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重要概念和思考题(作业习题)
发布时间: 2009-08-24   浏览次数: 1246

 

             第一章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
一、
1.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不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国国民经济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联接起来的有机整体。
 
2.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
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各国国民经济的研究,即把它作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研究,揭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就是说要研究诸如WTO、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资本流动等把各国国民经济有机连接起来的各种传导机制,具体说来就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际贸易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和国际投资关系。三是把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就是通过对世界经济现状、矛盾、问题等的分析,揭示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3.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4.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的结果,先进的技术及其应用成果反过来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5.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则既包括科学革命,也含有技术革命,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
 
6.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备,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7.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当时欧洲大多数国家这时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利润的追逐要求产量不断得到提高,但却遇到了人的体力这一自然障碍,在这个需求的推动下,工艺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变革,首先从传统的手工业部门——纺织部门开始;然后蒸汽机应用于轮船,产生了汽船,推动了水上交通的发展;紧接着蒸汽火车头的使用导致了修建铁路的高潮,这对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过程更是功不可没。所以人们把蒸汽机作为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8.第二次科技革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蒸汽机的缺点逐渐暴露,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新的动力,于是出现了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早在19世纪上半期,基础理论科学电学就有了很大的突破,但电能的广泛应用却是在19世纪末,那时,电能成为了一种可以廉价大量供应的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够保证电动机持续工作。电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首先,它改变了人们的通讯能力,有线电报、电话的发明一直到无线电通讯的出现,使人能看千里之远、听万里之遥。其次,依靠电,化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利用电解的作用,人们发现了许多新的元素。最后,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电灯、留声机、电影、无线电广播的发明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光明和多姿多彩。除了电动机应用于生产外,蒸汽机也不断地得到改进,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体积小、轻便,功效大,它的发明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后,出现了汽车这一使用汽油通过内燃机驱动的自动车。汽车的发明、使用和推广使人们看到了公路交通方式的前景,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汽车工业部门。而且,内燃机的发明使蒸汽动力的应用得到推广,扩大了对石油的需求,促进了石油部门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时还是钢铁的时代和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世界钢的产量增加极快,在 1870年时还只有 52万吨,到 1900年增加到 2 830万吨,从1870—1913年的43年间世界钢产量增加了146倍。钢材很快排挤了其他材料,成为工业大生产不可替代的原料,世界工业生产也从“棉织时代”进人“钢铁时代”,重工业在工业中开始占主导地位。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人们开始使用人工方法合成材料,发明了合金钢和人造丝、塑料等多种人工合成材料。
 
二、
1.简述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特点。
答: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当时欧洲大多数国家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利润的追逐要求产量不断得到提高,但却遇到了人的体力这一自然障碍,在这个需求的推动下,工艺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变革,首先从传统的手工业部门——纺织部门开始;然后蒸汽机应用于轮船,产生了汽船,推动了水上交通的发展;紧接着蒸汽火车头的使用导致了修建铁路的高潮,这对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过程更是功不可没。所以人们把蒸汽机作为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首先,这次科技革命从轻工业部门开始。在封建制度下手工业和行会制度发达,致使当时的毛纺织业、棉纺织业等轻工业部门的生产力水平较高,而重工业却几乎是一片空白。一个部门技术的革新必须以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前提,所以,只有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轻工业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科技革命的成果才会慢慢推广到重工业部门,促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
其次,技术发明领先于理论研究的突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般来说科学理论对技术变革起着先导作用,新技术的发明又为新的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手段,然而观察这次科技革命过程中的种种发明,不难发现技术发明领先于科学理论的突破,而且它们大多是由直接参加生产的技术工人作出的。这些技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生产工具的种种不足之处,于是着手发明和改进,因此这一时期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很高。然而技术工人并非专业学者,他们无法在基础科学领域实现突破,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这次科技革命的后期,更多的是机器的改良而非创新。
 
2。试述第一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萌芽出现的作用。
答: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开始用机械力代替人力,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最终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反过来又使生产力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取得大进展,这一切都推动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发展的基础上,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之间建立了日常的商业联系,世界经济开始萌芽。
    机器大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工业内部的分工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分工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的基础,进而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于是社会分工迅速跨越国界,向国际领域扩展,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多或少都纳人国际分工之中。
    在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市场也逐步形成了。早在15—16世纪,世界市场就处在形成过程中,那时候欧洲商业强国纷纷向海外争夺殖民地与市场,欧洲的贸易中心已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领域大大扩展。但真正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
还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基础。国际分工体系的逐渐形成促进了各国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又使生产趋于专门化,并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第一次科技革命在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世界市场进人了迅速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利润为惟一目标,因此机器大工业也就具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趋势。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的生产所产生的大量商品非本国市场所能容纳,资本必须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同时不断突破市场的界限,到国外开辟新市场,因为一旦工业制成品找不到出路,工业生产的维持与扩大就不可能;而且工业品附加值高,利润厚,对输出国有大利可图。另一方面,伴随着生产的扩大,不但有成品销路的问题,同时存在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获取问题。一个国家的工业越发达,对原料的需求也越大。一般地说,一国的原料很少是能自给自足的,大多要靠从国外运入。这就迫使资本家到国外市场去寻求来源。他们在逐利动机的推动下,奔走于世界各国,冲破了一道道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障碍,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了世界市场。而这一时期,科技革命使交通运输工具这一市场交易的媒介得到了革新。1819年,第一艘汽船横渡大西洋,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试运行。交通运输事业的突破加之通讯事业的发展,都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促使商品往来频繁进行。世界市场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产品生产的高效率,使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不断降低,各种廉价工业品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市场,并且使这些国外市场按照工业国的生产和消费的需要改变自身的产业结构,逐步演变成这些工业国的原料来源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于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就在相互推进中向前发展。到第一次科技革命结束时,各国都或多或少地被卷人了世界商品交换的狂流之中,这时,世界经济才开始成为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术语或概念。
 
3.简述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特点。
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蒸汽机的缺点逐渐暴露,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新的动力,于是出现了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电能的广泛应用开始于19世纪末,电能成为了一种可以廉价大量供应的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够保证电动机持续工作。电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除了电动机应用于生产外,蒸汽机也不断地得到改进,发明了内燃机。随后,出现了汽车这一使用汽油通过内燃机驱动的自动车。汽车的发明、使用和推广使人们看到了公路交通方式的前景,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汽车工业部门。而且,内燃机的发明使蒸汽动力的应用得到推广,扩大了对石油的需求,促进了石油部门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时还是钢铁的时代和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钢材很快排挤了其他材料,成为工业大生产不可替代的原料,世界工业生产也从“棉织时代”进人“钢铁时代”,重工业在工业中开始占主导地位。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人们开始使用人工方法合成材料,发明了合金钢和人造丝、塑料等多种人工合成材料。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世界生产力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与第一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二次科技革命显现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特点:
    首先,这次科技革命从重工业开始,为落后国家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第一次科技革命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但是到19世纪中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前,除英国以外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仍然是农业占优势,而且在这些国家的工业中,轻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重工业相对而言显得薄弱。这时英国号称世界工厂,其经济实力是别的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又恰逢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似乎英国理所当然应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但是由于它坐守前人的创造成果,思想上趋于保守、定型而丧失了先发优势,反使后起的国家德国、美国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主导。
    其次,基础理论的先导作用日益明显。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技术上的突破先于科学理论,进行发明创造的也大多数是直接从事生产的技术工人,这就使当时发明的机器具有高度的实用性,但也正是这一点局限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当时间进人19世纪时,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虽然这时仍存在技术突破领先于理论突破的例子,但是基础理论起先导作用,新技术的发明为新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手段,这种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已日益明显。在19世纪初,就有许多的专业学者致力于电学的研究。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无穷的创新能力,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内都不断地产生各种发明创造。
 
4.试述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最终形成的作用。
答: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商品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出现。此时,不但交换国际化,经济生活的其他领域如资本、货币也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在这种国际化的趋势中,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首先,科技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变革。钢铁工业的发展使铁制轮船最终代替了木制帆船,世界船舶总吨位在1870—1910年间增加了一倍多。铁路建筑的进展则更为迅速,1870—1913年间,世界铁路线长度增长了4倍。1870年时,94%以上铁路线分布在欧美两洲,而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以及资本主义列强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掠夺的加
强,在这些地区也兴筑了相当规模的铁路网。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出现了汽车这一新的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出现了空运的发端。虽然这时还未出现大型、完善的飞机,但是这代表一种新的、更为快捷安全的运输方式,为以后运输业的革命奏响了序曲。
其次,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运输的日益便捷使得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同时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方式发生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在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了它们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但是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各工业国对投资场所的需求不断上升,它们向外扩张的方式也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对外投资的数量大增。其实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有资本输出,但只有到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形成金融资本,产生大量的过剩资本后,资本输出才迅速增长。
最后,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和资本输出的日益增多,促进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在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换必须以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为媒介,并且要求这一媒介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能摆脱货币的各种地方形式。这种在世界范围内的一般等价物就是世界货币,在初期其自然形态是黄金和白银。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就出现了世界货币。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各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才形成以世界货币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世界货币体系一般由一个或几个强国支配,这些国家以黄金或白银为基础,发行流通的货币,此类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和金银相同的储备功能。1816年英国依靠其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获得的经济优势首先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以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完成了这一过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金本位制。此时,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变化,推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货币体系和国际资本,世界经济才真正得以形成。
综观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生产力提高。商品数量的增加使交换更为频繁,贸易开始跨越国界。随国际交换的扩大,形成了区域性的国际商品市场。在贸易的推动下,产生了资本主义早期国际分工体系的萌芽。这时生产的发展已为世界经济的萌芽做好了准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从封建主义进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世界市场和世界货币,并使交换国际化,世界经济开始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以电气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化,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形成。经济生活的各方面都展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在世界货币的基础上形成国际货币体系,世界经济最终形成。在世界经济的准备、萌芽和最终形成阶段中,都是依靠科技革命的力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才完成了转折,所以世界经济的形成离不开科技发展的作用。
 
5.试述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世界经济并不仅仅是指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的简单加总,而是由各种经济纽带把各国和各地区联结起来的一个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矛盾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动态过程,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特点。
   (1)本质的市场性。世界经济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不仅参与世界经济的主体大多推行市场经济的体制,而且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遵循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具体地说,它具有交易自由化,市场主体平等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和管理法制化的特性。这些特性都从本质上揭示了世界经济的市场性特点。
   (2)空间的广阔性。世界经济是一个最广的经济范畴,由所有国家和所有产业组成。
   (3)历史的短暂性。世界经济只是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高度发展的产物,不仅不是与人类经济活动共始点,也不是与各国国民经济共始点,它的完全形成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4)构造的复杂性。世界经济是由各国国民经济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转中,这个整体中的各个部分的运行机制的差异是巨大的,他们各自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5)运行的多元性。在世界经济中,经济运转过程受到多极干扰。由于主权国家的存在,各国经济过程产生了相对独立性,产生了货币差异,并且世界经济活动受到政治的影响,进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组织、协议,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自发运行机制。这些受干扰性都是世界经济的多元性的表现。
(6)整体的统一性。世界经济能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的商品性。世界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世界各国各种生产方式的共性所在。
(7)一体化的必然性。随着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逐步形成有组织、可协调、高效率运转的国际经济体系,不仅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从各个层面上展现一体化的趋势。
 
6.试述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多元性。世界经济由各国的国民经济作为基础,各国在经济上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各国经济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发生变革,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这构成世界经济多元性的一面。
(2)立体性。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加深,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是不可逆转,但由于各国经济实力、发展战略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别,参与世界经济运行的程度是深浅不一的。各国商品、技术、资本各方面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使众多生产方式、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经济活动联接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结合体。
(3)整体性。世界经济自上个世纪初正式形成以来的近百年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走向一个整体的演进过程。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有所增强,但从大趋势看,它有利于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和国与国之间经济合作、相互往来的加深,因而必将推动世界经济向着一个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不断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
(1)国际化。国际化是指各民族国家随着相互间贸易的发展,开始了市场的统一与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诸如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技术在国际间的流动。
(2)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化基础上,随着分工的深入和市场的扩大,各国经济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尤其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全球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推进。目前的世界经济正处于这一过程中。
(3)一体化。与全球化相比,一体化是世界经济更高的发展阶段,它意味着世界经济已完全融为一个整体。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实现了各国经济表层化的相互依存,一体化则是在本质上达到了各国经济的充分融合。当代世界经济正朝着全方位的、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迈进。
 
 
 
第二章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
一、
1.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深度和影响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首先它不是个别的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上的突破,而是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涌现了很多新兴工业部门,如高分子合成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等。其次在科学领先的情况下,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科技革命过程。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科学进步和技术变革不是同时发生,科技和生产的联系也不够密切。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使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日益广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最后,科技革命带来了劳动自身性质以及人和机器相互关系的变化。过去科技革命的最高成就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机器解放并代替了人手;现在则能做到“用机器操纵机器”,即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机器不但能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能部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2.加速折旧
加速折旧是通过提取超过实际的折旧提成以降低企业的利润额,从而减少企业的纳税数额,即把应该纳入政府预算收入的那一部分利润转给了垄断组织,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垄断企业的减税优惠,是一种隐蔽的补助办法
 
3. 风险资本
由于投向尖端技术项目的投资失败性极大,风险投资成为保证技术领先和获取高额利润必不可少的基础,美国政府在利润税收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降低风险资本所得税率、制订“安全交易委员会守则”来提供条件,给予优惠贷款,分担一部分风险费用等。目前美国风险公司已逾千家,越来越多的小企业也参与风险投资。
 
4. 科技进步指数增长规律
科学技术进步指数增长加速规律指:科学技术的加速表现在许多重要指标呈几何级数增长。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间隔为130年左右,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间隔为50年左右,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科技人员的数量、科研投资量也呈加速发展趋向。1800年全世界科学家人数是 1000人,1850年增至 1万人,1900年 10万人,1950年 100万人,1970年 320万人。以美国的科研投资为例,1955年为62亿美元,1960年为135亿美元,1965年为200亿美元,1970年为259亿美元,1975年353亿美元,1980年604亿美元。
 
5. 先导产业更替周期加速规律
先导产业更替周期加速规律指:每次技术革命总是以几项核心产业为支柱取得重大进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先导产业起着开路先锋的作用,成为该次科技高潮的标志,而随着技术进步,它的作用达到某种限度后就会逐渐下降,并把带头作用让位给新的先导产业。科技革命的历史表明,每种先导产业起带头作用的时间不断缩短,即先导产业加速更替。从科学理论看,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占据理论中心达200年之久;尔后化学、物理等一组新学科取代了它,为时约100年;再后来,相对论、微观物理等又成为主流大约50年;接着控制论、宇航学等上台达25年。
 
6. 科学结构变动规律
科学结构变动规律指:每次技术革命都把科学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产生出相应的科学结构来。科学结构包括科研队伍结构(数量结构、水平结构和年龄结构等)、专业配置结构(基础、应用和开发、文理科、硬件和软件的比例等)、实验仪器技术装备分布结构、情报资料结构、科学教育水平结构等等。总之,在科学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结构始终处于动态之中。
 
7. 产业结构软化
所谓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日益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不断转移。
 
8. 产业结构内涵式软化
产业结构重心转移发生在两个层次上;产业部门内部重心的转移和产业部门之间结构重心的转移。所谓产业结构的内涵式软化,即产业内部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的比重减少,而研究、设计、开发和信息服务等服务性劳动的比重增加,这种软化既表现为“硬产业”中科技知识等“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表现为“软产业”内部智能投入的增加。
 
9. 产业结构外延式软化
产业结构外延式软化,即产业部门间的层次推移,主要表现为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0. 许可证贸易
许可证贸易作为技术贸易的一种方式在战后具有特别重要意义。许可证贸易通过协议,让许可人允许受许可人使用其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受许可人则向许可人支付费用和其它报酬,作为使用其技术的代价。许可证贸易把“科学与技术革命、知识积累与工业应用上的革命”结合起来,加速了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的进程。技术不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许可证贸易以较小投资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缩短技术差距,享受技术进步的好处。对于出口人(售证人)来说,则能收回科研投资和风险成本,是科研成果不至于“价值”磨损。
 
11. 技术贸易
技术贸易作为技术知识在国际间的转让已成为世界无形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后在国际贸易中,除商品贸易迅速增长外,技术贸易也发展很快。技术贸易较商品贸易复杂。它一般是指工业生产的技术知识的买卖,但往往还包括工厂的成套设备在内,其中技术知识部分被称为软件,设备器材部分被称为硬件。在技术贸易中,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的买卖是最多的。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技术贸易主要是软件的买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软件和硬件买卖兼有。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贸易迅速发展。
 
12. 技术诀窍
在技术贸易中,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的买卖是最多的。在专利技术中,有公开的部分,又有秘密部分。此外,有些专利技术经过实践积累了很多使用上的窍门和经验,当专利人向买者提供专利技术时,往往也要提供这些不公开的技术秘密与经验,才能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这些不公开的技术秘密与经验统称为“技术诀窍”。除专利技术有相关的技术诀窍外,非专利技术也有各自的技术诀窍,因此,技术诀窍已成为技术贸易中独立的项目。
 
13. 后工业化社会理论
“后工业化社会”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哈佛大学贝尔、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热津斯基和托夫勒为代表。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大体上有四条:第一,宣扬技术决定一切。科技革命不仅可以使资本主义摆脱危机带来繁荣,而且可以“孵化出新的社会制度乃至改变整个社会面貌”。第二,第三产业部门的崛起意味着服务经济将取代物质经济起决定性作用,决定竞争的是信息。第三,阶级的划分不能再以所有制为标准了,而应以知识、熟练程度为准则。第四,社会权利已从金融寡头转移到学者手中,因为“脑力工艺”的杰出人物手中有信息。总之,后工业化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一种崭新的社会——技术社会。
 
二、思
1.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深度和影响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首先它
不是个别的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上的突破,而是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涌现了很多新兴工业部门,如高分子合成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等。其次在科学领先的情况下,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科技革命过程。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科学进步和技术变革不是同时发生,科技和生产的联系也不够密切。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使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日益广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最后,科技革命带来了劳动自身性质以及人和机器相互关系的变化。过去科技革命的最高成就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机器解放并代替了人手;现在则能做到“用机器操纵机器”,即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机器不但能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能部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含着历史的必然,也有偶然
的触发,除了科技状况本身以外,经济、社会等条件也有重大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科技革命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具有三个趋向:一是科学一技术一生产周期日趋缩短的趋向。通过理论性和实证性的研究,可以揭示各种自然运动的规律;通过技术开发,直接把上述研究转化为实际的物质成果,并相应产生一系列新的生产工艺和测试手段;通过生产,使新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同时使新生产手段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二是边缘科学、交叉科学不断涌现的趋向。现代科学技术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趋势不断加强。三是综合创造型新技术不断增多的趋向。这种新技术的特色在于充分利用已知的科学原理,对老技术重新进行系统组合,从而创造出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技术。
其次,资本追逐利润的竞争也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并未排除竞争,相反,竞争更加尖锐。竞争的加剧,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不断采用新技术是获取垄断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与战前相比,战后竞争具有新的特点。一是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二是竞争的内容更加多样化,三是竞争的手法不断翻新,四是竞争的范围不断扩大。
再次,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干预、调节和控制,为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第四,军备竞赛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战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出于与苏联军备竞赛和争霸的需要,一直把尖端技术纳入军事化的轨道。国家不惜拨出巨额资金,组织庞大的科技队伍,使用最现代化的科研手段来研制最先进的武器。每一次新式武器的出现,都是一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军备竞赛对民用科学也发生了重大影响,一般说来,它能促进民用科学的发展。虽然军用生产和科研的费用由政府负担,但研制过程和科研成果仍为少数大公司所垄断,追逐利润的竞争往往又促使大垄断资本家将军用迅速转变为民用。这样,民用生产技术在军事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起来。
此外,国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和培训各类专门人才为技术进步提供了足够的科技人才和熟练工人;国际科研协作、引进先进技术等因素对科技革命的发生也起了积极作用。
 
2.当代科技进步有哪些新的趋向?
答: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整个物质生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后,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并未停止。进人20世纪9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美国、日本和欧洲各主要国家正在酝酿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他们正在创造条件,促使新技术革命早 日到来。具体表现在:1电子技术突飞猛进,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更新速度已缩短为几乎相隔三年换一代。②已形成开展新技术革命一定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环境,光通信已初步付诸实际使用,多媒体和世界通用电脑的优越性已为公众所认识。大学和企业密切结合的趋势,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物质产品已成为现实。③通讯业的最新发展,卫星通讯服务的运用和普及使全球性经济信息网络最终形成,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变得十分迅速。④信息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拉开了国际间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的序幕,标志着全球信息革命进人一个新阶段,将给未来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正是这些有利条件,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进步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向:①从新技术革命的产生看,科学理论加速转化为物质成果。②从开辟新能源和节能看,动力源已开辟了一系列新途径。从仅依靠不可再生的资源矿物能源——石油、天然气——转向取之不尽的新能源。核能发电、太阳能、地热、风力等提供着人类所需的动力资源。③从劳动对象的开拓看,劳动对象已从高分子合成材料进一步转向多功能、新性质的高能人工合成材料,使人类对原始材料的依赖性更为减少。④从劳动场所的变更看,劳动场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终端机不仅把整个社会的信息连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而且为在家庭中不出门即可从事社会劳动创造了物质前提。⑤信息知识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源。由于第三产业中信息部门的急剧扩大,已出现把它单独划为一类——第四产业——的新划分标准的说法。
 
3. 与战前相比,战后竞争具有哪些新的特点?
答:与战前相比,战后竞争具有新的特点:
一是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各垄断资本集团都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其保持控制地位的最重要手段,因此,大垄断资本集团竞相扩大自己的科研力量,收罗高级研究人才,使争夺技术制高点成为竞争的中心。
二是竞争的内容更加多样化。产品质量、新产品种类、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已比价格竞争显得更有决定意义。
三是竞争的手法不断翻新。24小时不间断的商业广告、电视节目和电台广播,甚至连奥运会运动员的服装等都成了做广告的好地方,竞争手法无奇不有。
四是竞争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外,各大垄断集团和跨国公司在国际间争投资、争市场、争原料的斗争有增无减;对内,即使是同一垄断财团内部各部门间都展开激烈的竞争。
此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崛起,在上述领域里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4. 简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速科技进步的基本形式。
答: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加速科技进步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1)科研机构和某些尖端技术部门成为国有,国家大量拨款给予支持。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展开,对研究和发展工作提出了社会化的客观要求;而研究和发展工作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并具有长期性,只能依赖于政府承担和支持;同样,代表技术进步方向的新兴巨型工业部门如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耗资巨大,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也不可能承担,也只能由国家出面解决。
(2)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私人企业科研活动。目前美国科研预算拨款中的30%分配给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其余70%直接拨给私人公司,以支持其科研活动。
(3)国家对重点发展部门还采用科研合同制和购买产品的方法来加快技术进步。例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拨款1亿美元签订半导体研制合同,并为它建立销售市场,支持半导体工业的发展。
(4)利用税收杠杆,主要是加速折旧和减免税收。加速折旧是通过提取超过实际的折旧提成以降低企业的利润额,从而减少企业的纳税数额,即把应该纳入政府预算收入的那一部分利润转给了垄断组织,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垄断企业的减税优惠,是一种隐蔽的补助办法。
(5)鼓励风险资本,支持创办风险资本公司。由于投向尖端技术项目的投资失败性极大,但风险投资又是保证技术领先和获取高额利润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美国政府在利润税收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降低风险资本所得税率、制订“安全交易委员会守则”来提供条件,给予优惠贷款,分担一部分风险费用等。目前美国风险公司已逾千家,越来越多的小企业也参与风险投资。
 
5.试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广泛而深刻的。
      (1)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科技革命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科技革命还通过提高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来发展生产。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生产社会化不仅表现为一国的生产部门内部的专业化,而且要求实现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这种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最后,科技革命加快了世界各国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经历一个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转变过程。
可见,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变动正在朝着技术尖端化、生产集约化、经济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它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科技革命促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软化。
所谓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日益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不断转移。产业结构重心转移发生在两个层次上:产业部门内部重心的转移和产业部门之间结构重心的转移。所谓产业结构的内涵式软化,即产业内部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的比重减少,而研究、设计、开发和信息服务等服务性劳动的比重增加,这种软化既表现为“硬产业”中科技知识等“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表现为“软产业”内部智能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外延式软化,即产业部门间的层次推移,主要表现为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3)科技革命促进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
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主要表现在:科技革命引起各国贸易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技术贸易作为技术知识在国际间的转让已成为世界无形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和投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科学技术交流增加和科学技术合作加强。
 
6.简述战后科技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调整的关系。
答:科技革命加快了世界各国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经历一个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转变过程。发达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结构调整具体表现在:①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对传统的所谓“大烟囱工业”采取的办法,一是限制和用新技术加以改造;二是把耗能多、运输量大、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的部门如橡胶、纺织、某些塑料制品、钢铁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把腾出来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重点部门即尖端技术行业,使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②整个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后,工业部门的比重急剧增加,农业部门的比重显著下降;在工业部门内部轻工业的比重也趋于下降。③规模结构的调整。为适应新技术推广的需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建立了一大批小企业。
 
 7. 简述产业结构软化及其经济影响。
答:所谓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日益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不断转移。产业结构重心转移发生在两个层次上:产业部门内部重心的转移和产业部门之间结构重心的转移。所谓产业结构的内涵式软化,即产业内部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的比重减少,而研究、设计、开发和信息服务等服务性劳动的比重增加,这种软化既表现为“硬产业”中科技知识等“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表现为“软产业”内部智能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外延式软化,即产业部门间的层次推移,主要表现为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产业结构软化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产业结构的软化在一定时期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日趋软化,生产手段和方法日趋自动化,生产过程日趋集约化和高效率化,这些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其次,产业结构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其原因如下:一是大批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抵补了“夕阳产业”衰退的负增长效应,同时,还吸收和弱化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对工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冲击影响。二是产业结构的软化,使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导致经济增加过程中的间歇停滞时间缩短。三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对商品库存规模、产销活动等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际操纵能力大大增强,在经济危机来临前后以及危机过程中,能够较为迅速地、准确地掌握市场供需
变化,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变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的深度和冲击力。
再次,产业结构的软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产业实现自动化的过程,因而必然加剧某些产业部门的失业。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一软化过程也在不断创造新的产业,扩大新的就业。
总之,产业结构软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8.为什么产业结构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答:产业结构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其原因如下:一是大批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抵补了“夕阳产业”衰退的负增长效应,同时,还吸收和弱化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对工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冲击影响。二是产业结构的软化,使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导致经济增加过程中的间歇停滞时间缩短。三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对商品库存规模、产销活动等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际操纵能力大大增强,在经济危机来临前后以及危机过程中,能够较为迅速地、准确地掌握市场供需变化,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变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的深度和冲击力。
 
9.简述战后科技革命促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答: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主要表现在:
(1)科技革命引起各国贸易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对战后各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分析表明,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贸易比较利益只具有相对的重要性,而由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状况决定的生产和贸易比较利益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各国贸易结构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普通农矿品贸易逐渐缩减,低附加值的产品贸易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国际交换的重要内容。各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引起各国贸易地理方向的改变。战前典型的国际贸易模式是落后的农业国和先进的工业国之间的垂直分工和交换。战后科技革命使这种传统贸易模式发生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各国对外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提高,而这些产品通常流向科学技术水平比较发达的国家。
(2)技术贸易作为技术知识在国际间的转让已成为世界无形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后在国际贸易中,除商品贸易迅速增长外,技术贸易也发展很快。技术贸易较商品贸易复杂。它一般是指工业生产的技术知识的买卖,但往往还包括工厂的成套设备在内,其中技术知识部分被称为软件,设备器材部分被称为硬件。在技术贸易中,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的买卖是最多的。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技术贸易主要是软件的买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软件和硬件买卖兼有。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贸易迅速发展。各国技术贸易的增长率远远超过对外贸易的增长率,另外,技术贸易75%一80%集中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这又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对先进技术的控制和占有。同时,许可证贸易作为技术贸易的一种方式在战后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3)在技术革命影响下,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和投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各国对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大量增加,尤其是与科技进步相联系的新兴工业部门,已成为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的主要对象。由于对外直接投资通常和新技术输出密切联系,而跨国公司则是资本输出和科技输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形式,因此,跨国公司成了最主要的投资者。
(4)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科学技术交流增加和科学技术合作加强,。一方面,各国之间科学技术交流不断增加和扩大。另一方面,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此外,科技合作还表现在国际科研组织的增加、国际科学会议的增多、各国科研政策协调活动和交流科研情报活动的增加等。
 
10.信息革命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答:“信息革命”将深入到世界各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产生极大推动,而它本身也将构成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最新内容。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标志着生产力的新的飞跃,它必将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从而使一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的整体之中。
首先,国际贸易信息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贸易的信息化主要指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以及信息服务在国际贸易结构中所占比重增大,以及国际贸易方式与支付手段的信息化。
其次,国际金融信息化不断加强。国际金融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资金流动与生产的脱节和与信息联系的加强,资金流动方式的电子化以及金融机构经营的国际化。信息化的现代支付手段,使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对利率、汇率以及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变化反应迅速,大量资本可以迅速从一国流向另一国。国际金融市场由于凭借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处理手段而变得更灵活、高效,从而在一个更深的意义上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全球一体化的运行轨道。
再次,跨过公司经营信息化趋势不断加强。这表现在:在跨国公司组成结构中,从事信息技术产业经营的公司发展较快;跨国公司的国外投资愈来愈重视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服务领域;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日益信息化。跨国公司投资经营的信息化还反映在投资方向的变化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样为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公司可以在几分钟内调阅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分支机构的有关经营资料。是否具有与国际信息网络沟通的便利信息传输条件,正在成为跨国公司投资地域选择的重要依据。
现在,以信息为纽带的全球性生产分工合作体系已初步形成,它在本质上正是科技革命作为首要推动因素提供持续的激励的结果。不仅上个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也将得益于科技的发展
 
 
第三章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一、重
1.中间性经济危机
中间性经济危机从性质上讲,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中间性经济危机深度浅,时间短,只是整个工业周期复苏或高涨过程中的间歇;它只是一种“局部危机”,只涉及部分工业部门或者部分工业地区,不具有普遍性;中间性危机同固定资本更新这一周期的物质基础并无必然联系,而往往由某些偶然因素触发;危机期间生产下降同其他国家的生产下降不具有同期性。
 
2.周期性经济危机
周期性经济危机从性质上讲,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衡量是否属于周期性经济危机,应主要考虑:危机的强烈性,周期性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生产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较长,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现象严重等;危机的普遍性,它涉及多数部门并席卷全国各地;危机的周期性,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时间是比较固定的,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则是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危机的同期性,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工业生产应形成一个统一过程,经济危机应具有同期性。
 
3.康德拉季耶夫德的经济周期长波论
康德拉季耶夫强调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原因而非外来的偶发因素解释长波起因,将经济长波归因于主要固定资本产品的更新换代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与恢复。他认为,长周期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本质所固有的那些原因。技术的改变、战争和革命、新的国家被纳入世界经济、黄金生产的波动等都不是一种偶然的、外部的,从而引起长期波动的因素,相反这些因素本身就是长期波动的节奏的一部分,是长周期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原因。他的这些对长波起因的简单解释,却为后人提供了不小的启迪——康德拉季耶夫实际上成为当前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的鼻祖。
 
