么壮丽的绿色海洋啊!这就是人工绿化最成功的范例。

  但是这次来林区,我却改变了看法。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告诉我们:树+树并不等于森林。这种以单一树种组成的树林存在很多生态隐患。

 几乎所有听到这一观点的人都难以接受。

  近些年来,人们从严重的环境灾害中认识到植被退化和荒漠化的危害,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植树造林,一片片松树林、一条条防风林带耸立于长城内外,改变了荒山秃岭,中国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森林恢复者。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655%。但是专家指出,这些数字有些误导。它让人们忽略了一些问题:大部分人工建设的树林还不是生态恢复,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并不具备生态效益,而且有些类型的人工林还会降低地下水位,造成水土流失,带来疾病、虫害和火灾。

  在西昌边上的泸山,保存下来一片天然林。山上针叶林、阔叶林、灌木丛、藤类植物、野草野花郁郁葱葱,各据其位,有松鼠和许多鸟在树上嬉戏。专家解释说,能有这样多的动物,是因为天然森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的体系,它的生态过程包括土壤、空气、植物、动物、菌类和微生物之 间的交互作用。而同样都是树木,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就不会有这样理想的生态环境。

 在大凉山区,生长着自1958年以来多次飞机播种的云南松林,我们看到许多地方由于林木过密,40年了,很多树虽高耸云天却只有碗口粗,密林之下或者有些稀疏矮小的杂草,或者只是光秃秃地露着红土。我们在人工林区的公路上往返500多公里,仅远远地看到一只小松鼠,再没有看到任何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专家说,人工林的问题是它取代了多样化的植被,从根本上破坏了土壤的营养平衡。没有生物多样性的人工林是一种没有安全保障的投资。

 怎样植树造林才能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呢?

  专家说办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选择当地树种,避免单一树种栽培,保留足够的空隙以利于顶级生态系统的形成,同一片林地中的树木,应当是各种年龄交错。如果是经济林,树下不应锄草,而要培育适合的草类,并保留枯枝落叶层。例如在大凉山已经成林的人工林区,可考虑适量间伐目 前单一的云南松,然后补种其他落叶乔木和灌木。

  当我们以恢复自然生态的眼光再来看面前这片飞机播种的广阔山林时,突然觉得眼前明亮了许多。我们发现,在天然林中曾感受到的荒野的气息,这里没有;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松鼠、野兔、山鸡、狐狸不来这无边无际的松林落户,更别提老虎、熊猫、黑熊了;我们知道了仅有一棵棵树立在 山上、仅有木材可供砍伐、仅有果树可以采摘……还不是我们最理想的目标。

 因此,当我们再去植树的时候,就明白了我们将要建造的应当是具有多重效益并能够恢复自然生态的树林。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并不具备生态效益且难以恢复自然状态?

2.怎样理解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为什么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你能否谈谈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之间的关系?

3.结合本案例,谈谈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完全的真理

 

    一个中国哲学家讲述了这样一则充满智慧的传奇故事,他说:在遥远的林岗上住着一位老人,还有他的儿子和一匹马。一天早上这匹马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邻居们纷纷前来安慰这位老人,对他失去骏马的不幸表示同情。老人说:“谁告诉你们说这是一场灾难呢?”邻居们都沉默了,他们告辞了老人返回自己的家中。

    没过多少天,那匹马自动回到主人家中,而且不仅仅是这一匹,还有一群马随他而来。邻居们又来到老人家里,高兴地祝贺这丰盛的收获和这样的幸运。这时老人看看大家,平静的说道:“谁告诉你们这是福气?”

    邻居们感到愕然,无言以对,带着疑惑离去了。又过了一些日子,老人的儿子开始训练这群野马,结果从马背上摔下来,摔断了腿。邻居们再次来老人家探望,他们难过的向老人表达对他的儿子的遭遇的痛惜之情,对这倒运之人进行安慰。但老人温和的说:“谁告诉你们说这是不幸?”邻居们又默默的离去了。

