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理论
教学内容和知识模块
发布时间: 2014-04-16   浏览次数: 719

教学内容和知识模块

本课程在五大结构体系里涵括十一个知识模块,这些模块内容相对独立,但有机构成一个整体。

第一章:政治科学。本章主要讲述四个问题,即政治的原由、政治的定义、政治的使命和政治的逻辑,其中政治的原由和政治的定义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讲解政治是公共权力创造有序的公共生活,其主体为公共权力,客体为公共生活,目的是为了创造秩序。政治的基本逻辑是:首先形成公共权力;其次通过公共权力掌握资源;然后通过公共权力来决定利益满足;最后优化利益满足体系,建立公共秩序。

第二章:政治学与政治生活。本章主要包括四个问题,即政治学的产生、政治学的发展、政治学的贡献和政治学的研究等,其中政治学的产生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关键要理解:政治生活到处都存在,因为人是“政治动物”;但是,政治科学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存在的。中国古代只有政治思想而没有政治哲学,西方则产生了政治哲学和政治理论,并由此形成了政治科学。政治思想是对意义的把握,即现实是什么,应该是什么?而政治哲学是对价值的追求,即如何有价值,价值是如何?政治理论是对现实的把握,即现实是怎样,怎样看现实?将政治知识化,则形成了政治科学。

第三章:公共生活。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问题,即人类生活的主要发展阶段、政治动物即“政治人”的特性、公共生活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公共生活的发展阶段。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自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且这三个方面也构成了现今人类社会的主要维度。可以说,这三个阶段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在时间上的刻度,另一方面则又标识了人类社会在空间上的广度。

第四章:公共利益。本章主要讲述五个问题,即利益与政治、利益冲突、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对私人利益的保护、公共利益是判断政体好坏的标准等。其中利益与政治、公共利益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关键是理解利益与政治的关系。利益导致了政治的产生,因为人类创造政治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并协调由人类的最大欲望所带来的冲突;利益决定政治的发展,不同人的利益需求往往是政治发展的动力,决定着政治发展的方向和进度;政治通过创造发展、制度和价值,来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满足。

第五章:公共权力。本章包括两个问题,即权力与权力、国家权力等,其中权力与权利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权利是人类自由的社会化体现,自由是权利产生的根本。权力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而国家权力是一个国家中最高的权力。其使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保障社会的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类最基本的尊严等。其具体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国体,即国家权力归属;政体,即权力组织形式;理念,即权力的价值选择等等。权力的运用模式是统治,而统治又表现为范围、强度、制度性和双职能性等。

第六章:国家形态。本章主要包含五个问题,即国家起源、国家职能、国家结构、国家的演变、国家的起源,其中国家结构和国家职能是本章的难点和重点。国家的结构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种——单一制和联邦制。其中单一制又分为两种,即中央集权——地方自治,以及中央集权——非地方自治;联邦制又分为两种类型。即分散型——邦联制,以及集中型——联邦制。国家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全,即保障个体自由与共同体的安全;秩序,即通过立法、制度的建构来实现;财富的创造,即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协调,即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福利,即保障国民自身的基本需求。

第七章:政治结构。本章包括四个问题,依次是中轴结构、利益结构、权力结构和权利结构等,其中中轴结构和利益结构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关键要理解中轴结构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轴心,也是一切政治变革和发展的原因,同时也是任何制度和政治变迁的动力所在。利益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社会组织结构:A、个体化社会;B、共同体社会;2、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结构——阶级、阶层结构:A、奴隶制度;B、种姓制度;C、等级制度;D、阶级制度;3、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集团结构;4、特殊利益与普遍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政治制度。本章主要讲述四个问题,即政治制度的本质、政治制度的病变与救治、政治制度的巩固、政治制度的结构。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政治制度的本质和政治制度的巩固。政治制度在表面上看是有国家制定的,但在本质上,它是国家与社会博弈的结果,是国家与社会的契约。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妥协,也标识着国家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强弱。政治制度的巩固主要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现实的合理性、行动的合理性、制度的合理性;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则是基于公民的认同和同意,包括制度的有效性、进步的有效性、秩序的有效性等。

第九章:意识形态。本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意识形态的政治意义、意识形态的权力、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意识形态与政治动员、意识形态的处理方法等。其中意识形态的政治意义、意识形态的权力、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关键要理解意识形态是一种意义的追求。它必须同时回答以下三个方面:A、回答人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B、形成共同体的基本信仰和价值;C、使制度与某种思想观念耦合。相对于政治结构来说,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权力,是一种政治的“软权力”。识形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自然力统治时代,意识形态表现为神话;在神力统治时代,意识形态表现为宗教;在理性统治时代,意识形态表现为核心价值。

  第十章:政治形态。本章主要包含四个问题,即政治形态的意义、权利的制度逻辑、权利的政治逻辑和权利的行动逻辑等。其中政治形态的制度逻辑、权利逻辑和权力逻辑,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要理解政治权力的制度安排,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A、国家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价值出发、现实出发、价值和现实出发;B、社会的结构,主要包括阶级状况和社会结构;C、国家治理的需要等等。权力的政治逻辑,主要存在三种情况:A、按制度的逻辑安排国家权力;B、按国家权力意志本身来安排政治权力;C、结合制度和国家权力的逻辑安排政治权力等等。。权力的行动逻辑,代表着权力的政治逻辑和制度逻辑的未来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权力的行动逻辑往往是政治发展的先兆,也是未成形的政治形态的初步表征。

 第十一章:民主政治。本章主要包含五个问题,即民主政治的涵义、民主政治的两种形态、民主成长的历程、民主的巩固和巩固民主的指标等。其中民主政治的涵义和民主政治的两种形态,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民主政治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一是从主体——政体的视角,民主的政体从古希腊时代就有,只是主体不同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主体的变化可以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标尺之一。民主政体的主体,经历了从古希腊时时的共同体人民主,到现代民主的个体人民主。另一个是 “自由——平等”的视角,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自由是着眼于个人,而平等则是着眼于社会,自由和平等两者的平衡才是民主政治的正义所在。这也就意味着:在民主政治下,人类的生活包括四个方面,即在文化生活中的精神自由、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经济生活的公平和财产保障、社会生活的平等自治。民主政治的两种形态可以大致分为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