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
浅谈复旦体育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 2011-10-28   浏览次数: 61

王梦婷 

        众所周知,美国的优秀高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在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我们到处可见学生在认真读书、上网学习。别看他们的衣着打扮很随意,可是文化学习一点也不含糊!美国的教育比较提倡个性张扬,由此可见一斑,他们不太重视外在和形式上的东西,而非常重视内在的修炼,包括文化的传承,精神的陶冶,素质的全面提升,科学研究的不懈追求。

        最近几年,不难注意到复旦也在把通识教育的观念引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来,想必是希望从这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新出路,把更新更适合我们的教育体系探索和改进出来。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至少作为一个学生,我的愚见是,复旦的通识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行的通识教育制度仍然不很完善、合理,效果也与预想的有不小的出入,比如,我今天要讲一讲的这个体育通识教育就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仍然不够高,资金的投入也不够到位。这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某些运动场地比较破旧而且利用率低,而某些运动场地规模和数量太小导致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甚至没有一个室内游泳馆;再比如体育课只开展两年,大三大四包括研究生都缺乏体育锻炼,使身体素质下降甚至不足以满足“学习”这个拼脑力和体力的任务,而且每个学期体育课只占一个学分,这么低的分值使得GPA至上的学生们轻视体育课。第二,学生们对于体育的不认真的态度导致体锻流于形式,这可以从“刷体锻”的“刷”中体现,“刷”显然代表着一种把它当做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去随意完成的态度,与体锻的出发点不相吻合,反而让体锻在学生眼中成为了一个浪费时间和精力的累赘。第三,体育类社团沦为加章刷体锻的工具而并非有相同体育爱好的同学们切磋交流的平台,这些社团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在我看来,通识教育的内涵不仅体现在正式的课程设置中,还反映在社团活动、导师导学等非正式课程中,校园育人氛围、学校管理水平、学风建设等对通识教育也有积极影响。这些,西方国家的高校做的比我们好得多。哈佛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有近500个学生社团,麻省理工学院有350多个社团,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课程和科技、艺术、体育活动课程,应该说选修领域非常的宽,学生对通识教育都有极大的兴趣。我想,也只有这么做,才真正能够培养学生的“多能一专”, 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平常所说的“厚基础、强能力”的教育目标。我们复旦还在这许多方面有所欠缺,与西方高校有一定差距,但这些现存的问题可以理解,因为我们毕竟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然而我作为学生,最希望校方能够有所作为,而不是闭目塞听,对现存问题不作理会更遑论去解决,那样的话,复旦的通识教育终将成为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败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