    翌年,战争爆发了,青壮年都应募出征,纷纷被派往战场,除了老人的儿子,全都丧命了,而他因为腿瘸免上战场,残疾从死亡中拯救了他、

    中国哲学家的故事到此结束了,如果他把故事拉长讲下去的话,我们就会没完没了听到在同一件事情上幸运与不幸彼此相随的故事,这是由于每一件事物都有他的白天和黑夜,它们围绕着它不停地运转。但是人类,由于他的目光短浅,记忆力弱,只能看到事件彼此分散的环节,分割的部分,暂时的结果,突发的因素。人的眼睛不能看到事件的全部,因为事物的全部延伸于幽冥隐蕴之处,人类的目光看不到不可见的东西。

    假如人能靠他的目力将昨天、今天和明天一览无余,能借此追随整个事件或一个全人,那他就一定会发现奇迹。百万富翁就会将钱挥霍殆尽之后又看到了自己的钱,被继承人就会看到他将有一些穷子弟,而贫穷者又会出来一位积累财富者,如此这般,循环不断,金钱由无而至有,又有由至无,幸福诞生不幸,从不幸中产生幸福,像水车循环往复,长转不停。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好运或噩运,因为运转的水车并不把任何一个戽斗停在某一时某一地,我们为着运气而生发的喜或忧,也只不过是因为我们缺少耐心等待下面的东西。

    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情绪就像一位观剧者,他为主人公的际遇或笑或哭,却不等待故事的结束。也许我们的感觉器官和领悟方式以被营造成这种适合于我们短暂生命的格局。因为我们把任何一件经历过的事件,都建立在它是始和终,而不是长链中的一环节的认识上。被赋予智慧的人实际上只是被赋予了一双能从整体而不是某一局部看待各种事物的眼力的人,一个能从连续性而不是从静止的状态上去看待各种事物的人。

    伟大的文学家就是被赋予这种能在人类生活中看到全部的真实的眼睛的人。这样的眼睛看到运转中的水车,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而是人类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正因为如此,大地上的智慧奇少,因为只有智慧才能看到那运转的水车,那才是能看到的全部的真实。

 

讨论题:

1.  本案例的标题为《完全的真理》,这里所谓的“真理”指称着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为什么说这个“真理”是“完全的”?

2.  在作者的视野中,具备什么样的哲学素养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被赋予智慧的人”?

3.  如何理解伟大的文学家是“被赋予智慧的人”?

 

 

科学没有终结

 

   20世纪可谓科技发明创造的黄金世纪。然而,正当人类跨入新世纪之时,科学界竟有人唱起“科学终结论”,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困惑。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剑桥的科学家们就曾讨论过“理论物理学是否终结在望”的问题。1996年,美国《科学美国人》的专栏作家约翰·霍根出版了题为《科学的终结》一书,对当代科学前沿几大领域有代表性的数十名科学家进行访谈,并因此片面地得出“科学已经终结,伟大而又令人激动的科学发明家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的结论。他认为,各类科学“大的理论框架已经够就,大的发现已经发现完毕,剩下的或者是一些无法证明对也无法证明错的玄想,或者是一些扩展应用领域的技术活”。回首科学史,这些说法与19世纪末科学界一度流行的“科学终结观”十分相识。

    当时,科学界一些人士盲目乐观,故步自封,认为各类科学都已达到了“极致”,“重大的发现时代已然过去”,这种“历史完结感”因牛顿力学的节节胜利而表现出一种自得感。1888年,著名物理学家米切尔森就发表言论说:“无论如何,可以肯定,光学比较重要的事实和定律,以及光学应用比较有名的途径,现在已经了如指掌了,光学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动因已经荡然无存了。”继而在1894年他有进一步强调:“虽然任何时候也不能担保,物理学的未来不会隐藏比过去更使人惊讶的奇迹,但是似乎十分可能,绝大多数重要的基本原理已经牢固地确定起来了,下一步的发展看来主要在于把这些原理认真的应用到我们所注意到的种种现象中去……未来的物理学真理将不得不在小数点后六位去寻找。”尤其是当物理学大师牛顿的古典力学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创立后,便认为二者已“构成了完美的经典物理学大厦”,许多科学家也因此一直傲居其中,一种历史“完成感”油然而生,并在科学届产生了不良影响。

