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教学改革与研究
发布时间: 2009-03-30   浏览次数: 231

我们曾在授课对象群中做过多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没有上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门课之前,对本课存在这样的刻板印象:这课可能与思想政治之类的课程差不多,政治意识形态比较浓,属于灌输意识形态之类的课程。造成这种偏见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为此,我们就要用理论的魅力、教学的艺术、新闻的魅力去改变学生们的刻板印象,用我们生动的课堂,吸引他们。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针对的问题是: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被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所理解?让他们真正喜欢这门理论课。

要解决这个大问题,必须解决以下四个关键问题:一要让理论有魅力。本课作为一门理论课,首先必须以理论的力量来吸引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经过160年的历史演进,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理论魅力。它在与其他新闻传播理论竞争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理论优势,具有很强的理论解释力。本课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独特价值、理论脉络和解释效力说清楚、透彻,展示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理论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们信服。再者,理论魅力还体现在对当代社会与新闻现象、思潮的有力解释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静态的理论,而是与时俱进的,在回应时代挑战过程中彰显其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二是要让新闻有意义。在媒介化社会中,当代大学生无不为周遭世界中汹涌的新闻信息苦恼。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他们手足无措。用什么理论和标准来评判当下社会现象和新闻事件?这是一个事关当代大学生新闻观确立的重大问题。本课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交给当代大学生一套观察、分析社会与新闻现象的理论工具。三是与大学生的接受期待对接。当代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新闻传播理论?当代社会是一个思想、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面临多种思想、理论选择。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能不能在众多思想、理论中胜出,还要看它能不能赢得当代大学生的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要真正赢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必须与目标受众的接受期待对接。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接受期待,是本课成功的前提。四是教学艺术必须到位、精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魅力,要真正为当代大学生认同,教学艺术是关键。本课题团队具有很强的理论优势,要转化成教学优势,教学经验和技巧是特别重要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程团队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概括起来,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改革举措:


1.采取“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走出专业课框架,进入学校平台,成为学校通识教育平台课。本课程原先是新闻学院专业基础课,授课范围相对有限。后来,进入学校公共选修课,供全校不同专业学生选修。为此,本课程在课程定位、内容模块、教学策略、团队结构、教材建设等方面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闻理论和媒介素养需求。二是面向业界授课,为业界提供新的理论解释指导或参考。并在与业界互动中粹炼理论的精华,彰显马克思新闻思想理论的魅力。


2.受众调查机制:
本课受众是一个结构多元的庞大青年精英群体,涉及到文、理、医,还有留学生等不同专业、知识文化背景的大学生。为使本课能够与大学生的接受期待吻合,我们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期中、期末开展三次大面积的课程受众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课的期待、意见和建议,掌握大学生的媒介阅听偏好、特征,随后进行深入的受众分析,最后反映到课程教学实践中。此外,我们还通过网络互动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随机调查分析,随时把握学生学习兴趣的波动轨迹。


3.新闻热点评析机制:
鲜活的社会事件和新闻事件,是当代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本课结合当下新闻传播实践中发生的典型新闻事件进行课堂评析,激发学生对新闻传播实践的激情和兴趣,把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汶川地震发生时,学生们对中外媒体的相关报道很感兴趣。为此,课程团队迅速制定了汶川地震媒体报道分析方案,激发学生关注、研究兴趣,让他们以研究小组的形式,撰写调研、分析报告。同时,我们还在课上对这一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专门评析。


4.经典作品与课外延伸阅读结合:
作为一门经典理论课程,我们强调对经典理论的精读。学生们在上本课之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几乎没有涉猎过。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经典中感受思想、理论的精彩。我们开具了一系列的阅读文献和参考书目,供学生课前或者课后阅读。还把该课程中的经典篇目、著作纳入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经典读书计划”,由青年教师担任“经典读书计划”项目的导师,指导学生们阅读。此外,要求学生阅览一定量的报章杂志,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


5.业界精英进课堂:
本课重视与新闻传播实践的互动。从业界挑选了一批精英人士进入课堂,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问题作专门辅导,帮助学生解答在理论学习中的困惑与问题。比如,谈到新闻自由时,我们请来几位新闻中心主任或总编到课堂讲授如何把握新闻表达口径、新闻侵权等问题,深受学生们欢迎。


6.完善的教学团队培养机制:
本课对团队成员的要求较高。对主讲教师的责任心、知识结构、理论基础、媒介素养、教学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青年教师加入本课程团队以后,按照课程负责人为他们度身设计的教学成长路线,循序渐进地推进。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教学团队培养机制。


7.集体备课机制、听课与评课机制:
每个学期,本课要开设五个平行班,每位教师独立全程上满一个学期。为了确保教学整体风格、思路、节奏的一致性,为了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本课程团队建立集体备课机制、听课与评课机制。每次集体备课,都要对近期国内外社会、新闻热点进行梳理、盘点,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对它们的媒体呈现进行把握,形成基本理解框架,再拿到课上进行评析。比如,哥本哈根峰会期间,课程团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确定学生媒体体验计划,安排让外语专业和留学生对多个国家、地区的媒体报道进行跟踪观察,写出研究报道,在课上发言、讨论。


8.课程教材编写: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课程负责人集多年教学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该教材自2002年出版以来,已经发行3万余册。7年来,教材作者童兵教授针对课程设计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最新动态,对授课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增删、修订。2009年,修订版教材出版,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对这教材给予了这样的评价:《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修订本)是一本应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本科生课程和硕士研究生课程急需的教材。修订本增加了许多新的资料和新闻观点的阐述,对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新闻观发展作了新的梳理与提炼,体现了这本教科书的前沿性。


9.“启航”学术体验计划:
本课程从学生中挑选一些对学术有兴趣、潜质的学生,参与本课程教师承担的学术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学术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方法和能力。比如,由童兵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经常挑选一部分学生参与舆情调查,激起学生浓厚兴趣。


经过我们近8年的努力、摸索,改变了学生们的脑子中的刻板印象。课程一届一届地延续,影响也渐渐扩展开来,学生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目前,每个学期5个平行班,每班150—200人,每学期共有近千人,平均每年有1500—2000人选课。该课是复旦大学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在学生中的口碑越来越好。


本课程被评为2009年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同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2007年获得复旦大学“教学贡献奖”,2008年获得复旦大学“教学名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