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战争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缘何浴火重生

发布时间: 2015-10-19   浏览次数: 149

孟可 14307110108

摘要:从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中一步步洗雪国耻的漫长斗争。在艰苦的斗争中,民族意识的觉醒、统一战线的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方针以及国际社会的巨大帮助,成为了中华民族战胜外来侵略,浴火重生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民族意识 统一战线 持久战略 国际支援


今天,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七十年前,在苏联红军250万人的强攻下,纳粹最后的挣扎宣告失败,红军战士将苏联国旗插在德国国会大厦屋顶,德意志第三帝国土崩瓦解。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中国军民在进行着对日寇的全面进攻,胜利在望。回首抗战十四年,从东北到全国,中华民族艰苦奋战,用血肉换来全面的胜利。再向前追溯到一八九四年,残破的大清龙旗在炮声震天的黄海上空凄惨地落下,天朝上邦的庞大身躯再一次被坚船利炮重重击垮。从那一刻算起,半个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在从未停息的炮火中经受摔打磨练,最终一雪前耻,浴火重生。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壮烈的斗争史。从高枕无忧的“天朝”,到落后挨打的“东亚病夫”,其间,是无休止的战乱,与灾难。无数的仁人志士在思考、探索救国的方案,但不安定的环境让美好的希望都只能成为梦想。列强瓜分、军阀相争,复兴遥遥无期。可就在这艰难的时刻,日寇又大举进犯。这个时候,问题从复兴中华民族变成了如何救亡图存。浴血八年,中国人将日寇赶回东洋,一雪前耻。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中华民族在巨大的苦难中奋起,翻身成为反抗侵略的胜利者,实现百年来的夙愿?

一个民族,要想面对如泰山压顶般的艰苦局面而不溃散,不被击垮,不被灭亡,首要的一点,是这个民族要有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以天朝自居,周边各国国力有限,只能臣服于中原政权,很难对中国造成威胁。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期的安定和平,以及清朝的满足统治者对汉族心底里的防范意识,逐渐冲淡了中国人的民族观念,而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根基的宗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则更加固化,国人的思想也趋于保守。鸦片战争以后,丧权辱国的战败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科学,特别是军事科技不及西洋。随后,有了李鸿章等人为了“自强”“求富”而开展的洋务运动。可取“洋务”之计的结果又如何?甲午年,中日海军黄海决战,作为亚洲海军之冠的北洋水师,由于指挥不当、战术失策等原因全军覆没,“自强”最终没能实现自强。此后,我们的仁人志士认识到,我国的制度还是陈旧的中古时期的制度。于是,“师夷长技”进化为“变法图强”,然后又演变为武装革命。但是,一次又一次改变制度的尝试,换来的是屡屡失败和无休止的战乱。直到后来,我们终于认识到,我们的思想观念不如列强,各个方面都不如。而在思想观念中,最重要的,即为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史学家蒋廷黻曾说:“西洋人有强烈的爱国心,深刻地民族观念,而我们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所以西洋的国家虽小,然团结如铁石之固;我们的国家虽大,然如一盘散沙,毫无力量。”这可以说是切中问题的要害。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的缺位,使得我们从主观上难以有力地反抗侵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这个思想观念上,中华民族吃了苦头,但正是由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次又一次的战败,一次又一次的国耻,就像一个拿着皮鞭的强盗,将国人一次又一次地从麻木中抽醒。无数的热血青年,用他们的呐喊,用他们的行动,甚至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将思想还在沉睡的国人唤醒。正是这种不断觉醒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日复一日的聚积,最终在日本全面侵华的那一刻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发出了最后的,也是最震撼的怒吼。

