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 2009-08-12   浏览次数: 589

 

经济学,作为揭示人类社会活动规律性的一种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两大分支学科,一是微观经济学,一是宏观经济学。189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出版,微观经济学全面体系化。1936年,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宏观经济学研究框架开始确立。西方理论迅速传播到中国。作为江南第一学府的复旦大学在1905成立之初就开始了西方经济学的传播和探索。1917年,复旦增设商科,与原有的文、理两科鼎足而立。1920年,商科分为银行系与工商管理系。此时,商课讲授的课程已涉及一国经济的宏观运作。1922年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创立。1929年,系科改组,商科改组为商学院,下有银行金融系、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和国内外贸易系。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1952年,院系调整,经济系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九所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成(商学院被调整出学校)。此时,经济系只设政治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断。1964年,根据教育部精神,组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前身),西方经济研究与西方经济学(宏微观)教学恢复,但基本上是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之上。1979年,在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组的基础上成立世界经济系,设世界经济专业。1983年,新设国际金融专业(在世界经济系内)。此时,西方经济学(宏微观)教学全面展开,对西方经济理论的态度也发生转变,由单一的批判转为批判加借鉴。宏微观经济学教学迈上新台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宏观经济学基础教学全面铺开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学正式列入经济学院本科生基础课;其次,开始集中精力编写高质量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与习题集,包括,宋承先老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尹伯成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教授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一开始,这些都是手稿,边写边用边改,一稿又一稿,从不甚完善到全面体系化。这个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仍是“拓荒者”。以宋承先老先生、尹伯成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者,率先迈出了全面引进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大胆讲解西方宏观经济学原理、着力培养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人才的坚实步伐。如今,如袁志刚、张军那样活跃在中国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人才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复旦自己培养出来的,他们是老一辈复旦人苦心栽培的结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宏观教学和科研突进入突飞猛进阶段。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宏观经济学教学开始全面体系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其关于经济全球化和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丰硕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开设了重点不一、层次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教学系列课程。包括,适合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A》,针对基地班的《宏观经济学前沿知识讲座》,符合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西方非均衡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以及兼顾经济学院学生和管理学院MBA学生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这些课程将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剖析大量的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宏观运行案例,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了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而且还能对周边发生的宏观经济事件做出基本判断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一批与时俱进的教材竞相出版。宋承先老先生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尹伯成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都是一版再版。尹伯成教授主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最后形成一本发行几十万册经济学学生人人知晓的全国性教材,并获上海市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同时,紧跟世界宏观经济学发展步伐的袁志刚教授的《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均衡在中国的运用》也出版发行。这一阶段,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是硕果累累,获得的校、市乃至全国的优秀教学成果奖状、奖章名列复旦大学各学科前列,名列全国各高校同类学科前列,并最早获得西方经济学(宏微观)博士学位授予权。经济学本科专业被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