4.熊彼特的经济周期长波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的长周期技术论对长波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一书中,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经济周期,与创新有很大关系。所谓“创新”,就是在生产和销售经营中,发现并使用前所未有的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包括五个方面:①介绍新产品;②引用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开发原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⑤建立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创新”活动是一阵一阵,有时高,有时低,这样就产生“经济周期”。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波动。他认为,“创新”引起经济周期,长达半世纪左右的长波周期,是由历史上主要的创新浪潮引起的,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起的。每一个长周期都包括一次产业革命及其消化吸收过程。根据这种技术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将到他的时代为止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划分为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时期,纺织工业、冶炼技术的创新起了主要作用。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1897年,其上升期是以钢铁和铁路技术的创新为基础的,熊彼特称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从1898—1946年,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对后来的长波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直接引发了当代长波学派的一个重要流派——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
 
5.菲利浦斯曲线
传统经济理论指导下发展经济的一般特征是:高经济增长率、高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在这种理论的分析中,宏观经济三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不可能同时实现,菲利浦斯曲线所显示的内容作了最典型的论证。菲利浦斯曲线论证的结果告诉我们: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互为替代的反方向关系”,也就是说,通胀率越低,失业率就越高,经济增长就越慢。要同时达到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的三个指标,菲利浦斯曲线是无法论证的。菲利浦斯曲线之所以认为通货膨胀可以降低失业率是因为通胀可以刺激社会需求,扩大投资和消费,增加追加购买力,从而可以提高就业率。传统经济理论进一步认为,各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一曲线,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搞“替换”,或者用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或者用较高失业率来换取物价水平的下跌。同时,根据这条曲线可以算出,各国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应该有多高的失业率,或者为了达到“充分就业”,应该有多高的通胀率。
 
6.滞胀
经济滞胀指:一方面经济发展停滞,生产增长缓慢,并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物价水平不断提高,这两种经济现象相互融合,交织并发。低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成为经济滞胀一般特征。在经济滞胀时期,各国政府在选择经济政策上处于困难之中。要解决经济停滞,就得采用通胀的办法,包括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人为地扩大市场,这样势必加剧通胀;反之,要治理通胀,就得采取紧缩政策,包括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抽紧信贷等,这又势必加剧经济停滞。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正是在“滞”和“胀”的交织并发的困境中运行。
 
7.新经济
“新经济”指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的经济,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新经济”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
 
 二、思
1.简述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联系合区别。
答:这两种经济危机从性质上讲,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但两者在量上和范围上却有很大不同。
衡量是否属于周期性经济危机,应主要考虑:危机的强烈性,周期性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生产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较长,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现象严重等;危机的普遍性,它涉及多数部门并席卷全国各地;危机的周期性,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时间是比较固定的,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则是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危机的同期性,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工业生产应形成一个统一过程,经济危机应具有同期性。
而中间性经济危机与周期性危机不同,其特点正好相反。中间性经济危机深度浅,时间短,只是整个工业周期复苏或高涨过程中的间歇;只是一种“局部危机”,它只涉及部分工业部门或者部分工业地区,不具有普遍性;中间性危机同固定资本更新这一周期的物质基础并无必然联系,而往往由某些偶然因素触发;危机期间生产下降同其他国家的生产下降不具有同期性。
 
2.简述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贯穿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马克思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经济危机周期爆发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由若干阶段组成。后人归纳并提出,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循
着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这些阶段逐步前进的。
(3)       固定资本更新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4)       生产下降不一定就是周期性经济危机。其中必须区别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经
济危机。
 
3.试述战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特点。
答:综观战后资本主义7次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经济危机同期性和非同期性相互交替,同期性有加强的趋势。二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带有明显的同期性,危机往往在同一年份发生。二战后这种情况就不同了,同期性与非同期性交叉出现。同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共发生过4次(1957——1958年,1973——1975年,1979——1982年,1990——1993年,2001——2002年),其余2次经济危机是非同期性的。
(2)经济危机波幅减弱。战后两次最严重经济危机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远远低于战前经济危机下降的幅度。
(3)危机期间物价出现不跌反升现象。战前经济危机期间往往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就业率下降。而战后却出现另一种景象,危机期间物价不跌反升。
(4)战后没有爆发严重的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所谓货币信用危机是由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危机期间,银根异常吃紧,信用急剧缩减,利息率猛烈提高,银行大批倒闭,股票价格猛跌,国际收支大量逆差,黄金大量外流。战后并未发生这种现象。
 
4.试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期性和非同期性相互交替,同期性有加强趋势的原因。
答:产生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有: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不同。在二战中,有些国家不但未受损失,反而依靠战争,经济膨胀起来,有些国家创伤深重,二战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影响不一样,使战后各国再生产周期出现较大差异,使经济危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爆发。②二战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所处的地位不一样。美国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在各个领域占据很大的优势。而西欧各国和日本战后初期主要是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也会影响它们再生产过程,从而削弱再生产的同期性。③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规模和程度不一样。例如各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程度不同,各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一样,各国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干预经济发展,在时间先后,规模大小,侧重点的不一致性,这些都会对再生产周期发生一定影响。④其它因素。如战后两次较大的局部战争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干扰了发达国家再生产过程的同期性。
 
5.简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幅减弱的原因。
答:产生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有: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反危机的政策措施一方面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力,另一方面也使经济危机四个阶段不如战前界线分明。②战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固定资本更新加速,新兴工业部门兴起,传统工业部门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这些都扩大了就业和投资,同时科技革命还加速了机器和设备的精神磨损,缩短了折旧时间,对生产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③金融资本实力增强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进也对缓和经济危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各国货币金融政策较战前成熟,对金融机构的控制与操纵加强,金融机构本身也由于业务的扩展与创新而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实力,货币金融体系抗衡危机冲击的能力倍增。另外,保险事业的发展使社会福利有较大改善,社会消费信贷的扩大和普及导致危机期间需求波动较弱,谷底与谷峰落差减小。
 
6.简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不跌反升的原因。
答:战后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二:①垄断价格的作用。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一种价格。它对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物价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在经济高涨时,垄断组织提高商品价格,加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垄断组织为了维持商品的垄断价格,采取减少生产,缩减供应,达到阻碍价格下跌的目的。这种情况在战前已经发生。战后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这种为维持垄断价格而阻碍物价下跌的情况更加普遍。②危机期间各种膨胀政策的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尽快摆脱和减轻经济危机,运用各种刺激经济的膨胀政策,从而引起比平时更为剧烈的通货膨胀。总之,危机期间,生产过剩,商品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但垄断价格却在千方百计延缓和阻碍物价的下跌。因此,战后好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出现物价不跌反升的现象。
 
7.简述战后未爆发严重的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的原因。
答:战后之所以未爆发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主要原因有:①与经济危机不严重有关。战后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并不那么严重,还不足以引起一场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的爆发。②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有关。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财政上大力支持信贷机构的发展,并通过中央银行对信贷进行调节,实行存款保险制度,这对抑制危机时期货币信用领域内的震荡起了一定作用。③与垄断企业自有资本份额增大有关。战后,较长时间良好的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再加上科技革命的展开,使发达国家垄断企业的经济实力大增,自然,它们的自有资本份额也随之增加,对借贷资本的依赖程度相对缩小,借贷利率的波动对它们的影响减弱,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它们仍有足够的能力清偿债务,因此,危机期间不易引发货币信用危机的爆发。
 
8.试比较美国传统经济时期、滞胀时期和新经济时期经济政策的选择。
答:战后至今美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分别以传统经济、经济滞胀和新经济这三个经济发展模式指导并运行的,并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第一时期为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基本上按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运行,即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搞“替换”,或者用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或者用较高失业率来换取物价水平的下跌。经济发展速度虽不及当时日本和西德等国快,但尚属基本正常。
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3年美国经济进人了第二个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以经济滞胀为显著标志,高通胀率、低经济增长率相互交织在一起,其经济政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要解决经济停滞,就得采用通胀的办法,包括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人为地扩大市场,这样势必加剧通胀;反之,要治理通胀,就得采取紧缩政策,包括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抽紧信贷等,这又势必加剧经济停滞。因此,美国经济在这段时间内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中运行,经济发展速度极其缓慢。1983年美国经济进入有滞无胀阶段,开始时以低通胀率、低经济增长率为特征。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进入以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选择了中性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发展。三个经济发展时期相比,显然,新经济时代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
 
9.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为背景,对菲利浦斯曲线作一评价。
答:传统经济理论指导下发展经济的一般特征是:高经济增长率、高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在这种理论的分析中,宏观经济三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不可能同时实现,菲利浦斯曲线所显示的内容作了最典型的论证。菲利浦斯曲线论证的结果告诉我们: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互为替代的反方向关系”,也就是说,通胀率越低,失业率就越高,经济增长就越慢。要同时达到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的三个指标,菲利浦斯曲线是无法论证的。菲利浦斯曲线之所以认为通货膨胀可以降低失业率是因为通胀可以刺激社会需求,扩大投资和消费,增加追加购买力,从而可以提高就业率。传统经济理论进一步认为,各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一曲线,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搞“替换”,或者用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或者用较高失业率来换取物价水平的下跌。同时,根据这条曲线可以算出,各国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应该有多高的失业率,或者为了达到“充分就业”,应该有多高的通胀率。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国家经济基本上按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运行,经济发展基本正常。
传统经济理论很快被西方国家相继发生的经济滞胀局面所打破,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对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并证明菲利浦斯曲线失灵。经济滞胀指:一方面经济发展停滞,生产增长缓慢,并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物价水平不断提高,这两种经济现象相互融合,交织并发。低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成为经济滞胀一般特征。在经济滞胀时期,各国政府在选择经济政策上更处于困难之中。要解决经济停滞,就得采用通胀的办法,包括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人为地扩大市场,这样势必加剧通胀;反之,要治理通胀,就得采取紧缩政策,包括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抽紧信贷等,这又势必加剧经济停滞。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正是在“滞”和“胀”的交织并发的困境中运行。
“新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这种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于菲利浦斯曲线所设计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国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就必须付出高通胀的代价。它也不同于更为糟糕的经济滞胀模式,一国要解决经济停滞,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只能采用通胀的方法,其结果势必进一步加剧通胀的发展。新经济“一高二低”的局面已完全打破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现实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进入以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应当认为,新经济时代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在这一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经济的影响。
 
10.你认为是否可以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解释“新经济”现象?请说明理由。
答:关于新经济和经济周期的关系,目前理论界仍有较大的争论。一种较为极端的看法提出了“商业周期消失”的问题,他们认为“新经济”是彻底摆脱商业周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下去。另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商业周期消失论”是夸大其词,“新经济”不是反映美国不再受商业周期的影响,商业周期仍然存在,但其展现形式将与传统的商业周期有较大的不同。
我们认为,“新经济”虽然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分析,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规律失效,经济衰退期已经不存在。应当承认,由于“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已发生较大的变化,经济周期变形,美国经济较长时间的“一高二低”并存现象,是在新条件下出现的与传统经济时期完全不同的经济周期的展现形式。
正是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强大推动力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优化,使美国处在一个全新的在时间上超越以往任何时期的经济增长中。但是,美国经济的衰退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它只是在时间上的迟早问题。
同时,也应当看到,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通胀压力,只是由于美国比较得当地运用了货币金融政策才使通胀未成为主流。因此,“新经济”只是一种因为信息时代的变革使经济周期在形式上有较大变化而实质上仍然符合经济周期理论的经济现象。
 
11.简述美国新经济形成的原因。
答:“新经济”指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的经济,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新经济”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
新经济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信息业革命和高科技的运用。信息业革命和高科技的运用推动了美国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历了二战以来最大的结构改变,顺利地从产业型经济转变为信息型经济。90年代美国高科技通信和信息产业已占GDP的27%,这说明高科技和信息业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科技化,信息技术在美国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的运用,彻底革新了传统的经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2)大力开拓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贸易,从宏观调控上为美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美国经济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3)全球经济环境和国外资金的支持。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是同全球经济的变化密切不可分的。长期以来,美元币值稳定使得海外的资金争相流入美国市场,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导致大量资本逃离亚洲地区,转而到经济强劲增长的美国寻找“避风港”,这为美国吸引国外资本提供了积极条件,这些都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极大的动因。(4)政府调控功能极好的发挥。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始终把“低通胀率下的经济适度增长”作为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并获得了成功。
 
12.现在世界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你认为美国新经济“新”在何处?
答:“新经济”指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的经济,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首先,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即一高二低)并存是新经济时期最佳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传统经济理论指导下发展经济的一般特征是高经济增长率、高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经济滞胀时期的一般特征是低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因此,这个特点是其他经济发展模式所没有的。
其次,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主要是劳动和资本。无论是劳动要素投人,还是资本要素投入,尽管最初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增的情况,但投入达到一定量以后,继续增加其投入,边际报酬会递减。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知识经济属于报酬递增的经济。当知识作为一个新要素推动经济增长时,其价值的创造不是以算术级数而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虽然,知识性产品(信息产业多半生产知识性产品)在生产初次投人时,研究和开发成本很高,但一旦开发成功,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很低。这样,就会带来规模效应递增。另一方面,当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时,创新和技术进步也会层出不穷,而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会直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会相应地引起其他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13。简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的长周期技术论对长波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一书中,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经济周期,与创新有很大关系。所谓“创新”,就是在生产和销售经营中,发现并使用前所未有的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包括五个方面:①介绍新产品;②引用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开发原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⑤建立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创新”活动是一阵一阵,有时高,有时低,这样就产生“经济周期”。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波动。他认为,“创新”引起经济周期,长达半世纪左右的长波周期,是由历史上主要的创新浪潮引起的,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起的。每一个长周期都包括一次产业革命及其消化吸收过程。根据这种技术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将到他的时代为止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划分为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时期,纺织工业、冶炼技术的创新起了主要作用。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1897年,其上升期是以钢铁和铁路技术的创新为基础的,熊彼特称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从1898—1946年,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对后来的长波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直接引发了当代长波学派的一个重要流派——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
 
14。试述经济周期长波论的主要内容。
答: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是以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它是当代长波学派中影响最大、人数最多的流派,包括克·弗利曼的劳动就业长波论,格·门施的长波变形模式论,以及冯·丹因的创新寿命周期长波论等等。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基础技术创新看作制动长期波动的主要杠杆和最根本原因。
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是西方长波学派的第二大流派,沿革了康德拉季耶夫用资本主义内在原因解释长波的方法,反对单纯的技术创新起因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动态系统模型研究,罗斯托的相对价格长波论,筱原三代平的多因素制动长波论,E·芒代尔的平均利润率波动长波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认为由一个或数个经济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在经济机制内部产生调节作用,引起长期波动。
以上两大类长波理论构成当代长波学派的主流。此外,还有一些长波学者用非经济原因解释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如认为优势政治力量决定政府经济政策从而导致经济长期波动的优势政治一经济周期长波说,用两代人心理变化的周期解释经济繁荣与动乱的两代人心理变化周期长波说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信心周期长波说等等。
 
15.请对21世纪初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作一分析。
答: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十年,然而,自从2000年开始,美国经济的增速放慢,2001年出现经济衰退,其原因分析如下:
20世纪90年代将近10年的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受益于新经济,随着新经济的迅速飚升,与新经济相关的企业股票飞速膨胀,财富效应使得美国企业大量举债投资,家庭大量举债消费。投资和消费造成了空前大的市场需求,外资大量流入,美国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新经济气球胀破后,市场需求锐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连续繁荣了10年的美国经济走向衰退。
美国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是产能过剩,尤其是IT产品的大量过剩。由于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公司对信息设备与软件的过量投资,造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剩。2001年大公司纷纷削减在IT上的投资。对IT产业的制造商来说,这种投资的间歇性打破了原来市场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他们库存的大量积压。厂商为降低成本不得不裁减员工、缩小生产规模。下游产品销量不足又直接影响上游产品与周边产品的生产,从而使经济增长放缓。当然,产能的过剩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束,信息技术革命只能说是刚刚开始,美国经济反弹之后,新经济仍有可能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阻碍此次美国经济衰退反弹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资本支出不足。产能过剩的表现是库存的大量积压,而库存的积压导致美国企业的资本支出锐减,在投资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经济趋缓的走势难以改变。
 
 
 
第四章 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重
1.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
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主要指人们对诸如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关注和忧虑。许多学者把未来的地球形象化地比作宇宙飞船,其中的物质存量是不变的,其所能支持的人口数量和所能容纳的污染是有限的。在这样一种封闭的经济体中,人们只能尽可能地节约存量的使用,以便使得存量的使用寿命为最大,但是总会有用完的一天,因此他们对经济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有人认为从世界生态资源来衡量,至少在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已经发展过度了。地球完全不能忍受极度的工业化,当前地球支持人类生存的能力已经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地球飞船”已经达到了充分载荷,甚至已超载,并正在失去控制。尤其是如果人口继续无节制的增加,就有可能发生瘟疫、热核战争直至导致人类灭亡。
 
2.经济增长的社会限制
相对于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人们还有旅游、假期别墅以及其它个人服务项目,前者为物质商品需求,后者为地位商品需求。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物质商品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使人们对人和自然的依赖异化为对机器的依赖。农业机械化使农村人口大为减少,造成人们失去接触土地和自然的机会;通讯和交通设施越发达,使用月票往返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分离的情况就越普遍;电视机越普及,人们面对面交换信息的机会就越少。健康、自然、闲暇、本能的享受、安全感和自尊都是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而西方的经济增长却日益使人们远离这些美好的东西。
    地位商品给予消费者的满足或快乐来源于它的社会稀缺性,即只有它们不被普遍使用时才能给予人们享受的效用,而当地位商品使用得越来越广泛时,它的效用就会下降。例如郊区住宅,既有新鲜空气和田园之美,又有一切现代化的设施。但如果迁入家庭过多、居住条件拥挤,生活质量也就下降了。由此可见,郊区生活的可得性,或者说一切地位商品的可得性,都要受到它的环境情况的限制。为了获得好的地位商品,必须对社会环境进行限制,从而也就限制了经济增长。
 
3.可持续发展
就实质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公平性的具体体现,因此其内涵应当包括:①要使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做到代际间公平和代内间公平的统一;②要使现有一代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做到自己的发展机会与他人的发展机会平等的统一;③要使人类和自然界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和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因此,可持续发展经济就必然表现出公平分配资源环境、公平分配物质财富、公平承担保护自然资源与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与义务,从而达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的各地区与各种经济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
 
4.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与人口有着直接的紧密联系而又不同的两个概念。人力资源仅指人口中那些已经成年并且具有和保持正常劳动力的人。人力资源可以按职业分工、教育程度和能力水平分类,形成各种层次的劳动者群体。这些多层次的劳动者群体又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变化,构成结构日趋合理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特殊的经济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具有与其他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经济资源同样的一些特点,如有用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然而,人力资源作为一种以人的形式存在的特殊经济资源,又具有某些自身的特点。首先,劳动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其次,作为人力资源实体的劳动者是具有思想和主观能动性的人;再次,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和可塑性。可见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
 
5.知识产品
有了知识,才会有知识产品。所谓知识产品是人类脑力劳动的成果,也可以说是知识化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中,知识产品主要可分四大类:一是科学思想、理论、文化艺术,主要表现形式为著作、论文、绘画、书法等等;二是技术工艺,如技术原理、方法、设计方案等等;三是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劳务;四是知识为其主要投入的物质产品,如机器人、无土培育的植物等。
 
6.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知识产品的生产在其中占主要地位的经济体系,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二、
1.简述麦多斯经济增长有限论的主要观点。
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夫雷斯特尔和他的学生丹·麦多斯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发展了系统动态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世界经济研究中。所谓系统动态学是用以研究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一定时期以后的动态行为或动态结果的一种方法体系。在他们的动态系统世界经济模型中包括人口、农业、资本和工业生产、不可再生资源与污染等五个子系统,分别对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工业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五种经济增长因素作出了一定的假设,主要包括:(1)以上各种增长因素的阶段增长量是按指数方式增加的,即每经过一段时间后,各种增长因素就比前一时期增加一个固定的百分比。(2)在每个子系统中要素不仅存在指数形式增加的趋势、同时还存在使其数量减少的趋势。麦多斯等人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定量模拟,他们设计了一个计算机模拟程序,其中1900—1970年间的五种增长因素的数量完全按照实际统计数据输人,而1970年以后的情况则由计算机模拟程序按照假设条件自动模拟。结果表明,早在公元2100年之前,由于资源的迅速耗竭,迫使工业增长变慢直至倒退。由于粮食和医药的生产依赖于工业产出,也随之减慢,最终导致人口增长的停止,最后整个世界经济由于资源危机而崩溃。正是由于麦多斯对人类未来做出这样悲观的预测,以至于他们的世界经济模型被人们称之为“世界末日”模型。
 
2.简述希尔斯经济增长有限论的主要论点。
答:希尔斯在1976年出版了的《增长的社会限制》一书,它从一个完全不同的侧面讨论了经济增长的有限性。他认为麦多斯等人关注于“遥远的和不确定的增长的物质限制”,而“忽视了眼前存在的增长的社会限制”,是把注意力“放错了地方”。他认为麦多斯他们是从供给方面来讨论增长的有限问题,而社会限制则是从需求方面来研究增长问题。
相对于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人们还有旅游、假期别墅以及其它个人服务项目,前者为物质商品需求,后者为地位商品需求。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物质商品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使人们对人和自然的依赖异化为对机器的依赖。农业机械化使农村人口大为减少,造成人们失去接触土地和自然的机会;通讯和交通设施越发达,使用月票往返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分离的情况就越普遍;电视机越普及,人们面对面交换信息的机会就越少。健康、自然、闲暇、本能的享受、安全感和自尊都是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而西方的经济增长却日益使人们远离这些美好的东西。
    地位商品给予消费者的满足或快乐来源于它的社会稀缺性,即只有它们不被普遍使用时才能给予人们享受的效用,而当地位商品使用的越来越广泛时,它的效用就会下降。例如郊区住宅,既有新鲜空气和田园之美,又有一切现代化的设施。但如果迁入家庭过多、居住条件拥挤,生活质量也就下降了。由此可见,郊区生活的可得性,或者说一切地位商品的可得性,都要受到它的环境情况的限制。为了获得好的地位商品,必须对社会环境进行限制,从而也就限制了经济增长。
 
3.试述经济增长有限论的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答:麦多斯等人的增长有限论,就实质来说,其实是在新的假设条件下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再现。与反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理由一样,人们对增长有限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对其假设的机械性的质疑上。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经济增长所需的各要素的变化也会随之进一步协调发展,而非增长悲观论者们所认为的世界是一个凝固的、不变的实体,各要素也是机械变化的。
首先,对于人口增长,人们发现它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极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增长并不快;随着经济的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死亡率大幅降低,但出生率未能同步下降,人口增长加快;但经济进一步发展后,随 着城市化程度的加强,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节育技术的普及,出生率的降低使得人口增长趋于零,甚至成为负数。因此,人口增长并不始终具有指数增长性质。
    其次,对于不能再生的资源和能源问题,一般的看法不像麦多斯等人那样悲观,因为在“世界末日”模型中并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发现率(包括回收率)。另外,西方经济学家索洛等人认为,对于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节约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将起重要作用,但某种资源短缺使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工业就会有意识地进行节约该资源的发明,还会促进它的代用品生产的技术革新。
    第三,对于生态环境问题,有的学者指出,经济增长固然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它又是消除污染后果的手段。因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微电子、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主的科技革新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遗传工程的发展,为我们重新构造生态结构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以前完全是无法逆转的物种灭绝等问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完全可能得到补救。所有这一切都将极大地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增长的乐观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增长有限论者的思想,其机械和僵化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对世界的前景完全悲观也是不可取的。但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也确实存在一些缺陷,人口、资源和环境正日益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瓶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这里,并对其作一些未雨绸缪的探索,这也应当是经济增长悲观论者们的有益贡献。
 
4.请你谈谈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与世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看法。
答:第一,地球是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它们既是世界经济体系的投入要素,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所在。保持人口和生态的平衡,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第二,人类所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虽不能完全归结于人口增长。但是,也不能忽视人口的过度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巨大压力。第三,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三者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环境、资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面临两种选择: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或人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我们当然希望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使人类获得一个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环境。
  
5.简述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
答: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首先,人口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主体,是一切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人口现象也就成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现象中的一部分。世界人口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对人口变化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口变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分布会对世界经济发展形成制约;从世界人口变化情况来看,过度增长的人口数量正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制约;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性和结构性不均衡也是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其次,自然资源与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密不可分。自然资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环境资源,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等。有的属于无限资源,有的属于有限资源;第二,生物资源,包括各种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具有再生机能。第三,矿物资源,包括各种矿石、煤、天然气、石油等,属非再生资源。这三类资源中,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关系最大的有:土地、水特别是淡水、森林、能源。再次,环境给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人类利用其中的物质资源,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口、环境、资源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整体。人类面临两种选择: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或人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
 
6.试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答:就实质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公平性的具体体现,因此其内涵应当包括:①要使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做到代际间公平和代内间公平的统一;②要使现有一代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做到自己的发展机会与他人的发展机会平等的统一;③要使人类和自然界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和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因此,可持续发展经济就必然表现出公平分配资源环境、公平分配物质财富、公平承担保护自然资源与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与义务,从而达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的各地区与各种经济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
                       第五章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一、重
1.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2。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基础。社会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并存在于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之中。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最后商业开始出现。这三次社会大分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有限水平,便分工局限于国内经济循环中,商品交换表现为国内贸易。
 
3。垂直型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表现为农业、矿业和制造业的分工,是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在这种分工形式中,上游国家主要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下游国家则是出口原料和进口制成品。例如日本,它是一个岛国,地域狭窄,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料以支持其工业的发展,因此其进口额中原料占80%以上,而工业制成品却占出口的90%。日本是典型的垂直型分工的上游国家。另一方面,中东石油输出国则主要出口原油,并用所得换回所需的大量的制成品,它们则是处于垂直型分工的下游国家。
 
4。水平型国际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协作生产。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型分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内部的分工发展。它不仅包括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还包括同产业之间产品的分工,甚至产品的加工程序的分工。因此,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获得迅速发展,而在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贸易相对缩减。水平型分工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支持其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也使发达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区域性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5。混合型国际分工
答: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一国在参加国际分工中,既有垂直型分工,又有水平型分工。例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它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是垂直型的,从这些国家获取所需的大部分原料和其他初级产品;它对与自己发达程度相当的一些国家则是水平型分工。这一现象在欧盟内部特别典型。
 
6。世界市场
答: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是世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商品的货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结果,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适应,直接地反映世界各国商品交换关系,间接地反映世界各国的生产和分配关系。世界市场由各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市场组成,是联系各国商品流通领域的纽带。
 
7.国际价值
答: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当商品超越国家的地域范围进入世界市场时,其价值就不能再由任何一国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国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构成商品的国际价值。从国际价值的形成过程来看,首先国际价值是在各国已形成国别价值的基础上,经过世界市场的交换,按照生产该种商品所花费的国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再次均衡而形成的;其次国际价值是通过世界市场交换中形成的国际价格反映的。
 
二、思
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社会生产力水平。首先,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上。其次,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将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卷人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并促成分工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混合型”的过渡。最后,生产力的发展还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构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产品构成从最初以初级产品为主,发展到战后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高精尖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中间产品、技术贸易和劳务贸易更多地出现在国际分工中。
(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指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如气候、土地、矿藏等,这是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某些农作物只能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或者特定的地区才能种植,而矿产品也只能出产在那些拥有大量矿藏的国家,离开了这些条件,国际分工也无从谈起。
(3)国际生产关系性质。这是指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各国在世界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它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一方面,它打破了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其进步的一面;另一方面,资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增值,因此,在垄断资本最大限度地追逐垄断超额利润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也必然具有不平等的性质。从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来看,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当今国际分工体系的主要方面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
(4)上层建筑。指具有能动作用的政府、军队和各种组织机构,它们对国际分工发生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得以建立,它们运用超国家的政治经济权力,调节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例如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主持下的多次关税和非关税减让谈判,以及一些地缘政治经济国家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都有助于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
(5)跨国公司。战后出现的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跨国公司资本雄厚,其业务涉及各行各业,他们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利条件,分工协作,并同众多国家的有关企业保持较为固定的供求关系,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事实上,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促使传统国际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2.简述当代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
答: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世界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这些都使国际分工发生了许多变化。当今世界不仅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还存在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还有一个突出的发展趋势,就是部门间的分工逐步向部门内部、工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当然这些国际分工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基本上有以下三种:
(1)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表现为农业、矿业和制造业的分工,是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在这种分工形式中,上游国家主要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下游国家则是出口原料和进口制成品。例如日本,它是一个岛国,地域狭窄,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料以支持其工业的发展,因此其进口额中原料占80%以上,而工业制成品却占出口的90%。日本是典型的垂直型分工的上游国家。另一方面,中东石油输出国则主要出口原油,并用所得换回所需的大量的制成品,它们则是处于垂直型分工的下游国家。
(2)水平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协作生产。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型分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内部的分工发展。它不仅包括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还包括同产业之间产品的分工,甚至产品的加工程序的分工。因此,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获得迅速发展,而在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贸易相对缩减。水平型分工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支持其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也使发达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区域性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3)混合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一国在参加国际分工中,既有垂直型分工,又有水平型分工。例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它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是垂直型的,从这些国家获取所需的大部分原料和其他初级产品;它对与自己发达程度相当的一些国家则是水平型分工。这一现象在欧盟内部特别典型。
以上三种国际分工形式概括了国际分工的一般发展进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垂直型分工不断被削弱。首先,由于发展中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接收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产业部门,因而其经济发展具有后发性优势。其次,科技的发展、替代品大量出现,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也必将进一步削弱。当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差异,其发展速度必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化使垂直型分工体系进一步复杂化,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都有可能形成一定的垂直型分工格局。同一个国家可能处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垂直型分工体系之中。由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国际分工逐步衰弱,国际分工格局日益依赖于各国在生产技术方面的优势。由于生产技术具有不断变化和可以迅速转移的特点,因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相对优势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这一方面加剧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另—方面也会促使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
 
