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
实其志,强其骨
发布时间: 2011-10-28   浏览次数: 66

 

季一秀     

通识教育”一词,在国际上尚未有权威解释,好在虽是“舶来品”,复旦对于这一体制的目标还算明确:打破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共同基础,提高学生人文修养、打开学生思想视野、增强独立思考和学术创新能力,从而为其日后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做出创造性成果提供可能性。简而言之,专业教育在于纵向深化,通识教育则在于横向拓展。

         一学年选课上课,对于通识教育有了更深的体会,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在专业课之外,选修课程种类、数量巨大,时间分布较平均,选择性很强。而在体育一块,中西体育项目均得到较大化的体现,学生兴趣被极大纳入选择考虑范围,参与度提高,相比小学中学一把抓的强迫运动,效果自然有很大提升。

        然而,一方面,受通识教育体制本身存在的缺陷影响,体育仍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而体育本身的特殊性和其教育理念,也导致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于通识教育体制实现度问题。这是一个各门课普遍存在的问题:博而不精。而“博”做的不够,“精”却完全没有沾边——比如一门“诗骚精读”,一学期下来只是粗粗读了小半本《诗经》。课时不够是每个老师和学生都在抱怨的问题,而课时长和总开课数成反比,恐怕将来还是要考虑开课数量的实际需求。而在体育方面,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时间的浪费,不正确或不完整的运动知识也会造成身体的直接伤害。

       另一个未实现的理想在于“创造性”。在体育课中,网球是唯一的研讨型课程,大部分课程还是在遵照“依样画葫芦”的传授模式进行,反馈很单薄。如果体育都是对于教师的复制,年复一年不变的课程只是培养出一批批复制品,创新从何谈起?也难怪体育界总在感叹一代不如一代。非职业化体育教育不是借口,进一步改革才是出路。

        在选课指导中,体育被单独列出,也许有方便查找的考虑。但也显而易见,学分少,单独划分,还是一种从小学教育就开始延续的偏见在起作用:体育被排除在日常教育之外(至少是心理上),并且不受重视。体育因其不具备直接知识性,教育方式也与其他科目不同,似乎总给人锻炼四肢而不重头脑的感觉。在这一点上,应该澄清的是:1、“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心健康”中,“身”在前,其作为基础和保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长期不健康的学习方式,使身体问题有时成为生活学习的障碍;2、体育并非只锻炼身体,其中的经验价值和哲学意义结合其实践性,对于人格培养和方法论学习都有特殊意义。对于这一误解,既有社会长期成见的因素,也有体育教育本身的局限。

       前文提到的“复制式”教学,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只能是身体上的体验,甚至在精神上,堪称“压迫”;而在通识教育目标中,也隐晦地表达了一点,即通识教育旨在提升专业领域的造诣,而非真正面向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样功利化的集体主义原则下,体育必然不能从根本上发挥作用。
个人认为,体育在全球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体系中可以实现其价值,也有必要实现其价值,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真正全球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应该是从个体的特殊性出发,寻求个体的最大化发展,这自然保证了集体的极大提高,而体育在个体完善上有特殊意义。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器”,即通过适当的、个性化体育学习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兴趣与习惯、完善技能;同时也在于“道”,即通过体育知识学习和对其中人生哲理和普遍真理的感悟,把抽象的方法论和哲学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好地为人处事。这是一个“深入其中”而后又“置身其外”的过程,体育不局限于它本身,而得到升华。落到实处,则在开课时更注重学生的选择和学生个体的需求,对于课表和教授方式、内容做适时调整,不但要培养“运动员”,也要培养“解说员”和“裁判”,挖掘体育的各方向潜能。

      总而言之,不同于老子所说的“弱其志,强其骨”,通识教育体系下的体育,应是“实其志,强其骨”,内外兼修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