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课程主要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 2008-05-23   浏览次数: 161

    195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建系之后,就逐渐开设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著选读课程。最初的课程内容较为零散,所选篇目往往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来确定和调整。课程分别由胡曲园教授、辛敬良教授、余源培教授、金顺尧教授、虞伟人教授等主讲。上世纪70年代末,我校在国内较早开设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由薛维新教授主讲。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更清晰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划时代的变革意义,80年代中期逐渐开设了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原著课程,逐渐较为系统和稳定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课程,课程内容自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始,迄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较为完整地根据经典著作来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生过程。

此后经历了多次教学改革,其主旨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过程中,强化理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即“史论结合”。因此在一些课程方面实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原著教学的合并。但是,为了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哲学变革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课程逐渐从中分化出来,仍然单独开设,并要求以经典著作为主来体现“史论结合”的原则。以使本科生在研读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来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变革意义和当代性质,从而在哲学学术和时代问题两个方面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精神。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该课程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课程在教材方面使用本系自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下卷),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课程以理论上的深入和切近时代问题为特点,长期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欢迎。选课学生除哲学学院的本科生以外,还包括中文、历史、新闻、经济国际政治关系等其他专业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