3。简述国际分工的经济影响。
答: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它对参加分工的各国经济以及整个国际经济关系与世界经济格局都有影响。
(1)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社会上的延伸和深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生产日益国际化,国与国之间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也不断加强,这些带来了社会劳动的大量节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数量。同时,国际分工的发展还促使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空前发展。国际生产专业化的加强才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国家联系到相关的或同一生产过程中。
(2)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分布。从19世纪末以来,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演变为以众多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分工格局,他们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居于支配地位。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开展带来了新兴工业国(地区)的崛起,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逐步摆脱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成为区域内乃至国际贸易的中心,这同样也改变着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
(3)国际分工的形式对各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各国相互分工程度成正比。在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的时期,国际贸易关系主要发生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经济发展程度相当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获得更多的发展,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占据主要地位,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则退居次要地位。
(4)国际分工的发展影响着国际商品结构的变化。 首先,战前国际分工以宗主国和殖民地落后国家间的垂直型分工为主,所以国际贸易总量中也以初级产品的比重为最大。而战后.由于水平型分工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渐超过了初级产品。其次,战前殖民地落后国家处于垂直型分工的下游,主要以出口农矿产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不断下降。再次,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部门内分工进一步加强,工业内部、公司内部贸易额大幅度增加,中间性机械产品在整个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最后,国际分工在战后的进一步深化,带来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
(5)国际分工带来了社会劳动的节约,提高了国际劳动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他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所改善,贸易利益也随之增加。但是经济发展程度差距的客观存在,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有机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因此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还必须进一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分工的格局。
(6)国际分工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自然资源,使各国发挥其资源优势,提高总体的资源产出。由于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现代化工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在全世界各国的分布极不均衡,这种地域差异的永久存在必将影响世界工业的发展。因此,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一方面使资源贫乏的国家的工业获得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从而达到世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增加专业化生产的世界产出。
(7)国际分工对各国人力资源利用也产生影响。人力资源一方面指劳动力数量;另一方面指劳动力质量,即其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技术水平等。各国不可能完全相间,而国际分工却可以促成各国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4.谈谈你对当代世界市场发展新特点的看法。
答: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市场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世界市场参与国类型趋于多样化发展。在战前,世界市场参与国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少数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殖民体系瓦解,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涌现出来,它们的国内市场也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不复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相对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迅速成长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已取得突出的胜利,从而不断壮大自己在世界市场中的实力,所有这些都导致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参与国类型趋向多样化发展。
(2)世界市场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国际贸易及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多样化。战前,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主要是制成品出口和初级产品出口的垂直型分工。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额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有所发展。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世界市场的范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度都进一步加深。
(3)世界市场的商品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前世界市场上的初级产品交易的比重一直高于工业制成品。战后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深人,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国际贸易中的中间产品交易比重大大增加,而且发达国家加强了替代品的研制工作和原料的利用率和回收率,从而使制成品交易日趋活跃。同时,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在整个商品贸易中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第三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的兴起,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强,导致劳务贸易迅速发展。
(4)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和竞争更趋激烈。战后,在资本主义垄断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下,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垄断不仅不能消除竞争,相反,垄断资本争夺市场的竞争在力度、广度和深度上都进一步加强了。价格竞争的地位逐步下降,而转向非价格竞争,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改进售前、售后服务等方式来加强市场竞争能力。为了减少市场单一化所带来的政治经济上的风险与损失,许多国家的生产者则致力于广泛开辟新市场,向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方式,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以及对外援助等维持国内市场,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5.为什么说当代世界市场结构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
答:近几十年来,国际经济的发展表明,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结构变化的主体,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结构的影响表现在:
(1)跨国公司的成长打破了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世界市场结构。作为现代产业组织成长的最新成果,跨国公司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利用其企业内部机制来替代外部市场,即用内部交易行为来代替传统的世界市场上的外部交易行为。跨国公司的出现就使得世界市场上传统的接近完全竞争状态或完全垄断状态的市场结构发展到包含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的不完全竞争状态。
(2)世界市场的垄断与竞争逐渐成为各国跨国公司之间的垄断与竞争,而跨国公司之间垄断与竞争的形式则通过行业集中和行业多元化来加以表现。其一,跨国公司的市场结构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少数企业占据大多市场份额、集中的垄断性特征。其二,尽管跨国公司的市场结构表现为行业高度集中的垄断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就不存在,相反由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企业间改变了行业竞争的范围和形式,以行业多元化为内容,把众多对手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少数企业之间的竞争,同行业横向竞争转变为产品一体化后的纵向竞争和混合竞争。在各个行业中,企业试图通过从事相关行业产品生产的多元化策略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跨国公司的垄断与竞争互存的市场结构,既符合企业规模效益的原理,又符合竞争提高效率理论。对照克拉克提出的判定垄断与竞争状况的“市场绩效基准”,即“企业需要大规模生产的效率,以及由应用科学而带来的进步,包括改变产品以便创造有利条件。但是,不要因为有了这些利益而失去竞争力量的保护。”跨国公司主导的当代世界市场结构是一个有效率的市场结构。
 
 
 
第六章    国际贸易关系
一、重
1.绝对优势说
英国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绝对优势说”,以指导当时的自由贸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开端。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该国就应该发展并出口这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但斯密忽略了一点,即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具有这种绝对优势。按照斯密的理论,那些不具备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被排除出国际贸易领域,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斯密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2。相对优势说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相对优势说”。它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从理论上证明即使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因为它与其他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上相对成本不同,仍可通过专门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以换取它自己生产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得到利益。相对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它指出了一国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从而达到世界总产出的提高。
 
3。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说
1933年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说,认为比较成本说只解释了商品的劳动支出的差异,是片面的。他认为,除了劳动以外还必须考虑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为此,他提出了区别于李嘉图学说的假定:①两国技术水平一样,即生产函数是一样的;②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则是不可能的;③一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但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上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相同。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推理过程:相对优势←价格差异←成本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禀赋差异。H-O学说认为:正是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数量不同,同时也由于不同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造成了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一国拥有量较为丰富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必然较低,因而密集使用这一丰裕要素的产品其相对成本也必然较低,反之则反是。俄林认为各国在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生产中具有相对优势。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各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以交换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H-O学说进一步完善了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但H-O学说仍是一种静态分析,从长期的动态观点来看,各国拥有的资源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此外,对产品需求状况的忽视也掩藏了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4。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国民体系》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保护贸易的理论。李斯特认为,当时德国仍处于封建农业状态,工业基础差,从短期利益看,外国产品较本国产品廉价,进口较为合算,但这将冲击本国市场,限制本国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使之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从长远来看,生产力才是创造财富的能力,它的发展才是一国财富的力量源泉,因此对民族工业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关税保护会带来价格上涨并导致消费者当前利益损失,但一旦本国生产力发展后,本国产品的价格就会下跌,甚至低于进口价格,这样,长期利益将弥补短期损失并有余。
同时,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因而德国无法采纳。为此,他以部门经济作为划分标准,将各国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他认为,一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据此,他提出了对外贸易政策主张:①贸易保护应以工业的发展为目的;②主要通过速增关税的方式来建立和保护国内工业;③在工业中保护对象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保护那些对国家经济独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幼稚工业;④保护期限也不宜过长。
 
5。经互会
1949年1月,经互会成立,成员国包括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6国,后又有民主德国、蒙古、古巴、越南加入。初期主要通过年度贸易协定来协调东欧各国与苏联的对外贸易,之后不断提高合作程度。经互会的存在和发展对联合各成员国的力量,共同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经互会成员国在合作和一体化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表现在:①利益不均的矛盾。②严重缺陷的合作机制给大多数成员国造成很大负担,使经互会内部产生离心倾向,经互会的根基并不坚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互会东欧成员国剧变,他们决定转向市场经济,实行私有制,把自己的对外经济关系转向西方。在这种形势下,经互会于1991年2月宣布解体。历时42年之久的经互会宣告结束。
 
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美、英、法等23个国家政府间于1947年缔结的旨在降低关税和减少贸易壁垒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总协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内容不断完善,缔约方不断增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全文包括序言和4个部分。原为34条,后增为38条。序言规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目的,即“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人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又提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即“切望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序言列出关贸总协定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一些重要原则,如无歧视待遇原则、互惠原则、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各种非关税壁垒等。具体如何协调各国对外贸易关系,在关贸总协定的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文的重要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缔约国承担的义务;二是关于这些义务的例外情况的处理。
 
7。世界贸易组织(WTO)
关贸总协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规范领域不断扩大,对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国际贸易内涵的扩大,国际经济格局的重组,既给总协定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注人了活力,同时也日益凸现出其职能的局限性,这一矛盾的冲撞导致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是乌拉圭回合的重大成果,它于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运转,它逐步取代关贸总协定而成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得以运转的基础和法律载体。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它在强化和完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职能作用和规范国际贸易竞争规则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它作为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进一步明确、规范和量化了总协定文本中的一系列模糊不清的贸易与法律概念;扩大和拓宽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领域与范畴;强化了现有的贸易政策与保障条款;完善了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较充分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8.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即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免,也应给予所有其他缔约方。
 
9。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即指缔约国之间相互保证给予另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公民、法人和商船的同等待遇。
 
10。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则指缔约方应在经贸方面有透明度,即各缔约国及时公布各种有关经济贸易的数据、法规、条例、决定等。
 
11。“灰色区域”措施
所谓“灰色区域”措施是指成员国采取在关贸总协定法律原则的规定边缘之外的某些贸易政策措施,如自动出口限制、有秩序的销售安排等,这些措施处在总协定实施过程中为监督措施所不及的漏洞之中,它既不是合法的,也不是非法的。它是与关贸总协定国际协调的做法相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是这些措施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必须适时适量地加以限制。
 
12。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一般是指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它是从20世纪60 年代末、7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其主要特点是:(1) 贸易与信贷结合,一方购入设备等商品是在对方提供信贷的基础上,或由银行介入提供信贷。(2)贸易与生产相联系。设备进口与产品出口相联系,出口机器设备方同时承诺回购对方的产品,大多数情况下,交换的商品是利用其设备制造出来的产品。(3)贸易双方是买卖关系,设备的进口方不仅承担支付的义务,而且承担付息的责任,对设备拥有完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二、思
1.试述绝对优势说、相对优势说和赫克歇尔一俄林资源禀赋说三种国际贸易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答:英国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绝对优势说”,以指导当时的自由贸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开端。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该国就应该发展并出口这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但斯密忽略了一点,即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具有这种绝对优势。按照斯密的理论,那些不具备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被排除出国际贸易领域,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斯密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相对优势说”。它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从理论上证明即使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因为它与其他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上相对成本不同,仍可通过专门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以换取它自己生产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得到利益。相对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它指出了一国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从而达到世界总产出的提高。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以两国产品比较成本的差异来论证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两国产品比较成本存在着差异呢?这一点李嘉图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提出的,而赫克歇尔一俄林则用独特的观点解释了这一问题。1933年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说,认为比较成本说只解释了商品的劳动支出的差异。他认为,除了劳动以外还必须考虑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为此他提出了区别于李嘉图学说的假定:①两国技术水平一样,即生产函数是一样的;②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则是不可能的;③一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但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上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相同。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推理过程:相对优势←价格差异←成本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禀赋差异。H-O学说认为:正是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数量不同,同时也由于不同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造成了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一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必然较低,因而密集使用这一丰裕要素的产品其相对成本也必然较低,反之则反是。俄林认为各国在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生产中具有相对优势。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各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以交换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H-O学说进一步完善了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但H-O学说仍是一种静态分分析,从长期的动态观点来看,各国拥有的资源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此外,对产品需求状况的忽视也掩藏了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2.简述赫克歇尔一俄林资源禀赋说的主要内容。
答:1933年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说,认为比较成本说只解释了商品的劳动支出的差异,是片面的。他认为除了劳动以外还必须考虑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为此他提出了区别于李嘉图学说的假定:①两国技术水平一样,即生产函数是一样的;②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则是不可能的;③一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所投人的要素比例不同,但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上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相同。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推理过程:相对优势←价格差异←成本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禀赋差异。H-O学说认为:正是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数量不同,同时也由于不同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造成了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一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必然较低,因而密集使用这一丰裕要素的产品其相对成本也必然较低,反之则反是。俄林认为各国在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生产中具有相对优势。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各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以交换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H-O学说进一步完善了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但H-O学说仍是一种静态分分析,从长期的动态观点来看,各国拥有的资源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此外,对产品需求状况的忽视也掩藏了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3.简述雷蒙德·维农产品生命周期说的模型,以及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赫克歇尔一俄林资源禀赋理论隐含着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所用技术相同的假设,而在现实生活中,技术是可变的,因此有必要把技术看作一种独立的因素来考虑。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也会发生影响。雷蒙德·维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说,他认为随着技术扩散,产品也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一般可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垄断着这一新产品的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也主要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第二阶段即产品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又分前后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该新产品开始进人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消费嗜好也相近的其他发达国家,并占有了这些国家的市场,产品也逐步成熟起来,技术扩散性使这些国家开始仿制该种新产品,并进入市场。在第二个时期,其它发达国家参与出口竞争,仿制品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出口品相竞争,并逐步取代美国。这一阶段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第三阶段,世界其他国家在进口该种产品后,也发生了产品的仿制,并且由于它们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而使产品成本大幅下降。而美国则因国内生产成本高昂,逐步放弃该种产品的生产,改由从其他国家进口该种产品。至此该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又称标准化阶段。最后,该种产品的进口逐渐占据了美国市场,产品生命周期在美国结束,该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还会继续在其它国家重复。
维农认为,成熟后的产品最后固定在不发达国家生产,并向发达国家出口,这主要是因为不发达国家工资成本较低,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优势将超过技术优势而使产品成本降低,从而使不发达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占有相对优势。但是作为技术创新国的美国,由于其在产品生命周期最初阶段的技术优势,其所获利将远远超过因劳动力和原材料廉价优势而获益的处在生命周期末端的不发达国家。这为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发达国家要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力争创新产品,改变自己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进而改善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4.请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意义和作用作一历史评价。
答: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协调世界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关贸总协定,在战后国际经济生活中影响是巨大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大幅度降低了关税;
(2)消除了一些非关税壁垒;
(3)为各缔约方制定了一套处理国际贸易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有利于解决缔约方之间的贸易纠纷;
(4)增加了贸易透明度,促进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5)为各国在经济贸易上的谈判和对话提供场所;
(6)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投资的发展。
但必须指出,关贸总协定所发挥的作用与其提出的宗旨相比,有着很大的距离,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5.试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法律原则、例外和“灰色区域”措施。
答: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调节各缔约方对外贸易政策措施和国际经贸关系的多边贸易协定。在其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下,各国对外贸易关系主要通过关贸总协定适用的基本法律原则来协调的。当然也存在例外和“灰色区域”措施。基本法律原则包括:
(1)无歧视待遇原则。这是关贸总协定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规定,一缔约国在实施某种限制或禁止措施时,不得对其他缔约国实施歧视待遇。
(2)最惠国待遇原则。即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免,也应给予所有其他缔约方。
(3)国民待遇原则。即指缔约国之间相互保证给予另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公民、法人和商船的同等待遇。
(4)互惠原则。在国际贸易中,互惠是指两国互相给予对方以贸易上的优惠待遇。
(5)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指缔约方应在经贸方面有透明度,即各缔约国及时公布各种有关经济贸易的数据、法规、条例、决定等。
(6)关税减让原则。要求各缔约方通过谈判逐渐降低关税,以实现贸易自由化。
(7)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强调要消除一切非关税壁垒,如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外汇管制等等。
关贸总协定在规定基本法律原则的同时,也允许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有例外。例如:在无歧视待遇原则下,政府为支持经济发展而对进口采取的紧急措施等,可作为例外;在国民待遇原则下,缔约国为维护公共道德,为保障人民或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对进口产品实施有别于本国产品的待遇,即为例外;在关税减让原则下,对某些敏感性商品及部分农产品可在一定时期内不受关税减让的约束。关贸总协定的例外条款,体现了总协定的灵活性,但同时也要加以适当的控制,防止某些缔约方逃避国际义务。
某些国家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了“灰色区域”措施。所谓“灰色区域”措施是指成员国采取在关贸总协定法律原则的规定边缘之外的某些贸易政策措施,如自动出口限制、有秩序的销售安排等,这些措施处在总协定实施过程中为监督措施所不及的漏洞之中,它既不是合法的,也不是非法的。它是与关贸总协定国际协调的做法相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是这些措施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必须适时适量地加以限制。
 
6.简述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原因。
答: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原因:(1)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协调世界经济和各国贸易关系,是大多数国家的愿望。(2)世界贸易组织的特点更有利于协调世界经济和各国贸易关系的发展。(3)关贸总协定虽对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每隔几年就出现一次多边贸易谈判新回合,这又充分说明贸易保护主义仍时有抬头的欲望和趋势,且非关税壁垒又在不断增加,已达2 500余种。可见,国际贸易内涵的扩大,国际经济格局的重组,既给总协定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注人了活力,同时也日益凸现出其职能的局限性,这一矛盾的冲撞导致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7.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有哪些新特点。
答:世界贸易组织是乌拉圭回合的重大成果,它于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运转,它逐步取代关贸总协定而成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得以运转的基础和法律载体。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它在强化和完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职能作用和规范国际贸易竞争规则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它作为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进一步明确、规范和量化了总协定文本中的一系列模糊不清的贸易与法律概念;扩大和拓宽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领域与范畴;强化了现有的贸易政策与保障条款;完善了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较充分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8.发展南北经贸关系对各自经济的发展有什么特殊意义?
答:发展南北经济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①向发达国家出口是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消费能力小,因此,出口是生产扩大的重要基础。②向发达国家的出口是获取外汇的主要来源,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尤为重要。因为获取外汇多少从根本上决定着设备和技术进口的规模。③通过进口引进设备和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步伐,取得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对发达国家而言:①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和燃料是其工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国际分工使一些传统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既是对其整体经济结构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不可缺少的消费需求的一种满足,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亦存在着结构上的非替代性,许多产品还必须面向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南北经济关系具有市场结构上的互补和不可替代性,双方贸易的增长直接牵动着整个经济增长。因此,一些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于自身利益,开始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9.试述WTO的运行机制。
答:WTO作为一个正式的国际机构,为处理和协调成员国的多边贸易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机制。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建立世贸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由本身案文的16条和4个附件所组成,其范围包括从农业到纺织品与服装,从服务到政府采购,从原产地规则到知识产权和投资的各个内容。案文本身就WTO的结构、决策过程、成员资格、接受加入和生效等程序性问题作了原则规定。而有关规范和管理多边贸易关系的实质性原则以及规范多边贸易竞争规则的实质性规定,均体现在4个附件中。这4个附件包括13个多边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这三项构成附件一)、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附件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附件三)以及4个诸边协议(附件四)。
《建立世贸组织协议》的第四条规定了WTO的基本结构,包括:
部长会议,部长会议是WTO最高权力机构,由WTO的所有成员的代表组成,要求至少每二年举行一次会议,它可以对任何多边贸易协议下的所有事务做出决策。
总理事会,由所有成员方的代表组成,在部长会议休会期间代行部长会议的职能。总理事会既履行争端解决机构的职责,也履行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的职责。
理事会,总理事会将部长职权授予三个最重要的理事会,即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每一理事会每年至少举行8次会议。三个理事会将根据各自所管辖的贸易领域和职权范围相应设立分委员会。
委员会,部长会议还建立了另外5个机构,即贸易与发展委员会,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区域集团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预算财务收支行政委员会,它们执行WTO协议及多边贸易协议赋予的职能,执行由总理事会赋予的额外职能。
诸边协议委员会,WTO的4个诸边协议(即关于民用航空器、政府采购、奶制品和牛肉的诸边协议)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需向总理事会报告工作。
秘书处,为WTO的日常办事机构。它由部长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总干事的权力、职责、服务条件和任期由部长决定。总干事有权指派其所属工作人员。
 
 
 
第七章国际金融关系
一、重
1.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它一般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一国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资产。使用什么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这会因实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在国际金本位制的情况下,国际储备资产是黄金。一次大战后,黄金与外汇共同作为储备资产。二战后,主要储备资产是美元和黄金,美元比重逐渐增大。1970年以后,特别提款权(SDRs)也成为国际储备资产,不过比重较小。时至今日,欧元、日元也成为日趋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一种多货币储备体系已经形成。②汇率制度的确定。即一国货币与其它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如何决定和维持,才能顺利地将一种货币的购买力转化为其他货币的购买力。③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当国际收支失去平衡时,各国政府采取什么方法来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互相协调。在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调节方式是不一样的。
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促进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它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够得到稳定而有效的调节。
 
2.法定平价
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他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他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这种兑换率叫法定平价。由于外汇供求关系,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不会超过平价加减黄金的运输成本。也就是说,汇率波动的最高限度是法定平价加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出点。若汇率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外汇需求者则会购买黄金输出国外,进行国际支付或套利。同样,汇率下跌的最低限度是法定平价减去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人点。如果低于这个点,黄金就会被输入。
 
3.金本位制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本位货币是指作为一国货币制度的基础的货币。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金块本位制
一次大战摧毁了金币本位制,但美国在战后不久就恢复了黄金的自由兑换。20世纪20年代中期,尽管金币不再流通,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恢复了金本位。但此时的国际金本位制已不是战前的那种金币本位制,而是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英国于1925年实行金块本位制,法国于1928年也实行这种制度。在金块本位制下,货币单位仍规定含金量,但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只有银行券参加流通,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才可按含金量兑换金块、例如,在英国,兑换金块的最低数量为相当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约合 1700英镑)。这种币制的最大优点在于最大限度地节约了黄金,而以储备货币作为黄金的补充,有利于摆脱黄金产量对世界生产增长的限制。
   
5.金汇兑本位制
一次大战摧毁了金币本位制,但美国在战后不久就恢复了黄金的自由兑换。20世纪20年代中期,尽管金币不再流通,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恢复了金本位。但此时的国际金本位制已不是战前的那种金币本位制,而是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国内不流通金币,而只能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这些外汇在国外才能兑换黄金。实行这种制度国家的货币,与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大量外汇或黄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显然这种币制带有依附性,因而一般为殖民地和附属国所采用。
 
6.布雷顿森林体系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等国就着手制定战后的经济重整计划,希望避免两次大战之间的那种混乱的世界经济秩序。美英两国都制订了目的在于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讨论了这些方案,最后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由此产生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的国际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三个文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它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7.怀特计划
英国想保持它的国际地位,而美国想建立美元霸权,于是,两国政府都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于l943年4月7日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方案。美国的“怀特计划”主张较大的汇率固定性,用尤尼他(Unitas)作为国际货币,回到某种形式的金本位。1943—1944年间,英美两国的代表团就国际货币计划展开激烈争论,最后由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英国被迫接受美国的方案,美国也对英国作了一些让步,双方达成协议。
 
8.凯恩斯计划
英国想保持它的国际地位,而美国想建立美元霸权,于是,两国政府都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于l943年4月7日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方案。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希望汇率变动的灵活性,主张用班柯(Bancor)作为国际货币,由国际清算同盟(世界性的中央银行)进行多边清算,国际货币的数量由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来定,国际收支的顺差逆差双方共同负担调节的责任。1943—1944年间,英美两国的代表团就国际货币计划展开激烈争论,最后由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英国被迫接受美国的方案,美国也对英国作了一些让步,双方达成协议。
 
9.SDRS
特别提款权是IMF设立的一种账面资产,以一篮子货币来定值,可在IMF成员国之间及成员国与IMF之间进行结算时使用。
 
10.牙买加体系
1976年IMF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并签订了“牙买加协定”。在这个协定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就称之为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修订IMF的基本份额;浮动汇率合法化;实行黄金非货币化;提高特别提款权(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使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储备资产;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11.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缺陷,其体系结构本身存在着国际清偿力短缺与信心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简单讲,日益增长的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要求美国增加其逆差,但逆差增加又使美元的特有者怀疑美元将对黄金贬值,从而引起信用危机。
 
1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责任把它们的货币汇率维持在这一波幅以内,只有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进行汇率调整。所以这种汇率制度叫做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13.休谟的“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
国际金本位制要发挥自动调节的作用,就要求各国遵守三项规则:一是各国应以黄金表现其货币价值,并以此决定各国货币的交换比例;二是各国的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各国金融当局应随时按官方比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和外汇;三是各国发行纸币应受黄金储备的限制,这就使各国的国内货币供给额因黄金流入而增加,因黄金流出而减少。在上述规则得到遵守的前提下,金本位制将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其过程如下:当一国发生对外收支逆差时,将引起汇率的变动,当变动幅度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就会引起黄金外流,于是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即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加强,这样就会扩大出口,减 少进口,对外收支转为顺差,黄金就会流入;反观顺差国,由于黄金的输入使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和生产成本均上升,这样会扩大进口,减少出口,对外收支转为逆差,黄金又会流向国外。最后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制止黄金流动。这就是英国经济学家休漠于1752年最先提出的“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
 
14.黄金总库
1961年10月,美国为维持黄金价格和美元地位,联合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和西德七国,建立一个“黄金总库”。总库所需的黄金,约定由美国承担50%,其余各国所承担的比例为:西德11%,英国、法国、意大利各为9.3%,瑞士、荷兰、比利时各为 3.7%。指定英格兰银行为总库的代理机构。当黄金价格上涨时就卖出黄金,所需黄金由各国中央银行按上述比例分摊;当黄金价格下跌时就买入黄金,所买入的黄金,也按上述比例分别卖给各国中央银行。其目的是使伦敦黄金市场的金价稳定在35.20美元1盎司的水平上。
 
15.十国集团(巴黎俱乐部)
1961年9月,美国和英国为了使美元和英镑摆脱困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把基金组织的贷款额度增加60亿美元。同年11月,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西德、瑞典、日本和加拿大十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十国集团”,因在巴黎开会,故也称“巴黎俱乐部”。这次会议达成一项“借款总安排”的协议。这个协议于1962年10月生效。协议规定基金组织在国际短期资金发生巨额流动、可能引起货币危机时,得从这十个国家借入额度为60亿美元的资金,贷给发生危机的会员,以稳定该国的货币。这种借款是一种备用信贷,即基金组织在必要时,才去借用。各国提供资金的分配金额,美国最多,为20亿美元,英国和西德各为10亿美元,其余各国从1亿美元到5.5亿美元不等。瑞士虽不是基金组织的会员国,但也单独提供2亿美元,因而其资金总额实为62亿美元。
 
16.互惠借款协定
1962年3月,美国分别同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十国集团,签订了双边的“互惠借款协定”,又称为“货币互换协定”,借款额度达180亿美元。协定规定两国中央银行彼此提供互惠信贷,在一定时间内可按一定汇率互换一定金额的对方货币,还款时仍按原来商定的汇率偿还。
 
17.黄金双价制
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后,由于它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加之法国在此期间不断冲击美元的霸权地位,带头向美国大量兑取黄金,所以,到1968年3月,美国黄金储备已下降到121亿美元,同期的对外流动负债则增至331亿美元,黄金储备只够偿付对外流动负债的三分之一。结果,在伦敦、巴黎和苏黎世黄金市场就爆发了战后空前规模的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这迫使美国政府要求英国自同年3月15日起暂时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宣布停止在伦敦黄金市场上按照每盎司35美元的黄金官价出售黄金。在关闭伦敦黄金市场的同时,美国邀请“黄金总库”成员国到华盛顿举行紧急会议。会后发表公报:解散“黄金总库”,美国不再按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官价在黄金市场出售黄金,听任金价在自由市场自由波动。这样就实行了所谓“黄金双价制”,即一个是官价,仍然维持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原来价格,但只是在各国官方结算时才使用,只有各国中央银行可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另一个是自由市场价格,私人买卖黄金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双重金价实行以后,虽然美元危机并未得到缓和,但也大大减少了美国黄金储备的流失。
 
18.史密森协议
1971年5月在西欧主要金融市场掀起一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西德马克等西欧货币的战后最严重的美元危机。于是,美国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挽救美元危机。但美国既赖债(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就是推卸用黄金收回流出国外的大量美元之责)、又整人(征收进口附加税)的对外措施,引起了其它国家的不满。为了反对这两项措施,大多数国家实行浮动汇率,使资本主义国家货币金融市场呈现一片混乱。在这种混乱情况下,1972年12月,十国集团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制定了“史密森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美元对黄金贬值7.89%,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盎司,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但仍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从过去的平价上下限各1%,扩大为2.25%。从重新调整的汇率结构来看,“史密森协议”的基本精神仍然是维持固定汇率制。
 
19.中心汇率
中心汇率指会员国与特别提款权的固定比价。1971年,美元第一次贬值后,有些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不再公布新的含金量,但却公布与特别提款权的固定比价,成为中心汇率。根据会员国的中心汇率就能确定对美元的比价。美元第二次贬值后,各国与美元脱钩的日益增多,不再公布含金量,同时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大多数国家规定了与特别提款权的固定比价,即中心汇率。一些继续规定含金量的货币,对特别提款权的比价仍叫固定汇率,而对美元的比价则称中心汇率。
 
20.替换账户
1979年10月,基金组织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年会上,讨论了“替换账户”的方案。这个方案责成基金组织用新发行的特别提款权向会员国购买它们多余的美元,存入这个“替换账户”。这使债权国对美国的债权转移到基金组织,而美国的美元债务也就变为欠基金组织的美元债务。基金组织取得债权后,再同美国协商清偿问题。这个方案的目的是将过剩美元集中起来,置于国际管理之下,以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打破用16种货币作为特别提款权定值的标准。但是,美英法德日等国对于这个方案各持不同意见,从而未达成协议。
 
21.美元危机
所谓美元危机,是指美元的对外价值下降,出现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它国家货币等现象,结果造成黄金价格上涨和美元汇率下跌。
    美国由于国际收支连年巨额逆差,因而黄金不断外流,黄金储备继续减少。美国黄金储备在战后初期曾达到240多亿美元,到1960年底,已减少到178亿美元,而当时美国所负短期外债则高达210亿美元,这就说明美国的黄金储备已不够抵偿其所负担的短期外债。这使人们对美元币值能否稳定,信心不足。同时,人们对于美国能否继续维持按黄金官价兑换美元,也产生怀疑。由于对美元的信任普遍发生动摇,因此一出现某些对美元不利的因素,就会导致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等混乱局面。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美元曾发生过多次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美元被广泛地用作国际间债权债务清算的主要手段,被作为最重要而且占比重最大的国际储备资产,被各国中央银行用作干预外汇市场的重要工具。各国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美元,以维持其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简言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充当了清算货币、储备货币和干预货币的职能。然而,美元一旦发生危机,就会形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二者是形影不离的。
 
二、思
1.简述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及其缺陷。
答:首先,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主要有:
(1)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用黄金来对他们的货币定值,币值比较稳定,给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以准确的核算依据,促进商品的流通和信用的扩大,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他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他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这种兑换率叫法定平价。由于外汇供求关系,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不会超过平价加减黄金的运输成本。也就是说,汇率波动的最高限度是法定平价加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出点。若汇率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外汇需求者则会购买黄金输出国外,进行国际支付或套利。同样,汇率下跌的最低限度是法定平价减去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人点。如果低于这个点,黄金就会被输入。
(3)金本位制能够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其过程如下:当一国发生对外收支逆差时,将引起汇率的变动,当变动幅度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就会引起黄金外流,于是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即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加强,这样就会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对外收支转为顺差,黄金就会流入;反观顺差国,由于黄金的输入使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和生产成本均上升,这样会扩大进口,减少出口,对外收支转为逆差,黄金又会流向国外。最后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制止黄金流动。
(4)促进国际资本流动。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的供应将大于需求,外汇汇率下降,当汇率下降超过黄金输入点时,就会引起黄金流入,从而增加货币发行的准备金,增加货币发行量,于是银根放松,短期利率下降。当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时,就会产生套利活动,促使短期资金外流。短期利率的下降一般也会促使长期利率的下降,引起长期资金的外流。如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则情况刚好相反。这种资金流动,可以暂时改善国际收支,起到“缓冲器”作用,以减轻国内经济面临紧缩的痛苦。
其次,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并不像理论上所说得那么完善,其作用的发挥要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2)在金本位制下,国内的货币供应量要受黄金供应量的限制,而且世界黄金产量的波动直接引起价格的波动,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另外,由于新开采的黄金数量不足,金本位制不能保证货币供应量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相应增加,国内购买力只能在黄金增加的情 况下才能增加。这就造成通货供应不足,而限制经济增长,因此金本位制带有紧缩倾向。
(3)在金本位制下,为了实现外部的平衡,要以放弃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比如国际收支逆差将使黄金外流,进而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造成银根紧缩,从而对国内经济形成紧缩性影响,容易形成产业萧条和严重的失业。
 
2.简述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过程。
答:国际金本位制要发挥自动调节的作用,就要求各国遵守三项规则:一是各国应以黄金表现其货币价值,并以此决定各国货币的交换比例;二是各国的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各国金融当局应随时按官方比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和外汇;三是各国发行纸币应受黄金储备的限制,这就使各国的国内货币供给额因黄金流入而增加,因黄金流出而减少。在上述规则得到遵守的前提下,金本位制将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其过程如下:当一国发生对外收支逆差时,将引起汇率的变动,当变动幅度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就会引起黄金外流,于是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即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加强,这样就会扩大出口,减 少进口,对外收支转为顺差,黄金就会流入;反观顺差国,由于黄金的输入使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和生产成本均上升,这样会扩大进口,减少出口,对外收支转为逆差,黄金又会流向国外。最后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制止黄金流动。
 
