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漫步“田子坊”
发布时间: 2010-03-16   浏览次数: 47

漫步“田子坊”

陆斯文 (工商管理类  08300690118

 

在上海的泰康路上有一小条弄堂,这弄堂不似普通的狭隘冗长,也没有那股陈腐而阴郁的气息。弄堂很宽,两边沿街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商铺,画廊、工艺品商店或是酒吧、主题餐厅,白天人流如织,晚间也灯火通明的。弄堂口横着块牌,牌上赫然写着三个飘逸的行楷“田子坊”。

这是个创意产业的聚居地,上海的文化新坐标。从一九九八年开始,第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入驻泰康路,这条小巷就渐渐成为了一条文化街,陈逸飞等艺术家都纷纷汇聚此地。

踏在微微有些湿滑的青石板上,在错综复杂的弄堂里兜兜转转,我企图寻找一些上海老弄堂的气息,寻找扎着红头绳跳着橡皮筋的小姑娘的轻快笑声,寻找龇牙咧嘴抽着贱骨头的小男孩手上鞭子划破风的声音,寻找清晨迷雾之中挑着两个木桶步履匆匆的老婆婆的背影,寻找一道破旧的木门,寻找它背后一条长长的幽暗的楼梯和踩上去摇摇欲坠,又嘎吱嘎吱响个不停的台阶。那种弄堂是父辈们嘴里有意无意间常常念叨着的弄堂,是小说里千百次描绘过的弄堂,是小时候亲眼看见过的弄堂。多少年过去了,那么多高楼拔地而起,也带走了这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建筑。尚好,还留着这些巷子,留着些尚未褪色的念想,留着些陈旧却依然鲜活的记忆。变化就是这样被察觉到的,当意识到旧的东西已然逝去,就证明,有新的事物代替它了。当一代人同时经历了这种变化,那一个民族就发展了。

怀旧的标签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每一个角落,我小心地拾起,慢慢拼凑着过去的六十年祖父辈和父辈们走过的那段岁月。

一本本封面已经破旧不堪的《毛主席语录》整齐地摆放在展柜上,纸张都有些泛黄,纸边也磨损得严重了。人手一本红宝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已经过去太久了,但那火红的燃烧的激情还是在的。到了现在,红包书都已经有了新的含义——托福词汇书,还是出国人士人手一本的。火红的激情被播撒在了学习的土壤上,出国深造,再回国发展,成了大多数有志青年的人生规划。

工艺品小店门口像小山样堆放着的搪瓷杯,上面用大红色的字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些杯子是我小时候还常用的,哪里磕磕碰碰,缺了块漆还会被爷爷奶奶教训的,记得那时候商店柜台上都有卖的,家里的橱柜里也随处可寻的,现在却都搁置到艺术品店,当作艺术品了,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现在只有留恋的份了。

路过一家一个织品的小店,年近花甲的老板娘,端坐账台后,带了副老花镜,笃悠悠地织毛线。这副悠然的神情,让我想起小时候帮妈妈裹毛线球的情形,小小的我两只手在胸前微微张开,上头绕着一圈一圈的毛线,妈妈坐就在对面把圈形的毛线裹成球,然后织出花花绿绿的漂亮衣裳。那个时候可能是经济上的原因,没有什么去商店买毛衣的经历,绝大多数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织的,款式朴实却也温暖。现在,妈妈早已没有了这闲情逸致,商场里随便挑一件,款式、颜色、价格都理想得很,自己辛苦,已经没有必要了。手织毛衣或是围巾,都只有那些温婉诗意的女孩们还在缠着她们的妈妈们说要学习,或是老太太们打发时间用的,做出来的织品却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满眼都是上个世纪的怀旧情怀,却遇不见几个经历过那些故事的人。

小巷中徘徊许久,迎面的大多是金发碧眼的老外,路过酒吧门口,还会有热情的服务员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你打招呼,说“你好”。虽然,我不是很确定,当他们摩挲着搪瓷茶杯的时候是否能够感受到那份凝重的质朴,当他们翻看《毛主席语录》的时候是否能够读出当时的那份冲动和激情,当他们围上手工编织的围巾的时候是否能体味温暖背后的那份深意,但是,他们能够来到田子坊,这行为本身仍然令我动容。

曾经有个德国朋友告诉我,她走过中国的很多城市,其中,她最喜欢上海。因为上海有个新天地,新天地里有许多酒吧,这让她有回到德国的感觉。听到这段话时,我脸上依然是保持着微笑的,但心里却在思量,当一个外国人来到了中国,却仍然没有了解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和愿望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说中国已经面向世界,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酒吧文化显然不是中国的主流文化,而一个外籍人士将自己的西方文化作为标杆,来评价中国文化的时候,就仿佛是中国人以一个城市是否存在唐人街作为对这个城市评价的标准,这种说法的出发点是多么值得令人深思。中国人迫不及待地向外界涌去,对外面世界的求知欲望极其强烈,而西方人如果对中国的文化毫无兴趣,仍然以西方的文化作为文化本位来思考问题,对这种思维方式的固守只能说明他们还不够重视中国,或者他们觉得中国还不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在,这种状况终于有了改观。随着外国人纷至沓来,无论是作为决定长期居住的友人还是仅仅是到此一览的游客,他们都对中国充满了兴趣,这种自发性和主动性的产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发展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认可。六十年前,我们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这片土地上,我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后来,我们冲出国门,睁大眼睛看着世界的日新月异,再后来,我们让外国人跑进来,睁大眼睛看着我们的翻天覆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提到中国不只是礼节性地围绕着长城、中国菜、功夫这三个陈旧到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他们还会讨论太极拳的玄妙,旗袍的优雅,甚至还能和你道声字正腔圆的“你好”,“谢谢”。这种文化方面的认同让我们欣慰。如今,当《霸王别姬》这般包含复杂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片在嘎纳赢得金棕榈,当宋祖英身着民族服装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放声高歌《爱我中华》,台下掌声雷动,当美国《时代》周刊在封面上写出“学中文”三个字,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这个经历了五千多年跌宕起伏的国家,她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征服更多的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仅是体现在自己国家的民众对自己国家的认可,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其他国家的民众对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民众认可和尊重的程度上。今天,我们看到了外籍人士对中国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欣喜,我们骄傲,因为,这,是他们的进步,更是我们的进步。

    漫步在坊间,偶尔从远处飘来一阵刺鼻的油漆味,想来是坊间还处于修建的过程中,尚未完工。瞥一眼弄堂的屋檐,当是怀念,怀念飘然远去的简朴生活。再瞥一眼酒吧台上的啤酒,当是希冀,希望有朝一日啤酒的浓烈气息能被香茗的清新所取代,那,就真的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