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
杨志刚教授
发布时间: 2008-05-23   浏览次数: 1752

 

免费开放与中国博物馆品质提升*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杨志刚
 
八、九年前在国外访学时,曾为那里一些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或措施深深触动,羡慕、向往之。正如当时没预料的,以后的几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会如此神速,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竟也同样这般的迅猛,今年初更掀起“免费开放”的风暴。于此前后,免费开放又引出一系列新现象、新问题,讨论四起。
解析高层强力推导免费开放的动因,当与强调重视“民生” 的取向直接相关。用《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的话说,是要“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中国文物报》近来刊发的一篇文章,更径直以“文化民生”为题来论述博物馆的这一新动向。至于支撑这个政策导向的现实因素,显然与近年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有关。
政策解读有助于把握大势。但政策一经出台,如何从博物馆专业的角度,建立理论分析的框架,设计出符合行业规律与规范的操作模式及方式,让政策与业务有机地结合;同时也经由专业的理论和实务来校正、调整、完善政策,创造良性的态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即试图从博物馆学的角度,对近年来出现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现象作一论述。提升中国博物馆的品质,既是作者观察、分析此类现象的初衷,也构成了切入问题的具体视角。
 
一、博物馆担当的自省与反思
 
中国当代博物馆学的一大使命,是构建本体论。何谓博物馆,博物馆何为,又是其中的核心命题。循此,我们开始重新找回久已失落的博物馆本体意识,并将“非营利”与博物馆的本质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此,博物馆的责任和形象,博物馆在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渐趋明晰;同时也触发了对博物馆门票的新审视。2003年《中国文物报》曾刊文指出,我国文物古迹和博物馆等参观场所的票价,较之国外相对偏高,从而“把数以万计群众拒之门外”,并直陈“对这部分国民的受教育权是一种侵害”(作者王景露、石青)。
也是时势发展之必然,同年浙江省政府决定,全省105家国有博物馆将逐步免费开放。2004年新年伊始,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率先实现免费开放。此举被认为“能更好地接轨国际发展潮流、突出博物馆的公益性、服务社会大众。”(2004年5月18日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报道)
不到三年,湖北省博物馆再次高调亮相。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在湖北省博物馆宣布:自即日起,省博物馆永久免费开放。此后两月间,该馆参观者逾30万,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不少媒体参与了宣传,认为:观众的“踊跃参观,雄辩地表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是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2008年01月09日《湖北日报》)
上述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举措,根植于中国博物馆界在新时代对自身担当的自省。可喜的是,社会和媒体参与了这场反思(包括对于门票的种种讨论),从而形成一种更大范围的合力。这时,“门票”问题也就超越了单纯作为门票的意义,而肩负起中国博物馆界反省过去、创造未来的重任,成为提升中国博物馆品质的一个重要抓手。
事实上,参与反思的还有政府。不仅如此,政府其实还是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合谋者”和推动人。例如,湖北省博物馆能够实行免费开放的前提,是由“省政府出资3000万元,用于补贴博物馆门票收入和日常运行费用”。(同上)更进一步看,近年博物馆界一些影响重大的举动,又往往为中央政府迅捷地转化成制定下一步政策的依据,从而引出更大的效应。杭州地区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皆如此。预计今年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700家,明年达1500家。
 
