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为什么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
发布时间: 2010-03-16   浏览次数: 81

为什么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

——以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为例

王若楠

(法学 07300270090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仍继续在全球蔓延和深化,西方社会的人们在感受着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寒冬”的同时,掀起了一股“马克思主义热”。”:到德国特里尔市马克思出生地的游客陡增;《资本论》的销量飙升,并在40 年后重返大学课堂;从普通大众到知名学者、商界大亨、国家政要乃至罗马教皇对马克思本人和马克思主义都不吝赞美之词;有些国家的财长和总统还成了马克思的“粉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人们认识到,马克思的某些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的观点,很好地预见和解释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对今天的全球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这一现象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依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生命力和历史穿透力。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不是盲目的推崇和机械的遵循,而是在经过一系列实践的检验之后,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首先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行了正确的分析

美国政界认为,是金融机构的贪婪和政府缺乏对金融机构的有力监管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然而从根本上说,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其深层原因,它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所导致的结果,并不简单的只是因为政府监管不力造成的。

经济的周期性发展是一个规律,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也是一个规律。马克思主义对金融危机的分析,是从客观规律和经济制度层面来揭示其爆发的原因,是理论层面的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的矛盾:一是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象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资本主义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运行方式与社会经济按比例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会引起社会生产宏观上的比例失调,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因经济不能正常运行而爆发经济危机。

反观此次金融危机,美国的房地美和房利美这两家房屋抵押贷款金融机构滥发住房抵押贷款,造成了住房价格的高涨;而房价的暴涨迅速推动住房生产大规模的扩张,反过来造成了房价的下跌;于是贷款购房者的住房资产缩水,所贷的款的价格高于所购的住房的价格,贷款者便拒绝偿还贷款,宁可让贷款机构收走住房。这样,房地美和房利美首先陷入了还贷危机,由此引起了跟房地美、房利美进行与其次贷有关系的金融衍生品买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危机。这样的现象,本质上真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过剩带来的经济危机,供需比例失调,整个经济运作全盘崩溃。

在现代经济中,以股票、债卷和各种金融衍生品为主要载体的虚拟资本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虚拟资本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资本不断逐利的本性,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由此而带来的虚拟经济活动成倍扩大和虚假繁荣。由于虚拟资本不是现实资本,从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具体表现为由虚拟经济所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假象,即由虚拟经济制造出来的需求假象诱导实体经济盲目发展。当社会信用链条在某一环节发生断裂,首先爆发的就是金融危机或信用危机。

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及其导致的金融扩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应当说,金融自由化的苦心没有白费,金融扩张以及经济泡沫化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掩盖了生产过剩的矛盾,但是又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制造了新的矛盾。表面的繁荣与过度消费是建立在西方所谓信用以及第三世界大量的廉价商品向西方发达国家的集中与转移基础上的。金融扩张使西方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透支经济,没有实物经济支撑的透支经济迟早会发生信用危机,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观点同样被此次经济危机所印证

1、金融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传递,由美国向全世界的扩散,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科学论断:万事万物是处在一个直接或间接的系统之内,他们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或制约的。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雷曼等投行破产导致华尔街金融危机,使得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担忧,也影响了全球投资者信心,导致投资者抛售投资的金融产品,最终诱发了世界上其他国家金融危机。从这一点上说,要减少我国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应主要依靠扩大消费需求,积极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这不仅有助于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最终需求,消费增长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深刻印证了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使得政府下调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而这又刺激了信贷扩张,银行为谋求高额利润,贷款给信用差的客户,产生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积累。而当经济发展高涨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次级贷款者因此还不起贷款引发了次贷危机,进而导致了金融危机。当今的世界金融、经济运行情况,及其发生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由量的积累到质变的过程。当隐藏的危机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释放出巨大的破坏力,重创世界经济。次贷危机就是超前消费,人们过度膨胀的过度消费导致了本次危机的发生,是没有坚持适度消费,没有有效调节经济过热的恶果。

3、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外因则起辅助作用。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虚拟经济必须依靠实体经济才能有真正的意义。此次由虚拟经济引发的次贷危机,深刻地揭示了这个哲学道理。我国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也坚持对实体经济的一贯认识,对尚不成熟的虚拟经济秉持谨慎的态度,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做法。

4、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资本主义内部存在的“生产相对过剩”矛盾是资本主义爆发周期性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内部不可能调和的主要矛盾,因此资本主义不可能避免经济危机,它在这个主要矛盾的作用性必然走向灭亡。

5、“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不表现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次贷问题毫无疑问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实际上,这仅仅只是表面化的、直接的、偶然的和次要的原因而已,决不是主要的和必然的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必然的和深层的原因是美国政府和它的主要决策机构及其决策者,很久以来都奉行惟我独尊、以邻为壑、四面树敌的政策,近年来更是置国际社会常规于不顾,经常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做法。如果美国仍然一意孤行,如果国际社会仍然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而不能对它施以有效的监督、约束,类似的灾难毫无疑问会继续重演,甚至会愈演愈烈。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合理性分析

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这种科学性并不是因为经济危机才显示出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隐含着的。

我国由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将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这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政府与市场、整体与个体、和谐与自由、均衡与增长等方面的矛盾运动作出的崭新的、科学的处理,为把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统一起来、防止盲目竞争和市场失灵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我们必须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竞争、激发经济活力,同时必须坚决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所主张的自由化。

我国党和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同社会制度演变的相辅相成性,懂得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在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注意控制发展幅度,我国不是一味追求同国际接轨,而是结合国情逐步开放,我们谨慎地推动金融深化,形成了抵御国际金融风险传递的制度屏障。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业金融衍生产品少,经济核心主要在实体经济,对领域虚拟经济涉足不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早已透彻指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我国的做法这正是坚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体现,而这也是我们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幸免的重要原因。

同时,党和国家的决策者在研究国家发展方向时,始终都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发展的实践相结合,重视我国的现实国情,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导,坚持了公有制的经济制度,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通过巩固经济基础促进领导水平,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本质性进步。国家要对经济进行调节。经济活动社会化的发展说明,作为宏观经济主体的国家已经超越了市场的局限,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调节者。尽管市场仍然是经济运行的调节者,但在经济活动高度社会化的条件下,它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需要由国家来调节经济活动。市场调节与国家调节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生产的社会化、资本的社会化、经济活动的社会化、调节经济的社会化在客观上要有一种能够适应这一系列社会化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来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制度,这种新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公有制,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科学规律。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次金融危机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使各国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并加强了合作。可以说,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展经济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当我们抵御了西方各种思潮的侵蚀时,也就稳固了整个社会的方向盘和稳定器。

100 多年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无可辩驳地证实了一个客观真理:惟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世”、“救中国”和“复兴中国”。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验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对劳苦大众早已深入骨髓,激励着无数先烈投身革命。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它们背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恰恰相反,我国则坚持这一指导思想不放松,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逐渐进入中国,与此同时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在看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融入资本全球化的步伐加大,金融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核心内容。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客观现实决定的,也是马克思的金融安全理论在新时代的展现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金融安全理论。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马克思的金融安全理论对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它依然在指导着我们前进。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的金融安全观,积极维护国家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