有了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才有了取得胜利的精神根基。根基之上,需要有更多方面的准备。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国范围的团结和凝聚。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殖民侵略和瓜分的,是中国国内的动荡与内耗。太平天国风雨十四年,席卷半壁江山;庚子年间义和团作乱,又招致大范围的动荡。从清末开始,革命浪潮风起云涌,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却没能带来国家的和平,人民的团结。紧接着,便是袁世凯窃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至后来的国共北伐,国共内战,中原大战……可以说,那个年代,中国无一宁日,怎谈得了全民团结,同仇敌忾!然而,如果没有团结,中国的人民,中国各个方面的力量,只能是一盘散沙,遇到一次次的侵略,只有溃退一条路可走。于是,当日军步步紧逼,兵临城下,中华民族需要绝地反击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此时,作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应该说,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是符合当时社会之共识的。但是,如何“安内”?蒋某人一口咬定要肃清共匪,中共则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国共合作,一至对外的主张。显然,鉴于当时的急迫形势,全国舆论的压力,以及中共红军的作战能力,蒋介石如果一意孤行,坚持剿共,恐怕只能是继续内耗,导致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遭遇更惨痛的情形。国共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于是有了骊山捉蒋,促成国共合作。这一过程中,中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恩来赴国民政府谈判,在国人皆曰蒋介石可杀的氛围下,坚持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程度地求得了团结。整个抗战过程中,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统一战线,中国就实现了团结,就有了强大的抵抗合力,这是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因素。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面对日军强大的军事实力,中国必须找到合适的战略战术。从军事科技水平来讲,中国军队与日军相去甚远。战争前,中国连年的战乱使得我们不可能发展出成体系的军事工业,军力薄弱是必然的。同一时期,日本各个工业门类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造船业蓬勃发展,科技投入很大,这都使得日本这个军国主义战争机器的侵略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战争初期,日本的所谓“支那派遣军”战斗力较强,加之日军士兵长期被军国主义洗脑,普遍有甘为天皇舍身忘死的精神。从这些方面来看,日军最初的势如破竹是必然的。与这样强大的日军作战,中国必须发挥自身的全部优势。战略家毛泽东在他的《论持久战》中提到:“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都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人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1以持久战为根本战略,加上正面战场与敌后游击战场,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困难境地。据统计,1938年,日军平均身高1.6米,体重56公斤;1943年,身高平均则降至1.46米,体重47公斤,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日军的补给水平连年下降,体现了持久战争的威力。正是这种消耗战成功地将日军一步一步拖入衰亡,为日后的胜利打下基础。

抗日战争,不是中国的孤军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华民族抵抗日军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使得战局有了巨大的扭转。日美两国国力差距悬殊,1941年太平洋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90亿美元,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4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这样的差距,注定了美军一参战,日本就将陷入不利局面。就日本而言,海军一直被视为其军事力量的生命,在资金、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日本往往舍弃陆军而照顾海军。所以日军最精锐的力量在海上,而美军凭借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数量上的巨大优势,在中途岛、瓜岛、菲律宾海等地大规模地击沉日军主力舰艇和海军飞机,成建制地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在中国战场上,美国也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著名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培训了大量中国飞行员,在华期间击落了日机299架,击伤153架,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战争末期,美军利用其占领的太平洋岛屿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1945年3月9日至10日,美军334架B-29轰炸机使用汽油弹对东京进行地毯式轰炸,造成近10万人死亡。类似的轰炸在日本多个主要城市发生,其威力超过后来的核轰炸,正是这样的轰炸促使日本政府开始考虑停战。苏联方面,在苏德战场上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中国东北和苏联交界处仍有数十万苏军陈兵于此,以防日军进攻。由于这规模庞大的苏军的存在,日本关东军无法进军中原,而关东军是日本陆军中最精锐、最重要的力量。这样,苏联军对在战争过程中有效地牵制了日本陆军,很好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场。纳粹德国投降后,百万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狂风般的攻势,歼灭日军67.5万人,让日本在东北多年的苦心经营几乎在一夜间化为乌有。美苏两个大国对日军的猛攻使得日军快速瓦解,最终造成了日本战败投降,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最伟大的胜利。试想如果没有美苏两国的强大力量,日本必将在中国投入其全部精锐,那样的话,中华民族的抗争之路将更加漫长而悲壮。

从甲午年的丧权辱国,到浴血抗战最终胜利,半个世纪中,依靠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觉醒,全国人民的广泛团结,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战略优势以及反法西斯阵营的相互协助,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国耻,浴火重生。

回溯历史,展望未来,中华民族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还没有完全地、昂扬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距离真正的复兴与强济发盛,中华民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把经济发展好,把我们的制度发展好,把我们的公民培养好,团结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共谋发展,共创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实现。


                                   201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