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A(上、下)
复旦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团队立项申报表
发布时间: 2012-03-13   浏览次数: 1103

课程教学团队名称:生物化学   团队首席教师: 董爱武  (签名)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系    

(请提供课程教学团队列表,包含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等信息)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代码:BIOL130005BIOL130006BIOL130063

学分: 3

团队教师组成情况:(包括首席教师)

姓名、职称、所属院系、2010-2011学年在本教学团队中承担的教学任务

姓名

职称

分工

所属院系

2011-2012学年承担的教学任务

董爱武

教授

首席教师

生化系

BIOL130006(上) 少部分章节

杨青

副教授

团队成员

生化系

BIOL130005-2(上、下)

王维荣

讲师

团队成员

生化系

BIOL130005-1(上、下)

BIOL130006(上、下)

郑煜芳

副教授

团队成员

生物物理系

BIOL130005-3 (上)

俞瑜

讲师

团队成员

生化系

BIOL130005-3(下)和BIOL130063

麻锦彪

教授

团队成员

生化系

BIOL130006(上) 少部分章节

 

 

 

 

 

 

 

 

 

 

 

首席教师情况介绍:(近三年在本科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团队建设的设想)

董爱武,女,1970年出生,博士,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2003),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03),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07),上海市曙光学者(2008),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09)。多年来讲授《蛋白质与蛋白质工程》,教学态度认真,教学风格严谨,教学方式灵活,受到学生的好评。2009年任生化系主任以来,董爱武教授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生化系主干课程《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提出过若干建设性意见。复旦大学的《生物化学》课程最早开设于1958年,在黄伟达教授和王维荣等教师的努力下,发展成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4年)和上海市精品课程(2004年)。但是,与国内其他一些知名大学的《生物化学》课程相比,尚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综合性大学中的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专业院校中的华中科技大学以及中国医科大学等,其《生物化学》都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因此,如何建设好复旦大学的《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团队建设的设想:

1.    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绝大多数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不仅教学能力强,而且科研水平好。这样才能使课程的内容始终跟随国际上学术的发展。

2.    优化组合、富有生机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以中青年为主,加强了人才培养,做好传帮带,防止出现人才断层。

3.    重视更新教育理念,紧跟全国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多方面的课程改革和多种形式教学。

4.    形成共同讨论的制度,使每个团队成员对课程的基础、重点、难点知识及其讲授方法有统一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履行教学大纲。

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拟开展的教研活动、课程建设目标等)

 

一.教学方法方面的教研活动:

1.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提高讲课艺术,注重逻辑性、推理性,引导学生思考,起到举一反三之效;在讲课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或让学生发问老师解答,使讲课生动活泼,变成师生互动式教学。
2
.讨论式教学与PBL教学
每学期尝试进行1-2次阶段性讨论式教学。老师在课前2周给出3-4个讨论题,让学生准备,以15-20名学生一组,配一位老师,由学生主持,学生提问,学生讨论,老师引导归纳小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归纳法教学

每章安排一个小结,采用总结、归纳和分析比较的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复习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双语教学: 部分章节尝试推行双语教学,课件PPT为英文,讲课中中英文结合。

二.制作《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供整个生物化学教学团队统一使用,并定期讨论修改。

三.教材建设:

1.国内许多高等院校都有自编的《生物化学》教材,这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一个建设要求,而复旦大学主编的《生物化学》教材还没有,因此编写具有自己特色,又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生物化学》教材是一个重要建设内容。

2.复旦大学的《生物化学》考试题,尤其是每年的研究生考题,是一份集几代教师努力的宝贵财富,本团队将致力在此基础上编写一本《生物化学习题集》。

四.课程建设目标

在完成以上几个方面的建设之后,努力创造条件,争取申报国家级或者教育部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