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实•未来(刘鹤玲 )

发布时间: 2011-10-28   浏览次数: 102

                        给过去,给未来

                                  ——记建党九十周年

                                            10300110045   刘鹤玲        

    仿佛,对于伟大的事业来说,最初的开始往往渺小如河蚌褶皱处的尘埃一枚。没有谁知道,这样渺小的一枚会在哪一天掀起怎样的波澜,成就怎样的光华万千。也许,九十年前,渔船上的那些人也没有想到,九十年后的今天,他们会承担一个国度的兴盛希望。

    一甲子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水滴一注。逝者如斯,白驹过隙,其实已不单单是子曾经曰过的几句话而已。哲理在话语消失的时候便已经成了永恒不变的理念。谁都不可能会了解究竟是哪个个人的哪句话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抑或是触动了时间长河中的水纹一圈。就好比,那年,漂在水波上的船上,几个人的几句话。

    历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淡化事件的本身。无论是欲射天狼的雕弓满月,气吞如虎的铁马金戈,狂歌九天的仰天长啸,抑或是,衣冠胜雪的故人长绝,百年悲笑的倚天长剑,功名白首的悲歌未彻都不过是往事仍在感情淡薄的空架白骨,早已血肉无存。同样,历史的年轮也会不留情面的碾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于是,秋收起义,遵义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甚至是悲壮如万里长征,卓绝如八年抗战都会在时间毫不留情的清洗中剩下单薄的历史事件,留在教科书上的短短数行,不带感情。

   但凡长久存在的事物都必然有他存在的理念。似乎斯人已逝,往事如烟不过是历史赋予善于遗忘的人们的最好的借口。只是,总会有那么一种精神,即是单薄却可以始终贯穿整个事件的始末,成为可以作为血液流动并传递下去的支撑。如此,中国共产党这个已近百年的老人才可以在如刀的时光中保留着年轻的灵魂,尽管,她的外表早已苍老,鹤发鸡皮,美貌不在。于是,这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证明了只有精神上的信念才能够打破时间的维度,获得永生。于是,建党的历史,即使她的故事已经褪色泛黄,感情荒芜,可是,依旧会在历史的拓板上留下印痕,随着历史的展开而永垂不朽。

   如果说,这就是每一年建党留下的每一次历史的印痕。也许,佛家说的很对,肉身虽灭,精神永生。那么,在建党九十周年的回顾上,历史其实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触动,真正令我们理解的,大概是那些传递下来的感情和传承下来的精神。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或许,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体会当年革命党人对党的无限的崇拜及热爱。也许,对我们来说,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种精神信仰的存在,而是精神的一种归属感。我们愿意相信,我们在这个国家里,我们有感情方向上的归属,即使,我们可能有着不同的信仰,怀着不同的信念,拥有不同的梦想。在多元化,世界化的今天,我们的身上已经找不到太多太多前辈们的特质,我们对国家,对党,或许已经没有了那种近乎崇拜而赤诚的热爱。但这并不会因此而影响我们的感情归属性。我们都是中国人,在很小的时候,我们都会说我们要为祖国拥有更好的未来而奋斗。中国,中国共产党,在今天,在历史上的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组织,而成为一种情感的归属。这种归属,在异国他乡的人们有着更深的体会。因此,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讲,现在的终将成为过去,即使,现在的我们,并没有那种以血明志的那种热爱,然而,这并不妨碍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精神。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潜意识里相信着她,并且不留痕迹地依赖着她。

进一步说,我们在这里纪念建党的就是周年,不如说,我们在这里,纪念我们的精神归属。我们用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去纪念这段历史,不如说,我们用各种手段来纪念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尽管念念不忘,但却从来不肯松口说它有多好多伟大,反而各种埋怨,各种逃避的精神归属,即使,我们貌似总是心不甘情不愿。

平心而论,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安定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尽管,我们似乎都想着如果国民党来治理未必不会比现在这种国情差,甚至要好于现在。然而,历史不允许如果这种假设的东西存在。因此,尽管在建国的后期,中国共产党曾经犯过一些十分严重的错误,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现在,无论如何,他毕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和平安康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让我们免受战乱之苦,然我们安逸而没有后顾之忧。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现在,与其说我们是在以各种形式纪念它的诞生,不如说我们是在用一些形式观察我们自己的心,我们所依赖的,我们相信的其实优质都在我们身边尽管我们一再逃避。

歌功颂德其实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记录。我们认为好的观念从来都不会停留在说说就好抑或是写一些东西仅作纪念的份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内敛而不外露的民族,因此,我们真正信仰的并不会那样简单痛快的宣泄,那样长篇累牍的赞美反而是一种假装的感情。高尚的东西从来就不是停在表面上的功夫。真正作为支柱的反倒是那样悄无声息的停在言语之外的领悟。也许,要等上很久才会真正的理解,那些从历史深处流传出来的精神对于我们这代被称作“垮掉一代”的九零后的真正含义。

回想,当汶川地震的时期,我们出于同胞爱,出于同情心的支援其实源于我们拥有一种同样的信仰。今天,活跃在支教西部平台上的九零后们真真正正的当起了社会的建设者的一份子。其实,从这些例子里,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中国人其实从心底里来说是有归属感的,而这种归属感的根本其实是源于党的一种精神。我们是同胞,千里之外,我们会同度灾难,我们会同舟共济。

大抵,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源于我们没有办法避免遗忘,并且,我们要为自己的遗忘找借口辩护。也许现在的某一个时刻已经成为了过去,将来的某一个时刻会成为发生着的现在。

   九十年的历史还没有漫长到遗忘,却同样没有短暂到历历在目。我们只等说,对于党来说,当历史已经并称无法更改的浓墨淡彩时,未来变成唯一可以期许的希望。当看见的与看不见的统统消逝不见。我们能抓住的仅仅是那些即将变成现在的未来。因为此刻已经过去,未来顷刻发生。

于是那些看似遥远而不可知的未来就变成了期许的现在,这样,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实际上是对未来的无限愿景。

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在通货膨胀,人民币被逼升值,社会矛盾凸显的现在;当所有的人突然发现生存于己的艰辛更甚从前的状况时;人们突然失去了对于这个党的无怀疑的信任时;我们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何去何从,似乎成为了这个党应该给我们的一个方向。

那么,这种几年的本身就是在提醒我们勿忘的同时给予我们相信的力量。

或许,我们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孔繁森,寻不到王进喜的影子。信奉生命高于一切,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有享乐至上的追求。为党付出一切的人已经被历史的风沙下没有了痕迹,或许连他们的精神都已经逐渐的消失,我们或许很难找到一个人,这个人奉献了他所能奉献的一切给了他的党。

而党,如今看来,似乎并不需要用这种方式让你对她显示忠诚,也许,她只不过是想让你知道,你是不是还挂念着她。他愿意在未来的每一秒向你证明,她是那么地挂念着你的一切。

你期许的党的未来实质上是由你自己创造的。

党的未来,该属于那些爱和平,爱自由,爱知识的年轻人。也许当的就是年已经无法避免的给了历史的河,那么,党的未来,则是年轻人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