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08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2009-12-01   浏览次数: 4762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     开 卷                

                                    成 绩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总 分

得 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为一切被剥削阶级服务的。

 

 

 

 

 

 

 

 

 

2.既然物质和意识都是存在的,所以杜林说“世界统一于存在”是对的。

 

 

 

 

 

 

 

 

3、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因此,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4.“物以稀为贵”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要求。

 

 

 

 

 

 

 

 

 

 

 

 

5.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请分析其理论基础,并简述之。

 

 

 

 

 

 

 

 

 

 

 

 

 

 

2.怎样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思想?

 

 

 

 

 

 

 

 

 

 

 

 

 

3. 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4、简述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20分)

30年前,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511,《光明日报》刊登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它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八四五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这段话。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参考答案

(试题主要来源于试题库和统编教材习题题,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见解。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为一切被剥削阶级服务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而不可能是奴隶与农民阶级的思想武器。

 

2.既然物质和意识都是存在的,所以杜林说“世界统一于存在”是对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企图用“存在”抹煞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抹煞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因此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中起作用的,既有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物质要素,也包括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等精神要素和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但是,最终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只能是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他因素的作用都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发生的。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那种把决定作用和影响作用混同起来的多元论观点是错误的。

 

4.“物以稀为贵”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要求。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物以稀为贵”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当供不应求是价格高于价值。

 

5.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并不否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两者的其他对立和分歧都是由这一根本对立派生和发展而来的。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请分析其理论基础,并简述之。

参考答案要点:“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理论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这一原理指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个人的私利。

 

2.怎样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思想?

参考答案要点:1)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2)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现代科学凭借科学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兴衰变化的过程。(3)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3. 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参考答案要点: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这就需要降低工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为此就必须采取措施提高这些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在现实生产中,各个企业的资本家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各个资本家纷纷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实际相对延长,从而相对剩余价值被生产出来。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4、简述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要点: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的作用:⑴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最终动因,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⑵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⑶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剩余价值学说的作用:⑴揭示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无偿占有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础;⑵揭示了剩余价值和积累,必然导致两极分化;⑶揭示了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的经济地位。

 

 

三、论述题20分)

30年前,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511,《光明日报》刊登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它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八四五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这段话。

参考答案要点:(1在答案中应表述实践的概念。(2)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仅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客观事物及其真理本身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逻辑证明只是检验真理的辅助手段,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B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     开 卷                

                                    成 绩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总 分

得 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确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2.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4、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因而人类历史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5.可变资本,即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经过生产过程后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请分析这段话的精神及其理论基础。

 

 

 

 

 

 

 

 

 

 

 

 

 

 

2. 为什么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4、简述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三、论述题20分)

材料1: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毛泽东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材料2: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说:“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请回答:

(1)    材料1和材料的观点一致吗?为什么?

(2)    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观点2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B卷 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     开 卷                

                                    成 绩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总 分

得 分

 

 

 

 

 

 

 

 

 

 

(试题主要来源于教材中的思考题及试题库,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见解)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确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2.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上的观点。它把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体系,没有正确解决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既会阻碍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会阻碍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强加在哲学头上的“科学之科学”的光环,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变革。

 

3.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参考答案要点:正确。(2分)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两者相互区别。只有通过去粗取精、由此及彼、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本质的认识。

 

4、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因而人类历史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这是从一个正确的前提,得出一个错误的观点。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是说人们所面对的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既定力量,是前人创造出来而每一代人所直接面对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但是历史又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离开人的活动、人的参与就无历史而言。

 

5.可变资本,即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经过生产过程后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2分)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被转移到生产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请分析这段话的精神及其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要点:这段话的精神是表达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其理论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成者原理。党的群众观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是: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 为什么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参考答案要点: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参考答案要点: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本身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带来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4、简述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二者联系: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提供了思想材料。二者区别:第一,世界观不同;第二,道路不同;第三,依靠力量不同。

 

 

 

 

三、论述题20分)

材料1: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毛泽东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材料2: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说:“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请回答:

(3)    材料1和材料的观点一致吗?为什么?

(4)    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观点2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不同的。材料1强调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说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材料2则认为,有用即真理,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就看其是否能使我们得到效果。这是唯心主义的基本看法。(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用人们的主观意愿、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是否对人有用作为标准。对人有用、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产生某种效果的理论、观点,并不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而不一定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