3.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
答: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因为,第一,取消了金币流通,黄金不能再起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作用;第二,银行券不能完全自由地兑换黄金,而且兑换黄金的比例可以随时变动,银行券有发行过量的可能,不能稳定地代表一定的黄金量,这也削弱了货币制度的稳定性;第三,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黄金储备,既是该国的国际货币储备,又是实行金块本位制国家的国际货币储备,这样,一旦后者的货币动荡不定,前者的货币也必然随之发生问题;而如果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大量提取外汇,兑取黄金,也势必威胁到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稳定。可见,这两种类型的金本位制并没有稳定的基础,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4.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纪律,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际金融的稳定。
(2)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首先,美元同黄金挂钩;其次,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双挂钩”使美元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3)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责任把它们的货币汇率维持在这一波幅以内,只有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进行汇率调整。所以这种汇率制度叫做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4)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会员国在需要国际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向IMF按规定程序购买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期限内以黄金或外汇购回本币的方式偿还所借用的款项。
(5)IMF协定第8条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但三种情况可以例外:一是容许对资本移动实施外汇管制;二是在过渡时期可以延迟履行货币可兑换性的义务;三是会员国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暂时性的兑换限制。
 
5.请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一评价。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各个货币集团之间相对立的局面,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国际汇率,这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前 20多年里,世界经济增长迅速,这段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虽然是由许多客观条件造成的,但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营造的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有其内在的缺陷。首先是体系结构本身存在着国际清偿力短缺与信心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简单讲,日益增长的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要求美国增加其逆差,但逆差增加又使美元的特有者怀疑美元将对黄金贬值,从而引起信用危机。其次,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而美元是基准货币,即使美元汇率偏高或偏低,也不便作出调整。另外,顺差国也不愿其货币升值,逆差国不愿贬值。所以国际收支失衡难以依靠市场力量自发调节。再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都与国内经济目标相矛盾。
 
6.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有:(1)修订IMF的基本份额。各会员国对IMF所缴纳的基本份额由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单位增加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单位。增加后的份额分配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出的资金增加了一倍,占出资总额的10%。其他发展中国家维持不变。西方国家都有所降低。
(2)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使黄金与货币相分离,让黄金成为单纯的商品。各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会员国之间及会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支付的义务。
(3)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方面的安排,可以采取固定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两者可以同时并存。但会员国应与IMF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的稳定。
(4)关于储备资产。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使特别提款权逐步替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储备资产。也就是把美元本位改为特别提款权本位。协议规定,参加特别提款权账户的国家可以用特别提款权来偿还欠IMF的借款,会员国之间可以自由进行特别提款权交易,而不必征得IMF的同意。
(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售黄金所得收入设立“信托资金”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以解决它们国际收支的困难。同时,IMF扩大信用贷款部分的总额,由占会员国份额的100%增加到145%,并放宽“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额度,由占份额的50%提高到75%。
 
7.简述牙买加体系的特点及其双重作用。
答: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是:国际储备体系多元化、浮动汇率合法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作用是双重的:首先,牙买加体系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即“信心和清偿力”问题。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使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好处和风险由多种货币分担。当某一储备货币发生贬值而产生信心危机时,它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就会下降,信心良好的储备货币便会增大其比重。当某一储备货币国长期顺差导致国际清偿力不足时,其他储备货币便会补充这个不足。因此,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能够稳定地提供国际清偿力,使单个储备货币的危机不会影响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但是,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也有其弊端。在这个多元化体系下,各储备货币发行国享受着向其它国家征收“铸币税”的特权。铸币税指持有该货币的国家的实际资源无偿流入该货币发行国。存在着不公平的一面。另外,国际清偿力的增加仍不能完全符合世界经济均衡增长的需要。它不仅丧失了金本位体系下的自发调节机制,也没有形成IMF对国际清偿力增长的控制。
其次,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可以自由选择其汇率安排。这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同时,浮动汇率制能使各国充分考虑本国的客观经济条件,不必为了稳定汇率而放弃国内经济目标,从而使国内经济政策具有连贯性和有效性。
但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剧烈,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消极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不大,汇率波动对其国内经济往往造成不良影响,而其自身的外汇风险防范能力又差,因此发展中国家希望实行比较稳定的汇率制度。
再次,在牙买加体系中,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由多种调节机制相互配合来进行调节,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金融机构调节和动用国际储备资产来进行。由于牙买加体系的各种调节机制都有其局限性,而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又有限,所以自1973年以来,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善,反而日趋严重。
    综上所述,牙买加体系只是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实际发生的深刻变化部分地予以合法化,并没有进行重大的改革。牙买加体系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汇率安排的弹性,却没有建立稳定货币体系的机构,没有制定硬性的规则或自动的制裁方法,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虑和责任来履行它们的义务。因此,牙买加体系是一种“没有制度的体系”,而实际上它是靠浮动汇率制和多种储备体系来运转的。
    由于牙买加体系在储备货币、汇率机制、国际收支调节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所以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
 
8.为什么说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答:牙买加体系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即“信心和清偿力”问题。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使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好处和风险由多种货币分担。当某一储备货币发生贬值而产生信心危机时,它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就会下降,信心良好的储备货币便会增大其比重。当某一储备货币国长期顺差导致国际清偿力不足时,其他储备货币便会补充这个不足。因此,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能够稳定地提供国际清偿力,使单个储备货币的危机不会影响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9.为什么说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在这种汇率制下,各国不能用汇率的变动来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而且当美元币值下降时,持有美元的人纷纷抢购马克、日元、法郎等比较稳定的货币,致使美元游资大量涌入这些国家;为了维持本国的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投放巨额本国货币,收进美元,结果加剧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由此可见,以美元为支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美国输出通货膨胀提供了条件。
 
10.试比较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
答:(1)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用黄金来对他们的货币定制,币值比较稳定,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他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他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这种兑换率叫法定平价。可见,“金本位制”下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由于外汇供求关系,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不会超过平价加减黄金的运输成本。并且,金本位制能够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2)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双挂钩”使美元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同时,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责任把它们的货币汇率维持在这一波幅以内,只有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进行汇率调整。所以这种汇率制度叫做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可以自由选择并决定汇率制度,基金组织承认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暂时并存。各会员国的汇率政策应受基金组织的监督。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单一的固定汇率制,这种固定汇率制同“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有一定的区别。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是以各自含金量的对比关系为基础,只要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汇率也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因为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自发地调节货币的汇率。在以美元为中心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汇率虽然也是固定的,但它是以美元的特殊地位和黄金价值的相对稳定为基础的。这种固定汇率制要靠人为的干预方能维持。牙买加货币体系确认各国可以自由作出汇率方面的安排,这样,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以浮动汇率为主的多种汇率体制的时期。应当指出,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剧烈,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多消极影响。特别对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不大,汇率波动对其国内经济往往造成不良影响,而其自身的外汇风险防范能力又差,因此发展中国家希望实行比较稳定的汇率制度。
11.请你谈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的看法。
答:随着生产的日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这就要求发达国家不仅在它们之间而且与发展中国家都要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建立一种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但由于南北双方对于国际货币改革问题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始终未能达成实质性的协议。重大的分歧主要包括:
(1)对现行货币体系的评价。发达国家认为现行货币体系基本上还是有效的。只需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革。发展中国家则因汇率频繁波动和债务危机,认为现行体制缺乏对付整个国际金融危机的金融实力和执行手段,要求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革。
(2)对于国际能力。发达国家认为现在的国际清偿能力充足,无需进行重大改革。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国际清偿力不足,而且分配不均。
(3)关于汇率制度。发达国认为现行汇率制度在世界经济十分动荡情形下能促进国际收支的调节,但也承认有一些不足。发展中国家则指出汇率制度需要向相对稳定的方向改进,减轻汇率波动对它们的影响。
(4)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达国认为一旦债务国恢复正常的债信情况,IMF就应恢复其传统的作用,只对国际收支困难的会员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资金的长期使用会损害IMF贷款的周转性质和IMF的融通能力。提出IMF要以对称和平等的方式,基本上用磋商说服的方法来进行监督。发展中国家认为IMF在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中要起主导作用,对短期性收支不平衡,补偿贷款须降低贷款条件;对于持久性的结构性不平衡,IMF要延长贷款期限增加贷款数额,从需求紧缩转向增长导向的结构调整。另外,发展中国家提出IMF要制定施加压力的程序,以便监督能够收到实际的效果。
 
12.试述金融国际化的原因、内容及发展趋势。
答:金融国际化有时也称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是指分散的民族国家的金融活动超越国界及货币差异直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国家管制,形成整体运动状态的过程。
金融国际化的成因主要有三点:
(1)自由化政策导向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于80年代中期席卷全球的放松金融管制之风是推进金融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自由化措施的直接后果是外国银行在本国的资产迅速增加,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明显扩大,离岸金融中心竞相崛起,由政策和法律导致的市场分制趋于消除。
(2)现代技术和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电讯业的发展消除了各个分散的市场之间交易信息传递中的时间差而形成的障碍;新技术系统处理大量有关公司资信能使更多的借款者进入市场;新技术还提供了以低成本处理过去无法想象的大规模金融业务的方法。全球电脑联网使世界范围的即时交易成为可能,各金融交易所通过电子化技术交换合同、清算交易,地理上的距离几乎被消除。
(3)金融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更广的空间。自由化改革激发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产品创新和形式创新,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大举向以证券化资本为主的直接融资的转移,这不仅大大丰富了融资品种和投资手段,促使金融交易量猛增,并且创新产品和创新方式多半没有现成的管制条例给予约束,跨国界的参与更为自由。
金融国际化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四方面内容。
(1)金融市场国际化具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指伴随着金融管制的取消或放松,已打破分割的金融市场向世界开放,居民或非居民享受国家的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和经营许可的待遇。第二层涵义是指不受或较少受管制约束的境外金融市场,亦称离岸金融市场的创设与发展。相对于面向国际金融交易的在岸市场来说,这种专门面向国际金融交易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更能体现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本质。
(2)金融交易的国际化首先归因于市场的开放和大量适应跨国界投资的金融商品的应运而生。伴随着外汇管制和其他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国际金融市场上非中介化趋势日益明显。经银行中介的国际借贷渐遭冷落,国际证券市场开始繁荣,并成为国际借贷的主要形式和渠道。形式多样的证券化筹资工具中除了传统的欧洲债券外,还包括各类融资票据,公司股票的异地上市,以存托凭证为形式的国际证券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等。
(3)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包含两层内容。第一层是指国际金融市场上参与跨国界金融活动的机构的数量和种类扩大。这不仅是指跨国银行及其涉外分支机构的不断增长,而且更表现为与资本证券化趋势相一致的各类直接融资代理机构的数量膨胀。第二层内容是指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4)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因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使政府控制国内金融市场的传统手段失灵。跨国界金融交易的规模扩展使制订更为一致的法规和监管标准的必要性更加迫切。国际金融监管的实践已在地区和多边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12个工业化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组成的巴塞尔委员会已成为银行业国际多边管理的重要机构。在证券领域,国际证券委员会不仅致力于保障银行业与非银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更关注衍生金融工具的国际风险管理。
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1)金融国际化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国际化是制度创新的产物,它的产业是建立在金融体制更趋自由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在当今普遍开放的全球政策背景下,其进程明显加快。
(2)各国的国际金融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国际金融依存度是指金融资产的跨国持有程度,包括国内金融资产被外国居民持有和国内居民持有外国金融资产两个方面。
(3)新兴工业国在金融国际化中的作用增强。
(4)金融衍生市场日益成为金融国际化的前沿阵地。
 
13.试述国际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及作用。
答:商业银行是以吸收活期存款和经营工商业贷款为主的银行。国际商业银行是拥有广泛的海外分行、子公司和其他附属机构,经营当地和国际存款、信贷及其他相关业务的国际银行。
国际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
(1)零售银行业务。这种业务是利用遍布世界各地的分布机构,吸收当地货币或外币存款,获取资金来源。
(2)批发银行业务。它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大规模资金借贷业务,按业务对象又可分为国际贷款和货币市场业务两部分。
(3)收费业务、各种收费的金融服务,如信托、投资便利和金融咨询等。
(4)外汇市场业务。它通过各种外汇交易,如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货币期货交易、货币期权交易和调换业务等,降低外汇风险。
国际商业银行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1)国际商业银行既是构成金融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2)国际商业银行通过涉外网络,为本国及其它国家的跨国公司融通资金,安排贷款,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及生产国际化的迅速发展。
(3)国际商业银行间的交叉存贷(同业拆借)成为连接分散的市场活动的有效渠道。
投资银行是以证券的承购、代销、买卖以及相关的金融服务为业务主体的金融机构。
国际投资银行的业务包括:
(1)传统业务,主要从事初级市场上的资本保险和增值。
(2)二级市场的证券交易和经纪业务。这是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国际投资上最主要的业务之一。
(3)其他投资服务业务。如资产管理、投资咨询、代理收购与兼并、衍生金融产品的设计和交易等。
国际投资银行在日趋证券化的全球资本市场上作用显著,特别是:
(1)国际投资银行在国际股票发行与债券发售市场上大规模承购与批发经营的能力,加剧了全球证券交易的规模扩展和流动速度。
(2)国际投资银行是跨国界兼并、收购的重要支持及推进者。
(3)国际投资银行成为新兴资本市场积极的参与者。
 
14.试分析目前日元汇率的走势及影响。
答:2001年以来,日元对美元比价基本处于不断下跌的趋势,从去年12月中旬起,日元贬值倾向更加明显。与2000年末的日元兑美元汇率(113比1)相比,2001年底日元兑美元贬值幅度近15%。
日元大幅度贬值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日本政府在当前经济从长期低迷转入衰退的严峻形势下的一个无奈的政策选择。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已持续10年低迷不振。日本经济增长的两个引擎之一——内需已失灵,而出口成为唯一的增长引擎。然而,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减速和衰退,日本出口剧降,导致日本经济不断下滑。“9·11”事件使经济形势雪上加霜。2001年第2、3季度GDP连续两季度负增长,意味着日本经济陷入近10年来第三次衰退。
面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从货币政策方面看,日本央行已将利率降到零;从财政政策方面看,日本连年实施赤字财政,国债占GDP比率已超过130%。在多次推出紧急经济对策、扩大公共投资之后,日本央行运用了调节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等手段,但这些措施均未奏效。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当局便把日元贬值作为刺激出口和促进经济复苏的唯一重要手段。  
总的看来,日元贬值对于医治百病缠身的日本经济来说是难以奏效的。尽管日元贬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方面的竞争力,但对经济增长来说是治标不治本,出口仅占日本GDP的10%,日本经济的出路在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
日元贬值将带来一系列副作用,日元进一步贬值可能引起其他东亚国家新一轮竞争性货币贬值,从而严重影响东亚经济复苏,进而制约日本出口和经济复苏。因此,日元贬值举措可能是损人未必利己的下策。
 
15.试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新经济政策。
答:1969—1970年美国爆发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在这个时期,工业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同时,美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对外贸易巨额逆差,使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恶化。美国的黄金储备减至102亿美元,而对外短期负债已增至520亿美元,陷入了债台高筑的困境。导致了1971年5月在西欧主要金融市场掀起的又一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西德马克等西欧货币的战后最严重的美元危机。于是,美国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挽救美元危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除对内采取冻结工资和物价,并削减政府开支等措施外,对外还采取了两大措施:
(1)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国宣布,原来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固定官价和各国货币按美元含金量同美元的固定汇率关系,从此失效。其目的是企图保持美国已经非常有限的黄金储备,并维持摇摇欲坠的美元霸权地位。
(2)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这个措施是用来提高关税,限制进口,以扭转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趋势,使美国的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16、 简要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两次贬值的情况。
答:1971年5月在西欧主要金融市场掀起一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西德马克等西欧货币的战后最严重的美元危机。于是,美国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挽救美元危机。但美国既赖债(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就是推卸用黄金收回流出国外的大量美元之责)、又整人(征收进口附加税)的对外措施,引起了其它国家的不满。为了反对这两项措施,大多数国家实行浮动汇率,使资本主义国家货币金融市场呈现一片混乱。在这种混乱情况下,1972年12月,十国集团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制定了“史密森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美元对黄金贬值7.89%,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盎司,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但仍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从过去的平价上下限各1%,扩大为2.25%。从重新调整的汇率结构来看,“史密森协议”的基本精神仍然是维持固定汇率制。
美元第一次贬值后,由于已经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信用更趋下降,加上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看不出有改善的征兆,所以在1973年1月和3月初,又连续爆发了大量抛售美元、抢购西德马克和日元以及抢购黄金的两次美元危机。1973年1月美元危机后,美国于2月被迫宣布战后美元第二次大贬值,美元对黄金贬值10%,即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8盎司美元再提高到42.22美元。
 
 
 
                          第八章    国际投资关系
一、 
1.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外创办企业或与当地资本合营企业,涉及生产要素诸如资本货品、管理技术的直接卷入,投资者对所投人的生产要素的使用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拥有直接控制的权力。它和国际间接投资相区别的特征在于投资者直接与企业的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相联系。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建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跨国公司;二是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制的比例;三是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现代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兴起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趋势共同推动的必然结果。
 
2。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小岛清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系统阐述了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是: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以比较成本、比较利润率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指导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核心。他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贸易的发展保持其市场份额,而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则应当利用其标准化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来开拓对外直接投资。
小岛清认为美国的直接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就是说美国从事直接投资的企业正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把生产基地移到国外,导致出口被直接投资所替代,贸易恶化。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重视比较优势原则,是“贸易创造”的。日本企业在国外投资,一般均为国内生产已丧失比较优势的部门,而东道国则有劳动成本、资源等比较优势。因此,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补充日本比较优势的一种手段。总之,小岛清认为垄断优势并不是进行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直接投资也应遵循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原则。
 
3。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1960年,海默在他的论文中第一次论证了国际直接投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金融资产投资,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新领域。海默认为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是简单的资产交易过程,还包括非金融和无形资产的转移。他的基本论点是: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以垄断资本集团独占为中心内容的“垄断优势”是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急剧上升的关键所占。金德尔伯格强调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和垄断优势。他认为,企业不以出口或技术转让的形式获取利润而在外国投资经营,承受其生产组织成本,其原因在于市场结构,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比如技术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买卖双方交易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交易成本。这样,就使拥有垄断技术的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可能,并且成为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重要补充。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拥有其垄断优势。这些垄断优势可以是:①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②对原材料来源的垄断;③规模经济优势。④对销售渠道的控制;④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等。具有某些垄断优势是开展国际直接投资必要的主观条件,而当国际投资环境又具备赚取超额利润的因素时,就能使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成为现实。这些因素是:①某些部门的不完全竞争足以证实其垄断优势的存在;②在国外生产销售比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更为有利;③利用技术优势转换为产品优势比转让技术专利权更为有利。
 
4。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是英国学者巴克莱和卡森发展并应用于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市场内部化理论认为外部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术、经验等)交易的低效率。跨国公司通过其有效的组织手段,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的供需关系——市场内部化,使中间产品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提高了交易效率。
市场内部化理论强调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市场的非完全性。这里中间产品的涵义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原材料、资本、半成品等,还包括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知识、技术、技术诀窍、生产与管理经验、市场声誉等等。市场内部化使买卖双方对这些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有准确认识,避免因交易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高交易成本。内部化贸易还可以减少贸易壁垒的影响,可以通过“转移价格”使税收支出最小化。巴克莱等认为,正是市场内部化的动机,促使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5。国际间接投资
答: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指用于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证券的投资,也包括国际长短期贷款。国际间接投资是传统的国际投资形式。它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出现,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迅速发展起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就是国际间接投资。二战后,随着生产国际化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其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也相对减弱,但是,国际间接投资在国际资本流动中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6。跨国公司
答: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的定义,跨国公司可以表述为:①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该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的法律形式如何,也不论其在哪一部门经营。②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反映企业全球战略目标的政策。③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化生产的企业组织,与一般国内企业及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化。②实行“全球战略”。③公司内部一体化原则。
 
7。转移定价
答:转移定价策略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经营策略。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出售或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相互约定的价格。这种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法则制约,而是根据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的。
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①减轻税负。如运用转移定价将公司利润由高税区转到低税区,减少所得税。②调拨资金。转移定价可使国外子公司分担母公司的研究管理费用,也可用以提前收回投资。③增强子公司竞争力。通过高价收购子公司产品等扶持创建的子公司。④规避风险。转移定价会损害东道国和母国的利益。因此,各国政府通常采用“比较定价原则”或“公平交易价格”来审核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
 
8。国际银团贷款
国际银团贷款是指由若干家商业银行组成的贷款集团联合向一个借款者提供相当数额资金融通的一种贷款形式。国际银团贷款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现在已成为国际中长期贷款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银团贷款的迅速发展在于它有借款成本低、手续简便、能适应借款者的不同需求等优点。
 
9。联合贷款
答:联合贷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新发展的一种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资金的贷款形式。这里的联合是指商业银行和下列各种机构的联合,如世界性国际金融组织、地区性国际金融组织以及许多国家设立的发展基金或对外经济援助机构等。联合贷款在形式上类似于银团贷款,在性质上是官方外援信贷与商业银行贷款的组合。
 
10.项目贷款
项目贷款是贷款人为某一特定项目提供的贷款,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利用外资和国际投资的重要方式。它的资金来源除国际金融市场外,主要有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或外国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
 
11.IMF、 WB、 IDA、 IF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成立。其目的为: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为国际协商、合作而设立的国际金融机构;为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提供资金融通及其它办法; 在国际间稳定汇率,建立多边的支付体系,以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稳定各国经济,维持高水平的收入,有助于世界资源的开发等。
世界银行(WB)即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是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后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产生的两个国际性金融机构之一。世界银行的目的,是资助会员国使其被战争破环的经济获得复兴和发展,对会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资助其兴办特定的基本建设工程。
国际开发协会(IDA)是世界银行的一个附属机构,是专门对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条件较宽的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其产生是因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外债多,每年还本付息成了沉重负担,而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贷款,条件较严,数目有限,不能帮助较穷的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开发协会于1960年9月成立。
国际金融公司(IFC)从其法律地位及资金构成看,是一个独立的国际金融机构,于1956年7月正式成立。国际金融公司的建立,是由于世界银行的贷款,是以会员国政府为对象,而对私人企业贷款必须由政府机构担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世界银行业务活动的扩展。因此设立了国际金融公司,其宗旨是:配合世界银行,资助会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使其获得增长,以促进会员国经济的发展。其主要任务是对发展中国家会员国私人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提供资金,促进外国私人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12.国际债券市场
债权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按期还本付息的书面承诺式借据。国际债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其它地区货币为面值,在境外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债券。国际债券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两类。外国债券是债券发行者在它国以该国货币为面值所发行的债券。欧洲债券则是债券发行者在它国以欧洲货币为面值所发行的债券。
国际债券从发行到上市要经过两个市场,即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初级市场是由发行公司、投资银行、经纪人、证券公司等组成的发行国际债券的市场,作用是调查评定发行人的财务、信用状况,将债券批发出售给证券商和零售给投资者。二级市场是对已发行的国际债券进行买卖交易的市场。
 
13.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是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以及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与固定利率借款承诺等。其计价往往由利率、汇率、指数等决定。
 
14.外债清偿比率(偿债率)
偿债率通常是衡量一国债务负担的指标,指当年还本付息(外债偿还额加利息)总额占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到1955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放的贷款,计算借款国偿债率一般都低于5%。到1965年,这一偿债率已提高到10%以上。目前,则又提高到20——25%。偿债率是一条界限,有人称之为危险线,超越这条危险线,说明借款国的还债能力有问题,不能再向它贷款了。
二、 
    1。简述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形式。
答: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外创办企业或与当地资本合营企业,涉及生产要素诸如资本货品、管理技术的直接卷入,投资者对所投人的生产要素的使用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拥有直接控制的权力。它和国际间接投资相区别的特征在于投资者直接与企业的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相联系。
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建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跨国公司;二是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制的比例;三是以利润进行再投资,即投资者把通过直接投资所获得利润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对原企业的追加投资。
 
2。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因素。
答: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很多,除了政治文化因素外,经济因素可以归纳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大方面。
首先,宏观因素主要是指投资输入国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市场规模和特性,外资政策以及汇率稳定与否。生产要素的成本是指资金、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东道国市场规模和特性,是决定能否吸引直接投资的另一重要因素。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政府的外资政策影响和制约国际投资行为。汇率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虽然不如对国际间接投资重要,但汇率稳定仍是影响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其次,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因素主要是指东道国的行业利润率,项目的资本收益率和风险率以及投资者本身的特点。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利润率是指该国某一行业(部门)的行业利润率。资本增值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源泉。因此,投资者最终的注意力将集中在微观的项目本身的资本收益率和风险上,即每投资一单位资本所能产生的效益以及其中的风险。
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跨国界的投资行为,其风险较之国内投资更大,且涉及因素非常复杂、繁多。在影响国际投资的诸多风险因素中,投资环境对国际投资风险起决定性影响。国际投资环境包括潜在东道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
 
 3。简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答: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直接投资有三个最基本要素:①所有权优势;②位置优势;③市场内部化优势,这就是所谓的OLI模式。所有权优势包括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如对原材料或生产技术的垄断;有效的行政管理能力等。位置优势是指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价格结构和质量,通讯和交通设施状况也不一样。市场内部化优势是指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而保持的组织管理上的优势。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不完全的市场内部化,以减低交易成本。
邓宁归纳出外国直接投资两个基本必要条件:①国外生产成本比国内生产成本要低;②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比当地企业低。当跨国公司具备三大优势,又符合这两个基本条件时就倾向于国际直接投资生产。
 
4。试述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和经济影响。
答:国际直接投资由于涉及到资本、专利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国际转移,因此对经济发展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1)国际直接投资加速了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而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进程。
(2)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直接投资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因此国际直接投资必然会带动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出口,促进国际贸易。另一方面,投资接受国由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还能利用跨国公司的销售网络使产品迅速进人国际市场。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3)从外资引进国角度考虑,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东道国获得一种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同时通过引进外资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促进生产、增加外汇收人和资金积累,加速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
(4)从资本输出国的角度看,国际直接投资的利益是不言而喻的,它为国内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带来了丰厚的海外投资利润。它能使投资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而利用他国的比较利益。然而,国际直接投资对母国的影响也有不利的一面。直接投资可能会由于优势输出,而阻碍母国的出口贸易发展,从而使母国的国际收支受到不利影响。又如国际直接投资的过度发展会造成母国产业的空心化,对母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5。简述跨国公司的几种经营策略。
答:跨国公司以世界市场为角逐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生产力配置。它的全球战略使之能够享受各种一体化效果,如生产一体化,新技术、新产品一体化,营销一体化等效果。为了使这些效果最大化,跨国公司采用产品多样化策略、产品生命周期策略、出口带动投资策略、转移定价策略等。
(1)产品多样化策略。跨国公司的产品多样化是资本高度集中和竞争激化的必然结果。多种经营有利于针对不同市场的需要推出产品,也可以分散跨国公司的风险,还可以同时发展长线和短线产品,使公司在资金上取得较大的回旋余地。
产品多样化策略在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方位需求方面,可把产品划分为三个层次:①核心产品,指产品提供给顾客的基本效用。②形式产品,指呈现在市场上的产品的具体物质形态或外观,通常反映在产品的质量、形态、包装等方面。③附加产品,指跨国公司为客户提供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包括修理和维护服务、安装、交货等。以上三个层次构成了产品的整体概念,也反映了跨国公司开发、生产、销售产品的策略。
(2)产品生命周期策略。该策略是雷蒙德·维农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产品从投入商品生产开始,出口到消费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产品不断成熟,并吸引更多厂商进入市场。然后,其他发达国家开始掌握技术并出口,到产品进人标准化阶段。母国逐渐失去技术的相对优势,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生产逐渐转移到工资率较低的国家中去。最后,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国,产品从成熟走向衰落。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跨国公司的策略是不同的。在产品的成长和成熟初期,主要依靠出口,只做小规模的投资,在进入产品成熟期以后,跨国公司在国外集中投资进行大规模发展,同时增加营销宣传。
(3)出口带动投资策略。该策略和产品周期策略紧密联系。跨国公司最初的出口是委托国外经销商的,由于业务的扩大,公司必须在国外设立一系列销售服务机构。随着市场扩大和竞争加剧,并且产品走向成熟,公司开始到国外装配或直接制造产品,就近在当地市场销售以取得更大利润。这样跨国公司随着出口把投资带到各新市场,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生产经营。
(4)转移定价策略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经营策略。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出售或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相互约定的价格。这种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法则制约,而是根据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的。
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①减轻税负。如运用转移定价将公司利润由高税区转到低税区,减少所得税。②调拨资金。转移定价可使国外子公司分担母公司的研究管理费用,也可用以提前收回投资。③增强子公司竞争力。通过高价收购子公司产品等扶持创建的子公司。④规避风险。转移定价会损害东道国和母国的利益。因此,各国政府通常采用“比较定价原则”或“公平交易价格”来审核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
 
6.简述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
答: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主要包括:
(1)股权参与的形式。跨国公司的股权参与,是指母公司在国外子公司中占有一定的股权份额。取得股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收购企业和股权式投资。跨国公司根据本身的实力,可以选择不同的股权参与形式。①对于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具有很强市场竞争优势的大型跨国公司,如果对东道国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那么在对子公司的股权要求上一般比较强烈,要求建立拥有全部股份的子公司比较普遍。②技术较先进、规模略小的跨国公司,其产品在市场上不处于垄断地位,对东道国又有原料、市场等要求,这一类公司除建立全资子公司外,也可能建立多数股权拥有的公司,或与东道国举办合营企业。③技术不太先进,销售能力不太强的跨国公司,一般在子公司的股权要求上不很强烈,比较容易接受多数股权或合营的安排。④规模较小,产品相对过时的中小型跨国公司,或新进人国际市场的跨国公司,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般较愿意接受小数额股权的参与形式。
(2)非股权安排形式。非股权安排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被广泛采用的投资形式。它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公司中不参与股份,因而不能凭借股权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通过对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各种资源技术的控制,并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与东道国的公司建立起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利。非股权安排对跨国公司来说,既大大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又可以通过若干合同形式获得可观的利润和一定程度的实际控制权,是一种灵活的投资方式。非股权安排的主要形式有:①许可证合同。②管理合同。③产品分成合同。非股权安排另外还有技术协作合同、销售合同等。各种安排形式利弊不一,东道国必须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灵活采用。
 
7.试述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
(1)利率。利率是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规模和流向的主要因素。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在于追逐较高的资本利息收入。国际间接投资的流向往往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理论上,这种流动会促使资金流入市场的利率下降,资金流出市场的利率上升,最后达到平衡,停止流动。一国的政府为使资本流动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方向变化,往往采取政策限制或鼓励资金流入。
(2)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引起资本的流动。一国的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对外债权相对增加,外汇供过于求,汇率将上升,而国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将促使该国资本外流。相反,假如一国国际收支长期持续逆差,对外债务相对增加,外汇供应短缺,汇率下跌,而为偿付对外债务必然会增加对外汇的需求,这将促使外国资本流人。
汇率的稳定性也会引起国际间接投资流向的变化。一国汇率长期稳定较易吸引资金流人该国。目前国际上大量游资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视汇率的稳定状况而定的。
(3)风险。风险是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种证券或者贷款的风险是不同的。在相同收益率的情况下,投资者当然愿意持有风险较小的证券或贷款项目。随着国际间接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投资风险的分析和评估也越来越重要。
(4)国家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吸引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各异,因而形成了偿债能力的差异。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有较多外汇储备,偿债能力强而能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间接投资也多是集中在新兴工业国(地区),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比较快,有较强的出口创汇能力,偿债能力也较强。而拉美债务国的债务危机使它们的偿债能力普遍下降,这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债权国在拉美的投资。
 
