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学生家访录之二:父亲眼中看发展
发布时间: 2009-03-24   浏览次数: 100

父亲眼中看发展

07300270012  法学院 傅博

 

父亲是他们村,乃至他们镇,第一个大学生。从老家走出来,在那个时代意味着离开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难,走入城市端得了铁饭碗。81年入学,85年毕业,父亲被分配到汽车运输公司工作。汽运公司是市交通委下属单位,我开玩笑说父亲一开始就是公务员了,不过当时公务员的概念非常不清晰,父亲说他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公务员。这是客观的,由他们当时的业务范围决定,而他们的业务范围,就是搞省内汽车运输。

那个时候没有私人运营的运输公司,国家对交通运输业进行调度。85年,正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的时候,政府对于各项经济活动的掌握还是全方位的。

父亲大学专业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一个目前非常热门的专业。那个时候,似乎并不存在“热门专业”这个概念,因为工作包分配,所以就业压力不大,也就不至于会有热门和冷门之分。父亲后来从事的职业,都与专业不对口。现在想想,要是当初对口了,父亲成了一名工程师,那也一定是很成功的,但可惜了父亲的领导能力。

8612月,父亲调入联合运输公司,简称联运公司。在这里父亲干了十年。父亲在联运公司当经理时,我才四五岁,记得当时父亲还骑自行车带我去他们单位。那应该是93年以前。95年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作为一个经理的代步工具,那摩托车显得相当内敛,而那个时候却也是大部件了。父亲做职员的时间不长,因为是大学生的关系,很快进入经理层,从副总到总经理,交通工具也从自行车升级到摩托车,周末我和妈妈去父亲单位去找他,还经常坐4路公交车。那个时候父亲确实很卖力,周六一般都在工作。公司的成绩也相当不错,曾经遇到过一些困难,父亲也尽力克服了。父亲曾跟我讲过,94年,一直与他们单位合作的一家公司,突然不再与他们合作,独立承揽业务。这个对公司打击是巨大的,因为该公司掌握了全部的客户资料,其实力又是全国性的,联运公司老客户显然会被吸引走。父亲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自己联系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档案,另一方面与有关方面取得联系,成立自己的报关行,获得了报关资格,打破了该公司垄断地位,并在报关这一领域远远超越了同行的业绩。这件事情父亲回想起来依然非常自豪。

父亲在行业中开始越来越受到同行的尊敬和信赖。十年的拼搏将整个联运公司做到500万资产,是父亲献出大部分青春的地方。

97年,父亲被突然调离了联运公司,转任另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当时的公司很不景气,还有大量负债。然而令父亲不能平复的是,这是一次对调。前总经理新上任马上买了一部50万的奔驰作公车。父亲听说了非常心疼。那都是他曾经计划过的,一分一角都要用来发展公司的钱。父亲来到公司的那段时间,夜夜不能眠。虽然前总经理留下的一辆皇冠是父亲曾经坐过最好的公车,父亲也丝毫不感到欣慰。

这件事令年幼的我印象深刻,也充满疑惑。父亲打拼十年的地方,说走就走了。别人搞不下去的单位,说来就来了。

我记忆中还有一件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小时候我在学校表现一直很好。99年公司分房,我家要搬家了,我也要转学。转学过去第一个月,老师并不熟悉我,而我经常会忘事,别的小毛病也犯了许多,老师对我多有批评。有一次我被老师留下来补作业,父亲到学校来接我。我在教室里补作业,父亲老师在教室外面交谈。那个时候我挺害怕的,忐忑不安,不知老师会说些什么。后来总算补完作业了(其实是忘在家里没带到学校里来),父亲带我去吃晚饭,那顿饭上父亲眼睛里居然有些湿润,他说他对我很失望。那对于四年级的我来说,太过深沉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但我依然感到事态的严重。我对自己说不能再让父亲失望了啊。后来我做到了,当年留我一个人在教室补作业的老师也把我视作最得意的门生,呵呵。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当时确实心里很难受,恐怕不会因为他一向出色的儿子被老师批评而那么痛苦。父亲当时的心态我难以知晓了,我推测是与他的事业上的艰难有关系的。