    对于种种“科学终结观”,20世纪的重大科学发明创造本生就是对其有利的驳斥。特别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论,完成了推动古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的过渡,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充分说明“科学终结观”的幼稚和可笑。他们心安理得地躺在已掌握的知识上吃老本,或者是已自己的知识范围为标准衡量一切。这样一种“科学终结观”,从根本上说背离了科学精神,背离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抑制了人们的创新思维,给科学家研究和探索继续向深度、广度进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延缓甚至窒息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发现和发明永不会终止。就拿人们所熟悉的飞机来说,从或活塞式飞机到喷气式飞机,由喷气式飞机向冲压超燃发动机为核心技术的空天飞机跨越,一步一层楼,越来越先进,这充分说明了科学发明和发展的永无止境。

    科学没有终结,任何认为科学已达到极限的观点对人们的创造性思维都是一种束缚,对科学的发展进步都是一种极大的障碍。正如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远未到达尽头……”我们刚刚跨入的21世纪,是个创新的世纪、竞争的世纪、“知识爆炸”的世纪,更多的科学奥秘将被解开,“人类社会未来的巨变可能会令当今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家都目瞪口呆”。

 

讨论题:

1.      为什么说“科学没有终结”?高唱和断言“科学终结论”或“历史完结论”的某些科学家违反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2.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论是如何推动古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的过渡的?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3.      盲目的宣扬科学已经发展到极限有什么危害?你认为科学的发展真的永无止境吗?

 

 

 

大师的风格

 

  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顾炎武,把读书和著书喻为“铸钱”。他说:我曾说今人著书立说正如古人铸铜造钱,古人从矿山中开采铜,而今人却收买就铜钱做原料,前者铸的钱数量少,但品质精良,而后者新铸造出来的铜钱不仅质量粗劣,而且把古人传世之技艺给毁了。我一年多来,反复研究,只不过考虑清楚了几个问题而已,数量虽少,但也算的上直接从矿山上采铜吧!

    于矿砂中萃取金石,赋予原料以全新的意义,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是那些以旧铜钱为原料造出新铜钱的“改造”所不能比的。这其中的深意与读书和著书是一脉相通的。读书写作本来就是沙里淘金的事业,没有广泛的涉猎、深厚的积累和深刻的思考,就不会有高超的见解。然而可叹的是,三百多年前学人的一段比喻却一语切中了当今的现实。时下的学界正是浮躁之风盛行:重数量而轻质量,粗制滥造,动不动就是黄黄数万数十万言的巨著,一年一本甚至几本,写书变得比写论文还容易,拼凑之作比比皆是。

    与这些“著作等身”的后辈学人相比,老一辈的学者们要“相形见绌”得多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孜孜不倦,一辈子只出了一本著作。有人把当年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的学术风气概括为“一本书主义”。郭沫若、范文澜、吕叔湘等老一辈学者反对研究工作中的急功近利,主张“板凳做得十年冷”,耐得住寂寞,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最终拿出一本书来,即后人概括的“一本书主义”。但就是这“一本书主义”成了学术之旅上的一个高度,其生命力经久不衰,十几年,几十年,仍能立在书架上,给后来者以启迪和教益。

    与“一本书主义”相类似,大学者黄侃曾说“五十当著书”,在他50岁生日时候,章太炎先生为他撰写了一首贺诗,里面有一句:“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成好著书。”大师说50当著书,强调的是扎实做学问,一般到50来岁时学问始有所成,方好著书。现在很多人急于求成,似乎只有多发表文字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其实著述与学问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划等号,从某种意义上讲,著述和学问是俩回事。当年梁启超推荐陈寅恪到清华研究院任职,院长问此人有什么学位、有多少著述,梁启超说,他没有什么学位,也没有多少著述,只是学问比我强。陈寅恪便被礼聘到清华研究院,成为著名的清华研究院四导师之一。

    很多时候,质量对于数量有着压倒一切的权威。学问当然不是书报杂志类的快餐文化,它负载着传承学术和文明的重任,是一颗颗文明的种子。一个民族,其文化的兴盛绵延有赖于这些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问也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那些为博取名利而仓促写来的书,人为的催熟只能是毁了它,注定将是过眼烟云,无法丰富学术的积累。

    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一辈子指出了一本书——《逻辑哲学论》,而且薄薄的不到80页,以后便不再著书。直到他去世以后,别人才将他的笔记、讲义汇编成书。就是这本披沙拣金的“小书”成就了大师一生的盛名。大师这样一种集谦逊、浪漫与勇气于一体的真诚令人钦佩。我想这来自于他深厚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来自于他良好的学术操守和道德情怀,来自于他优雅的气质和恰当的自我认识。

    大师的风格,也应该是学界的一杆标尺,既指引学问的方向,又标志涵养和道德的高度。

 

讨论题:

1.  奉行“一本书主义”、“五十当著书”的前辈学者与“著作等身”的后辈学人相比,谁的著书更有学术价值,对传承文明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2.  本篇案例的标题是“大师的风格”,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师的风格”?如何评价它?