8.试述国际间接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答:首先,国际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1)国际间接投资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尤其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2)国际间接投资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国际信贷资金和有价证券投资规模日益扩大,资金在各国间频繁移动,使各国的资金市场在利率、交易方式、交易条件等方面越来越趋于一致,从而使各国在资金市场上的业务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并通过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把各国资金市场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3)国际间接投资在一定条件下能促进资金在国际间的合理配置。信贷资金、证券在国际间的频繁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国际资金的供求状况相联系的。资本不断以间接投资形式从相对过剩的地区流向相对不足的地区,最终将使资金的国际配置逐渐趋向合理。
其次,国际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还起着消极影响:
(1)国际间接投资加剧了外汇投机。在一定条件下,生息资本和证券的流动,会迫使一些国家货币汇率发生变动。
(2)国际间接投资加剧了国际信贷市场的波动。国际间接投资中的大部分信贷资金投放是通过国际货币市场进行的。由于信贷资金经常地通过货币市场从一种货币变动为另一种货币,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所以使国际信贷资金的流量常处于不规则变动之中。这同各国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相违背,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
(3)国际间接投资削弱各国货币政策的效力。当一国试图提高利率以实行国内通货紧缩政策时,利率的上升会引起大量外资内流,结果使国内货币供应量无法下降,不能达到预期的紧缩目标。而当一国试图降低利率而实行货币扩张政策时,利率下跌又会诱发本国货币外流,使货币扩张政策无效。
 
9.试述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特征及运行方式。
答:国际货币市场是进行一年以下的国际性短期资金交易的市场,根据不同的交易品种,可分为短期信贷市场,银行提供的短期信贷;短期证券市场,包括国库券、可转让的银行定期存单、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票据等的证券交易;贴现市场、政府短期债券的买卖和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汇票的贴现。
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特征包括:
(1)尽管享有自由和不受管制,但具有高效率的机制以及得到确认的市场规则;
(2)参与者具有很高的信用评估级别,一般不需要担保;
(3)货币市场的很多手段是高度标准化的,但不排除根据需要提供特殊的便利手段。
在国际货币交易的交易类型中,国际货币市场的核心经营是商业银行,它们作为短期存款的借贷方参与全部品种交易。银行与各种不同的对象进行以下几种交易:
(1)直接与非银行(客户)交易;
(2)直接与其它商业银行(同业市场)交易;
(3)通过经纪人与银行和非银行交易;
(4)与中央银行交易。
 
10.试述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
答:国际资本市场是进行一年以上的国际性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融资方式可以分为国际银行中长期贷款、国际债券发行和国际股票发售等若干个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当前的特征是:
(1)筹资证券化导致国际资本市场结构变化。在国际资本市场中,银行信用作用减弱,证券市场角色增强。
(2)新兴资本市场的崛起不断扩展着国际资本市场的疆域。20世纪90年代起,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为全球证券化融资推波助澜,并且新兴股市影响着国际资金的走向。
(3)机构投资者越来越成为证券化的国际资本市场的活动主体。当国际资本主要采取银行信贷形式时,跨国银行无可争辩地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主角,随着国际信贷日益采取证券化的方式后,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服务于证券市场的主要机构。
 
 
 
第九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重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经济全球化也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各国和地区的经济都融合到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对外贸易比重大大提高,生产领域中跨国公司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市场上外国货币大量流通,资本在跨国间流动加快,各国金融市场由先进的通讯工具,发达的交易网络系统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2。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过程开始于1870年,市场需求的限制导致早期的商品开始走出国境。今天的国际贸易正在不断发生巨大的变化:国际贸易额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贸易品种不计其数,贸易方式不断创新,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卷进了贸易全球化的漩涡。到20世纪末,推动贸易全球化的国际协议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服务业、农产品、纺织品等新领域,完善了市场准入、反倾销、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新的国际贸易机制正在形成,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延续40多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些都是贸易全球化获得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贸易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已经使全球商品市场形成一个整体。随着贸易全球化过程的基本完成,生产全球化正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
 
3。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分支机构在数量和地域覆盖上极大地扩展,并借助于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多种形式的联系,实行组织和管理体制上无国界规划,逐步建立以价值增值为基础的跨国生产体系的过程。跨国公司是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生产全球化包括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个基本内容:跨国公司形成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层面;而整个生产过程的国际关联和国际分工构成国与国经济联系的新纽带时,就形成了生产全球化的宏观层面。衡量生产全球化的指标有四个:即国际直接投资额、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值、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海外分支机构出口额。
 
4。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发展阶段,是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推动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动因是西方国家20世纪 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要求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过程导致金融市场向全球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下,亚洲、拉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东欧等转型国家纷纷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大量引进外资,由此产生了大批的新兴金融市场,如香港、新加坡、巴林、巴拿马、开曼群岛等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离岸金融市场。这些新兴金融市场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相互联结,构成了全球化的金融市场运作体系,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缩小了,并形成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运行。以国际货币体系剧烈变动为标志,金融全球化过程已经历了多个高潮,而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与欧元诞生最为引人注目。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四次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是金融全球化达到第一个高潮的标志;而1999年欧盟成员国的共同货币——欧元正式诞生,标志着金融全球化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即货币一体化阶段。
 
5。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到 80年代逐渐形成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其主要原因是: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加深。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极大提高,客观上需要跨越国界、走向经济联合。③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直接催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没有经济全球化就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
 
6。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一体化水平较低的组织形式,指在每个成员国间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EFTA)即属于此种类型。
 
7。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除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还规定了成员国对非同盟国家的统一关税率和外贸政策,这方面的经济调节已经带有超国家因素。
 
8。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比关税同盟高一层次的一体化国家集团。在共同市场上,不仅商品,还包括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实行自由流通,各成员国也采取统一的对外关税率。
 
9。经济同盟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是指成员国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通,建立对外共同关税率,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
 
10。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是欧洲一体化在欧共体基础上的又一个纵深阶段,其建立的重要标志是1991年12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由欧共体各国签署的《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一般简称“马约”。条约规定: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要求:第一,实现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第二,所有成员国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其浮动幅度不超过2.25%;第三,加强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致。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l日至1998年12月31日,主要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的雏形——欧洲货币机构,固定各成员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的“货币篮子”中的比重。第三阶段最迟于1999年1月1日生效,将逐步建立一种“真正的”单一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将参加欧洲货币联盟国家的货币相互之间以及同欧洲货币单位之间的汇率固定下来。“马约”的签署标志着欧共体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性在于“欧洲将改变性质,由共同体市场过渡到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联邦”。政治、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立意味着成员国将让渡更多的主权。欧洲联盟已进行了新一轮扩大。1994年11月欧洲议会批准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盟。从1995年起,欧盟成员从原来的12国增加到15国。
 
11。EFTA
EFTA即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不久,英国、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等7个西欧国家于1960年1月缔结了斯德哥尔摩公约,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立之后,其成员国变动较大。目前,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有7个成员国:奥地利、瑞典、瑞士、挪威、冰岛、芬兰和列支敦士登。按公约规定,成员国之间工业品贸易分阶段逐步减免关税,同时取消进口限额;农产品贸易不在自由流通之列,可由成员国通过双边协定另行协调处置;在对非成员国的贸易上不实行统一税率,也不制定共同外贸政策,而由各国自由处置。该联盟虽设有一整套机构,但这些机构仅有协商职能,对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基本上不拥有超国家的国际调节和干预的职能。联盟建立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显示出进一步加强成员国经济合作的趋势。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联盟已突破一般自由贸易区的界限,不仅把某些加工农产品列人免税范围,而且加强彼此经济协调,着手在有关消除非关税壁垒和缩小成员国间经济发展差距等方面开展活动。此外,在运输、科研和环境保护方面也进行了合作,有关经济和货币金融政策问题的协商也扩大了。
 
12。北美自由贸易区
为了保持美国在西欧与世界的影响力,增强与欧共体抗衡和竞争的能力,美国在继续与加拿大加强合作的同时,又与墨西哥和拉丁美洲28个国家加强了联系。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国首脑共同声明:同意就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问题开始谈判。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自此,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北美宣告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确定了原产地规则,保障仅仅北美地区制造的商品享受优惠。来自北美的产品大部分立即取消关税,有的产品的关税在5-10年逐步取消,若干敏感性产品的关税可在15年内取消。为了取消关税,3国同意采用1991年7月1日已在美加生效的税率。3国还将取消边境上进出口的配额、许可证的禁令和限制,但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环境、能源、农牧业生产而作出的特殊规定例外。协定还规定了3国相互放宽金融服务和投资的限制。成立一个三边委员会以解决3国之间在商业、环境、捕鱼权等问题上的纠纷。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13。APEC
APEC的全称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成立于 1989年 11月,秘书处设在新加坡,到 1998年底已经有21个成员国(地区)。从性质上看,它是旨在推动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跨国官方组织,目标是建立亚洲太平洋自由贸易投资区,其中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是其两大支柱。APEC主要通过每年一次的成员国(地区)主管外交和经济贸易的部长参加的区域性论坛和非正式首脑会议来努力促成这两大目标的实现。APEC每届会议都有一个核心议题,会议结束后,各方就达成一致的共识问题发表联合声明,作为推进本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以及下一届会议讨论的起点。至2001年,APEC已经召开了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和九届非正式首脑会议。
 
14。“马约”
1991年12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由欧共体各国签署的《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一般简称“马约”。条约规定: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要求:第一,实现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第二,所有成员国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其浮动幅度不超过2.25%;第三,加强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致。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l日至1998年12月31日,主要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的雏形——欧洲货币机构,固定各成员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的“货币篮子”中的比重。第三阶段最迟于1999年1月1日生效,将逐步建立一种“真正的”单一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将参加欧洲货币联盟国家的货币相互之间以及同欧洲货币单位之间的汇率固定下来。“马约”的签署标志着欧共体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性在于“欧洲将改变性质,由共同体市场过渡到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联邦”。
           
二、 
1.简述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答:金融全球化有如下主要特征:
(1)金融自由化是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内容。金融自由化包括放松或取消银行利率管制,降低强制性的准备金要求,减少政府在信贷配置决策方面的干预,对银行和保险公司实施私有化,积极发展股票市场,鼓励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必将导致各国银行业的自由开放,资本市场的自由竞争与开放,以及代表资产价格的利率市场化。
(2)资本大规模、高速度跨国界流动。国际资本流动不但规模大,而且速度快,借助计算机和金融技术可以在几秒种内把上亿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调来调去。
(3)金融全球化使国际货币制度不断发生变革。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汇率不再取决于购买力平价或者经常项目的收支变化,主要取决于投机者资产组合变化而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引发的资本项目余额的变化。因此,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为特征的固定汇率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标志着金融全球化获得了第一次大发展(金本位制度崩溃的根源可以说是贸易全球化发展到某个临界点的结果)。
(4)金融全球化加速了金融创新过程。金融市场全球化拓展了国际资本活动空间,加快了资本国际流动速度,但同时也加大了资本流动风险。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新的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5) 金融资产为特征的虚拟经济日益发展。全球金融衍生工具总值目前已经比世界产出的2倍还多,在众多情况下已超过了作为衍生工具基础的金融现货市场规模。全球资本流动的加快和投机的加剧,对一些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金融体制上有缺陷、监管能力不强、过度开放金融市场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冲击。
(6) 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角色。一方面使金融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又给处于经济全球化较高阶段的金融全球化带来严重危机(包括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甚至全球性经济危机)。
(7)国际性金融机构兼并增多,跨国金融业务活跃。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使得金融业平均利润趋于下降,这就迫使金融机构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兼并收购其他金融机构,扩大原有业务范围,拓展新的业务品种。因此,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同业金融机构兼并重组不断增加。
(8)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的集资越发必要,资讯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方便了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金融市场成为整个市场体系的核心,金融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国际金融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9)金融监管与协调全球化。资本流动、货币体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国际金融协调、监管机构和机制,于是金融协调和监管的全球化便应运而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典型的国际金融协调机构,成立于1930年的国际清算银行也是如此。
 
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成因。
答:(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诞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创造的不计其数的商品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使以贸易全球化作为主要特征的早期的经济全球化过程进人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反过来又大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得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于是又推动经济全球化过程向更高级的形式推进。社会生产力这种不断放大的正反馈效应,是经济全球化过程获得持久动力的最根本原因。
(2)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所有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获得利润的手段不外乎两个:一是不断开辟新的市场,二是降低经营成本。正是对这种市场不完全所作出的反应,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经济主体跨国界经营成本。
(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经济全球化过程除了贸易全球化获得长足发展外,生产全球化、金融服务全球化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全球化,与以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为主要特征的金融服务全球化成为这一阶段引人注目的现象。而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完善和跨国性经济协调组织机构的建立则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约而同的经济自由化道路的选择,引起世界各国经济体制趋同与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升级、扩散。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资本高度流动引起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创新活动。③跨国公司在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的双向套利活动,奠定了经济全球化微观经济基础。没有跨国公司的永不停息地追逐利润的活动,就没有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④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技术革命,进一步缩短了全球的时间与空间距离障碍。信息技术加速了资本流动、生产国际化,并进一步对国际贸易的规模产生影响。
 
3。试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经济全球化过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2))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的运行呈现无序状况,风险更多更大,易于在世界经济生产和流通的各个领域发生种种失衡、动荡和危机。
(3)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4)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运用市场调节的同时,应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国际经济组织机构的参与和协调。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跨国境的无国界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交出部分经济决策权,由国际性经济协调和仲裁机构去实行。因此主权国家将不得不放弃部分甚至全部经济调节手段。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速度加快。
(6)经济全球化加剧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经济行为的风险,各国经济安全随时受到挑战,面临考验。
 
4.金融创新对金融国际化的作用表现在何处?
答:金融创新是对发生在金融领域的管理制度、交易工具、融资方式等创新变革的总称。金融创新对金融国际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金融制度创新使跨国界跨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繁荣。以利率自由化、业务自由化和市场自由化为导向的金融制度创新使金融同业及其跨行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国际竞争加剧,刺激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寻求新市场、新投资盈利产品的热情。尤其是在自由化进程步调不一,存在着政策差异和不同规范的部分,自由化的制度创新为向海外转移竞争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提供了机会。
其次,金融品种的创新便利了全球性融资。直接融资工具的运用,降低了大规模融资的成本,促进了全球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展。大量创新的证券化融资突破了传统国际信贷中品种、期限、方式和交易条件等等的限制,便利了融资,刺激了交易。金融衍生工具由于能将金融原生品的价格风险分离、转移,提高了市场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活跃还带动了金融原生品市场的流动性。
再次,创新金融产品使金融风险在国际范围扩散的潜在压力增强。金融衍生品的杠杆特性,即只需少量保证金,可进行较大投资或投机的原理,加速了全球范围内投机资金的形成和流动,国际游资为追求高收益率,不断投身于所谓“套购”、“套利”等衍生品交易之中。而且,随着管制的放松,原先受制于安全性要求的机构投资者纷纷涉足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衍生交易品的投机功能和虚拟性被过分强化。一方面,是现代技术和创新交易及清算方式使巨额交易变得容易和快捷,另一方面,世界范围的限时交易和信息即时披露使任何一个市场上抛售迅速在世界各地金融市场上蔓延。
最后,创新产品的负面效应催生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尽管大型投资机构和跨国银行几乎都设计了防范金融创新产品,特别是衍生交易风险的内部管理组织或系统,但此类风险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连锁效应促使金融管理当局对创新产品交易的协调监管。
 
5。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和经济影响。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到 80年代逐渐形成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其主要原因是: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加深。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极大提高,客观上需要跨越国界、走向经济联合。③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直接催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没有经济全球化就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各类区域性经济集团纷纷涌现和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1)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在各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由于贸易、投资等各方面的障碍减少和消除,生产要素能够不同程度地得到自由流动和配置,从而增强了成员国相互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了贸易量的不断增加。
(2)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了成员国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发展。成员国间市场界限基本消除,使各国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大企业趋向于结成或扩大一国的或跨国的垄断组织,成员国政府也都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在资本供应、税收政策等方面提供优惠,以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之间的合并,从而加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量。集中和垄断的发展并不限于企业的合并,集团内部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导致建立共同价格、分割市场、划分范围、交换专利等方面的垄断协定。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一方面带来中小企业破产的严重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生产专业化。
(3)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集团内部生产分工、专业化协作及国际技术合作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经济较快增长。
(4)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集团成员国的部门结构,促进了新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产品的自由流通和市场的扩大,一般说来,在竞争加剧和生产技术提高的条件下,各成员国的工业生产中同先进技术相联系,在国外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强的部门增长较快,比重提高。
(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使世界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发展为区域性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
 
6。试述欧洲经济共同体(现为欧盟)的发展(提示:从国别的扩大和内涵的深化加以考虑)。
答: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不断扩大的情况如下:欧洲经济共同体是1958年1月1日根据《罗马条约》组成的。有六个国家参加,它们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1967年7月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进行机构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共同体。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葡萄牙、西班牙加入,到1986年共同体成员国已扩大到12国。1993年11月1日欧盟形成后,又进行了新一轮扩大。1994年欧洲议会批准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盟,从1995年起欧盟成员国从12个增加到15国。
在成员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欧共体逐步建立了三大支柱是: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欧洲货币体系。所谓关税同盟就是对内在成员国之间分阶段减免以至最后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达到共同体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对外通过拉平各成员国的关税率,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统一各成员国农产品价格、建立共同的农产品关税壁垒和建立共同农业基金。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有:创建“欧洲货币单位”、继续实行并扩大汇率的联合浮动体制、设立“欧洲货币基金”,加强干预货币和提供信货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欧洲联盟是欧共体发展的又一个纵深阶段,其建立的重要标志是1991年12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由欧共体各国签署的《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一般简称“马约”。“马约”的主要内容是为建立欧洲货币一体化确定了时间表和步骤。欧元成功启动,欧洲中央银行如期建立,这是自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以来,世界货币结构最为重大的变化,表明欧洲经济联盟向货币联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建立真正的欧洲联盟奠定了重要基础。
 
7.简述欧共体(现为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答:共同农业政策是欧洲共同体组织农业共同市场和推行农业一体化的计划和政策,是共同体经济一体化的一大支柱。共同农业政策的内容包括:第一,统一各成员国农产品价格。制定了三种价格,即目标价格或称指导价格,这是欧共体农业生产者可望得到的最高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每年由部长理事会规定一次。干预价格或保证价格,这是农业生产者保证可以得到的最低价格,具有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作用,同样每年由部长理事会规定一次。门槛价格,这是外来农产品到达欧共体港口的最低进口价格,由欧共体委员会每年估算一次。对于需要从世界市场上进口的短缺农产品,欧共体发放短缺补贴,鼓励各成员国的农业生产者增加这一类产品的生产。第二,建立共同的农产品关税壁垒。把征收关税改为征收差价税,即共同体对最低到岸价低于门槛价格的进口农产品所征收的进口税,以补足两者之间的差价,使外来农产品只能以目标价格出售。同时对出口实行差价补贴。第三,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农业基金的支出分为“保证部分”和“指导部分”。保证部分用于农产品的干预收购、出口补贴和因汇率变动引起的货币补贴,指导部分用于改进生产设施、改革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共同体农业政策的实施,使欧洲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一直依靠进口的食品,现已自给自足而且有余。过去经常大幅度变动的市场,现在已相当稳定,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也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8。简述建立欧洲单一货币的时间表和步骤。
答:1991年12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由欧共体各国签署的《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 “马约”, 为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确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和步骤。后来,欧共体首脑和部长们又数次讨论了这个问题,现将欧洲单一货币的时间表和步骤简述如下: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要求:第一,实现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第二,所有成员国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其浮动幅度不超过2.25%;第三,加强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致。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l日至1998年12月31日,主要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的雏形——欧洲货币机构,固定各成员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的“货币篮子”中的比重。第三阶段从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为欧元区各国货币向欧元转换的过渡期,建立一种“真正的”单一货币欧元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同时,欧元的汇率固定下来,但欧元的收付在帐户之间进行。第四阶段从2002年1月1日开始,欧元区内各国的货币退出流通,欧元的纸币和硬币投入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内12个国家的唯一货币,欧洲单一货币正式形成
 
9.简述“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
答:由于欧盟参加国经济状况参差不齐,需要制定一些共同标准来约束各国经济的发展,这就是“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这些趋同标准包括:
第一,在实施欧元代替本国货币计划的第一年,以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率经核查不得超过三个业绩最佳国通货膨胀率平均值的1.5%;
第二,成员国年度政府总预算赤字(包括社会保险)不得超过GDP的3%,而且必须保持公共债务比低于GDP的60%(年度预算赤字也不能超过公共投资支出);
第三,国家货币必须是欧洲货币汇率体系的一部分, 至少在核查之前两年波动在正负15%之间,而且货币没有过单方面贬值;
第四,在进行业绩评估的前一年,长远期市场利率(以政府债券为基准)不得超过上述对比的三个通货膨胀率最低国平均利率水平的2%。
只有符合上述货币、财政、汇率趋同标准的成员国才能完全使用欧元代替本国货币。
 
10。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和区别。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经过程。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同时实现贸易一体化,更不用说更高层次的生产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了。而一些在地域上、文化传统上、经济上密切相关的国家和地区首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有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因为与分散孤立的各国经济联系相比,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仅在实际上已在全球经济的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上实现了经济一体化,而且也更有可能和更容易通过联合或合并的方式向经济全球化的完成形式——全球经济一体化过渡。经济全球化过程最终发展为世界经济一体化,首先是在全球的各个经济区域实现的。正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才有实际的、超出国界的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不断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适应的。当经济全球化进入到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阶段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把国际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关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自己的研究范畴。
(3)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促进的。从某一个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必将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的生产和资本一体化的过程。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有某些内向性和保护主义的色彩,但如果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不对区域外国家和地区形成额外的经济自由交往的壁垒,那么,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就起着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接受着世界贸易组织的领导,因此,在全球多边经济合作体系的保护、协调、控制和管理之下,其消极作用得到限制,而积极作用得到肯定和支持。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1)国家主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不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内各国突破主权国家的界限,以国家出面签订的协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它以主权国家为核心,还渗入了政治因素。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的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概念。市场经济无限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一体化某种程度上与经济全球化过程背道而驰。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组织的某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推动区域经济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动力不一样。经济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是在市场力量作用下的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因此,经济全球化主要由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带动,是一种从下到上的微观经济行为,是企业逐步走出原有国境的离心运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之间消除各种贸易壁垒以及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因此,它主要由政府出面推动,是一种从上到下政府参与制定双边或多边协定,经济主体在协定框架内活动的向心运动。所以,经济全球化又叫功能性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叫制度性一体化。
(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不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相似理论、关税同盟理论。
 
11。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答: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人的动力。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成了有关经济全球化国际协调机制的建立。(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出于降低贸易成本和生产成本考虑而诞生的跨国公司使得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贸易全球化过程的重要性逐步让位于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跨国公司的高度发展正在把整个世界变成一座工厂,并带动劳动力资源和管理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同时使得跨国公司本身逐渐丧失原有国籍身份。(3)经济行为跨国界活动成本降低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与拓展的重要保证。科学技术的发展客观上降低了经济全球化成本,从另一方面保证了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不断深人。目前人们正努力将阻碍贸易全球化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也在不断探索降低阻碍生产要素跨国境流动的包括货币兑换成本以及其他阻碍经济全球化成本的途径。可以预期,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国际货币体系逐步统一。
 
12。试述生产全球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获得长足进步的历史背景。
答:生产全球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获得长足进步的历史背景如下:首先,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降低跨国生产成本,特别是全球通讯费用的大幅度降低,大大降低了跨国经营各个环节的交易和管理费用,便于跨国公司生产各个环节的协调,有利于生产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生产分支机构。第二,各国政府放松外国直接投资管制及有关国际投资自由化双边多边协议的谈判则为生产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证。第三,企业在更广泛的市场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是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使参加生产全球化的经济主体有了保证。
 
13。简要说明联合国系统的主要机构。
答:联合国系统的主要机构包括:
(1)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简称经社理事会)。它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六个主要机构之一,被授权对广泛的国际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具体拟定呈给联合国大会的公约草案,为召开有关的国际会议作准备;还被授权作出此类问题的决议,具体协调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行动。因此,在联合国系统中,经社理事会在社会经济领域扮演着关键性协调的作用。
(2)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简称贸发会议)。该会议创始于1964年,是联合国大会的一个独立机构。其宗旨是促进国际贸易,尤其是促进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国家间的贸易,主持并支持国际贸易领域的多边谈判及多边行动。贸发会议的主要构成是4年一度的全体会议和贸易与发展理事会。后者具体负责日常事务,下设各种委员会,以协调具体领域的合作,包括原料商品、成品与半成品、无形项目和贸易融资、航海、技术转让和发展中国家间合作等领域。
(3)联合国各专门经济机构。联合国体系内有大量根据宪章规定而建立的专门机构,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致力于各个专门性的经济领域,包括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等。
   
14.简述欧洲货币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欧洲单一货币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从长远看将改变国际货币的格局,出现美元和欧元两极相抗衡的局面。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领域出现了以美元为主若干货币为辅的多元化格局。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中美元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实际上美元仍起主导作用。欧元问世后将改变这种状况。以欧盟实力做后盾的欧元完全有能力与美元一比高低作抗衡,向美元霸权挑战,冲击目前的国际货币格局。(2)欧元的发行将进一步扩大欧盟的贸易和投资。由于使用单一货币能更有效地抵御金融风险,贸易和投资都会变得更简便,成本消耗更降低。(3)欧元的发行使欧盟各国的社会经济的融合度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欧盟各国的内聚力增强。(4)欧元的诞生将推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将刺激其他区域走上或加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15.简述欧共体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
答。关税同盟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支柱。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是:对内在成员国之间分阶段减免以至最后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达到共同体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对外通过拉平各成员国的关税率,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以抵制和排挤共同体以外的商品输入。具体步骤是:(1)共同体六国从1958年1月1日起,经过12年的过渡期逐步降低直到最后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过渡期共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四年。在第一、二阶段内成员国各自降低关税30%,第三阶段取消余下的40%的关税。(2)共同体6国以原有对外关税率的平均数作为共同关税率,在12年过渡期内逐步拉平对非成员国的关税率,统一对外关税。(3)从1958年1月1日起,6国应在5年中逐步放宽相互间贸易限额,每年放宽20%,5年后全部取消成员国之间进出口贸易限额。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3国加入共同体后,经过5年过渡期完全取消关税,实现商品自由流通,对外建立统一的关税壁垒。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
一、重
1.债务危机
所谓债务危机,指一系列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因无力偿还到期外债而导致其债信严重下降,以至影响到全球贸易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性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有关国家提供贷款时,要求他们执行经济稳定计划、结构改善计划或国际收支调节计划。其基本原则是:贷款必须同提高国际收支调节能力相结合,或必须同可行的国际收支前景相结合。可行的国际收支前景是指资本项目的盈余和经济发展的前景确能支持经常项目的赤字,而不须采取进一步恶化现行不均衡的贸易限制措施。也就是说,条件性就是贷款必须同削弱或消除国际收支逆差等根源相结合。
 
3。贝克尔计划
国际债务危机爆发之后,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一方面减少国内支出以偿还部分债务,另一方面,他们与有关跨国银行、国际金融机构重新谈判债务合同条款,以期将债务负担减轻至合理水平。“贝克尔计划”是在对付当时的国际债务危机所采取的一揽子计划中最为著名的一项。
    “贝克尔计划”实为债务延期支付计划,是 1985年末由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尔提出,通过自愿地与债权国和多边组织协商暂时缓和债务国债务负担。根据这项计划,出于对商业银行财务健全状况的担心,债权国反对通过谈判削减债务负担,但允许债务国和银行磋商延长偿债期限,以暂时减轻债务国的负担;同时债务国将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但债务国政府必须承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监督下进行长期改革,其中主要措施包括:(1)由跨国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联合对重债国发展中国家进行融资,并把这种贷款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性结合起来,让贷款同受贷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和经济稳定政策进行有机结合。(2)债务重组,即对已到期债务重新安排偿还期和宽限期。债务重组不仅是国际银行和债务国之间的双边事务,而且是多边谈判。(3)利用新兴金融工具缓和债务危机,包括债务转换、债务交换及债务回购等。债务转换是指将债务转换成债券或股权加以出售;债务交换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债务工具的交换。
    尽管推行了“贝克尔计划”,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仍然没有解决,这说明仅仅推迟债务偿付期限是不够的,这也正是“贝克尔计划”实施后效果有限的最大缺陷所在。
 
4。布雷迪计划
“布雷迪计划”实际上是对“贝克尔计划”的发展,是1989年3月由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部长布雷迪提出的,其实质是由债权银行和债务国进行磋商实行债务减免,它概括了减免债务的总体思路,债务国必须和债权银行磋商或者通过降低利率,或者通过削减本金以减少债务。其主要措施包括:利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的资金建立一个基金公库;债权银行和债务国以上述基金作为担保进行债务转换交易,债权银行将债务换成低面值债券,或将债务换成等面值债券但降低利率,或将部分债务换成债务国企业的部分股权。
 
5。通货膨胀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制度下,货币数量的增长持续地快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因此,伴随着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两大标志,一是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必须过快增长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所必须的货币总量;二是整个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6。通货紧缩
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它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也是以消费物价指数作为衡量指标。这种物价持续下降不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不是存在于个别部门和部分产品,也不是存在于相对较短的时间,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地、不断地下降。这不是简单的物价下降,而是物价总水平连续下降的动态过程。
 
7。狭义货币
货币量的计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货币通常以M1表示,包括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前者由流通中即处于银行和货币当局之外的纸币和硬币组成,后者作为签发支票的依据,与现金一样随时可以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来使用。
 
8。广义货币
货币量的计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货币通常以M2表示,是指在狭义货币之外再加上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由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只能在一定的流通范围、一定的数额或经过一定的手续后才能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所以它们的货币性不及狭义货币,故又称之为准货币。
 
9。准货币
货币量的计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货币通常以M2表示,是指在狭义货币之外再加上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由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只能在一定的流通范围、一定的数额或经过一定的手续后才能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所以它们的货币性不及狭义货币,故又称之为准货币。
 
10。信用货币
货币量的计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货币通常以M2表示,是指在狭义货币之外再加上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由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只能在一定的流通范围、一定的数额或经过一定的手续后才能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所以它们的货币性不及狭义货币,故又称之为准货币。准货币和狭义货币中的活期存款都是依靠信用而不是依靠法律强制而成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所以称之为信用货币。
 
11。法定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用于信贷,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商业银行对存款保留的准备金数额,一般由中央银行规定,准备金要存于中央银行,准备金数额占存款数额的百分比,就叫做法定准备金率。对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越大,银行可以用于信贷的资金越少,反之,准备金比率越小,银行可以用于信贷的资金越多,准备金是决定银行信贷能力的基础,对信贷规模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12.超额准备金
除法定准备金外,商业银行还必须加上一个保险系数,即保留一部分现金,以备存
户提现,这部分现金就是超额准备金。战后,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计算机运用于金融业,资金调动很容易,所以,商业银行一般超额准备金保留得越来越少。
 
13.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涉、限制或保护,允许商品自由输出输人,实行自由竞争。
 
14。保护贸易
保护贸易是许多国家对外贸易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主权国家为了达到保护本国工商业、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等目的而采取的限制进口措施,以及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各种优惠待遇与津贴,以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5。克鲁格曼德的战略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的战略贸易理论指:在非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本国的产业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首先必须扩大生产规模。而要扩大生产规模仅仅依靠企业的自我积累是非常困难的,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更是如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选择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进行保护,使之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等这些产业成熟到可以与外国的同类产业相抗衡后,政府再撤去保护。更进一步讲,具有规模经济递增特点的产业大多是高科技产业,这类产业有极强的溢出效应,但同时又需要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投人,它们对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素质起重大作用,但是它们的成本却不能通过市场得到完全的补偿,从这一点上说就更加需要政府的保护。
 
