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
刘建军教授
发布时间: 2009-06-02      访问次数: 1692

2-1

基本

信息

   

刘建军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98

最终学历

研究生

 

教授

电 话

021-65643551

 

   

法学

博士

 

复旦国关学院副院长

传 真

 

 

所在院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E-mail

liujianjun@fudan.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200433

研究方向

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领导科学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刘建军教授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①中国历代政治与行政(本科),专业课,周学时:2学时,每届平均学生人数50余人,五年总人数达240余人

②领导科学(本科),专业基础课,周学时:2学时,每届平均学生人数120余人,五年总人数达600余人

③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本科),专业课,周学时:3学时,每届平均学生人数40余人,五年总人数达200余人

政治学理论(研究生),基础课,周学时:3学时,每届平均学生人数20余人,五年总人数达100余人

 

2. 刘建军教授近五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历年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总人数达数十人次;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每年均有一到三名,五年累计约20人。所指导论文颇获好评。

 

2-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主要科研项目

个人·组织·国家――社会转型与政治秩序的重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项目)
   
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反应――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政治学专题研究(复旦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一党执政下的现代化——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2、近五年来主要专著

《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 —项对政治知识基础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领导学原理——科学与艺术》(MPA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复旦大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2、近五年来参与撰写的著作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刘伯龙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澳门大学出版中心,2000年。承担农业政策一章。
   
《公共行政学》,竺乾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承担行政领导一章。
   
《政治科学原理》,施雪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承担政治的科学化与技术化一章。

 

3.近五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

《跨文化领导:对中国领导者的挑战》,载《领导科学》(郑州)2002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
   
《跨单位组织下的单位治理》,载《社会科学报》(上海),2002919日第4版,2000字。

《知识容量扩充和传统政治形态修补》,载《文化中国》(加拿大),2002年第4
   
《领导者如何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载《领导科学》(郑州)2003年第8期。
   
《治理缓行:跳出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陷阱》,载《探索与争鸣》(上海)2003年第3期。

 

4、近五年来所获主要荣誉

博士论文《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 —项对政治知识基础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入围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中国现代科学主义政治哲学反思》(载《文史哲》1997年第1期),获上海市1997199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获第六届天津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2000200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2年度优秀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
   
三个代表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保证》(载《人民日报》2001412日第9版)获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征文优秀论文奖、上海市第四届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