3.  你对时下学术界重数量而轻质量的浮躁之风盛行如何评价?有何改进建议?

 

 

 

 

奇想连篇,爱因斯坦震惊科林      

脑力激荡,“奥林比亚”永放光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初,正当多数科学家为“两朵乌云”困扰之际,1905年一颗灿烂的明星从瑞士伯尔尼上空升起,震惊了整个科学界。

这颗灿烂的明星,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当年,他不过是伯尔尼精神财产局(通称专利局)的三级技术员,一个26岁的毛头小伙子。这个默默无闻的青年,竟然发表了三篇重要论文,一篇提出光量子假设,继普朗克之后进一步廓清了黑体辐射的“乌云”;一篇是关于分子运动的,为论证分子和原子的客观存在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篇建立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彻底拨开了迈克尔逊以太漂移实验的“乌云”。一个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物理学三个不同的领域立下殊勋,堪称科学史上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伟大奇迹。

读者自然会想:这位爱因斯坦一定是位稀世“天才”,不然年纪轻轻,又不在专业科研岗位上,怎么可能做出如此了不起的贡献呢?其实,爱因斯坦并非生来聪明过人。他4岁才学会说话,还比不上口齿伶俐的妹妹哩。小学、中学、大学,都有一些老师说他“笨头笨脑”、“没有出息”。1895年,他投考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因拉丁文、生物课成绩不佳而落选。1900年,大学毕业时同班四个同学有三个留校,唯独爱因斯坦找不到工作而失业。

当然,爱因斯坦并非真是“笨伯”。他从小勤奋好学,长于思考探索。四五岁时,他看到一只指南针老是朝着固定的方向,引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感到“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从十一二岁开始,他自学了《大众物理科学丛书》、《力与物质》以及《欧几里德几何》等读物。据曾执导他自学的塔尔梅回忆,最初是她帮助爱因斯坦了解难题的,但过了不久,他的数学知识便赶不上爱因斯坦了。16岁那年,爱因斯他自学了微积分,并且想:如果以光速追随一条光线运动,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条光线就会像一个在空间里震荡而停滞不前的电磁场。真是奇想连篇!它表明,爱因斯坦已经开始探索相对论问题。一个16岁的青年这样异想天开,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完全是难以容忍的瞎胡闹。然而,善于幻想正是爱因斯坦一个极可宝贵的品质。没有幻想,就没有相对论,爱因斯坦也不成其爱因斯坦了。

爱因斯坦是进行理想实验(或“思维实验”)的大师。即使是在备受失业煎熬、贫病交加的岁月,他也没有放弃对科学的探索。1901年,他在给大学同学格罗斯曼的信中写道,“有两个极出色的思想在我脑海里萦回不去”。第二年,在格罗斯曼的帮助下,他终于进了伯尔尼专利局。过了三年,犹如一颗耀眼的巨星,爱因斯坦出现在科学界的上空。在他成名后,常常有人问他:如果大学一毕业就留校或到专门的研究机构工作,是否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爱因斯坦总是摇摇头,对他在伯尔尼的几度春秋表示非常满意。

