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学生感言之四
发布时间: 2009-03-26   浏览次数: 131

家事国事天下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看似一句说烂了的俗话,但它却是我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这一周来所有心得感想的最好概括。与此同时,通过这一周的一系列活动,我对这句话本身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家事

所谓“家事”,我将其理解为自己的事,自身发展之事。在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之后,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更加科学、更加辩证、更加带着哲学的思维去关注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哲学的严谨态度和方法来看,“人是必死的有限存有”。而孙翠宝老师在他《哲学与人生》的讲座上恰好提出了这样一个很好的问题:用这有限的人生,我们可以换取什么、获得什么?既然人是“有限存有”,那么自然就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应该追求人生中最难能可贵的,以使我们愿意为它忍受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劳累、艰辛、痛苦、挫折与委屈,以使我们在面对当代各种怀疑论的质疑时不至于落入主观独断论与迷信的陷阱中,以使我们能追求到精神上的永恒——但是,究竟什么才是我们该追求的人生中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呢?故事片《青春万岁》给了我一定的启发——那就是美好的理想与信念。理想与信念是人心中最根本最坚定最真实的好恶,而很少会问自己心中最深入最真实的渴望;也正因为听不到自己内心最坚定的声音,所以追求的往往是一时的冲动、顾此失彼的片面决定,以致自寻烦恼,或者事后懊悔不已。

总的说来,要真正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从而定好自己的理想信念,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顾好自己的“家中之事”。

二、国事天下事

所谓“国事天下事”,是指国家民族发展之大事。我们从小就懂得应该志存高远,只关心自己的事是不应该,也是远远不够的。在思考前面所述的“家事”的同时,通过这一周的另外几个活动,我对天下大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观看了几集纪录片《大国崛起》,感触颇多。不过在此我想就避开那些不涉重点又冗繁的民族兴衰、掠夺与被掠夺之类的话题不谈了,只谈一点我比较深的感触——并且仅就我们自己的国家对象谈一些看法。中国在以前创造过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改变,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落后了,可是他并没有及时地认识到自己地位的下降。当危机降临时,突然惊醒,“我已经落后了”。惊醒之后,带着痛苦和恐慌,他开始张开自己的双眼,看着快速奔跑的他人,一阵失落感涌上心头,决心要改变现实,重塑昨日的辉煌。当带着这个雄心回到现实中后,他意识到以前的辉煌现在给自己带来的是障碍,需要改变自己的传统。他以暴风骤雨般的速度把先进国家的东西拿了过来,一切都以激进的状态进行着。他运用国家的力量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走完了先进国家用几个世纪时间走完的道路。但随着成就的增加,像中国这样高速发展的国家往往变得自负和狂热,醉心于自己的成就,蔑视深层次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将在未来集中爆发,成为制约后发国家继续前进的障碍。比如日本和德国都因为自己的军国主义传统而迅速长大,但也因为军国主义走向了毁灭。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同样存在着不少深层次的问题,这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关键是执政者是“藐视其存在”还是“正视其存在”。幸好,在听了顾钰民教授的“让关注民生成为社会的共同理念”后,我的心中宽慰了不少。

顾钰民教授为我们集中讲授了十七大中提出的“关注民生”问题。他为我们分析了民生问题的根源,即中国社会差距在扩大,包括三大“非均衡”,也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民生问题上几个不足的量化表现,同时他也为我们解释了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的部分措施和预想。接着上段讲,为何说我心中宽慰了不少呢,当然不会只是因为我对十七大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主要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国政府不会是那样“自负”的,至少在“民生”这样的关乎人民基本生活的问题上是敢于正视也有决心解决之的。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不断平衡。当然,我心里很清楚,我们的社会目前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样一个,但至少我们的正府有这样的态度,同时我们这一代是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特别是在看《国歌》这样一部张扬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伟力的影片之后,我的心中充满了激情。

三、再谈“家事”

  最后,我还想回过头来再谈“家事”,为什么呢?我想心中没有“国事天下事”,我们的“家事”——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没有一定的高度,那么我们的人生就相对不会有更大的意义;同时,如果没有每一个人坚定崇高的“家事”,那么也就没人能够来完成伟大的“国事天下事”。所以,我想说一句话来概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独善其身,兼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