二、公益性与免费开放之相关度
 
近年围绕门票和免费开放问题上的讨论与实践,形成了中国博物馆本体意识成长过程中的一道独特景观。博物馆这种事物自从海外植入中国,如何克服“水土不服”始终是一个难题。加之改革开放后,国内、国外又都处在新的转型时期,中国博物馆如何“安身立命”,一直困扰着众多的有识之士。受诸多因素的促成,最为国人敏感的门票,遂构成为一个特殊的改革和探索的领域。
笔者更关心的是,最近的免费“风暴”,不仅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还对胚芽状态的中国博物馆学本体论及其进一步构建,带来机遇和资源。因为由此产生的大量新问题、新经验,给博物馆本体意识的深化创造了条件。免费开放既使博物馆的公益性质及文化魅力,前所未有地彰显,同时大量的问题也随之伴生。这种种新问题中,仍以隐藏在其背后的博物馆“地位”问题为核心,为关键。试简单地析而为二言之:
一、因袭半个多世纪来的传统与惯性,中国博物馆至今仍受政府及其政策的强势主导,然而这实非合乎博物馆的常情、常理、常态——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在中国博物馆仍是“舶来品”。如何在法律上让博物馆“长大”,能够真正独立自处,是发展中的中国博物馆事业正面临的一大考验。在博物馆获得自主地位之前,任何合理的、初衷正确的政策,如果“一刀切”地推行开来,“双刃剑”效应势所难免。如果能让博物馆在充分自主的状态下选择开放方式(包括免费),甚至参与政策制定,其有效性将极大提高。
二、博物馆的公益性质须全面地落实到制度层面。可这又正是我们目前所欠缺的。由于缺少相应的制度与管理办法(以及调整的弹性),免费开放随之带来种种尴尬、难堪,对“公益性”造成另一种冲击,就不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放开眼界看,博物馆公益性的彰显,其实是近年我国现代公民社会构建中出现的现象之一,绝非孤立。但总体状况是,一方面,国人比较快地熟悉了“公共性”话语,而另一方面,越过概念层面,大家对“公共性”的事物(包括公益性的博物馆)还严重的缺乏经验。检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例如企业改制)和与国际接轨方面,相对比较容易突破障碍、进展顺利,而在公共事业领域却往往充满更多的波折。近年医疗体制改革的教训就是明证,由此也足见国人对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的陌生。(本文且不说现行公共财政预算制度的弊端,及对博物馆事业造成的不利因素。)博物馆地位的积贫积弱,进而所造成的一些矛盾与两难之境,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博物馆的公益性,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问题,更关键的还是制度设计及如何在操作中实现目标的问题。从这样的立场出发,博物馆的公益性与免费开放确有关联,又无必然的关联。对照国外例如欧美国家的情况看,博物馆一般也是坚持低价原则而以管理的效益为重,以保持博物馆的品质为目标。其实,这些年来中国博物馆界因应时代的变化,讨论门票的意义及改进的办法,包括采取免费开放,已形成一些共识。所谓共识,意味着是符合博物馆行业的规律和规范的。然而由于博物馆自身地位等原因,这些见解常常遭到忽略。
 
三、博物馆品质及博物馆学的作为
 
免费开放本为了提升博物馆的品质,可带出的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2008年2月19日《光明日报》报道:“今年春节期间,福建省博物院试行免费开放,短短几天内接待游客近八万人次。因参观人数过多,导致……一些藏品被损坏。……‘一些参观者抱着不看白不看的心态,怀着不碰白不碰的心理,对展品和设施极不爱惜,这些人的文明素质真的是太需要提高了。’”对此,业内已有很多的讨论与思索,并提出不少对策。湖北省博物馆王红星馆长撰文指出:“博物馆免费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全面地统筹规划,才能迎接免费开放的挑战并抓住机遇。”(2008年4月18日《中国文物报》)笔者想重申的是,由此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也是针对中国博物馆学(的建设)的;特别是,应加强对博物馆品质的研究。
从观众的感受讲,博物馆的品质大略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筑与设施;展览、藏品与研究;服务与管理(管理是内在的,服务是外化的)。本文论题所涉主要在服务品质,也关乎其他方面。就服务品质言,台湾学者在一项研究中强调的 “参观者对于博物馆所提供的利益(如得到知识、休闲空间之利用)与所付出(如花费时间、门票)两者间的权衡”,值得重视。该研究列出“衡量项目”表,位列其首的是“(博物馆)是追求知识的场所,也是提供身心放松、休闲娱乐的地方”。因此需要一个“安静的参观环境”。(萧志同等:《博物馆服务品质、认知价值、满意度、忠诚度关系之研究》,《博物馆学季刊》第二十卷第2期)鉴于免费开放引来“人满为患”,国内一些博物馆已制定出适合于本馆情况的每日最多参观人数。人潮汹涌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代表博物馆的品质。
博物馆的品质还体现在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此非狭义的如互动项目之类的互动,而是指文明的场所与文明的观众之间,互相的影响、浸染、提升。近来因免费开放而招来诸多不文明、不雅观现象,可能是最令人讨嫌的。博物馆学有必要研讨“博物馆参观礼仪”、“观展文明”,拟定相关的行为规范。面对公众,博物馆学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总之,免费“风暴”刮起,恰是提升中国博物馆品质和推进博物馆学建设之良机。
 
*本文系2008年5月9日“《国际博物馆》与遗产保护论坛”参会论文的删节稿
已刊6月11日《中国文物报》,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