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 2008-06-26   浏览次数: 480

近五年的教学改革

(1)建立教学团队之间的切磋机制。作为教学团队,我们经常在一起,尤其在新学期开课前,探讨新闻学学术的新进展、新闻实践的新现象,并把这些新现象、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使《新闻学概论》不断追踪新闻学的前沿,常讲常新,这作为一种教学制度长期坚持下来。此外,教学团队之间还经常合作学术课题,在共同完成重大课题的过程中交流知识、激荡思想,共同分享对新闻理论的研究成果、提高新闻理论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色。主要通过这些方式来体现:
——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最新的新闻实践和典型案例来讲述新闻学基本理论,帮助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活学活用。为配合课程教学,还建立了本课程的教学案例库,并不断根据中外新闻业界的最新变动、前沿问题进行更新、完善。
——在学生中开展读新闻、评新闻活动,力图让学生运用新闻学基础理论分析新闻作品,提高新闻学的专业素质和分析技巧。
——结合课堂教学,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把学生带到新闻采编现场,也请一些名记者到课堂讲课,旨在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3)发挥以科研促教学的独特优势。本课程教学团队既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又具有严谨的学术研究能力,因而非常重视各自的学术研究,善于敏锐把握学界及业界的新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理论研究论文,如李良荣教授围绕新闻改革的系列论文(《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论中国传媒的双轨制》等),黄旦教授关于新闻理论核心概念及新闻史重要问题的系列论文(《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耳目”与“喉舌”的历史性变化》等)。这些富有创见的研究成果,为提升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严谨性、前沿性打下坚实基础。

(4)注重培育开放活跃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积极组织讨论,倡导课堂的开放与宽容,注重发挥探讨型教学方式的效应,就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实践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运用新闻学基本理论开展讨论。由于教学过程十分强调开放、互动,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发言,因而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5)精心完善课程的教材体系。课程负责人李良荣教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编撰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学概论》教材(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此后经过完善、增补,采取全新的结构体系,又先后在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闻学概论》和《新闻学导论》,并经多次修订成为国内该领域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教材,复旦版教材还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曾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加上主讲教师黄旦教授出版的《新闻传播学》教材(杭州大学出版社),使得本课程的教材体系富有层次、更加完善。其中,复旦版《新闻学概论》作为本课程的指定教材,其他几本作为参考教材,充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