16。米德的超保护贸易学说
米德反对一般的保护贸易,认为可以找到如用税收调节国民收入等更为恰当的方法来刺激幼稚工业的发展,而不必求助于妨碍自由竞争、降低经济效率的贸易保护主义。而且穷国尤其不应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因为这样会招致其他国家仿效穷国的做法,结果使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各国的壁垒措施相互抵消,而穷国多得实惠的愿望落空。他所提倡的解决方法是缔结一项国际协定,允许穷国实行有节制的温和的保护措施,富国实行自由贸易;或者,各国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但富国应该向穷国提供一些优惠援助或无偿捐赠。但他所讲的富国的自由贸易并不是无条件的完全的自由贸易,而是一种有监督的或者称之为修正的自由贸易。这种打着自由贸易幌子的理论其目的就是为发达国家出于寻求短期利益而进行保护贸易寻找借口。
 
17。保护幼稚产业论
保护幼稚产业论是对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假定的补充。国与国之间的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其国内的工业水平很低,如果放弃对落后幼稚工业的保护无异于把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拱手送给他人而使自己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而一旦本国工业成长起来,其发展水平足以和先进国家相抗衡之后,就必须转向自由贸易,以获得本国经济的更大发展。李斯特的历史发展阶段论就很好地阐述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采取不同的外贸政策,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实施保护贸易可以迅速发展起本国的民族工业,但在民族工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之后,就必须果断地放弃保护。
 
18。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说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说是对各国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对等利益假定的补充。李嘉图比较利益说认为,对于每一个贸易产品的绝对利益都低于别的国家来说,它可以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换回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双方都能从贸易中获利。但是这一理论未能区分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在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出口上享有比较优势,但这种优势只是相对于它们极弱的工业制造能力而言的,所以很多国家生产这类产品的国别价值高于国际价值,而在国际市场上它们只能以国际价值出售,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国际交换。由于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处于不等价交换中,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它们应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大量地被发达国家所剥夺,这时就有必要进行政府干预,通过保护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19。最优干预理论
最优干预政策理论是对市场完美无缺假定的补充。现实经济中市场并非完美无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存在大量的市场缺陷。这种市场缺陷可能是因为国内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国外因素造成的。当市场扭曲是由国外因素引起时,采取保护贸易的形式被认为是最优的政策选择。
 
20。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对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假定的补充。有很多产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对这类产业而言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旦规模扩大后它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下降,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就使企业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但是单个企业的投资往往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投资量,这时就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对本国有发展前途的这类企业进行补贴,从而使外国竞争对手推迟甚至停止投资与生产,使本国公司得以扩大它的生产规模,占领国内市场甚至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获得超额利润。当这部分超额利润大大超过本国政府的补贴时,贸易保护政策就取得了它应有的效果。
 
21。技术外溢和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外溢和技术创新理论是对技术固定不变和把技术作为外生变量假定的补充。技术有很明显的外部经济效应,一项先进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假定技术固定不变而忽视它的这种外溢效应,就有可能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引向错误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尽量降低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而技术创新的大幅度进展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二是对科研投资的鼓励,这都需要政府的干预。
 
22。国际竞争优势论
国际竞争优势论是对比较优势论的补充。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但是这一理论忽略了一点,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不等于一国实际的竞争优势。一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只能证明该国具有劳动力方面的潜在优势,这时就需要靠政府的力量把这种潜在的优势变成真实的国际竞争优势。
 
23。金融压制
最早比较全面地论述金融深化和金融压制的是爱德华·肖和麦金农。他们在对一些国家金融状况的研究中发现这类国家存在严重的金融压制现象,政府人为压制利率和汇率,使金融对经济的正面影响难以发挥,反而成为一种制约因素。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不太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这种干预在金融领域中就表现为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和汇率,使其低于市场的均衡水平,这种状况就称之为金融压制。金融压制给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①金融压制鼓励了政府行为,抑制了私营机构和市场的发展;②通货膨胀恶化;③外汇短缺;④国际收支恶化。
 
二、思
1.简述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答:综观当时债务危机的发生、发展情况,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拉美国家国内经济政策都对危机的爆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当时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看,石油价格上涨的冲击、国际银行贷款盲目性的增强、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上升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生成了债务危机爆发的一系列不利因素。
再从国内经济政策看,债务危机中拉美国家的国内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封闭的贸易体制和扭曲的汇率政策都难逃其咎。
在以上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下,终于导致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场空前的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
 
2。简述债务危机的经济影响。
答:国际债务危机不仅危及债务国本身,而且牵涉到整个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就债务国而言,拉美大部分国家因这场国际债务危机的袭击经济崩溃,摧毁了其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国内投资萎缩,失业率攀高,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其次,就整个国际金融体系而言,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的债信严重下降,而且也导致国际银行业陷入资金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业乃至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此外,国际债务危机对世界贸易方式和贸易总量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发展中国家资信严重下降,货币大幅贬值,这样,债务深重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对某些产品的进口需要,不得不进行易货贸易。而且一些受到债务危机影响的发达国家也觉得有利可图,一时间,易货贸易便盛行起来。与此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债务深重,经济崩溃,现金短缺,国际购买力显著下降,进口减少,造成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萎缩,债务危机对世界贸易总量也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3。试述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答: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情况看,全球性通货膨胀具有如下特点:
(1)通货膨胀的形式以信用膨胀为主。这里的信用膨胀即指信用货币的膨胀。
(2)通货膨胀的状态呈起伏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①20世纪40年代中期“准战时”通货膨胀时期。②50——60年代爬行通货膨胀时期。③70—80年代初的滞胀时期。④80年代初期后的温和通货膨胀时期。从上述四个阶段中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是呈起伏型发展。
(3)通货膨胀的发展在各国有很大的不平衡。虽然各国通货膨胀率具有较大的同步性,但是其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①各个时期内通货膨胀最严重和最缓和的国家的差异。即统计上所谓的全距,有扩大的趋势。②各国货币增长速度和物价涨幅存在差异,往往是不一致的。货币增长较快的国家有时并非物价涨幅较大的国家,而物价涨幅较大的国家并非货币增长较快的国家。这种不一致是由各国货币流通速度经常发生变化的结果。③各国通货膨胀过程中货币构成的变化不同。④各国通货膨胀过程中物价结构的变动不同。
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出现并非偶发事件,它是各种国内、国际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看,有以下一些重要因素:
(1)赤字财政政策和放松信贷政策在各国的普遍推行。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货币数量的过快增长。在现代经济中,拥有发行纸币特权和负有调节全国货币量最大责任的是国家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和财政部,没有货币当局的滥发纸币和放松信贷政策,就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促使货币当局滥发纸币和放松信贷的最直接原因则是财政赤字的持续存在。
(2)私人垄断资本势力的加强。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私人垄断资本在国家的支持下得到长足发展。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现工业垄断组织和金融集团。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通过跨国公司和区域性经济集团等形式,垄断日益国际化了。私人垄断资本势力的加强从以下三方面加剧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发展:①私人垄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银行垄断,从而加剧了信用膨胀。②私人垄断促进了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交替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对成本推进起了促进作用。③私人垄断改变了物价结构,迫使各国增加货币供应。
(3)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了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播。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4.简述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答:通货膨胀是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一项顽疾,必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对世界范围内的再生产产生重大影响。通货膨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但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成本上升,生产过剩日益明显,此时,通货膨胀不但显示不出其对生产的刺激作用,其负面效应反而更为明显。
其次,全球性通货膨胀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也有着重要影响。就国际贸易而言,通货膨胀削弱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这成为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减慢,加强了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争夺,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就国际金融而言,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货币的特殊地位输出通货膨胀,造成了国际信贷市场的极不稳定,在国际金融领域产生了较强冲击,曾经在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方面起过一定作用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因此垮台。此后,由于各个国家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不同,物价上涨的幅度各异,以各国货币实际购买力为基础的外汇汇率便失去了相对稳定的条件。再加上各国国际收支的极不稳定,使外汇的供求变化很大,汇率更是经常大起大落。汇率剧烈波动,黄金和外汇投机盛行,造成了国际金融局势的混乱,引起了各国国内货币信用市场的动荡,给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不利因素。
此外,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播,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极为不利。
 
5。试述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经济影响。
答: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多年各国情况看,有以下一些主要因素:
(1)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关。如果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则会产生物价持续下跌现象。
(2)通货紧缩受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影响。例如,当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不足,进而导致物价的持续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3)通货紧缩与政府削减支出有关。政府为了降低赤字,大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这使社会总需求趋于减少,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供求失衡,促进通货紧缩的形成。
(4)通货紧缩受到汇率制度的影响。如果一国采取对强币钉住的汇率制度,货币币值高估,导致出口下降,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便会出现物价的持续下跌。
(5)物价下跌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有关。技术进步使生产力提高,放松管制使生产成本下降,最终会使物价出现下跌。
(6)通货紧缩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如果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或片面提高贷款利率,便会出现“信贷紧缩”,并有可能进一步形成通货紧缩。
(7)通货紧缩还受到信贷扩张政策的影响。如果信贷扩张过快,不良投资增加迅猛。一旦这种增长趋势出现停滞,甚至信贷出现萎缩时,便会导致物价走低,经济陷入衰退。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危害作用很容易被忽视,从表面上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在低利率和低物价增长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会有所提高。然而,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对经济发展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进一步紧缩的原因。具体看,通货紧缩会有如下一些经济影响:
    首先,通货紧缩会加重债务人的负担。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较高,而且产品价格出现非预期下降,收益率随之下降,企业因此缺乏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动机。因为生产停滞,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减弱,同时使银行贷款收回面临更大的风险。而银行资产的变坏,使得个人更倾向于持有现金,从而可能出现“流动性陷阱”。这样,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共同防护的手段,竞争导致价格下跌、再下跌,从而加重通货紧缩。
    其次,通货紧缩会引致经济衰退。由于通货紧缩使人们更多地储蓄,更少地支出,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这样,通货紧缩使个人消费支出受到抑制。与此同时,物价的持续下跌会提高实际利率水平,即使名义利率下降,资金成本仍然比较高,致使企业投资成本昂贵,投资项目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企业因而减少投资支出。此外,商业活动的萎缩会造成更低的就业增长,并形成工资下降的压力,最终造成经济衰退。
再次,通货紧缩将使消费总量趋于下降。通货紧缩对消费者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是,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就业预期、价格和工资收人、家庭资产趋于下降。消费者会因此而缩减支出,增加储蓄,这样,消费总量便会下降。
此外,通货紧缩对银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通货紧缩一旦形成,则很可能形成“债务一通货紧缩”陷阱。此时,货币变得更为昂贵,债务则因货币成本上升而相应上升,企业经营的困难最终会体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上。因此,通货紧缩对于银行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6。如何看待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
答: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涉、限制或保护,允许商品自由输出输人,实行自由竞争。保护贸易是许多国家对外贸易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主权国家为了达到保护本国工商业、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等目的而采取的限制进口措施,以及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各种优惠待遇与津贴,以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首先,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利益主要是以下三种效应:①资源再配置效应。自由化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流动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转向效率较高的部门,从而改善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了一国的整体福利水平。②竞争效应。当国内市场逐步开放时,国内厂商面临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而竞争促使厂商不断改善经营和生产效率,竞争也引起了技术进步。③外部经济效应。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而技术进步又来源于研究开发活动。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国内的研究和开发活动;而在开放条件下,由于知识的共享性和其他一些通过贸易实现的外部经济性,一国经济可以从世界获得更多的增长源泉,达到更高的增长率。
其次,我们也可以举出不少例子说明一国通过保护贸易获得了经济的发展。贸易保护不但在一国发展之初为它的幼稚工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使本国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而且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所实行的保护“先进”的贸易政策,且不说它    对别国和世界经济会产生怎样的恶劣影响,它肯定会使本国的垄断企业获益匪浅。
再次,在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相互关系及对两者的评价方面,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各种各样的保护贸易理论无一是主张闭关锁国的,它们都提倡积极主动的对外贸易,要求政府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同时鼓励出口。而且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在很多情况下并无优劣之分。各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采用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都是出于一定环境下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进一步讲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存在完全的自由贸易。因为支持自由贸易的各种理论都有严格的假定条件,而这些条件实际上是很难满足的,所以就产生了形形色色保护贸易理论。
 
7.简述金融压制对一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不太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这种干预在金融领域中就表现为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和汇率,使其低于市场的均衡水平,这种状况就称之为金融压制。金融压制给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
①金融压制鼓励了政府行为,抑制了私营机构和市场的发展。金融压制为政府充分利用各种金融机构和工具提供了足够的机会,而对较难行使行政命令的私营机构和市场则通过交易税、印花税、专项资本收益所得税和各种法律条文的方法加以限制,制止了来自私营部门的竞争,于是管制使国内资源流向公营部门。
②通货膨胀恶化。通过金融压制,一国建立起它的名义利率上限,由于利率水平较低则当通货膨胀加剧时就会引起大量的资金投向有形资产,这无疑将加大通货膨胀压力。结果就是金融压制不仅制造了固定的低名义利率而且同时又使通货膨胀恶化。
③外汇短缺。政府的管制使汇率无法反映外汇的真实供求状况。一般来说官方汇率通常是低估外币高估本币的,这样就造成了过度的外汇需求,只有享受特权的机构和阶层才能以官方价格购买外汇,外汇供给的短缺使黑市活动频繁,由此导致的腐败和寻租层出不穷。
④国际收支恶化。汇率偏低使出口业受到不利影响,国际贸易逆差扩大,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一般情况当国际收支由于贸易逆差而出现不平衡时会通过资本的流入予以弥补,但金融管制的国家一般限制资本的流入,于是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得不到改善,出现国际收支持续恶化的恶果。
 
8。简述新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新的保护贸易理论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用来弥补自由贸易的不足之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给本国参与自由贸易创造必须的条件。这类保护贸易是暂时性的,一旦自由贸易的条件得到满足后,本国就会放弃保护而转向自由贸易,这能给一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好处。比如发展中国家对幼稚工业的保护。而另一类则纯粹是为了保护而保护,只能给一国带来短期利益,长期内必将因为逆世界经济潮流而受到惩罚。比如战前发达国家采用各种措施保护本国的垄断企业。
 
9。简述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作一评价。
答:虽然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采取的金融自由化具体措施由于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仍可以归纳出一些主要内容,包括:
①放松或取消利率控制,让利率反映资金的真实成本,把资金从非组织性的金融市场(如黑市)吸引到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来,并通过利率上升来刺激社会储蓄水平的提高。
②取消对银行贷款的限制,特别是取消各种信贷限额、有选择的再贴现政策和通过行政手段分配贷款的其他各种形式。
③大幅度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以增加银行对外贷款的能力。
④对一些国有银行进行私有化改革,允许建立新的金融机构。
⑤放松对外金融管制,包括实行灵活的汇率政策,准许资本自由流动,取消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限制等。
⑥培育和整建资本市场。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自由化是一国金融发展的方向,造成暂时挫折的原因是对于金融自由化的认识不够以及改革未曾全面展开,其表现如下:
①很多发展中国家进行改革时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利率自由化改革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货币金融改革。
②过于强调货币金融改革的储蓄供给效应,忽视了对投资需求的调控。通过利率自由化的改革的确使储蓄增加,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储蓄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但是由于对投资需求管理的放松,使很多储蓄资源被用于非生产性项目或是高风险的生产项目。所以资本形成数量提高的同时质量却非常低。
③高估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对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意义,对发展中国家保持一定程度的金融管制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毕竟处于弱势,所以金融自由化必须在政府的调控之下循序渐进,在这过程中,一定程度的金融管制是必不可少的。
 
10.简要说明调节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三个手段。
答:一般地,调节流通中货币供应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为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订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用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就是减少社会对借款的需求,达到收缩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反之,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则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导致货币乘数提高,就能放松银根,扩张经济;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乘数缩小,就可紧缩银根,收缩经济。
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公开市场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实有准备金来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量的扩大和收缩,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同时,通过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公开市场政策的基本操作过程是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当需要收缩银根时,就卖出证券;反之,就买入证券。
 
 
 
第十一章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一、
1. 宏观需求管理模式
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是指美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即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企业经营为主体,同时辅以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这一模式下,政府干预仅限于对若干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加以控制,这些目标是: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避免因为对供给的干预而导致政府过多地卷入市场过程,干预的重心放在需求方面。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
 
2. 政府主导型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指日本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具有制定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对企业决策实行诱导。日本采取了以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为导向的政府干预,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以及有特色的企业制度。这样,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能够协调统一,做到既发挥竞争原理和私人企业的活力,又实行各种行政限制;既进行宏观导向,又进行严格的微观监控;既有重点地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又逐步开放国内资本与商品市场,促进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又迅速发展国产技术;既鼓励私人企业展开竞争,又组织企业进行协调与合作。
 
3.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德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指导的市场经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会引起垄断,引起分配不公和社会不稳定。解决的办法是,在国家和法律的制约下,限制垄断,实现竞争,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和有效率。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就是依此设想设计的,包括有效的竞争秩序、政府的有限干预和社会公平。
 
4.指导性计划模式
指导性计划模式是指法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法国政府非常重视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指导性计划是一种间接性计划,计划内容只规定某些总量经济指标和优先发展的部门或项目,不涉及企业本身的经营决策。计划对大多数企业不具有强制力,政府只是通过一些间接手段如提供信息、投资优惠、价格补贴等来引导企业参与计划的实施,同时,计划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协商性。
 
5.G-8
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1975年7月初法国倡议召开法、美、日、英、德五国首脑会议,7、8月间五国代表经过协商,原则上同意召开西方主要工业国最高级会议,9月底五国首脑会议筹备小组成立,10月初的筹备小组会议决定邀请意大利参加。1976年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了七国集团。1997年起,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后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亦应邀参加会议。1991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在会后与七国首脑会晤。1994年第20次会议时,叶利钦正式参加政治讨论,形成了“7+1”机制。1997年,叶利钦参加会议的政治讨论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但不参加有关全球具体经济问题的讨论。一般认为,七国集团首脑会议自此演化为“八国首脑会议”,八国也被称为八国集团。
 
二、思
1. 简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如下:
(1)具有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市场体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比较成熟。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因而使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并达到较高水平。已建立起成熟而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由国家对市场运行实行导向和监控,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还建立了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达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环节。这一体系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等市场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
(2)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干预经济。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均致力于在市场体系充分发育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从其宏观调控的目标看,追求“公平和效率”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出发点。其具体目标则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平等,国际收支平衡等几方面。不同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点会有所不同。从其宏观调控的手段看,发达国家在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时,一般都慎用直接性的行政干预,而是在尊重企业自主权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因势利导”地进经济协调发展。常用的调控手段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利用计划指导和调节,以及利用经济立法进行调控。
(3)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
历次科技革命主要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科学技术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生产已经达到很大的规模,生产力发展迅速。
(4)产业结构先进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20世纪50—60年代有所扩大,至70年代中期后趋于平稳或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不断扩大。
 
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时,一般都慎用直接性的行政干预,而是在尊重企业自主权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因势利导”地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常用的调控手段有以下五种:
(1)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利用财政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节,主要是以税收和财政收支的变化,直接影响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动态平衡。当总需求水平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来刺激总需求,这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来抑制总需求,这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2)金融政策。发达国家常与财政政策配套实施的是金融政策,即政府通过中央银行限制货币供应量,提高或降低利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和贴现率,控制信贷规模等来达到协调经济发展的目的。政府使用金融政策调控经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紧缩银根政策,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和信用,以达到限制投资、抑制消费的目的。二是放松银根政策,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膨胀信用,以刺激经济增长。
(3)产业政策。广泛运用和推行产业政策,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基本内容由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地域政策所组成。产业政策的根本任务就是对产业发展施加影响,实行指导和调节。它所强调的是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及部门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改善供给能力,把追求宏观经济的协调与平衡,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作为主要目标,从而使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与调节导入到更深层次,即触及到对部门、地区内部等微观领域经济行为的诱导,成为国家与市场的结合点。
(4)利用计划指导和调节。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表明: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计划指导和调节,相反,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这种计划绝不是计划经济国家所实行的指令性行政命令为主的计划,因而在其编制和运行上有鲜明的特点:①计划在协商的基础上形成,内容基本上是预示性的。②计划的执行有比较灵活的形式,组织上非官僚化。③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偏重于引导与协调。
(5)利用经济立法进行调控。市场经济并非无秩序的混乱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越需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秩序和环境。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靠大量严密的经济立法。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法律作为非经济调节手段能补充经济调节的不足,为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法律保证机制。发达国家的经济立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总体经济发展的立法;针对某行业或某事的立法;调节经济关系的立法;规范企业行为的立法。
 
3. 美国宏观需求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是指美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其特点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企业经营为主体,同时辅以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这一模式下,政府干预仅限于对若干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加以控制,这些目标是: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避免因为对供给的干预而导致政府过多地卷人市场过程,干预的重心放在需求方面。美国宏观需求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微观经济运行来表现的。
(1)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在于调节社会总需求以影响国民收人、就业和物价等总量水平。财政政策的手段则是政府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主动地改变政府的支出和收人来影响总需求水平。
    第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于调节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和信贷,影响利率的高低,从而达到间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目的。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
    第三,产业政策。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尽管美国没有统一的全国性产业政策,但在具体的产业部门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起着重要作用。美国政府对农业的干预由来已久,既注重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产量,更注重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美国的工业政策,主要是通过反托拉斯法反对垄断,鼓励竞争;通过降低公司税率、加速折旧来促进工业发展;重点支持企业的科研开发,促进工业现代化。
第四,社会福利制度。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如失业和贫困问题,这就需要政府进行调节。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完善,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补助、就业培训和联邦住房津贴等。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保证了市场经济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顺利地运行。
(2)美国的微观经济运行。美国微观经济的决策权全部交给个人、家庭和企业,并借助于市场制度来组织社会的生产过程,完成资源与收人的分配。美国实行的是自由企业制度,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任何人都可申请开办一家企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美国经济的垄断程度相当高,各大垄断公司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都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有众多充满活力的小企业与大企业并存。
(3)“宏观需求管理模式”的缺陷。忽略供给的需求管理,导致美国经济的供给能力下降,并带来了巨大的通胀压力。随着美国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和霸主地位的动摇,以及在通胀阴影下出现的长期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已意识到仅靠宏观需求管理已不足以使美国摆脱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困境,从里根政府起,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已逐步扩大到供给方面,在对外贸易中也越来越采取保护主义的立场。
 
4. 简述日本政府主导型模式的主要内容。
答: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具有制定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对企业决策实行诱导。在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中,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能够协调统一,做到既发挥竞争原理和私人企业的活力,又实行各种行政限制;既进行宏观导向,又进行严格的微观监控;既有重点地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又逐步开放国内资本与商品市场,促进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又迅速发展国产技术;既鼓励私人企业展开竞争,又组织企业进行协调与合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以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为导向的政府干预。日本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突出地表现为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的实施,对经济,特别是对企业决策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诱导。日本的产业政策是世界公认的最为系统、成功的产业政策。其侧重点是干预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与实现产业结构转换的目标。政府还根据市场规律,以强有力的经济计划来协调经济运行。日本政府的经济计划基本上是诱导型的。这种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宏观经济预测,计划的宗旨是指明经济的走向,表明政府的政策主张,向企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统一各界的认识,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日本政府的经济计划大体有三种:中长期计划、年度经济预测、国土开发及地区开发计划。
(2)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日本政府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也依靠财政和金融这两大政策手段,只是调控的具体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于美、英等国。日本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体现为增减所得税和租税特别措施;支出政策,主要体现为对财政支出的增减;公债政策,指政府为了扩大有效需求而增加财政支出时,将发行公债作为资金的主要来源;有偿性财政资金,是政府以信用方式集中,并以有偿方式加以运用的特殊形式的财政资金。日本在战后重建并逐步完善的金融体制,是一种典型的政策金融体制。这种体制使得金融成为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窗口指导”。日本银行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对民间金融机构每季度的贷款增加额给予指导和告诫,以此来调节银行信用的总量。第二、官定利率。它是日本银行为商业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或未到期票据再贴现时规定的利率。第三、公开市场业务。
(3)日本特色的企业制度。
日本的企业制度是日本经济具有巨大活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其特色在于:第一,相互持股的垄断竞争型企业集团,是日本企业的主要形式。第二,以经营者为主导的企业权力制度。企业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很弱。企业经营者在企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第三,发展目标优先。日本企业把企业的生存和最大限度的发展,即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新市场的开辟、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以及确保企业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地位放在首位。第四,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日本大企业普遍实行终身雇佣制,小企业的固定工也很少被解雇。年功序列制,就是不按能力而按年龄、学历、本厂工龄支付工资或晋级的制度。这两种制度使职工与企业建立起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每一个职工都要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目前也面临着挑战。国际社会要求日本经济自由化,这意味着日本必须减少对经济,尤其是贸易的干预,必须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同时,多年的贸易巨额顺差,引起各国的不满,给日本经济、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5. 简述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
答: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指导的市场经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会引起垄断,引起分配不公和社会不稳定。对此,德国的解决办法是,在国家和法律的制约下,限制垄断,实现竞争,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和有效率。其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
(1)有效的竞争秩序。有效的竞争秩序是社会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原则,被当作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因为竞争是保证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又是实现各方利益和权力分配的重要经济手段。竞争秩序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开的市场,二是价格的自由协定。竞争原则的执行必须由法律的原则加以保护。德国的《反对限制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折扣法》等法令使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垄断行为受到约束,竞争秩序相对稳定。
(2)政府的有限干预。在国家和市场的问题上,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国家要尽可能少干预而只给予有限的干预。国家的有限干预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起调节作用,并为市场运作规定总的框架。首先,政府致力于货币的稳定。稳定的货币政策是经济单位理性行为的保证,是社会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前提。德国的中央银行——联邦银行对政府享有其他国家少见的独立性,并把保卫币值稳定作为首要职责,特别注意控制通货膨胀。其次,谨慎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基本上保持收支大体平衡。第三,利用积极的、以间接调节为主的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政策调节产业转型。
(3)社会公平。社会市场经济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重视社会平衡与社会进步。在经济增长的目标上追求社会公平、进步是社会市场经济的真谛。在德国,社会公平作为一项制度原则得到较充分的体现。通过财富分配促进社会人人公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德国有庞大的社会保障制度,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有社会保障方面的福利。
     随着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经济与货币的国际化,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开始受到挑战:第一,外贸的成功使货币政策丧失了原先的功能,出口商将盈余的外汇收人兑换马克,使国内货币发行量增加。第二,充分就业虽然做到了,但也增加了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第三,原来支持经济发展的潜力即将耗竭。所有这些带来巨大通胀压力,而政府为减少这种压力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又将带来失业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昔日的“有效竞争”已被今日的“最大可能的竞争和最为必要的计划”概念所代替。社会市场经济已有了重大的变化。
 
6. 法国指导性计划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在西方各国的市场经济中独具特色,其特点最突出的有三条:
(1)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机制。法国在二次大战后确立了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共同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体制,这种双重调节机制的思想基础在于:“计划能够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导致宏观经济趋于平衡,因此,需要国家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行动者,用国家的力量努力促成各种社会势力的通力合作,使社会经济在稳定中协调发展。
(2)国民经济宏观计划调节。实行宏观调控是西方市场经济共有的特征,但是制订全国性的指导性计划并在实际中得以有效地实施,却是法国市场经济独有的特征。指导性计划是一种间接性计划,计划内容只规定某些总量经济指标和优先发展的部门或项目,不涉及企业本身的经营决策。计划对大多数企业不具有强制力,政府只是通过一些间接手段,如提供信息、投资优惠、价格补贴等来引导企业参与计划的实施。法国的宏观经济计划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协商性。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设有专门的协商机构——现代化委员会,其会员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作为计划咨询机构的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也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每一计划的制订要花费一年半之久的时间反复磋商和协调。
(3)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建立和发展为国家调节宏观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构成法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不干预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而是通过计划合同方式把国有企业行为纳入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轨道。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及其复杂性的增加,要想制订目标详尽的计划并使其发挥作用,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国有化导致了低效率,为实现计划目标而不断增加的限制措施又抑制了市场和私人企业的作用。各个利益集团为使计划目标优先满足本集团利益而进行的斗争,也影响了计划工作的效率。最后,经济学家们发现,没有多少证据可以证明法国经济在战后取得的成就是因为实行了指导性计划。目前,法国的计划工作正在发生一个重大的转变,日益从“协调”转变为“咨询”。
 
7. 法国选择指导性计划模式的原因何在?
答: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在西方各国的市场经济中独具特色,其特点最突出的有三条: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双重调节机制,国民经济计划化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法国选择指导性计划模式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第一,法国有政府干预经济的传统,早在法国工业化时代就比较重视政府的作用。第二,二战中法国遭受严重破坏,以致对国家经济的恢复来说,某种协调计划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法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对于法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供给的恢复,而不是需求的控制。第四,法国经济学家认为,指导性计划体制可以纠正市场经济中决策权利分配的不公平,并使资源分配趋于优化。第五,法国左翼政党力量强大,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为此模式的实行创造了政治条件。
 
8. 简述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区别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各具特色。它们的主要区别表现为:
(1)计划因素的多寡。在法国和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中,计划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德国和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中,计划的作用较小。
(2)国有经济成分比重的大小。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有国有经济成分,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法国的国有经济成分比例最高;德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也占重要地位;美国的国有经济比例最小。
(3)经济目标的差异。美国宏观经济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日本以经济增长和贸易成功为主要目标;德国则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社会公平稳定和有效率。
(4)政府和个人决策权力的大小。美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决策权完全给予企业、家庭和个人,国家只限于控制若干宏观经济目标;法国则由国家通过计划间接指导和影响企业的微观决策;日本的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的高级官员和企业巨头,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协商决策。
    造成上述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
(1)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市场经济模式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演变而发展变化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功能有两类:确保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发展。这两类功能产生两种导向:秩序导向,重视制订规则,保证秩序,不注重市场活动的内容;发展导向,注重发展和计划,把具体的社会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一般来说,经济原来比较落后、起步较晚的国家发展导向较明显,如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国家,其政府功能转向秩序导向,如美国、德国。
(2)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如果工会力量强大,低收人阶层选举力量增强,会导致政府对就业、经济增长和社会分配较多的干预。一国的左翼政党如工党、社会党上台,国家干预的倾向上升;反之,保守党、自由党等偏右政党上台,自由发展的倾向上升。法国和英国都曾因政党更迭而使经济政策转向。
(3)价值观念不一样。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思想价值观念各不相同,这也会影响其经济模式的选择。如法国、瑞典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较大,所以重视国家干预和计划,建立国有企业,注重社会公平;在美、英两国,传统的资本主义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它们更注重经济的自由发展。日本的体制与其受儒教影响的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团结精神有很深的联系。
通过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可以发现,一国要发展市场经济,既要使经济体制具备现代市场经济共同的基本特征,又要结合本国的经济水平、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走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建立适合本国情况的市场经济模式。
 
9. 简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大,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在相当程度上支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体表现为:
(1)拥有世界最高的生产力水平和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早走上工业化道路,近代、现代经济发展先于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又对落后国家进行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的不平等掠夺和剥削,为其经济发展实现了原始资本积累,为经济腾飞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其生产力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在相当长时期内,除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外,其他国家不可能赶上它们的生产力水平,而且差距还有越拉越大的可能。一个国家或一类国家的经济地位主要是靠实力取得的,战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始终占有显著的优势。
(2)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既有推动作用,又有阻碍作用。由于其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技水平,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发达国家生产力先进,科技水平高,资金雄厚,又有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市场经济体制,获得了较高速度的发展。
但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有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面。它们竭力维护对其有利的不合理的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时,总是转让相对落后、在本国已不太适用的技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力和原料,让这些技术设备继续为其赚取利润;而对高新技术、关键技术控制严格。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干涉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动不动就对别国实行“经济制裁”、“贸易禁运”,阻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3)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制造业部门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农业、矿业等初级产品部门大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中,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朝阳部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这种国际分工决定了发达国家输出的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劳务,输入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尤其是原料、燃料)、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和劳务。
(4)在国际经济事务中起支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控制和操纵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②支配着世界经济主要因素的变动。例如国际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发达国家的支配和操纵。
总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战后50多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快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也日渐增强。
 