2001年父亲的工作又一次变动。这次要去的地方,竟是比前面公司还要不堪的一家小企业:宝利汽车公司。当时的宝利,是一家国有企业,风传以前的厂长十分专横,办公时皮鞋从来都是翘在桌子上的。当时公司的一年总工资支出是五万,资产数字我并不清楚了,然而要知道那是个两三百人的大厂,可见员工收入之低,企业效益之差。

如同前面几次单位调整,父亲没有选择的权利。他是共产党员,他是一颗螺丝钉。但是这次他表现得很开心。他早想离开旧环境了,那里的风气令他十分不适应。

这次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任务就是改制,把公司从国有企业改革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总经理和董事长,他需要入股,而且要超过20%(那是改制初期的要求,以后要逐渐提高到40%)。父亲刚到公司,厂里有人言语“这个厂长没胡子,不知道管不管得住。”但是父亲有管理才能,他的经历已经证明他能够救活一个企业,并进而发展壮大它。父亲是一名诚实实干的创业者,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过程中他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父亲关掉毫无效益的分厂,开拓出新的业务,将公司的主要业务大大拓展开去,从配件制造、修车到某牌汽车独家代理,等等,公司的效益一日千里,迁了新址,甚至一年前父亲还涉足了奶制品行业。半年前解除了和奇瑞长达7年的合作关系。大家都很诧异,父亲有他自己的考虑。父亲就是在不断的开拓开拓,进取进取。而且改制后的企业,父亲似乎终于放开了手脚,能照他的想法去做,虽然父亲无论在哪都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我想这次改制更加放大了父亲的这一特质,并让员工也逐渐具有了这种责任感。

父亲曾经给我讲过一个笑话,说他一个办公室主任问他把车停在哪过夜,父亲随口说听在办公楼下就行。办公室主任说,那还不给员工砸了。父亲听了感触颇多,这个办公室主任的思维还没有从十年前转变过来,那时的厂长和现在的经理完全不同了,公司也完全不同了。父亲还恢复了发放退休金,当那些年过60的老员工感激地接过50元退休金时,都连声说没想到,连声道谢。父亲想让他们知道,公司还惦记着他们,虽然时隔十几年退休金才恢复,但毕竟是恢复了,公司的效益真的开始突飞猛进。

前段时间《劳动合同法》颁布,父亲第一时间和我交流了想法,基本上决定暂不执行。这也是公司董事会的决议。父亲痛斥立法者不懂中小企业主的难处,不知保护企业的利益。我只是静静听着,这是国家在规范劳动市场和调整企业雇员关系上做的尝试,也是市场经济健全发展的必要步骤,只是这具体规定是否过于超前,我无法判断。但是,立法者必须知民情,懂实务,是我通过这次事情深深体会到的。

总之,父亲现在的事业仍然不固定,他总在探索,积极进取。父亲的性格是实在的,所以父亲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商人。没有发达的商业头脑的父亲很喜欢哲学,他常常用哲学来指导自己和我。我有好多同学家里企业做得很大,他们父亲身价上千万,生意兴隆。我常常不自主得拿他们与我的父亲比较。父亲从来没有巴结过任何人,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亏心事。父亲不懂得钻制度不健全的空子,父亲不曾考虑过为自己多捞多少好处。

父亲从一个准公务员终于成为了一个民营企业家。这一转变也是父亲自己所没有想到的。父亲在一个公司里,最先想到的是发展这个集体,最后想到的是他自己。之前做经理没有人贿赂他,他走过来了,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人贿赂他,父亲轻轻挥挥衣袖就拒绝了。母亲好几次说父亲是个老实人,母亲相信父亲如果早点自己单干一定强过现在。也许在机会的把握上父亲没能及时认清形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也对父亲充满信心。但是那些时代带来的转瞬即逝的机会父亲确实并不在意,父亲不是个弄潮儿,在我心里,却是我永恒的做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