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 2008-05-24      访问次数: 39

神经生物学系的发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的老前辈中就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神经科学家,他们中有神经生理学家徐丰彦、神经药理学家张昌绍、神经病学家施玉泉、神经组织学家谷华运、麻醉学家吴珏等。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针刺原理研究发展的需求,原上海医科大学组织了一批来自于各教研室的从事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教师成立了当时的针麻组。随着研究的深入,结合当时国际上神经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趋势,于1982年,曹小定领衔,由一批从事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教授(张安中、程介士、许绍芬、莫婉英、黄澄凯、周敬修、何莲芳等)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生物学教研室。1992年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又作为主要基地之一,筹建和成立了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我校的神经生物学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培养基地。1997年以来,神经生物学学科先后成为“211” 和 “985”工程的“重中之重”建设单位,1999年成为全国首批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的专业。2000年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神经生物学系,现任系主任孙凤艳教授。

神经生物学课程的发展:

教材的编写和出版:1982年成立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能适应和从事神经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青年人才.因此,成立教研室的当年,原上海医科大学的教授集体撰写了首版《神经生物学讲义》,并率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神经生物学的课程。以后,又于1986年和1989年分别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的讲义。1990年和1999年由许绍芬教授主编正式出版了第一版和第二版的《神经生物学》教科书。 这些教材在开设基础医学专业、药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神经生物学课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针对如何开展能适合医学专业学生的神经生物学的教学需求这一课题,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并开展适合于医学生教学用的教材建设,于2008年由孙凤艳教授主编和正式出版了《医学神经生物学》教科书。

授课形式:我校的神经生物学作为医学本科生(5年制和长学制)专业的必修课学习,这在全国的医学院校中是最先实施的单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和调整。我们经历了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提高或完善阶段几个不同时期。 1.在开始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讲授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理论;2.数年后,同时开设神经生物学实验课,开始以脑的结构定位,脑切片技术,脑的组织学染色技术和神经递质检测的几种常用方法等常规技术,以帮助学生对阅读文献的理解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3.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学习和交流能力,于2005年以来开设双语教学;于2007年始,对部分班级的学生开设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和报告课;自2000来,本系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研究擅长,因材施教,对有兴趣的同学开展导师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