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理发店与祖国及其他
发布时间: 2010-03-16   浏览次数: 47

理发店与祖国及其他

钱云浩(09300180117

说到底我不过是刚刚迈入大学、不熟人生百味的青年,对于我的祖国,我所在的这篇广袤的大地那纯粹的历史感没有切身的体会。所熟知的,不过是从历史书上和主流媒体中获取的一些关于共和国的知识。每当在仰望这些共和国背后的伟人的时候,有的也仅仅是崇拜和感叹,所谓的祖国的感觉,也就是国家这个概念被琐碎的生活所淡化。今天是国庆节的后一天,坐在电脑前的我耳边却一直隐约回响着昨天早上阅兵式的背景音乐,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当全世界华人的眼光抛向北京时,我确实感觉到了一种踏实与自信。

要让我作所谓的高屋建瓴的文章,是不太现实的,对于这个国家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如果能做一块国家繁荣的基石砖瓦,我也心满意足。我所能说的和所能写的,不过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在短短十九春秋中的变化。我没有老者的沉思,能够串联祖国一个个伟大的故事;我没有中年人的感叹,可以向后来者津津乐道那些沧桑变幻;我同样没有诗人的词句,能够将我心中点滴,赋予生命与活力。我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小小的成年公民,我所接触的,是真实的小人物的生活,我也相信,这也是中国的最真实的写照。

昨天把积攒了一个月的头发去理了理,我不怎么喜欢去适应新的理发店,虽然复旦也有理发的去处,但是我还是依然钟情于我熟悉和熟悉我的剃头师傅。

这个理发店在我家旁边一幢楼的底层,是一对夫妻开的小店,大概我在九八年搬来这里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此工作了很久。店主叫阿锦,本来是他的一人店,后来生意好了才让他妻子来搭把手。推开门,我趿拉着拖鞋走进去,他们在玩一台新买的电脑,与其说玩,不如说只是学玩电脑,他们见我,与往常我去一样,热情地招呼一声,什么要求都不用说,他们全部知道。

有人说,世间百态,以理发去处最为集中,理发店门外的红白蓝棒棒糖永远这样转着,里头却一年一年地变化着,包括顾客和店主以及他们的店。以前在报纸上看到从五六十年代到现在的变化,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发型的变化,女士发型的变化让理发店悄然站在了时代变更的最前沿。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要说共和国六十年,为什么不说说我眼中理发店的变迁呢?

听我的前辈们说,从前理发没有什么固定的店面,而是以剃头挑子居多,走街串巷,好些的会提着一摞家伙,差些的便只要能将头剃了便好。我的父亲曾经和我说起他小时候的剃头趣事,剃头师傅以来,小家伙们总是会非常新奇在一旁观看,师傅披上一件脏的不能再脏,上面满是黑油的褂子,在主顾的家里服务,以前的师傅们,总是以技术好速度快而闻名,这些人,不知道折腾了多少项上人头,所以功夫十分到位,说起这些事,我身边的一些老者总是感叹现在的这行已经没有往日的光彩了。剃头的时候,听一些老戏,听一些新闻,那是再悠闲不过了。老先生们说起这些事时,总把眼睛眯成一条缝,似乎享受着那时候设备简陋但是饶有趣味的剃头时光。

其时生产力的低下多多少少其实也反映在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半路出家的师傅,没有消毒措施的工具,发型的不怎么追求都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人的淳朴、价格的公道、大家对剃头师傅的普遍接受,又是这个时代的正面形象。

然后说到的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理发店,祖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中国与世界接触后的新思想的纳入,让人们对美的定义日新月异,对于美,首先照顾的当然是那三千烦恼丝。我一边剃着头,一边问阿锦那个时候他的生意怎么样。