 
 
第十二章 迅速崛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地区)
                 ——新兴工业国(地区)
一、重
1. 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一般又称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意识地推动国内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地区内)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工业化。进口替代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消费品工业的进口替代,一般包括先是日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尔后是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第二阶段是资本货物或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
 
2.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着重发展出口导向工业,从而使工业品代替初级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项目。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建立以出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把经济活动的重心由以本国(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集中力量扩大出口,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 东亚模式
从80年代起,“亚洲四小”——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它们的经济发展起步虽然晚于拉美新兴工业国,但从60年代中期起,它们利用有利的国际经济条件,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相似性,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尤其是东盟四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调整之后,也步入了经济快速增长的轨道。这些经济体在西太平洋地区呈现出梯度扩散效应,构成了举世瞩目的东亚经济体。世界银行于1993年正式提出了“东亚模式”的概念,概括这些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即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加大对外开放度,吸引外资,金融自由化以及实施出口导向战略。
 
4. 拉美模式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拉美地区一些已经在政治上取得独立的国家以发展民族经济为核心,在强调民族保护主义的基础上,采取加强政府干预,实行企业国有化和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各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加,工业化水平极大提高。70年代和80年代初,这些国家(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从而被认为是新兴工业化经济的代表,其中首推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三个国家。学术界于是将这些国家(地区)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统称为“拉美模式”。
 
5. 东南亚经济危机
1997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于泰国,继而在东盟四国产生连锁反应并波及到台湾、韩国、香港和日本。危机彻底打乱了这一地区的金融和经济秩序,使其货币平均贬值30-50%。1998年,东南亚国家货币又出现新一轮的下跌;与此同时,各经济体股市也大幅度下挫。货币与股市的双双暴跌,迫使这一地区经济进入衰退期和调整期,实际经济增长率纷纷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危机直到1999年底才基本结束,其影响面涉及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亦被称作“东亚金融危机”。它是新兴工业国(地区)爆发的波及面最广,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金融危机。
 
二、思
1. 简述新兴工业国(地区)的基本经济特征。
答: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工业国(地区)的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经济增长时间长,速度快。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开始了为期40-50年之久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经济获得高速增长。亚洲“四小”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步入经济起飞时期,此后基本上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2)出口贸易增长迅速,经济对外贸依赖程度高。20世纪60年代后,新兴工业国(地区)大多由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其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3)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兴工业国(地区)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都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同时,它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也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比之下,亚洲“四小”更能顺应国际国内(地区内)的形势需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因此它们的经济比拉美新兴工业国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4)广泛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对西方国家的依赖程度减轻。新兴工业国(地区)以其具有竞争力的制成品生产为基础,正在逐步由被动变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它们通过进出口贸易、资金的国际融通等经济活动,同世界各国发展越来越广泛的联系。
新兴工业国(地区)的贸易对象主要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但是,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西方市场的变化,单靠西方市场已不能满足它们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它们提出了贸易多元化的方针,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以改变长期严重依赖于西方国家的局面,并且取得了日益明显的效果。近年来它们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经济合作方面不仅有明显的互补性,而且发展速度很快。
 
2. 简述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的双重作用。
答: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意识地推动国内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地区内)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工业化。
实施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对新兴工业国(地区)实现自主工业化,改变在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民族经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因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本身的弊病而难以长期持续。其弊病主要有两个方面:
(1)进口替代阶段,工业化是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发展的,进口替代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较弱,而大量工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又要依靠进口,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2)进口替代阶段,把经济发展的基点仅仅放在本国(地区)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无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丧失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本国(地区)经济的可能性。特别像亚洲“四小”,市场狭小,又缺乏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国内(地区内)的市场逐渐饱和,经济发展同市场狭小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逐渐失去它曾经有过的积极作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
 
3.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与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相比有哪些区别?
答: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意识地推动国内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地区内)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工业化。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着重发展出口导向工业,从而使工业品代替初级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项目。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建立以出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把经济活动的重心由以本国(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集中力量扩大出口,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同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有着很大的区别,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目标上由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转向由外需促动经济发展。在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满足内部需求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在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下,满足外部需求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亚洲“四小”的经济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特别是美国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大大刺激了“四小”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即出口增长,整个经济也跟着增长;出口下降,整个经济也随之受到影响。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出口的增长幅度大于经济发展的幅度,这已成为它们的共同趋势。
(2)战略措施上由保护内部市场转向鼓励面向国际市场。在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时期,新兴工业国(地区)均实施保护内部市场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关税政策,对国内(地区内)的产业实行保护,以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但转入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后,鼓励出口政策成为其政策的核心,包括降低关税,减免出口税,给予出口补贴,加速折旧,货币贬值等一系列政策,旨在确保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
(3)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侧重点不同。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都是工业化战略,因而制造业首先成为主导产业,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重发展一般消费品工业,后者主要根据市场变化,在扩大工业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中,由外向型制造业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4. 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看法。
答:(1) 金融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
①政府对经济干预太多。东南亚各国在较长时期内,以亚洲“四小”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为样板,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完善和规范的条件下,片面地夸大了政府的干预功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和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政府作出正确决策的难度明显加大;另一方面,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企业过分依赖政府,失去市场竞争能力。
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忽视经济效益与质量的提高。新兴工业国(地区)曾一度出现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称赞,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工业国(地区)盲目乐观,一味追求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导致过度投资、信用膨胀和泡沫经济。一般来说,当经济的高速增长由高投资来推动时,过高的投资率会导致国内信用膨胀,破坏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③一味强调产业结构升级,放弃本国(地区)的比较优势。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东盟四国。由于亚洲“四小”通过几次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东盟四国也竞相效仿,放弃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金密集型产业,转而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种错误的产业政策严重扭曲了这些国家(地区)的经济结构,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④汇率制度存在缺陷。为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东南亚各国家(地区)大多数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除了美国外,日本也是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过多地钉住美元,就会影响与日元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其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由于汇率固定,东南亚各国的高额利率对国际资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造成大量资本为追逐高额利息而流入这一地区。这种相对僵化的汇率制度,在大量短期资本流入的情形下,一旦本国宏观经济不景气的预期加强,就会导致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与金融危机。
⑤过早实现金融自由化。新兴工业国(地区)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必然要求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总的来说,东南亚各国(地区),尤其是东盟四国基本上实现了金融自由化,对外国直接投资一般不加限制,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对金融机构不实行外债规模控制,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允许企业自由对外借债,开办各种现汇、远期和掉期金融交易品种。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金融管制的放松,一方面从国外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
(2) 金融危机爆发的外部原因。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导致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度加大,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地区)由于内部资源有限,国内(地区)市场狭小,特别容易遭受外部冲击。
①出口能力下挫,经常项目赤字严重,国际收支失衡。
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世界贸易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大降低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使得区域外进口成本高于区域内进口成本;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原先由区域外国家提供的贸易份额被区域内国家替代。其次,新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模拟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直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使得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这就打击了东南亚国家传统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再次,随着中国人民币汇率并轨,人民币贬值,出口退税率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大大提高。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有相似的出口商品结构与相似的出口市场和地区结构,从而直接减少了东南亚国家原有的出口规模。
    从进口方面来看,由于东南亚国家资源匮乏,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需要大量进口,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就要求通过资本项目顺差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当国外的债权人和国内的投资者预期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就会导致本币的急剧贬值。
②国际间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使东南亚国家产业面临需求的短边约束。随着东南亚各国(地区)经济的增长,其劳动力成本亦相应提高,跨国公司在这一地区生产的产品面临出口困难的压力。这就要求跨国公司通过撤资转移投资场所,导致资本外逃。大量资本外逃就会引发本币汇率下跌,如果为了维持钉住汇率制度,政府必须大量抛售外汇,国际储备迅速减少。如果此时国际投机炒家兴风作浪,就会大大降低政府对汇市的干预力度,直至政府最后不得不放弃钉住汇率制,使本币汇率大幅度下跌,发生货币危机。货币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信心下降,形成银行挤兑,如果银行呆账、坏账严重,流动性不足,就会引发银行危机,进而全面爆发金融危机。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的发生与汇率机制、资本市场开放、国际游资冲击等因素有关,但基本的内因是一国的经济比例关系失调,发生了投资过度,经济过热,结果导致进口过多,贸易赤字,加上过多地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短期国际债务的流入,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崩溃,经济就陷入严重的困境。
 
5. 通过对新兴工业国(地区)金融危机的剖析,你认为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哪些经验教训?
答:通过对新兴工业国(地区)金融危机的剖析,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在改变落后状况实现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1)经济发展需要稳步进行,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资金不足,科技落后,人才缺乏是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要想改变资本不足状况,尚可引进外资,但要想发展科技,提高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却是需要几代人才能见效的事情。如果希望一蹴而就,反而会适得其反。
(2)经济增长要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新兴工业化经济中的一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并非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通过虚拟经济的膨胀所导致的“账面”资产的增加来实现的。尤其是在出现出口下降,经常项目赤字,需要大量国外资本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时,外资的进入被投入股市和楼市等非贸易部门以及用于迅速提高的超前消费。股市与房地产投机的日益猖獗,抬高了这一地区的利率水平,抑制了实质性产业的发展。在泡沫经济的推动下,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导致真实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衰退。因此,从长期来看,经常项目赤字应该依靠经常项目本身来弥补,一味依赖资本项目来平衡经常项目是不可取的。而经常项目顺差短期内可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实现,长期仍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金融开放度要与国内(地区内)金融体制相适应。以东南亚金融危机来看,受影响较小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都是金融体制比较健全,金融监管比较有效的地区。而受灾较为严重的泰国、印尼、韩国等都缺乏一个独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银行准备金不足,呆账过多,银企关系混乱,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监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改革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不切实际地提高金融开放度必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发生在新兴工业国(地区)的金融危机并不能否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只不过表明不管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们的成功经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总结。
 
 
 
第十三章成长中的市场经济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一、重
1.自然经济形态
发展中国家的广大农村,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自然经济形态:①个体制。大量的个体农民经营小块土地,技术落后,资金缺乏,抗灾能力弱,大多数在饥饿线上挣扎,只有极少数个体农民能富裕起来,向富农经济转化。②部落、氏族制。在有些非洲国家,还存在着部落土地所有制。土地归部落或氏族公社所有,部落酋长或公社头人对土地有支配权。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尤其低下。③封建地主所有制。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他们把土地分租给无地、少地农民耕种,通过分成制收取地租。佃农要把收获物的五成至七成交给地主,受到沉重的剥削。④大庄园制。大庄园主占有大量土地,辟为农场或种植园,雇用大批农业工人,工资极低。
 
2。单一经济结构
由于在殖民地时期,发达国家为满足自己对廉价原料的需求,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推广种植少数品种的经济作物或掠夺性地采掘当地富有矿藏,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为畸形的单一经济。表现为:生产结构片面单一,大量生产某几种或一两种农、矿原料产品。产品主要供出口,在全国出口额中占很大比例,并成为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中国家独立后虽然要求改变畸形发展的单一经济结构,但这种经济结构的改变,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未摆脱对单一经济的依赖。
 
3。二元经济结构
经济的二元结构指城市、沿海地区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农村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体,两者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发展中国家这种二元经济结构还很明显。
 
二、思
1.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答: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
(1)生产力水平、劳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低;
(2)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国家同时并存;
(3)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结构单一;
(4)人口、粮食和债务问题严重.
 
2. 衡量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主要采用哪些指标?
答:衡量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指标:
①现代经济部门的发展情况。
②土地关系状况,即农业中商品经济因素的发展。
③社会经济关系中雇佣劳动关系的比重。
④对外经济联系的情况,主要是看按市场经济方式参加国际经济活动的情况。
参照上述指标,可以认为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市场经济已基本确立的阶段;市场经济占重要地位的阶段;市场经济刚起步的阶段。
 
3.分别论述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运行特点。
答:首先,市场经济已基本确立的国家,这类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运行特点是:
(1)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渐进和突变两种方式完成。拉美国家主要是渐进方式。东亚诸国和石油生产国则采取“突变”方式。
(2)民族资本主义力量比较强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较高程度。
(3)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在国内外交错运行。目前发展中国家引进外国投资和借外债最多的是这类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中对外投资最多的也是这类国家,而且,它们有相当一部分资本,是投向发达国家的。
其次,市场经济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这类国家市场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运行特点是:
(1)按照渐进方式,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与运行轨道。
(2)国有资产和外国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显著。这类国家一般都凭借政权的力量,以没收、参股等形式,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强行转变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依靠财政力量,大举投资,使国有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
(3)经济的二元结构比较明显。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城市、沿海经济和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之间,在各自的发展和运行中,发生了较大的摩擦和冲突。自然经济和低劳动生产率使农村的需求增长有限,对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明显的限制作用。
(4)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家长制、独裁作风、等级观念等封建主义文化因素有很深影响,甚至连垄断企业也不例外。封建势力在政府中也有相当影响。
再次,市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特征是:
(1)市场经济正处在缓慢发生或成长的过程之中,这类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低,贫困的现实抑制了国内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成长。
(2)外资对其经济具有支配性影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因而储蓄极为有限,国内资金形成能力也非常有限,市场经济的成长和国民经济的运行,不得不主要依靠外资。
(3)缺乏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自然经济在这些国家根深蒂固,商品货币关系难以发展起来,有的国家甚至不发行自己的货币,这使市场经济缺乏赖以发展和运行的基础。
(4)前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也严重阻碍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权一般都由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酋长集团联合组成。这些因素阻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运行。
(5)经济带有严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特征。这些国家主要生产外国资本所需要的农矿原料或为便利其出口而对原料进行必要的初级加工。它们的经济往往与原宗主国仍保持着紧密的特殊联系。
 
4.简述发展中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
答: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建立国有企业、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的。
(1)制定经济计划。独立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经济计划机构和管理机构,制定了中长期国民经济计划,以协调各部门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许多国家独立后,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实施了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改变畸形落后的经济结构。
(2)建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十分普遍,它是发展中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特殊方式。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的规模和数目都在迅速扩大。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奠定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为发展中国家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国有企业也带来许多问题,如亏损严重、占用大量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源、效率低下等。现在,有的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有的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把经营决策权交给企业,力争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
(3)财政政策。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两个部分。税收政策是实现经济目标的有力工具之一。合理地运用税收政策,可以为公共投资筹集充足的资金,可以刺激私人企业把更多的收人用于投资,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中国家还往往利用税收政策来影响私人资本的国际流动,吸引外资。税收政策对国内私人资本的流向影响也很大,用税收刺激引导私人资本投资到优先发展的产业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当然,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税收结构不合理、税收管理差、征税效率低下、逃税现象严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支出由资本支出和消费支出两部分组成。政府消费支出也叫经常性支出,包括政府雇员工资、非生产性购买、军事费用、利息支付和各种补贴。政府资本支出又叫公共投资,可细分为社会投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投资和直接投资。这些公共投资有助于增加一国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有利于经济增长。
(4)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 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落后性,货币化比率——用货币交换的商品和劳务占总产品和劳务的比率——很低,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至少没有财政政策那样有效。
 
 
 
第十四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
    ——东欧和中亚国家
一、
1.传统经济管理体制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联根据自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模式的理解,以及从社会主义经济性质出发,逐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建成于 20世纪 20年代末和 30年代初的苏联经济管理体制有三个特点:第一,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国家机关代表整个国家行使经济管理的权力,直接管理全国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企业仅仅是国家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经营自主权,只能根据国家的计划完成有关工作。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不负担任何经济责任。第二,在社会主义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思想的指导下,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拒绝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都听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指挥。第三,在否定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否定企业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忽视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主要按行政隶属关系,运用行政命令,通过行政干预管理整个国民经济。这种经济管理体制曾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惟一正确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以后,东欧各国均仿照这个模式建立了经济管理体制,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它们未对这个体制进行重大的变革。
 
2。休克疗法 /激进式改革
激进学派是西方经济学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信徒,其思想背景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所有成功的经济都在向大致相同的经济制度迈进,即共同以市场、可兑换货币、私有制、合股制、开放性贸易等为基本内容。激进学派在目标上主张市场化、私有化和民主化;在方法上主张像上帝在7天内创造天地万物那样,实施创世纪式的改革策略。激进学派的过渡方案自认为是“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
激进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创造同市场经济理想模式联结在一起的条件。这一任务决定经济转轨必须实现财政的稳定、产权的重新配置,并通过经济关系的自由化迅速扩大经济代理人的权利。这三方面有一个不具备就会导致经济行为的变形,从而特别强调过渡的速度,必须实行“大冲击”和“休克疗法”。
    
3。渐进式改革
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和主张是在激进式改革措施的效果远不如人意之后逐步为世人所瞩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突然破坏旧体制在经济上并不可取,抛弃旧体制的过程必须是平缓地逐渐的过程,并伴随着私有部门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赞成对旧体制的成分暂时加以保护,以防止经济崩溃。这一学派也被称作“有机”或“演进”学派。
 
4。私有化券
私有化券是俄罗斯特定用途的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每张1万卢布,有效期从1992年12月1日一1993年12月31日,后又延长至1994年7月1日。私有化券的用途为:可以购买招标拍卖的私有化项目;可以购买私有化过程中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可以购买专门的私有化投资基金会的股票;可以用其入股参加非国家办的养老金基金会等。
 
二、思
   1。简述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答:建成于 20世纪 20年代末和 30年代初的苏联经济管理体制有三个特点。
第一,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国家机关代表整个国家行使经济管理的权力,直接管理全国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企业仅仅是国家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经营自主权,只能根据国家的计划完成有关工作。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不负担任何经济责任。
第二,在社会主义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思想的指导下,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拒绝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都听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指挥。
第三,在否定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否定企业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忽视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主要按行政隶属关系,运用行政命令,通过行政干预管理整个国民经济。这种经济管理体制曾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惟一正确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以后,东欧各国均仿照这个模式建立了经济管理体制,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它们未对这个体制进行重大的变革。
 
 2。简述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严重缺陷。
答: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主要存在着下列严重的缺陷:第一,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管理过于集中,统得太死,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第二,忽视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严重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造成巨大浪费;第三,几乎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要求建立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相矛盾。
 
3。简述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传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
答: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着手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比较重大的改革有:1957年对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65年实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1979年进一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苏联一样,东欧各国20世纪50年代的改革,局限于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改组。60年代掀起了改革浪潮。这些改革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有四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缺少创新的改革理论,搬用老一套的思维模式指导新条件下的改革。第二,当原有经济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仅对原有经济体制作一些局部的改进,无济于事。第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从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出发,自下而上逐步进行,忽视微观经济主体利益和行为无异于缘木求鱼。第四,在经济改革中,各种改革措施综合配套显得十分重要。
    20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又一次掀起了改革的新浪潮。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整的、有效的、灵活的经济管理体制。总的来说,苏联这次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方案比较符合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但这次改革的措施迟迟未能付诸实施,延误了经济改革的恰当时机。同时,苏联没有处理好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关系,提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等政治口号,造成苏联政治动荡,国内政治矛盾和斗争尖锐、民族矛盾加剧,整个经济改革无法顺利推行。东欧各国经济改革方案虽得到一定的贯彻,现存体制尚能运转;但各国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也未能很好解决,各国国内政治矛盾和斗争较为复杂,使经济改革的推行受阻。另外,就改革方案本身来说,也存在三个导致经济改革难以顺利进行的因素:
第一,企业改革和计划、价格、财政改革没有相应配套,经济生活陷入混乱。只有把计划、价格等宏观经济措施和企业经营活动互相结合、综合配套,整个经济管理体系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第二,统一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苏联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国民经济体系。随着民族矛盾的加剧,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原有的经济体系被打乱,供货体系中止,这对各加盟共和国的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和损失。此外,经互会的解体,打乱了成员国原有的国际分工,现存的经济关系遭到破坏,也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对各国经济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
    第三,“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使原本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更加畸形发展。长期以来,由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虽然苏联领导人强调“加速战略”不仅在于加速经济的发展速度,更主要的在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加速战略的核心是生产集约化,而生产集约化的核心又是科技进步。但各国在具体做法上仍把经济发展速度放在首位,认为实现翻一番的任务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取决于机器制造业”,“加速战略”推行的结果,使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轻工业。可见,“加速战略”使本来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仅没有丝毫改变,反而有所加重。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4。试述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激进学派是西方经济学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信徒,其思想背景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所有成功的经济都在向大致相同的经济制度迈进,即共同以市场、可兑换货币、私有制、合股制、开放性贸易等为基本内容。激进学派在目标上主张市场化、私有化和民主化;在方法上主张像上帝在7天内创造天地万物那样,实施创世纪式的改革策略。激进学派的过渡方案自认为是“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
激进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创造同市场经济理想模式联结在一起的条件。这一任务决定经济转轨必须实现财政的稳定、产权的重新配置,并通过经济关系的自由化迅速扩大经济代理人的权利。这三方面有一个不具备就会导致经济行为的变形,从而特别强调过渡的速度,必须实行“大冲击”和“休克疗法”。
    激进学派的着眼点是经济转轨的终极模式,强调破坏旧体制,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资源配置体制,希望一步到位,并且追求速度,并把它作为摧毁旧体制的工具。
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和主张在激进式改革措施的效果远不如人意之后逐步为世人所瞩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突然破坏旧体制在经济上并不可取,抛弃旧体制的过程必须是平缓地逐渐的过程,并伴随着私有部门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赞成对旧体制的成分暂时加以保护,以防止经济崩溃。这一学派也被称作“有机”或“演进”学派。
渐进式改革理论的重点在于,转轨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因而与激进式改革理论所强调的过渡的终极相对立。渐进式改革的战略强调生产的稳定;渐进式改革的拥护者承认现存组织在持续运作中所掌握的信息和经济因素的作用;渐进式改革把社会看成是一种信息加工手段,并认为,任何改革方案最初都是以旧体制下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对于未来,改革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渐进式改革不刻意追求速度,认为激进式改革不仅会破坏现有关系,而且会破坏现存的信息贮存。
 
5。为什么俄罗斯和东欧大部分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都选择激进式改革方案?
答: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激进式改革方案,这些国家选择这个方案的目的是,尽快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其具体原因被认为是:
(1)激进式改革方案的选择是当时国内形势所迫。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政府通过有效地、逐步地实行价格改革已不可能,采用激进式改革方案已迫不得已。
(2)“体克疗法”是通货膨胀的克星,且有成功的范例。正是由于“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实践的成功经验,以及苏联和东欧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实施的渐进式改革方案的失败,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便倾向于选择激进式改革方案。
(3)激进方案的改革成本更低。新古典主义的基本理论论证是:由缺乏效率的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如果分步走,每一步都处于次优的无效率状态,每一步的结果很可能离效率最优状态更远。经济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经济扭曲程度就可能更加严重。若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将旧体制打破,按照目标模式的最优方式重新构造经济体制,在最初的阶段上成本可能要大一些,但由于经济结构能迅速到位,并处于最优状态,就能避免长期信号扭曲、资源配置无效率所造成的损失,因此总成本要小一些。
(4)“长痛”不如“短痛”的心理选择。“短痛”带来的一次性冲击很大,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动荡,如果在社会的强烈反应下仍能坚持改革,渡过最困难的阶段后即可取得成功。
(5)激进式改革能避免“双轨制”的出现。激进式改革可以迅速建立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避免渐进式改革出现的双轨制,从而减少两种体制摩擦的成本,减少双轨制长期存在造成的大量严重的腐败现象。
(6)外国力量的影响。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经济大幅度滑坡,急需外国资金的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一些西方国家正是利用援助来促进这些国家作出激进式改革的选择。
 
6.请对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实施激进式改革方案的结果作一评价。
答:1991年,俄罗斯政府在得到西方大国许以重金援助后,决定实施激进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萨克斯“休克疗法”思想在这个计划中起着核心作用。具体做法是;全面放开物价;为缓和放开物价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全面实施私有化计划。为实施这个激进的改革计划,两年多时间,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991年国民总产值、国民收人和劳动生产率等重要经济指标均下降10%以上,1992年国内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又分别下降19%和18%,基建投资额下降40%;失业人数成倍增长,职工实际工资下降14%;由于原有经济关系被打乱,新的经济关系和市场机制没有建立,大部分工厂实际处于“只休克,不治疗”状况,企业负担沉重。结果是弊大于利,因此,俄罗斯实施激进式改革方案弊大于利,不能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与玻利维亚相比,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受挫,其内在原因在于:(1)实施“休克疗法”的政治、经济内在环境不同。“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尽管是一项具有转折意义的经济纲领,但它毕竟只是在不触动现行政治、经济制度下的一种经济政策的变化,而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之时,正是其政治和经济体制急剧转轨之时。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休克疗法”其实施过程变得复杂化。(2)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不一。玻利维亚爆发的通货膨胀是与债务危机联系在一起的,解决了外债后,自然大大缓和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俄罗斯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需求拉引和成本推进的作用,又有垄断价格等因素,这样,实施“休克疗法”后只能消除部分通胀的因素,并且由于推行“休克疗法”,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商品供应大量减少,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通货膨胀的条件。(3)实施“休克疗法”的外部环境不一。玻利维亚实施“休克疗法”的外部环境比俄罗斯好得多。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之日,正是经互会逐渐从衰退走向解体之时。俄罗斯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已纳入经互会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它们的产供销受制于经互会成员国。经互会的解体,使俄罗斯很多企业销售无市场、原料无来源,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这对实施“休克疗法”起着负作用。
 
7。简述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实施私有化计划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答: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实施多年的私有化计划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国家已开始放弃经济管理的主体地位和直接管理职能。按照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私有化法案确定的主客观原则,国家处于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的客体,逐步把主体地位让位于私有化企业。建立了一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部门。国家放弃对国有企业直接管理的职能,代之以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和立法形式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间接干预,促使企业经济增长。
②私有化对生产的发展还未产生推动作用,某些做法反而具有一定负作用。如上所述,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私有化计划的实施已开始确立新的管理机制,但到目前为止,这种新的管理机制还看不出对生产的推动作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有企业转轨过程中的某些做法对生产具有一定负作用。一是无偿分割国有资产问题。二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问题。因此,这种国有企业私有化不能促进市场的形成,反而将严重阻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③控制私有化企业形式多样化。由于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化的方案不是划一的,控制企业的形式呈多样化趋势:国家仍保留对大中企业的垄断权;企业职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少数人控制私有化企业等等。
 
8。简述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大幅度提高物价的经济影响。
答: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大幅度提高物价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价上涨使人们的购买欲受到抑制,对商品的需求大量减少。物价上涨有助于缓和商品供需之间的矛盾。同时,一次性放开物价,是实现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的重要步骤。俄罗斯和东欧大部分国家的自由价格打破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行政计划管理方法,国家开始放弃对价格的调节作用,对扭转长期以来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形成的价格扭曲现象具有一定的作用。
第二,放开物价使俄罗斯和东欧大部分国家陷入物价上涨和经济大幅度滑落的恶性循环之中。放开物价后,在这些国家里并未打破垄断局面,一些部门利用原有的垄断地位,减少产量,保持垄断高价,这就形成了这些部门为了保持产品的垄断高价,而使生产大幅度滑坡的局面。另一方面,放开物价以后,由于物价不断上涨,各企业深感现金不足,特别是流动资金不足,使企业生产难以维持,最终导致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另外,由于能源价格的提高,导致制造业产品的价格猛涨,使长期采购这种产品的企业不敢再问津,再加上这些产品的质量本来就不高。产品无销路,致使生产厂家开始停产。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有的国家仍未走出这一恶性循环。
第三,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通过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实现国民财富的再分配。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在经济转轨时期,通过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吞噬了个人的大量存款。
第四,物价上涨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部分居民生活陷入贫困。
第五,物价上涨使人们滋长了轻货币重实物的观念,阻止市场的正常发育,容易把商品经济拉向自然经济。
物价上涨已给俄罗斯和东欧大部分国家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最近,这些国家都把反通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已开始取得一定的成效。
 
 
 
第十五章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
 一、重
1.市场化改革
中国在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上,没有采取以谋求一步到位为目的的激进式改革,而是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这种渐进式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转轨方式,从最薄弱的环节人手,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进,从而被形象地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实践证明,渐进式改革模式可以在避免社会较大震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推进改革,进而使改革所要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均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取得各种阶段性成果后又进一步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这种转轨模式兼顾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者的关系,实现了平稳的经济转轨。20多年来,在这种市场化改革模式下,中国的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之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与优化,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所以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之路。
 
2。双轨制
“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产物,突出体现在价格改革上。中因的价格改革采取了“调放结合、先调后放、逐步放开”的方式。这是考虑到:①价格改革要有相应的市场培育来适应,由于市场培育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因而价格只能采取分步到位的方式;②传统的计划经济积累了隐蔽的通货膨胀,价格的一步到位意味着物价总水平的成倍上涨,从而超出社会各方面对它的承受能力,必然会破坏经济的稳定;③价格改革涉及到各个利益阶层,价格的逐步放开可以兼顾各阶层的利益,避免大幅度的利益所得或利益损失,减轻改革过程中的各方矛盾,从而降低改革成本。实行“双轨制”后,商品的两种价格(国家定价和市场调节价)逐步拉开,而且市场调节价的比重不断扩大,随着市场发育的不断完善,逐步取消国家定价,实现“并轨”,使市场物价由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决定,并且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融合,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可以说市场价格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
 
二、思
1.简述我国实行的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答:中国实行的渐进式改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农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薄弱的农村开始1984年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改革由农村开始向城市推进。农村改革的直接成果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提高了农民收人,为整个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市场环境,并对城市改革产生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二,由沿海向内地推进。197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决定了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并在一些城市开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决定兴办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人20世纪90年代,国家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范围,由沿海向
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延伸,先后开放了13个内陆边境城市,6个沿江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
第三,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双轨制”又逐步并轨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产物,突出体现在价格改革上。中因的价格改革采取了“调放结合、先调后放、逐步放开”的方式。这是考虑到:①价格改革要有相应的市场培育来适应,由于市场培育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因而价格只能采取分步到位的方式;②传统的计划经济积累了隐蔽的通货膨胀,价格的一步到位意味着物价总水平的成倍上涨,从而超出社会各方面对它的承受能力,必然会破坏经济的稳定;③价格改革涉及到各个利益阶层,价格的逐步放开可以兼顾各阶层的利益,避免大幅度的利益所得或利益损失,减轻改革过程中的各方矛盾,从而降低改革成本。实行“双轨制”后,商品的两种价格(国家定价和市场调节价)逐步拉开,而且市场调节价的比重不断扩大,随着市场发育的不断完善,逐步取消国家定价,实现“并轨”,使市场物价由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决定,并且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融合,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可以说市场价格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
    第四,从发展非国有经济入手,逐步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提高。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了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已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五,从经济体制改革人手,围绕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中国的改革没有急于先走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而是先重点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广大人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再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简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主要有:
(1)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取决于该国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以及人口状况等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中国经济工作中的头等大事,而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发展又遇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
(3)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农业问题一直是决定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工业化目标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农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仍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
(4)就业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吸纳了大量城乡新增人口和过去沉淀下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但是离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相距甚远。这一方面表现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要求工作的压力随着农村工业化的进程的加快而增大,而且表现在伴随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而带来的劳动重组状况正在向社会提出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就业需要。政府现行的就业政策将面临劳动供给急速增长的严峻挑战。
 
3。为什么中国在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上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答:中国在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上,没有采取以谋求一步到位为目的的激进式改革,而是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这种渐进式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转轨方式,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进,从而被形象地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实践证明,渐进式改革模式可以在避免社会较大震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推进改革,进而使改革所要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均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取得各种阶段性成果后又进一步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这种转轨模式兼顾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者的关系,实现了平稳的经济转轨。20多年来,在这种市场化改革模式下,中国的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之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与优化,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所以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之路。
 
