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案例十二:刘表为何失荆州?
发布时间: 2009-03-31   浏览次数: 2039

刘表为何失荆州?

 

提起《三国演义》中的刘表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刘表为荆州刺史,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今山东鱼台人),乃汉室宗亲,平素喜好结纳天下名士,与汝南陈翔、同郡范滂、鲁国孔昱、渤海范康、山东檀敷、同郡张俭、南阳岑冶并称为“江夏八俊“,坐镇荆州,有延平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为辅,为一代儒将。根据《三国志 刘表传》记述,其虽外貌俗雅,而心有疑忌,平素优柔寡断,胆小怯弱。究其一生的作为,刘表治理荆州近20年(公元190-208),虽使荆州强大富庶,但它仅仅是保留自己的领地,不肯积极进取,不肯以进攻求防御。曹操将其评价为“虚名无实”。

荆州是一块衢地者,四通八达之道也,荆州一起所属各郡主要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正值东南西北各路诸侯相互攻杀的中心地段,如同东南西北的交汇口。荆州的东面有孙权,西面有刘璋、张鲁,南面有南越,北面有曹操、袁绍。不论东方诸侯打西方诸侯,还是西方诸侯打东方诸侯,不论南方诸侯打北方诸侯,还是北方诸侯打南方诸侯,荆州都是必争之地。荆州一直处在战争的风口浪尖上。

占据许昌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始终有着统一全国的雄心。他既想着北伐盘踞河北的袁绍,又想南征拥有荆州的刘表。然而曹操懂得,这两块点心是不能一口吞下的,只有先吃了这块,然后再吃那块。于是,曹操决定先消灭袁绍。此时,荆州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袁绍和刘备先后派人到荆州去向刘表招安,而刘表此时不听趁曹操和袁绍相持之际而破敌的劝谏,反而观其动静,再做商议。曹操对刘表不降极为愤恨,但因袁绍未平而暂且放弃作战的计划。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起兵七十万,企图复来攻打许昌,往官渡进发。曹操亲率七万人马,前往迎敌,袁、曹官渡之战由此拉开帷幕。曹操在官渡大战袁绍,其老巢许昌相当空虚,刘表完全可以乘虚而入。但是,尽管袁、曹两家打得难解难分,刘表始终按兵不动。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了进攻许昌的机会。刘表意为荆州既然无玷,就不要招惹是非,幻想同曹操保持睦邻友好关系。然而刘表不想进攻曹操,不等于曹操不想进攻刘表。在曹操得知刘备逃往荆州,投奔刘表时,便欲引兵攻之。程显建议说:“袁绍未降,而遽攻荆州,倘若袁绍从北而起,胜负未知。不如还兵许都,养兵蓄锐,待来年开春,引兵先破袁绍,后取荆州,南北之利,一举可收也。”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

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曹操北征乌桓,意欲彻底歼灭投奔乌桓的袁氏残存力量。然而正如曹操所想,刘表因疑忌刘备,较之后妻蔡夫人挑唆,虽派刘备赴守新野。曹操北征乌桓,再一次远离许昌,这使刘表又获得一次袭取曹操老巢的绝好机会。当时,客寄于荆州的刘备为刘表谋划到:今曹操北征,许昌空虚,若以荆襄之众,乘间袭之,大事可就也。然而刘表答到:吾坐据荆州足已,岂可别图?遂拒绝了刘备的建议。

刘表不肯进攻曹操旨在保家,然而刘表真能够保得住家吗?乃至袁氏彻底覆灭,曹操掉过头来准备大举进攻荆州,这时刘表也渐渐醒悟过来。他与刘备攀谈时曾讲:“近闻曹操提兵回许都,势日强盛,必有吞并荆州之同心。昔日悔不听贤弟之言,失此好机会。”此时悔悟已太晚。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亲率十万大兵出师南征,打算先灭刘表,后击孙权。在曹操大军压境之下,刘表忧心如焚,终于一病不起。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荆州遂归曹操所有。然而刘琮与其母夫人在赴青洲的路上被杀害。

 

   讨论题:

        1.当曹操北征袁绍、讨伐乌桓,许昌相当空虚之时,刘表为什么始终按兵不动?对东汉末年犬牙交错的战争台是刘表时如何认识的?又是如何指导决策的?

      2.你认为刘表的最根本失误是什么?这段历史所蕴含的哲理对我们的甚或和学习是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