他说,那个年代时候的人们开始有了个性的追求,开始懂得少许地打扮自己了,那个时候他也有了自己的店,房子是分配到的,自己改了改就开了理发店,手艺是去专业的学校——据他自己说,那时候专业的学校正开始慢慢多起来——学的,最初的顾客也就是我们这一片的人,说起那个时候,他总说一天只能做几个头,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流行美国的那些发型,比如爆炸头等等,所以说光吹吹就得弄个半天。八九十年代,理发室里真正开始热闹了,聊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不像以前这样闭塞,不像以前那样不敢说话,理发师也开始锻炼起嘴皮子,东街长西街短地成为了这一片的信息中心。说起最初的设备,阿锦微笑着说,他是属于第一批拿到当时所谓“小轿车”式的电动理发器的,他用积攒的钱装修了自己的店,并且在将近十年里每隔一两年就休整一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不知不觉中思想开放了,懂得用钱了,也开始富有了。

我认为虽然说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并不是非常理想,包括现在也是,但是那个时代人民的心理就是中国的心理,这是一个机遇,这也是充满挑战的时间,敢于做的人最后成为了带头人,人民和祖国在经济上开始有了富余,开始享受生活,这相对于以前,是一个质的飞跃。除去不可绕过的改革开放的利好之外,一切的转变看似在一瞬间,其实是慢慢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缓慢过程。人民过着平凡的生活,手中的权利和财富越来越多,笑脸和歌声开始传染。

9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后的所有出生的人,被叫作九零后,我出生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今天将背上一个九零后的招牌,那一年,我出生了。从一两岁被哇哇推上理发椅子让理发师一筹莫展,到五六岁喜欢上去那地方,我看到了那家理发店一次次变得不熟悉然后又渐渐熟悉起来。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去理发是这样的,被摁在一张外科手术用的那种椅子上,前面是一面挂着的A4纸一般大小的镜子,我向镜子里看去只能看到我头顶,理发师还是那般脏兮兮,电剃刀的嗡嗡声夹杂着头发断掉的兹兹声,夏天去剃头,旁边摆一架电风扇,听着边座上的老头老太太说着杂事,也是一番享受。这样的理发店一般都是大众的,顾客以年长者和小孩居多,在九几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美发厅这个词,虽然每次甚至到现在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种有着大众血统的小理发店,和那满身脏乎乎的老头,虽然我那时候去的时候他还是个中年人。

我第一次去阿锦那里剃头也是这样子的,他的店面很小很小,前面一面小镜子,旁边瓶瓶罐罐很多,都标着英文字儿,反正我不懂。至于价钱,都是平民得很,虽说价格低廉,但是永远不会让我失望而归。这,大概就是那个时代的光辉吧。

在听到美发厅的时候,我曾向阿锦抱怨别人环境都很好,不料过了一月,我再去的时候,阿锦的店面装修了,换上了整面的大镜子,铺上了瓷砖,老式的电风扇似乎一夜之间升级了无数代一样,成了空调。也许就是在几个月之间,阿锦理发店门口原来很窄的小路,在几天几夜的丁丁梆梆声中,脱胎换骨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城市就这样仿佛在一夜之间开始了升级换代,在一夜之间所有的东西都开始了进步。

到现在,我甚至可以惬意地把我一米八的身体嵌入到柔软的沙发椅中,手中握着新到的杂志,在淡淡的茶香里看着电视,一边体验着新时代的理发。窗外城市的高架桥和快速路交错前行,高楼早已拔地而起,我难以想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么一瞬,迸发出无以伦比的光芒和动力。

中国,正以它蓬勃的发展力和无限的亲和力,让世界的人明白进步,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个像我一样微小的中国梦组成了一个伟大的中国梦,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中国,让我们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如此的自豪,看到奥运的火焰和国庆的彩球,燃烧的和飞腾的是我们中国人的血和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无畏精神。

    也许说理发店只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小小细节,但是试问,中国的进步,如果不是反映在每一个细节中,那又何谈发展?我是一个小人物,至少现在还是,我甚至会在进入上海这个大都市时有些拘谨,但是我愿意记录我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因为每一滴水珠中,折射出的,都是一个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