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园园(14300680247)

发布者:汤筠冰发布时间:2016-04-11浏览次数:221

14300680247

杨园园经济学院


思考一:古希腊的代表雕塑有《掷铁饼者》、《命运三女神》、《米洛斯的维纳斯》、《拉奥孔》等。中国古代的雕塑有《兵马俑》、《马踏匈奴》等。比较古希腊的雕塑和中国古代的雕塑的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异---古希腊雕塑不强调雕塑的实用性,绝大多数是纯粹的艺术品,可供观赏,雕塑的材质以大理石和黄铜为主;而中国古代的雕塑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有一定的祭祀或者宗教意义,像《兵马俑》则是古代帝王的墓葬品,雕塑的材质以石头、泥土、青铜为主。

古希腊雕塑注重人体美和动态的品味,建立了理想的人体比例的准则,雕塑的动态、造形有最完美的均衡感,其线条的表现,显示了对于人体深入的观察,其中甚至有大量人的裸体雕塑,体现了一种对于人体的自信;而中国古代的雕塑并不注重人体美和动态的品味,雕塑的对象复杂,多以动物形式表现,人体雕塑的刻画也不苛求细致,人的神情和动态没有完全得到表现,体现了含蓄内敛的东方气质。

古希腊雕塑题材由一开始的神话故事逐渐走向现实化、生活化,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而中国古代的雕塑题材只求神韵,不求肖似,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通过简洁的绘画来刻画雕塑的形象,意象性极强。

古希腊雕塑体现了希腊人民的“理性主义”观念,在他们的雕刻中,人的神情生动,表情堪称完美;而中国古代雕塑则不强调这一点,不追求理性主义。

---古希腊雕塑和中国古代雕塑都表现了各自国家的精神气质。

我个人的一点拙见,我认为两者的差异大于相似之处,因此对于古希腊的雕塑和中国古代的雕塑的同,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希望能听到老师和同学的解答。


原因:(1)中西方地理环境和文化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在东亚这片广大的大陆上产生的,是一种典型的大陆型文化。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产生了农耕文明。由于从事农业生产要把农民牢固的束缚在土地上,并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发展并战胜自然灾害,所以产生了以崇尚内敛、信仰集体力量为核心的审美观。这种文化意蕴在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俑等雕塑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而西方文化则是在尼罗河三角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亚平宁半岛这些分布在沿地中海狭小的地域上产生的,是一种典型的海洋文化。这种文化和我们以农耕为核心的大陆型文化不同,它强调冒险和征服,极具扩张性。因此,特别推重个人的力量、英雄主义的行为和侵略性的气质。

2)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不同。古希腊是一个城邦国家,实行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它要求公民必须具有完善的心灵和健壮的体魄,要求艺术必须塑造理想化的公民形象,以此来赞美和歌颂、肯定和表现人的力量与精神。同时,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比起其他国家的奴隶制专制制度来,人的创造力较少受到压制, 艺术匠师们的劳动较多地受到重视,这也就提高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而我国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肯定人的力量和精神,强调天神合一,人民的社会地位低,创造力受到约束,工匠的劳动也不受重视。

3)中西审美观的不同。中国的审美观强调的是一种集体之美,而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强调的是个人所展示出来的美。另外,西方的审美观强调直白、明晰、奔放,而中国则强调委婉、内敛、保守。

4)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古希腊雕塑大多取材于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神和人既同形又同性,神具有人的相貌和性格,他们也像人一样地喜怒哀乐,具有常人的思想感情和弱点,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因而神是人们理想中最强大、最完美的人的化身,所以我们欣赏希腊神像雕像就是欣赏人的形象。

5)古希腊为了适应对外掠夺战争和防御战争的需要,迫切需要体魄健全的战士,因此古希腊人很早就重视、崇尚体育运动,公民可以裸身参加竞技运动和宗教性的文艺演出活动,为艺术家观察、创造和表现人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使了希腊雕塑家们创造出空前的人体雕塑。


总结:古希腊雕塑和中国古代雕塑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受其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一个写实,一个写意,然而它们都代表了各自国家和文明在一定时期的精神气质,两者没有孰好孰坏之分,我们从比较异同的角度出发,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古希腊雕塑和中国古代雕塑不同的美的特点。



思考二:入校之前和入校之后,你对复旦大学的理解一致吗?你认为什么视觉符号最能代表复旦形象?

:不一致。高考之前,我心仪的大学在北京,所以没有详细地了解过复旦,对复旦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全国大学排名Top3的一个简单层面。高考之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复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开始认识和熟悉复旦,逐渐适应陌生的环境。如今,我在复旦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过半,对复旦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复旦的建筑风格迥异,既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光华楼,也有沉淀沧桑历史的相辉堂,这里的风景四季不同,但每一个季节的景色都触动人心。复旦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教育圣地,还教会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这里有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老师,也有才思敏捷,多才多艺的同学,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的东西。大家说这是一个自由而无用的复旦,我现在不敢说自己已经领悟了自由和无用的精神,但也渐渐地发现了这所学校值得我们热爱的地方,希望在剩下的时间里能够继续认识和热爱复旦。

一提到关于视觉符号的问题,我脑海里浮现了好几个答案,比如复旦校门、校徽、毛像和光华楼,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我想选择校徽,首先校徽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它不仅代表了复旦形象,极具艺术感和独特性,也是复旦校史和复旦人情感的一个承载物。



思考三:为第一次来复旦参观的朋友设计一条复旦参观路线,以视觉标志物为节点。

我设计的路线:复旦校门(校门对一个学校来说是门面一样的存在,也是认识校园的起点)→毛像(我会告诉参观的朋友毛像为什么毛主席的胳膊是抬起来的趣闻)→二、三教和曦园(这两栋教学楼是我个人认为外观比较美的,三教有我们的通宵自习室,还有关于3108的故事)→光华楼和光草(非常高,据说从三十楼看风景很赞)→本北高速(秋天银杏树特别美)→相辉堂(曾经的礼堂、相草)→景莱堂(蔡冠深人文馆)→校史馆(浓厚的历史气息)→老校门(这里常有猫咪出入,复旦的猫比较多)→燕园(和北大的不一样,燕读四声)→理科图书馆→校门。




复旦大学城市公共艺术版权所有