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案例一:永远都要坐前排
发布时间: 2009-03-31   浏览次数: 1518

永远都要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她的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他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都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人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到前排”仅仅当成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个哲人曾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讨论题:

   1、  玛格丽特为什么总是要坐前排?她父亲为什么总是告诫她“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2、  玛格丽特上大学以后,成绩突出,多才多艺,这与她自小就“永远都要坐前排”有什么关系?

文章提到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很多,而真正能够坐到前排的人却很少,这是为什么?请你谈一谈“向坐在别人前面”和“坐到前排”之间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