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走进历史真实之道
古墓防盗(二)
发布时间: 2011-05-16   浏览次数: 851

       去年上海有家科普刊物的女编辑来信问我:“近年来盗墓小说持续畅销,甚至有人模仿盗墓小说里的情节盗墓。那么,中国古墓中是否真有各种反盗墓的机关?如果没有的话,各种传说又从何而来?盗墓小说是否会教唆现实中的盗墓行为?您看这个选题是否有价值做一篇文章?”

       我回信给了她,大意好像是:所谓古墓中反盗墓的机关,是民间说法,不太靠谱。在考古上应称作墓葬设施或防盗措施,才更为精确。其资料来源一是文献记载,二是考古发现。文献里,正史可信,但记载不多,像《史记》记载修造秦始皇陵时“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的做法,就非常罕见。司马迁说的“机弩”,指的是在陵墓里安装能自动发射的暗弩。秦陵至今未发掘过,有没有还不清楚。退一步就算有,但这种装置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腐蚀生锈,其实发挥不了什么长久的防范功效。至于其他古墓里有没有这种现代人理解的带有机械发射或者连锁转动的设备,这在考古发掘中一直缺少确凿发现。所以盗墓小说便多以野史为据进行演绎,想象出毒气、陷阱、翻板、滚石、飞镖之类机关来,煞有其事,神乎其神。其实皆属文艺创作,故事是编撰的,线索是虚构的,多不足为凭。因此,大可不必担心盗墓小说会成为盗墓真经。

      信是写完了给她,可我也好信儿顺藤摸瓜地查找起了一些考古发现的资料。发现素材真不少,可惜没人怎么写,翻了翻前人写过的几本盗墓史的书籍,解读的也多是孤章散篇。我琢磨着,这东西整巴整吧,理吧理巴,也不乏挺好玩的科普小品文。即便退一步写成严谨些的学术论文,也未可知,可惜我缺少那个学术动力,倒是想写个表述起来可能更有难度的科普文章来。于是,把这些古代的防盗措施分成三到四五个发展变化阶段,第一段是深埋,第二段是积沙积石,第三段就是这里要谈的砖石砌墓、凿山挖洞为陵的勾当了。可见,咱们中国人的祖先们在死人这个事情上花的功夫,用的气力,发明创新,不断发展的本事,一点不逊于造房子,做宫殿,建城市撒,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相当仁义,也相当人性呢。

      话说中国东汉以前的墓葬,多是在地上向下挖一个竖坑,埋入棺椁,敛以厚土,考古上把这种简单结构的墓葬叫“土坑竖穴墓”。如果有的竖穴挖得太深,还要增加一条斜长的墓道,以方便建造时出土和出殡时下葬棺椁及其随葬品所用。但东汉前后起,墓葬建材和墓室结构开始大量使用砖来建造。这种砖室墓由于都是用砖垒砌起来的,墓室不易塌方,比较牢固,对保护墓主人和随葬品及其防范盗掘,显然优于原来在棺椁上填土掩埋的土坑竖穴墓。像前两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曹操高陵,就是这种砖室墓的一个代表。

      曹操墓由斜坡墓道和砖砌护墙、墓门、封门、甬道、墓室以及铺石的地面等组成,几乎是用砖石包裹堆砌起来的,全长近60米,深达15米,墓道里还含有大量的料礓石。可见,这座墓葬不但包含了汉以前那深埋等主要防护措施,而且更是增加了大量的砖石等新兴材料。曹操墓之所以被证实为曹操墓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因为它的规模大,不说是帝王一级,但也绝不是一般平民百姓那样的小规小格。不过这是题外话,就不展开了。

      除了新出现的砖室墓,汉代铁质工具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应用,更利于开山凿石,于是“凿山为陵”的做法,也成了汉代不算罕见的一种墓葬形态(见下图)。这种墓葬,是在山体上开凿甬长的山洞,形成巨大的墓室空间。据《史记》等记载,“凿山为陵”的先河是汉文帝的霸陵。该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有点担心被盗而薄葬的意思。“凿山为陵”由于是整个墓室全都被“包”在了自然山体里,永固性更强,盗墓贼即便找到了墓门,往往也会止步于塞石,被发现以及被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凿山为陵固然永固,但墓口和墓门还是容易给盗墓者以可乘之机。于是,很多陵墓在填土中添夹石板和用“塞石”封填墓道。所谓“塞石”,是汉代叫法。就是用重达数吨的巨大条形石块,把墓门或墓道垒砌封堵起来。这种“塞石”,如果不借助机械工具,即便几个人一起用力,也很难拉动。像江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在长长的墓道中段、后段等多处用了塞石。这些个塞石每块长2.7米左右,宽、高均约1米,重7吨左右,或3列3层或双列双层加以封填更有甚者,有的墓门在塞石之后,还用金属液体浇灌密封。但即便防范到如此牢固的程度,还是没能使盗墓者后退。他们或将塞石砸断,或不知用什么手段将塞石拖出,被洗劫的陵墓还是不在少数。

      汉代陵墓多是砖室墓和“凿山为陵”的做法,对后世陵墓防盗设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唐代18座帝陵中,除了4座封土为陵外,其余14座都是依山为陵。这些陵墓多是从山体的斜面上,向下开凿成阶梯型墓道直达墓门和地下玄宫。像最著名的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墓道和地宫门洞开凿在山体上,长63米多。从墓道口至墓门用2500多块石条层叠扣砌,共39层。石条之间凿出凹槽,并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相互铆住,石条之间上下贯通的凿洞,用铁棍贯穿固定。石条缝隙用熔化的锡铁汁灌注,使石条熔为一体。

       说起来,古今多少盗墓贼无所不用其极,都想盗掘乾陵。他们遍山寻找,炸石挖沟,但都徒劳无功,始终没有找到它的入口,可见其隐蔽性之强。后来,还是在解放后修路爆破取石材时,才被农民无意中发现。经过考古勘探和调查并得出一个初步推测,它可能是极少数甚至是唯一未被盗掘过的唐代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