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申丽君:红旗下的绿色文明
发布时间: 2009-03-24   浏览次数: 121

红旗下的绿色文明

申丽君(临床医学八年制 06301010043

 

无论是你翻开报纸,还是在网络上进行相关搜索,你都会看到一幕幕“地球告急,人类告急”的消息:1998年夏,洪水无情地肆虐在中华大地上,摧毁着无数人的家园;世界范围内海啸、风暴、地震、干旱带来的损失与伤亡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新高;我们痛心地看到一群群老鼠冲向城镇,肆咬着婴儿的脚趾;一伙伙白蚁卷入非洲农庄,仅留下一具具人类的白骨;从毒韭菜到炸鸡翅,从速溶茶到儿童奶粉,不断有致癌农药苏丹红氟化物亚硝酸盐等化学名词的出现。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曾经绿意盎然,充满和谐,如今却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千疮百孔并试图报复。

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已出现严重问题,在我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我国首部《环境绿皮书》指出,中国目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呈积重难返之势。绿皮书强调指出,我国环境事故进入高发期,呈一触即发的危险态势。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城市水环境和空气污染的状况在2010年前仍将延续;在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上,一方面受气候变化的影响,2005年是全球气候有纪录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另一方面生态系统退化越来越严重,使我国的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也开始进入高发期。专家同时指出,我国的污染已出现"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出现的污染公害已在我国普遍出现。绿皮书还陈述了我国为环境污染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例如最令人震惊的两组数字:一是空气污染使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造成的污染和经济成本约为1280亿元。二是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将使中国到2020年付出3900亿美元的代价。要警惕在城市人的视野之外"悄悄发生的"生态恶化问题。我国各类生物物种受到威胁的比例普遍在20%至40%之间,宝贵的生物物种资源正在急剧减少。

2002118,党的十六大在北京召开,会上一致认为,一年来,中央政治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端,实践再次有力证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深得全国各族人民的信赖,完全有能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七大于200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就,为十七大的召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中,生态文明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可谓是会议众多闪光点之一,高度被国家和人民大众所关注。

我想“绿色”一词,本是对生态最形象的解释。当我们因地球上这层充满生机的绿意不断褪去而感到痛心疾首时,我们庆幸,党并没有坐视不理。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党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被作为一个重点单独列出。在这面火红的党旗下,绿色显得是如此耀眼。这份红与绿的和谐,正是十七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一个小小缩影。我们习惯把中国比喻为一块红色大地,红色的国旗、红色的党旗;把绿色比喻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两种色彩和谐共存时,将达到一种色调的完美。

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心灵深处,也都装有一片绿色。只是,我们常常习惯于意识心灵深处的渴望,却很少让自己的行动服从于心灵。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一再聆听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要的今天,在我们看到这个城市的绿色之后,却不愿去深想,绿色背后所显现的种种危机。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利益面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令环保让路!这就是为什么,在动筷子时,情愿担惊受怕的把一棵可能受过污染的蔬菜放进嘴里,最后却表示无可奈何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存不只为了我们自己,还有我们身边憧憬着未来的孩子们,还有整个地球一代又一代的生灵。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类乃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然而,人们却将其思想与感受强加于其他部分……我们现在的任务,就在于突破这种拘谨,扩大悲悯胸襟,以拥抱自然界的万物。”施韦泽也说过“当悲悯之心不仅针对人类,扩大到涵盖一切生命时,才能达到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

面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生灵以及我们自己,难道我们只能感到无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心灵的渴望变成我们行动的动力!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那些孩子一样,把自己内心已经积累的力量释放出来,用实际行动把绿色背后的种种危机消除,把心灵深处的那片青山绿水复制到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来,向自己的心灵深处回归!

如何构建这片绿色文明,国家在思考,党在思考,我们也需要思考。

我们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2050展望》中报道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左右,在节能、提高能效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十一五”规划中提到我们要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提出,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史。远古时代,人类匍匐在自然的脚下。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逐渐获得了一定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并通过这种改造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这些财富被称之为“文明”。从渔猎时代开始,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人类对自然改造的能力越来越强,自然日益“匍匐”在了人类的脚下。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通过对资源的获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对自然无节制地掠取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耗竭,长此以往,必将难以为继。人类面临新的抉择:是延续过去的思路,抑或是寻求一条新的道路,重新定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提出,是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的回答。

生态文明是对既往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反思。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在人类与自然力量对比处于劣势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物质、理性与进攻性的特征。与之不同,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能力的文明,强调感性、平衡、协调与稳定。生态文明用生态系统概念替代了人类中心主义,否定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物质享乐主义和对自然的掠夺。

生态文明也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就文明的发展阶段来看,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概念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塑具有更鲜明、更广泛的导向性。通过变革经济领域的生产、消费、贸易方式,转变精神领域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创新政治领域权力运作方式,生态文明将多层次、多角度地指引中国实现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这必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十七大的召开,再次给与了我们信心与希望,相信不久后的绿色奥运将让世界看到我们在生态方面取得的骄人成就!十七大的红色旗帜会依旧飘扬,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标志将它映衬得格外闪亮!相信这份红与绿的交织,会构成一串和谐的音符,唱响神州,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