确实,那几年是他科学思维活跃、成果最多的年头。1902年春,爱因斯坦登广告招收业余听讲物理的学生。当时在伯尔尼大学读书的罗马尼亚人索洛文前去找他。他们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以后每天晚上在一起讨论物理学和哲学问题。不久,哈比希特参加了他们的讨论,爱因斯坦在专利局的同事和好友贝索也经常和他们共同聚会。这几个年轻人差不多天天共进晚餐,一边吃点简单的食品,一边阅读、讨论科学大师们的著作。由于常到一间叫“奥林比亚”的小咖啡馆,他们便把他们的聚会戏称为“奥林比亚科学院”。在这所“科学院”里,他们读了皮尔逊、马赫、弥耳、休谟、斯宾诺莎、亥尔姆霍兹、黎曼、彭加勒等人的著作,还读了一些文学作品。有时念一页或半页,甚至只念一句话,就立刻引起热烈的讨论。1905314,他们来到“奥林比亚”,为了庆祝爱因斯坦的生日,特意准备了向往已久的美味——伏尔加鱼子。爱因斯坦一面吃鱼子,一面兴致勃勃地评论牛顿的惯性定律。待他停下来的片刻,索洛文问:“你刚才吃的是什么?”爱因斯坦茫然回答:“不知道。”“那是鱼子呀!”“怎么,那难道是鱼子?”他已全神贯注到食而不知其味的地步了。

这几位年轻人之间的脑力激荡,好比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常常促成一些创造性的思想火花。爱因斯坦的某些科学思想,就是在“奥林比亚科学院”孕育和形成的。在那次吃伏尔加鱼子的聚会后三天,他完成了光量子的论文。再过三个月,又完成了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划时代著作:《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在撰写这篇论文时,他灵感如泉涌,整整两个星期呆在楼上的小房间里,后来他回忆说:“我在自己身上观察到各种精神失常现象,好像处在狂态里一样”。耐人寻味的是,这篇伟大著作没有引证任何文献,却提到了对贝索的感激之情。他写道:“在研究这里所讨论的问题时,我曾得到我的朋友和同事贝索的热忱帮助,我要感谢他的一些有价值的建议。”难怪在半个世纪之后,爱因斯坦还如此热情地赞美“奥林比亚科学院”:你所闪耀的明亮耀眼的光辉依然照耀着我们。如今,脑力激荡已成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爱因斯坦所开拓的道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

可见,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没有留校,看来是失,其实是得。它告诉我们,只要勤于学习,善于探索,扬长避短,在条件较差的岗位和地方,同样可以做出重大贡献。

 

讨论题:

1.        年轻的爱因斯坦为什么能够像一颗灿烂的明星从瑞士伯尔尼上空升起,震惊了整个科学界?爱因斯坦究竟在科学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你知道吗?

2.        在“奥林比亚科学院”,爱因斯坦和他的同事阅读了皮尔逊、马赫、弥耳、休谟、斯宾诺莎、亥尔姆霍兹、黎曼、彭加勒等人的著作,这些著作对爱因斯坦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在课外像爱因斯坦一样,认真地研读过你喜欢的哲学家的著作吗?

3.        爱因斯坦为什么大量阅读哲学家的作品?你知道什么是思维实验(理想实验)?你像爱因斯坦一样,曾经做过思维实验(理想实验)吗?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必然和自觉的选择

 

现在有的人认为,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可是,历史已经证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在此之后,中国人民才自觉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为救亡图存,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痛苦的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盛极一时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腐朽和衰落,日益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作出了各自不同的选择。

1851年爆发的历时13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者。但由于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被联合起来的中外反动势力剿灭了。这说明,在近代中国,自发的农民革命不能挽救中国于危亡之中。

1860年以后出现了洋务运动。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比较开明的官僚企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建立新式军事企业来加强军事力量,挽救清王朝的灭亡。但实际上,洋务运动却使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没能发挥抵御外敌侵略的作用。

1895年的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开明派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发动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企图在不推翻封建王朝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但当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太小,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因此,戊戌变法在百日后就以失败而告终。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实行的一次革命。它通过武装斗争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这次革命大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不久,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代表中外反动势力的军阀头目袁世凯窃取了政权,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总之,中国的农民、地主阶级的开明派、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和革命派为解决当时中国社会的危机提出的各种主张、作出的各种努力都失败了。但是先进的中国人仍在苦苦的探索着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之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黑暗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时,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发展壮大,并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历史出现了希望的曙光。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阻止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主要障碍

