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 2009-03-25   浏览次数: 5244

 

教学研究
 
   本课程在 “重组课程体系、精选实验内容、改进训练方法、抓好基础技术、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创新精神”的原则指导下,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以实验技术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模式,使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
   2002年复旦化学系几位教师受高教出版社和化学系领导委托,承担复旦大学“十五”课程建设项目­­­—对《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进行修订。
   几易其稿的新修订教材《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2004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以《物理化学实验》(1993年第二版)为基础,保留了原教材的基本布局。全书包括三十三个实验、十四种仪器介绍和八种实验技术。和第二版相比,在实验部分增加了“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钝化行为”、“BZ振荡反应”、“离子迁移数的测定”和“非牛顿型流体流变曲线的绘制”等新实验,仪器部分增加了“电化学分析仪”,技术部分增加了“温度的控制技术”,同时删除了一些内容相对陈旧或可能产生较重环境污染的实验。将原实验“恒温水浴的组装及性能测试”中的原理部分放入“温度的控制技术”中,不再单独作为一个实验。除了一些变动外,对保留的实验的内容也全部进行了修改。修订的重点集中在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技能的训练方面。
   《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自出版以来在许多高等学校被广泛采用,每年用书量为两万多册。2007年7月高教出版社根据国家教委文件的精神,指定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申请书》的增补对象。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高滋教授主编的《Experimental Physical Chemistry》一书经过近十位教师的一年多努力已于2005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化学系学生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配套教材,同时要求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必须完成两次用英文撰写实验报告,以提高学生实际科技英文写作水平。
    在课程开设期间开展教学讨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教学讨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已完成教学大纲且成绩优秀的一些同学,则安排他们进入物理化学开放实验室,在相关的课题组老师(同时也是实验课的带教老师)指导下对一个具体的小课题进行合成、测试、表征等一系列实际科研工作,将在教学中学到的内容及时地应用于科研中,为同学们进一步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最近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竞赛中,代表我校参赛的化学系学生共获得四个一等奖和四个二等奖,成绩名列前茅。2007年我系学生又在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获得了二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