4。简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这就要求:第一,把中国人民银行建成真正的中央银行,将维护币值稳定,货币供求平衡和金融监管作为其首要目标,建立按经济区域设置跨省市分行的机构,以建立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体系代替信贷资金额度管理。第二,组建国家政策性银行,执行并承担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同时国家各专业银行进行规范的公司改革,成为投资主体多元化,银行经营企业化和运行规则市场化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第三,逐步发展各种非金融机构,完善和规范金融市场,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水平。
 
5.简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及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关键是什么?   
答: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所有制改革的中心内容,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经历了从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到以企业制度创新和整个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改革过程。一般来说,国企改革迄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扩大企业自主权,通过扩大财权,使企业获得一定利益;二是1984年开始实行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在国家掌握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前提下,放开经营权;三是十四大之后,开始实施创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逐步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同时,整个国有经济采取“抓大放小”的方针,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下,从战略上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调整,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提高国有关键性行业的控制力。
 
6。简述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货紧缩现象发生的原因。
答: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中国经济工作中的头等大事,而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发展又遇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
中国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从1997年10月开始,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开始下降,消费品价格水平从1998年2月开始负增长,中国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局面。虽然理论界对中国是否进入通货紧缩一直存在着分歧,但需求不旺,市场疲软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导致1997年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放慢的因素很多,在供给相对过剩方面,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加上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导致企业绩效的下降,大量企业倒闭,以及工人失业。在需求相对不足方面,主要是住房、医疗、教育、保险、养老等一揽子改革措施的推出,使消费者增加了未来支出的预期,从而以节制消费来提高当期的预防性储蓄。另外,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使得许多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水平,抑制了我国出口的增长,这些都是导致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因素。
    中国的通货紧缩产生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结构问题。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复建设严重,曾经一度支持的能源、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低水平上过剩;而高新产业却因重视不够而发展不足,导致了生产的结构性失调。
 
7。如何理解农业问题是决定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工业化目标的重要因素?
答: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农业问题一直是决定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工业化目标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农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仍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
首先,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的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上的基本平衡和部分结构性和地区性的相对过程。农业增产一方面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虽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中国的粮食问题仍不容乐观。一是耕地、水资源的极度短缺仍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生产。二是中国农业还未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气候因素对农业产量的年际波动影响十分显著,农产品的丰收是在十分脆弱的基础上实现的。三是中国目前仅有少量的农产品消费量达到世界公认的水平,农业生产的总量矛盾虽已基本解决,但是结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其次,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收人增长趋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但农民收人增长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并严重滞后于城镇居民收人增长。城乡差距逐步扩大。造成农民收人增长趋缓的主要因素有:①农业生产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上,农产品产量提高受到限制。②以往农民收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而目前由于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某些农产品价格已大大高于世界价格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价格已不太可能。③农业生产投资不足。④农民负担过重。
再次,乡镇企业发展前景令人堪忧。进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境:企业效益下滑,亏损严重,出口创汇能力减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减弱,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这种局面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以及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而出现的。
为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一整套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这包括: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逐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适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革农村税费体制;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农村市场;推动乡镇企业改革,鼓励乡镇企业结构优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等。
 
 
 
第十六章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
一、重
1.工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在工贸之间实行收购制,即外贸企业按国家出口计划收购工业产品,工业企业执行收购计划,负责供货。这样工贸分离,工业企业不能参与经营对外贸易,对国际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只靠外贸企业订货、订样而盲目生产;外贸企业不了解生产的工艺、技术,难以按照择优原则收购产品,合理地安排布局和定点,也难以及时处理生产与国际市场需求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
为了打开工业制成品销路,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建立稳固的销售网络并逐步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外贸体制改革中创造了多种灵活的工贸结合的经营方式。如以工为主的工贸联营、专业机械产品联营、工业企业自营、工贸合一联合企业自营、工贸合资联营等等。随着外贸企业逐渐走向大型化、集团化、实业化,这种工贸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2。出口代理制
出口代理制是指由外贸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代理企业办理出口服务,外贸企业收取手续费,盈亏由委托代理出口的生产企业负责。它又分为一般委托代理和特殊委托代理。一般委托代理如实际成交价格高于最低价格,所有收入全部归生产企业所有。特殊委托代理,也是由生产企业规定一个最低价格,则超过部分收入按工贸双方按事先商定的比例分配。出口代理制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促进生产企业的出口积极性;有利于搞好工贸结合;有利于提高对外履约率;有利于改善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外贸企业的服务质量,它的推行大大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思
1.为什么我国对外贸易能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答:我国对外贸易能保持如此持续稳定的增长,以下因素是支持这种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首先,经济高速发展是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根本保证。对外贸易作为一国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其发展和该国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从1978年以来我国GNP年均增长率都在10%左右,大大高于同时期西方各工业国家3%左右的增长率,近年来,在世界经济环境多变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能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这为我国外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提高对外贸易额、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推动力。
再次,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对外贸易的发展自然也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政府制定出口战略,并从政策措施上予以保证。我国政府促进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有:①大力扶植出口产业。②在金融领域对出口项目采取优惠措施。③对出口商品税收方面给予照顾。④创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最后,任何对外贸易发展原因的探讨离不开外贸体制改革问题。外贸体制改革本身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需求和产物,反过来又对我国外贸的发展起了解放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而且将是我国对外贸易未来发展的关键。
 
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谈谈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首先,宏观层面的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
(1)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下放外贸经营权。从1979年起,国家逐步下放外贸经营权,打破了外贸部门独家垄断外贸的局面。
(2)改革对外贸易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废除外贸进出口商品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进出口的财政补贴制度,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大幅度减少计划管理的进出口商品种类,恢复国际通行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并不断减少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数量。
(3)加强工贸结合、技贸结合,密切产销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在工贸之间实行收购制,为了打开工业制成品销路,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建立稳固的销售网络并逐步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外贸体制改革中创造了多种灵活的工贸结合的经营方式。如以工为主的工贸联营、专业机械产品联营、工业企业自营、工贸合一联合企业自营、工贸合资联营等等。随着外贸企业逐渐走向大型化、集团化、实业化,这种工贸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4)推行出口代理制。出口代理制是指由外贸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代理企业办理出口服务,外贸企业收取手续费,盈亏由委托代理出口的生产企业负责。它又分为一般委托代理和特殊委托代理。一般委托代理如实际成交价格高于最低价格,所有收入全部归生产企业所有。特殊委托代理,也是由生产企业规定一个最低价格,则超过部分收入按工贸双方按事先商定的比例分配。出口代理制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促进生产企业的出口积极性;有利于搞好工贸结合;有利于提高对外履约率;有利于改善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外贸企业的服务质量,它的推行大大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5)此外,外贸体制改革进程高度依赖于价格改革的进程,也与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方面的改革有密切关系。
(6)外贸法规逐步建立健全,外贸管理透明度增加,逐步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同时,许多外经贸的内部规定经清理后陆续对外公布,使得国内外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上拥有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体现了外贸体制改革所坚持的“统一政策、平等竞争、开放经营”的原则。
其次,微观层面的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指:外贸企业改革就是要在外贸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角色转变。
(1)围绕产权制度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外贸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于拥有一定经济规模,代表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外经贸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发挥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中小型外贸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理清产权关系,放开搞活。
(2)探索适合外贸企业的发展模式,通过三种方式,即走集团化道路、推行“贸工一体化”和“贸工技一体化”的实业化道路、以及多元化发展模式逐渐建立长期经营发展战略中的竞争优势
(3)加强外贸企业内部建设。一是要建立科学的信息一决策机制,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一约束机制。
 
3。试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要享受一定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方面,进入世贸组织可以消除外国对我国的歧视性待遇,将在134个成员国和地区中享受多边的、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出口产品面临的关税将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大大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同时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人,我国还可以享受特殊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要按要求减让关税,削减非关税壁垒,取消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制度。放弃对一些产品如农产品的出口补贴权利,在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开放金融、电讯、法律、会计等部门,并增加有关政策的透明性。
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贸易增长趋势、贸易环境和贸易商品结构将发生相应变化。商品贸易总额增长加快,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比较优势产品出口会增加,比较劣势产品短期内因为无法实现进口替代进口会大幅增加。
    具体来说,由于双边的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以及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外贸出口环境将会大大改善,这些产品基本上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或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玩具、中低档家用电器、小规模成套机电设备等。而具有相对比较劣势的产品,由于自然和要素禀赋的限制,短期内因为无法实现进口替代,面临进口增加的压力,主要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等行业,如精密电子、优质钢材,精细化工原料,大型机械及运输设备以及部分矿物原料等,从而势必会对国内相关行业产生冲击。另外,由于部分农产品如小麦、棉花等国享受国家的补贴待遇,其价格远远高于国外价格水平,也将面临出口竞争乏力的状况。因为受开放度的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服务贸易额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与商品进口的增长会导致我国这类商品在世界进口总量中的比重提高5%左右,而对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品的出口增长亦会使我国这类商品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上升10%左右。因此,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主要体现在优势互补方面,更大地实现比较利益。而与发展中国家则可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形成更激烈的竞争。总的来说,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利大于弊,必将对世界贸易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4.简述今后我国外贸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答:我国外贸的总体发展战略,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核心,以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市场多元化和拓展海外市场为目标,合理利用外资和进口国外要素资源,有效发挥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带头作用。
为实现以上的目标,要实施的基本措施是:
(1)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外贸管理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宏观调控方面,要更多地运用关税、汇率、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好外贸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2)继续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我国要加快对外经贸的集约化发展,贯彻“以质取胜”战略,努力实现出口商品由粗加工、低附加值制成品为主向精加工、高附加值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3)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要利用国际间产业结构转换的机遇,巩固我国传统市场,努力开拓新市场,逐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4)逐步开放服务贸易,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开放度和竞争力。积极发展技术进出口、海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
(5)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按照扩大开放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要求,建立符合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外贸体制。外贸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真正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具有自我发展活力,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的企业制度。
(6)加快对外贸易的法制建设,在贯彻《对外贸易法》的基础上,加快配套法规的制定,增加外贸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第十七章 涉外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
一、重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的内容较多,各国大多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及其计算方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大多包括三个重要项目: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前两个项目又合称为线上项目,与之相对应,平衡项目则又称为线下项目。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都各有其特定的子项目。
 
3。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又称经常账户,是本国与外国交往中经常发生的国际收支项目,反映了一国与他国之间真实资源的转移状况,在整个国际收支中占有主要地位,往往影响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它主要包括:
(1)对外贸易收支,即进出口贸易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2)非贸易收支,即劳务收支,包括运输收支、保险收支、旅游收支、投资收支、邮电收支、政府机构交往收支等;
(3)转移收支,即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单方面转让,如侨汇、无偿捐赠、赔偿等;
(4)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
 
4.资本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又称资本和金融账户。主要指资本的流出和流入。它通过一国的国外资产与负债的增减变动反映出来,主要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指移民转移、债务减免等资本性转移;
    (2)金融账户,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5.平衡项目
平衡项目是为弥补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差额而设立的,它包括官方储备和错误与遗漏两个项目。官方储备是一国官方机构掌握的可用于国际经济效益的那部分流动资产。它包括黄金、外汇、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等。
 
6。外汇管理
外汇管理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货币金融管理当局或其他国家机关,对外汇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的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管制措施。
 
7。外汇储备
从理论上说,国家外汇储备即是一国政府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的一部分,其用途主要分为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偿付对外债务和满足其他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四个方面。但是,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关国家外汇储备的实际内涵和构成也有所不同。
我国的外汇储备是指我国官方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全部外汇资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财政部外汇库存,主要来自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的积累,大部分是以人民币结汇的出口收人,国家拥有使用权,也拥有所有权,是可以随时动用的外汇。另一部分是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主要是该行的外汇营运资金,加上其在国内外吸收的外汇存款和在国际市场上筹资的外汇资金总额,减去其外汇贷款和外汇投资的结余,其中很大部分本质上是对外负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不过是以该行存放在外国银行的资金和购入的外币证券持有。严格地讲这一部分外汇是国际清偿力,是国家外汇储备的补充,而不应列入外汇储备的定义中。目前,我国所持有的 2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实际上是个混合体,既包括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储备,也包括部分银行日常性外汇头寸,应当按照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外汇储备要求,将这两部分划分开,逐步建立真正的央行一级储备和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储备体系。
 
8。外资金融机构
外资金融机构是指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从事金融业务的分支机构和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外商独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现已在中国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有外资银行、外资财务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和外资投资银行等。
 
二、思
1.简述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
(1)汇率因素。汇率因素主要是通过对进出口及资本流入一流出的作用来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汇率下调可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汇率上调,会抑制出口,增加进口。而在发展中国家,汇率下调的效应往往被国内物价的更快上涨所抵消而起不到鼓励出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曾数次下调,但汇率下调对平衡贸易收支的正面作用却并不明显。1994年的汇率并轨使得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随后几年的连续贸易顺差,从目前情况看,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2)国际贸易因素。影响贸易收支的因素较多,既有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因素,也有企业制度、现行财政、税收制度等因素,但就出口而言,影响中国出口额增长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出口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虽然目前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较高,但粗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的产品多,而高技术、深加工、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较少,这是关系到今后中国出口创汇能力能不能提高,能不能保持贸易顺差的一个根本原因。
(3)资本项目变动因素。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特征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类型,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改革以来出现了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双顺差”的新现象。同时,中国还存在长期资本的流出现象。这种流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国内资本相对充裕,但缺乏有效的利用。从多年的实际情况看,如果外来长期资本有限,中国的国内资本不会大量流出,因为从国内获取利润无论是在风险上还是利润水平、成本费用上都较国外优越,因而不必制定政策去限制中国长期国内资本的流出。但在必要时,可由政府组织出面进行经济投资谈判,从而使资本流出更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而另一方面,以非法方式逃避监管的资本外逃现象则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它不仅造成统计信息失真,提供虚假的市场信号,而且严重破坏了国际收支与外汇管理制度的严肃性,扰乱了外汇市场,甚至影响到国内经济秩序和金融稳定。
 
2。简述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外汇管理(1979—1993)。这一时期,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和成效如下:
    (1)设立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并赋予它统一管理全国外汇的职能。1988年6月国务院又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成为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局,归口中国人民银行管理,进一步加强外汇管理工作。
(2)公布外汇管理条例和各项实施细则。1980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随后又陆续公布了27个外汇管理施行细则和其他管理办法,使中国的外汇管理立法和制度日趋完善。
(3)改革外汇分配制度,实行外汇留成办法。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保证重点的同时,实行贸易和非贸易外汇留成,区别不同情况,适当留给创汇的地方、部门和企业一定比例的外汇,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业务所需要的物资和技术进口。
(4)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对外汇进行市场调节,有利于促进外汇资金的横向流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协助进口,鼓励出口,解决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平衡,促进中小企业生产和发展科研、文教、卫生事业,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5)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根据国内外物价变化调整官方汇率。1985—1990年,国家多次大幅度调整汇率。随着外汇调剂市场的建立,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并从1991年起,对官方汇率的调整由以前大幅度、一次性调整的方式转为逐步缓慢调整的方式,即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同时放开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按市场供求状况浮动。
(6)建立多种形式的金融体系。一个以从事外汇为主,多种金融并存的外汇金融体系已经形成,对于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促进外商投资,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起了一定作用。
(7)放宽对国内居民的外汇管理。1988年起,国家银行开办了居民外汇存款,从外国和港澳地区汇给国内居民的汇款和居民持有的外币现钞都允许存入银行,并允许在规定的数额和用途内提取外汇、外钞汇出或携带出境使用。1991年起中国允许侨汇和居民所有的外汇通过外汇调剂市场出售,到2000年年底国内居民的外币存款约有733亿美元,增加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和银行的对外支付能力。
第二阶段为建立市场经济以来的外汇管理体制(1994年至至今)的改革。199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明确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方向: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实现人民币可兑换。1994年至今,外汇管理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改革。
(1)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改革的主要内容是:①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②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企业将外汇收入按当日汇价卖给银行,兑换人民币,企业需要外汇,持有效凭证到银行用人民币兑换,银行售给企业外汇。③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全部外汇供求通过市场来实现,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对外汇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④停止发行外汇券,取消任何形式的境内外币计价结算,至1995年6月,外汇券停止使用。⑤改进汇率形成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打破地区封锁,让外汇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流通。
(2)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其他汇兑限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①1996年7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买卖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账户区分为用于经常项目的外汇结算账户和用于资本项目的外汇专用账户。外商投资企业经外汇局核定在限额内保留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人;②1996年7月1日,大幅度提高居民因私兑换外汇的标准,扩大供汇范围;③取消其他尚存的经常性用汇的限制。
至此,中国取消了所有经常性国际收支和转移的限制,达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3、4款的要求,即避免限制性经常支付;避免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以及有义务兑付外国在经常性国际交易中所得或所需支付的本国货币。1996年12月1日,中国正式宣布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
此后,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如 1997年再次大幅提高居民个人因私用汇供汇标准,允许部分中资企业保留一定限额经常项目外汇收人,开展远期银行结售汇试点等。
 
3。你认为合理确定我国外汇储备总量水平与结构应该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答:判断中国的外汇储备水平是否合适,主要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①进口量和对外债务水平。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即一国的外汇储备应是该国年进口量的1/4或1/3,同时,应是其外债余额的10%一20%。
②外汇市场的成熟程度。中国汇率机制虽已进行了重大改革,但显然还不成熟,还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能自动地调节外汇供求,为了应付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意外供求变化,必须掌握一定的风险外汇基金。
③经济开放度。到1999年为止,中国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36.7%,就是说,中国的贸易依赖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种状况,要求国家有比较充足外汇储备,以应付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④经济的灵活性。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中国经济的灵活性还不大,企业还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信息而做灵活的调整,这也要求国家掌握一定量的外汇储备。
⑤国家对贸易和资本项目的管制程度。一般的经验是,对贸易和资本项目管制越严,所需外汇储备越少。中国在贸易和资本项目方面正在逐步放松管制,已经很难依赖行政控制来保持整个对外收支的平衡,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汇的行政控制将会受到制约。从这个角度来讲,外汇储备要多点为好。
⑥中国正在进一步对外开放,还将更多地引进国外资本来加快国内经济发展。为保持和维持本国的经济形象,还得留有“信用储备”。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中国目前有必要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虽然会增加持有的机会成本,但这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证宏观经济得以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
    外汇储备内部结构的确认既包括对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的选择,又包括对各种货币在外汇储备资产中所占比例的确定。
中国在外汇储备管理上的具体原则是:
多元的货币储备。为分散汇率变动风险,中国应实行外汇储备多元化策略。
储备货币的比例。一是根据支付进口商品所需要的货币币种和数量,确定该货币在储备中的比例;二是根据外汇汇率的变化,随时调整储备货币的比例。
选择储备货币投向时,首先应考虑其安全性和流动性,其次考虑盈利性。
 
4。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
答:1994年后,随着外汇体制的深刻变革,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汇率并轨之后,提高了国内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同时外商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成倍增加。即使是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资本账户出现逆差的情况下,仍实现了外汇储备50.69亿美元的增长。
外汇储备的增加,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则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缩小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空间,并且大量的外汇储备易遭受较大的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判断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是否合适,主要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①进口量和对外债务水平。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即一国的外汇储备应是该国年进口量的1/4或1/3,同时,应是其外债余额的10%一20%。
②外汇市场的成熟程度。中国汇率机制虽已进行了重大改革,但显然还不成熟,还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能自动地调节外汇供求,为了应付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意外供求变化,必须掌握一定的风险外汇基金。
③经济开放度。到1999年为止,中国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36.7%,就是说,中国的贸易依赖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种状况,要求国家有比较充足外汇储备,以应付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④经济的灵活性。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中国经济的灵活性还不大,企业还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信息而做灵活的调整,这也要求国家掌握一定量的外汇储备。
⑤国家对贸易和资本项目的管制程度。一般的经验是,对贸易和资本项目管制越严,所需外汇储备越少。中国在贸易和资本项目方面正在逐步放松管制,已经很难依赖行政控制来保持整个对外收支的平衡,尤其是,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汇的行政控制将会受到制约。从这个角度来讲,外汇储备要多点为好。
⑥中国正在进一步对外开放,还将更多地引进国外资本来加快国内经济发展。为保持和维持本国的经济形象,还得留有“信用储备”。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中国目前有必要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虽然会增加持有的机会成本,但这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证宏观经济得以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
 
5。请从目前中国的实践出发,谈谈中国人民银行应如何对外资金融机构实行监管。
答:在对外资银行的管理上,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根据《管理条例》及其细则,我国目前对外资银行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业务范围的限制和进入程序的管理。业务范围的限制方面,外资银行必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进行经营;在进入程序管理方面,一是对外资银行的携入资金有一定要求;二是对一些国家和地区银行的进入,附有对等设行的条件;三是目前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有审批权,地方分行只能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协助总行对外资金融进行监管。此外,还要求申请者所在国有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凡申请设分行后,还必须提交其总行对该分行承担税务、债务的责任担保书等等。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外资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包括:
①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存放款利率及各种手续费率由外资金融机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确定;
②外资金融机构经营存款业务,应当向所在地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机构缴存准备金,其比例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③外资金融机构应按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有关分支机构报送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
④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有关分支机构有权检查、稽核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
    事实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和程度的加深,金融业对外开放也将不断扩大,必将会不断放宽对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放开人民币经营业务,逐步引进国外的投资银行机制,进一步开辟利用外资的新渠道。
 
6。试述引入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
答:实践证明,中国这些年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经验基本上是成功的。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中国的国际金融人才,提高了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度,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本身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深入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
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及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虽然在客观上能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在中国金融体制尚未完善,金融服务业还比较落后,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难免带来一些冲击,增大中国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执行的难度。因此,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实行严格有效的管理是必要的。
 
 
 
第十八章  外资引进与中国经济发展
 一、重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国际合资经营企业(Joint Ventur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按照该投资国或地区的有关法律组织建立起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而设立的,它是由外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同一个或几个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企业。经中国政府批准并经注册登记的合资企业是中国的法人,应遵守中国的法律,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与保护。由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属于股权式的有限责任公司,从而它在法律上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概括为: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有限责任和独立自主。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依据共同签订的合作经营合同所规定的合作各方权利和义务(如投资条件、收益分配、债务清偿、风险责任、经营方式等)的合作经济组织。1988年颁布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明确了这类企业的法律地位。由于这种合作经营方式不涉及股权问题,属于契约式的合伙方式,因而合作经营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在这里,中外各方并非按一定比例进行共同投资,而是按合同规定各自提供一定的投资条件进行合作经营。合作合同是双方处理各项关系的主要法律依据。
 
3。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是指按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它是由外方单独在中国取得独立法人资格,能完整地行使法人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实体,1986年颁布的《外资企业法》和1990年颁布的《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表明: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点。
 
4。国际证券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是以购买国际有价证券的形式而进行的投资,与国际直接投资不同,它不以获得对企业的直接经营控制权为目的。从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证券融资正日益成为资本运动的主流。
 
5。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作为投资银行金融创新的得意之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交易额迅速上升,交易品种日益丰富,其中离岸资产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已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一种新途径,它是指利用国外的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 SPV),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撑证券(ABS)或抵押支撑证券(MBS)以筹集资金。这种引资的方式成本较低,一般低于从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并且发行资产支撑证券以基础设施收费、贸易应收款、项目资产收益、抵押支撑贷款等可预期的现金流收入作为支撑。
 
 二、思
1.简述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答: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
(1)弥补了国内建设投资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考虑外资有一部分作为流动资金的因素下,各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利用外资额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重已由1981年的3.8%上升至1995年的11.5%,并且1996—1999年一直保持在11%左右。
(2)引进外资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增加了外汇储备,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没有外资企业惊人的出口绩效,我国就难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平稳和高速增长。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贡献率在1996年和1998年分别达到638个百分点和573个百分点,大大改善了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家外汇储备的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3)引进外资为我国带来了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技术水平落后方面,而目前由于外资的投入,这一差距已大大缩小,甚至部分行业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中国吸收的对外借款则有重点的投人了交通、能源和环境治理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引进外资对中国的体制转轨起到了引导、借鉴和推动作用。外资的进入,使得我国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得以建立。它一方面加速了国内、国际市场的融合,推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加速了我国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5)引进外资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在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就业人员,截至 1999年底已约 2 000万人,占全国城镇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1%左右,积极利用外资创造就业机会,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
 
2.简述近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答:中国近年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从规模上来说,投资总量已经较大,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从外资来源国别(地区)来看,具有高度集中的特征。1980—1998年,对华投资第1位的地区是香港,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分居第2—4位,前四位的投资总额占到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近75%。从动态角度看,1996年以后,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对华投资额呈下降趋势,美国和欧盟成员国对华投资额则显著增加。
第三,从外资进入方式来看,1980—1985年,外资以合作经营方式进入为主,1986——1990年外资以合资经营方式进入为主,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入为主。特别是近几年来,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在项目个数,协议金额和实际投资方面的增长速度均明显超过了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
第四,从外资投向行业结构来看,1979—1998年的20年间,在三次产业中,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投向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9.08%和39.29%,明显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
第五,从外商投资地区来看,中国外来直接投资的流入集中于沿海开放地区。按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计算,明显呈现东重西轻的模式,而在东部经济地带内部又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从外来直接投资的地区动态分布来看,投资重点有从经济特区向珠江三角洲、福建南部三角洲和其他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江苏、山东和辽宁转移的倾向。而内地省份由于基础设施差等区位优势的限制,仍然得不到外来直接投资的青睐。
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许多新形势。
首先,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以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一般是港澳台的中小型外商,投资项目规模较小,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为主,近年来,这一主体已变为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国际大财团、大跨国公司,它们的投资特征以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为主,并且以取得绝对控股权,占领市场等为目标。
其次,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收购、兼并成为外商实现其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策略。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方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为新建企业的进入方式,即G方式;第二种为兼并企业的方式,即M方式;第三种为收购企业的进入方式,即A方式。早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希望举办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即A方式),以得到项目机会、市场份额,获得销售渠道和税收上的优惠待遇等等。而跨国公司则要求占领市场,获得垄断利润,实现独立决策目标并严格防止技术外泄,因此他们偏好独资经营或建立控股公司,所以相当一部分以兼并与收购的方式进入。
 
3。近年来我国筹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总的来说,我国引入外资可分为三种主要方式,一是利用国外借款;二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三是吸引海外证券投资。从以往来看,我国主要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为主。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巨大发展,吸引海外证券投资,通过向海外发行债券,发行并上市B股、H股、N股,设立海外基金等方式筹集资金,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但相对于利用直接投资的规模和速度,利用间接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因而,通过证券等形式扩大间接外资的利用规模和比重将是我国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度,加强外资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的重要途径。
 
4。简述我国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三种形式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
答:我国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三种形式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而设立的,它是由外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同一个或几个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企业。经中国政府批准并经注册登记的合资企业是中国的法人,应遵守中国的法律,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与保护。由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属于股权式的有限责任公司,从而它在法律上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概括为: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有限责任和独立自主。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依据共同签订的合作经营合同所规定的合作各方权利和义务(如投资条件、收益分配、债务清偿、风险责任、经营方式等)的合作经济组织。1988年颁布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明确了这类企业的法律地位。由于这种合作经营方式不涉及股权问题,属于契约式的合伙方式,因而合作经营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在这里,中外各方并非按一定比例进行共同投资,而是按合同规定各自提供一定的投资条件进行合作经营。合作合同是双方处理各项关系的主要法律依据。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是指按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它是由外方单独在中国取得独立法人资格,能完整地行使法人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实体,1986年颁布的《外资企业法》和1990年颁布的《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表明: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点。
 
5。试述跨国公司的进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跨国公司的进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利用跨国公司这一外商投资主体,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其次,跨国公司的进入亦会对本国产业形成冲击,抑制本国经济在某些行业的发展,最终导致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的下降。针对于此,我们要在关键行业严格控制跨国公司的进入,并利用法律手段限制跨国公司在某些领域的垄断地位。
再次,对于外资对国有企业的控股购并,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要素资源优化国企资源配置,推动国企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加快综合配套改革的步伐。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市场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备,在外资购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努力培育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在加强立法的同时对外资购并采取谨慎态度并严格资产评估程序,从而积极稳妥地利用外资购并这一引资方式。
  
6.简评我国目前的外商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
答:中国在吸引外资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商投资环境基本上是好的,但中国在市场经济体系、法律体系、投资管理体制、国内市场开放、吸收外资方式以及投资政策限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外商投资的良性发展。
首先,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仍不完善,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诸如总体法律框架,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资本市场的建立等一系列方面都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 中,其中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制约了外资的扩大进入和投资效益的提高。
其次,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导致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新的投资机会减少。这些因素都对原有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新的投资的进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再次,吸引外资的方式上存在局限,难以用国际通行的方式引资。跨国购并是目前国际跨国投资的最主要形式,至1999年,跨国购并占所有跨国投资额的比重超过80%。但由于我国缺乏这方面必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产权交易市场还不完善,导致了外资对我国进行跨国购并实践过程中的障碍。
最后,我国投资领域方面的限制较多。国际上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多集中于电讯、金融、石化、航空等领域,而我国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敏感的领域对外资购并尚未全面开放,从而影响了外资在这些领域的进入规模。
在投资政策上,我国利用外资的第一次战略转变源于1992年,中国开始改变吸收外资的主要方式,即降低对外借款比重,强调以外商投资为重点,1993年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占了主导地位,这是中国利用外资过程的一个历史性突破。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中国吸收外资战略进行新一轮的转变,即吸引外商投资重心的转移和投资方式的转变。首先是产业重心将由生产型向服务业转移。其次,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理应成为吸收外资的重点领域之一。而实际情况却相反,因此,今后要通过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采取适当的鼓励政策,提高农业吸收外资的比重。再次,要利用国际通行的方式引进外资,就要通过国内的一系列配套改革形成新的投资方式,这包括股票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关中介机构的建立以及与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衔接等等。
在引进外资的政策上,今后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商投资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应进一步加强产业导向,同时抓紧出台配套改革措施。
第二,外商投资应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当积极发挥中西部地区特有的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改变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水平的落后状况。
第三,吸收外资应有利于改造现有企业,并同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结合起来。
第四,全方位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必须加快外企经营环境的改善,增强对外企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增加对外企经营运行状况的宏观动态统计分析,严格检查外企的出资、盈亏、纳税、外汇等经营管理状况。
第五,努力开拓通过债权、股票等证券形式吸收海外资金的间接引资途径,加快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
第六,进一步加强外资领域的法制建设,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促进本国的外资立法与政策更好的与国际投资约束规范接轨。
 
7.简述我国利用国外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答:利用国外间接投资主要指国外借款,吸收国外股权投资,发行国际债券以及设立国外投资基金几种主要筹资方式。
国际证券投资,是以购买国际有价证券的形式而进行的投资,与国际直接投资不同,它不以获得对企业的直接经营控制权为目的。从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证券融资正日益成为资本运动的主流。
利用境外投资基金间接上市是指通过设立中外合资或外资独资的基金管理公司,然后在境外募集设立中国国家基金,并在境外申请上市,所筹资金适度分散投资于中国境内市场(包括A、B股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使得中国境内企业也能利用投资基金的集资功能,实现在境外间接上市和引进外资的目的。
资产证券化作为投资银行金融创新的得意之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交易额迅速上升,交易品种日益丰富,其中离岸资产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已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一种新途径,它是指利用国外的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 SPV),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撑证券(ABS)或抵押支撑证券(MBS)以筹集资金。这种引资的方式成本较低,一般低于从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并且发行资产支撑证券以基础设施收费、贸易应收款、项目资产收益、抵押支撑贷款等可预期的现金流收入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