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具有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因素,这加速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到了19世纪70年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了。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得十分缓慢。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曾获得过较快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民族资本新创办的规模较大的工矿企业有50多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尽管如此,民族资本依然弱小,在与外国雄厚资本和廉价商品的竞争中,还受到封建政府苛捐杂税的盘剥;在双重压迫下,他们随时都有破产的危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这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发展只是暂时的;随着帝国主义战争的结束,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加紧向中国扩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很快就结束了。国民党篡夺全国政权后,民族资产阶级曾经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的身上,但他们却失望了。在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的十年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明显增长,而中国民族资本所占比例却明显下降。不仅如此,国民党利用手中的统治权力,巧取豪夺,集聚了巨额财富,逐渐形成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垄断资本。他们通过垄断全国金融,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在各个方面排斥和吞并民族资本。这样,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的民族资本更加凋敝。

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通过一场彻底的社会变革,消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的资本主义才能发展起来,中国才能进步。

国内外反动势力相勾结绞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41月,标志着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这次大会通过了由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简称《宣言》)。《宣言》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解释为新三民主义,并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纲领性内容。实行这个《宣言》显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67月,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了。这次战争是为了铲除帝国主义和他们支持的封建军阀势力,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和激烈支持。北伐军节节胜利,势如破竹。同时,南方的农民运动业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中国出现了空前的大革命形势。这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他们公开进行武力威胁,同时还通过混入革命内部的代理人破坏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害怕工农运动危及到自己的利益,对革命采取了日益敌视的态度。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导致了19274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他们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失去了一次获得大发展的机会。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既是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又是人民群众的自觉选择

中国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大众是其主体;民族资产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动摇不定的同盟者。在革命中,牺牲了几千万人,其中主要的是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革命胜利后,如果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由他们领导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么工农劳动群众将继续受剥削、受压迫。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绝不会这样做,工农劳动群众也绝不会答应。此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资产阶级的实际作用和政治影响都表明,他们并不具备获取革命成果、领导新中国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政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动荡;已经被打败的国民党反动派会卷土重来。全中国人民绝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

在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占旧中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80%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把持的金融业已被人民政府没收,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国营经济,从而使国民经济的主体具有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在政治方面,共产党的领导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亿万人民大众的不可违背的意愿。

由上可见,资产阶级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没有力量领导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中国只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人民的意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新中国建立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实行包括允许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在内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那时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首先,必须稳定市场物价,建立正常的经济环境。其次,大力发展决定国民经济命脉的国营经济,克服经济困难。最后,在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巩固和发展农业生产,各级人民政府立即组织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另一方面,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消除失业,人民政府对弱小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还采取了帮助扶持的政策。因此,资本主义的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对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发展中也愈来愈多地暴露出它的消极作用。私人企业的最高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们在处境困难时,愿意接受国家的加工订货;但在经济形势好转、市场供不应求时,他们又趁机抬高物价,不愿受国家加工订货的限制,对已签订的合同也不认真履行,甚至以偷工减料、行贿诈骗、偷税漏税等手段攫取大量非法所得。党中央不得不发起“三反”、“五反”运动来清除资产阶级在国家机关和国营经济内部的代理人,以回击资产阶级的进攻。这是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既要利用其积极作用,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对各种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也大大地增长了。这就加剧了国营企业与私人企业在粮、棉、油和其他原材料上的竞争。因此,国家不得不对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另一方面,原来就比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技术设备先进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企业后,经过国家投资进行更新改造,更为先进;同时国家又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化的企业。这就使得设备陈旧、经营落后的私人企业在原材料供应和技术设备各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正在此时,国家为使某些国民经济迫切需要的私人企业扩大生产,对其投资进行改造和扩建,并实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后,生产迅速发展,盈利明显增加,资本家也有利可得。于是更多的私人企业要求从加工订货发展为公私合营。1956年初,北京各行各业的资本家首先要求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其他城市迅速响应,国家批准了他们的要求。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各城市出现了资本家敲锣打鼓庆祝公私合营的热烈场面。

这个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农村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由此又推动了手工业合作化高潮的出现。与此同时,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展开,国家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发展到了社会主义阶段。

回顾上述历史,我们可以认识到,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决不是任何人随意创造的结果,它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亿万人民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解决各种重大的社会经济、政治矛盾中作出的自觉的选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必然结果。

 

讨论题:

1.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农民、地主阶级的开明派、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和革命派为解决中国社会的矛盾提出的各种主张、作出的各种努力,为什么都失败了?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胜利?革命胜利后中国为什么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发展的那些规律?

3.        在当今中国,青年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才能与中国社会进步潮流相一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